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0 KB
  • 2021-09-04 发布

湖北省龙泉中学潜江中学2020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龙泉中学 潜江中学 2020届高三年级12月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70个药品通过价格谈判新加入医保报销行列,价格平均下降60.7%,多个全球知名“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些药品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对其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9年医保局医保药品价格谈判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供求价格理论的掌握和准确解读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理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详解】本题问的是药品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对其市场需求的影响,由于谈判结果是价格平均下降60.7%,这会刺激药品的市场需求增加。‎ A:该图示表明药品的市场需求增加,A正确。‎ B:该图示表明药品市场需求减少,B错误。‎ CD:该两项图示表明药品的市场需求变动是由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正确把握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曲线)‎ 名称 图象 阐释 ‎ ‎ 需求 曲线 ‎ ‎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关系 需求弹性曲线 ‎  ‎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需求变动曲线 ‎  ‎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因其他因素影响引起需求量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导致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需求相关论 ‎  ‎ 在相关商品关系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关系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下列情况属于第三次分配的是 A. 村委会为修建村民文化广场,向政府筹得财政专项拨款 B. 农村乡贤集资改造村容,为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 C. 某民营企业按政策规定,向税务部门足额缴纳教育费附加 D. 某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加投资改造升级排污系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A:修建文化广场是村委会职责,并非道德责任,政府专项拨款不属于募集捐赠,而是再分配,A不符合第三次分配。‎ B:先富者集资改造村容是奉献社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符合道德原则,B符合题意。‎ CD:教育费附加是按政策规定缴纳的,不是道德约束、社会责任使然;企业改造升级排污系统是企业自身的投资行为,不属于第三次分配,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随着“北上广”等城市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一些新服务、新产品,也催生了“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兴职业。线上接单、上门代收、代为分类……垃圾分类师靠着自己的勤奋和专业知识,可以获得颇为可观的收入。由此可见 ‎①政府宏观调控能够催生新的需求和就业机会 ‎②催生新兴职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就业方式有利于适应经济生活的变迁 ‎④劳动者不断创新就业观念就能适应就业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垃圾分类师职业的兴起为背景,考查就业与就业观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创新意识。‎ ‎【详解】①:北上广等城市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调控措施改变了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为垃圾分类师职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①成立。‎ ‎②:新兴职业有利于扩大就业,但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②夸大了新兴职业的就业意义。‎ ‎③: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型职业的出现还在于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创新了就业方式,③成立。‎ ‎④:实现就业需要创新就业观念,但并不冲着创新就业观念就能实现就业,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促进就业的措施:‎ ‎(1)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处理好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打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2)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3)劳动者: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4.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但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应更加重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列对各项政策传导效应推论合理的是 ‎①政府贴息农业贷款→扶持薄弱环节→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协调性 ‎②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流通货币量增加→企业资金充裕→供给质量提高 ‎③下调增值税税率→企业税负减轻→有利于增加产品研发→推动供给侧改革 ‎④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消费需求增加→政府投入增加→经济可持续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背景,考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知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读懂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科学性,启发学生领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详解】①③:该两项推导均正确。‎ ‎②:给小微企业贷款只是贷款投放方向的调整,并不能改变货币流通量,企业资金充裕也不一定提高供给质量,②推导错误。‎ ‎④:政府投入增加是增加公共服务支出的结果而不是消费需求增加的结果,更不能从中推导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④推导错误。‎ 故本题选A。‎ ‎5.2019年12月3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2019年7月至11月国务院任命的14个部门和单位的1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①强化了政府的法治意识,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②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行使,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③彰显了宪法权威,有利于促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防止权力的滥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的有关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弘扬法治精神,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 ‎【详解】①: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对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有积极作用,但不能认为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就意味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提高,①不选。‎ ‎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但不能认为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就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②不选。‎ ‎③④: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彰显了宪法权威,有利于促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能够教育政府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防止权力的滥用,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201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立法过程中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①能够增进公民对相关法律的了解,推动法律的实施 ‎②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决策权 ‎③有利于提高立法的民主性,使法律更充分反映人民意志 ‎④为公民参与立法提供便利,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法治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有关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民主决策等有关知识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①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提高立法的民主性,使法律更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志,能够增进公民对相关法律的了解,推动法律的实施,①③可选。‎ ‎②: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法定途径参与民主决策,但不能直接行使决策权,②不选。‎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相关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公布相应的联系方式,为公民参与民主立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但不能认为征求意见这一举措本身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法治意识,④不选。‎ 故本题选B。‎ ‎7.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之势,中国主动扩大开放,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2019年11月5-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800多家企业、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参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这说明 ‎①开放、合作才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②主动开放体现了我国的责任与担当 ‎③扩大进口贸易成为各国普遍的选择 ④多边主义是符合世界发展的正确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第二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及其国际背景为话题,考查国际关系的知识和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坚定走和平开放、合作发展道路的正义性,开拓国际眼光,增强政治认同。