- 38.50 KB
- 2021-09-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化与生活 热身练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7年9月1日起,我国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通话费 ②2017年推出的中华传统文化节目《中国戏曲大会》好评如潮 ③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24日在北京召开 ④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并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这主要说明( )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④文化就是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提出:以农为本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基于贸易的西方文明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精于计算的“数目字管理”模式。这揭示了(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能够深刻地推动社会发展 ③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我们越来越亲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智慧生活:人与车可以“对话”;移动互联网与政务联姻;智慧医疗就在身边……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优秀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发展互联网等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某企业坚守“服务领先,走在最前”的企业精神,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改善服务设施、服务环境,屡屡获得行业权威奖项及荣耀,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并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该企业的成功告诉我们( )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C.企业精神能够促进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7.(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文化节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目的在于促进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和其他各方面的合作奠定人文基础。可见(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选好十九大代表,是开好这次大会的重要基础,素质优良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重要条件。对十九大代表的这一要求主要体现了( )
A.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
C.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9.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作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点,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非遗创意+市场”的联体发展模式。目前,该县斗笠编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 000多万元,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表明该县( )
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的融合创新 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历史文化成就 ③通过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出新的文化产品 ④发挥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2017年8月8日,2017书香天津·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读书月期间,天津开展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文化讲堂、阅读分享、阅读论坛、好书推荐、读书交流、评选征集等近13项活动。开展上述活动的理由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高三一模)“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西方人在交往中由于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这表明( )
①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②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认识的深度 ③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④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刮痧是我国民间传统医学,历史源远,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讲述了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种种困境。中国人认为刮痧后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是正常反应,西方人认为是“虐待”,这种现象表明( )
A.中西文化有差异没有共性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观念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16.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17.(安溪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质检)2017年5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放的《国家记忆》——《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5集专题纪录片,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 )
A.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要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 )
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 ②培育人文精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 ③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 ④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电影《战狼2》讲述了脱下军装的主人公冷锋面对一场非洲国家叛乱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军人身上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自上映之后,票房一路高歌,连连打破国内多项票房纪录。这说明( )
①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主旋律电影能体现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 ③文化发展与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现代传媒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3题,共50分。)
2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2分)
22.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12分)
2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国人大在制定民法总则的过程中,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又尊重立法规律,讲法理、讲体系;既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又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既传承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借鉴外国立法的有益经验。
材料二 民法总则第一章明确提出了以下基本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制定民法总则,是如何坚持矛盾观的方法论要求的。(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要求明确列入民法总则的基本规定,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法总则实施的意义。(12分)
(3)建设法治国家,人人有责。请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精析
1.D [①是经济现象,③是政治现象,故均不选。]
2.A [②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不选;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也包括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故④错误。]
3.A [材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B [实体书店既可卖创意,又可品咖啡等,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正确。人们在实体书店既创造了休闲文化,又享受着休闲文化,④正确。②与材料无关。③错误,文化影响经济的发展。]
5.B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①表述错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6.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坚守“服务领先,走在最前”的企业精神而得到市场认可,体现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选B。]
7.C [材料表明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有促进的一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故③④入选。①表述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②表述与题意无关。故选C。]
8.B [“素质优良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交融,选B;材料并未说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A不选;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表述错误,排除;D表述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
9.B [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用来引领村民发家致富,通过斗笠编织带动经济发展,表明该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①④正确。材料表明人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经济发展,②错误。材料表明通过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
10.B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这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崛起、文化消费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④符合题意。]
11.A [③不选,因为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不选,开展读书活动对人的直接影响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2.D [材料借助“乡愁”
切题,乡愁是对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深远持久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13.A [“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激励人心,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选A。]
14.A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人们对同一现象(比如轻拍小孩子头部)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①正确;由于行为规范存在差异,中西方人在交往中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素养对人们的影响,②排除;文化差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④错误。]
15.B [中西方对于刮痧后的反应不同,表明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B正确。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也有共性,A错误。文化观念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取向,C错误。D不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不选。]
16.D [根据题意,符合小李主张的应该是主张“深阅读”,不主张“浅阅读”,故D项是支持小李观点的,应入选;A项说法错误,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故不选A项;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支持“深阅读”的观点,故不能入选。]
17.C [专题纪录片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体现了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符合题意。]
18.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排除①。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排除④。文化建设改变了每一个人,可见文化与人的关系,故答案为C。]
19.B [②说法错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城市文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对城市文明的作用,排除。]
20.A [材料充分表明了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主旋律电影能体现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①②入选;③表述错误,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④表述错误,现代传媒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2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2.(1)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1)
全国人大在制定民法总则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解决矛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外国立法的有益经验,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解决问题与尊重规律,尊重历史与适应现实,传承国内与借鉴国外统一起来,是坚持两点论的具体体现。
(2)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将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明确列为民法总则的基本规定,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道德准则列入民法总则,有利于增强公民的道德约束和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3)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宣传民法总则的意义与内容;通过召开班会、编演课本剧等活动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