‎ ‎【详解】①:该选项忽视了霸权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与和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①错误。‎ ‎②: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我国主动开放,搭建世界合作共同发展的通道平台,把握住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全球化的大趋势,符合我国的发展利益和世界爱好和平、追求发展的各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②解读正确。‎ ‎③:该选项缺乏材料支撑,仅从第二届进博会的成果无法得出扩大进口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是否扩大进口主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④:开放合作是践行多边主义的生动体现,④正确。‎ 故本题选C。‎ ‎8.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教育生产力发展与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增长的双重刺激下,中国慕课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迄今,共有15000余门慕课上线,2.6亿人次学习,80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由此可见,慕课的建设和应用 ‎①是推动教育方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②是文化供给侧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 ‎③是“互联网”时代学校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式 ‎④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的产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慕课的兴起为话题,考查学生对教育、文化创新等知识的掌握以及解读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形式的创新,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详解】①:慕课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产物,是教育方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数字中国建设,①正确。‎ ‎②:“教育生产力发展与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增长”给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②正确。‎ ‎③:慕课只是互联网时代教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对学校教学创新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得出慕课就是学校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式的结论,③缺乏支撑。‎ ‎④:该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慕课的建设和应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故本题选A。‎ ‎9.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下列对习近平重要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明间合作而不对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劲动力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把发展世界文化作为各国文化建设的重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为材料,考查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知识,和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树立人类文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价值观。‎ ‎【详解】①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文明因互鉴而发展,要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以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体现了文化的互鉴合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反对文明对抗,①和②解读正确。‎ ‎③:文化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实践,③表述错误。‎ ‎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理解,并不意味着把发展世界文化作为各国文化建设的重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意象”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意象”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的中国式审美名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体验。《易经》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下列对中国意象观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什么样的“意”,就有什么样的“象”‎ ‎②“象”是第一性的,但“意”能够改造“象”‎ ‎③“意”寓于“象”之中,并通过“象”表现出来 ‎④“意”根源于“象”,但又高于“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特有的意象审美观念为话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能动性等知识,和学生解读信息、解构话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文化自信,培养审美观念,渗透中华文化精神。‎ ‎【详解】①: “象”属哲学物质范畴,是第一性的“意”属意识范畴,是“象”决定“意”,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②:“意”只是思想意识而不是人类实践,不能改造“象”而只能反映“象”,②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在意象审美中,“象”是“意”的物质载体,“意”作为思想意识不能脱离“象”(物质)独立存在,③是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 ‎④:意象审美中,“象”只是载体,“意”才是审美追求,“意”虽根源于“象”,但又是对“象”的蕴含情感与思想的改造,故高于“象”,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1.区块链用集成算法和技术的信任建立机制,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中心节点的信息验证模式。基于这种特性,人们可以构建在没有中介辅助下多个参与方之间的资产交易、价值传递的网络。这说明 ‎①中心节点的数据是验证信息真伪的重要标准 ‎②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③没有中介和条件人们也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④实现技术创新必须敢于突破现有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网络技术的突破为话题,考查真理标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创新意识等知识,和运用哲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详解】①:中心节点的信息验证模式一种信息真伪验证方式,而不是真理性验证标准,中心节点储存的数据信息本质上是认识信息,不能作为真理性判断标准,①错误。‎ ‎②④:由材料可知,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信息验证模式,构建了新的网络模式,这是新技术对原有技术的辩证否定,需要有创新意识,②④解读正确。‎ ‎③:联系是有条件的,建立新的联系离不开一定的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2.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动投身扶贫事业,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面貌,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2019年12月2日,朱有勇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先进事迹启发我们 ‎①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 ‎②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扶贫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并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④对人民群众的真诚付出才是人生价值的真谛所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时代楷模”朱有勇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先进模范的伟大价值所在,启发学生向先进模范学习,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 ‎【详解】①: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找准人生的奋斗方向、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①正确。‎ ‎②:要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是只有贡献给扶贫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②错误。‎ ‎③: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是对社会和人民所作贡献的认可,也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③错误。‎ ‎④:朱有勇院士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生价值,也说明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材料一:我国科研人才多集中于国有科研院所,受过度行政化人事管理、项目管理、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制影响,受科技成果国有资产属性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科研效率不高,成果转化率低。而我国企业受政策环境和自身人才储备、投入能力等影响,研发总体投入强度不高、增长缓慢。‎ 材料二:由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专注于石墨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代工”是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研究院针对合作企业的需求,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展“定制化”的研发工作。企业负责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和市场转化渠道,研发成果双方共有,并优先落地代工企业,成果转化收益按约定比例分享。北京市科委还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帮助整合资源,尤其是给予研究院极大的自由度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大学共同推动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大踏步前进,迅速成为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引领者。‎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发代工”的成功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启发。‎ ‎【答案】(1)科研机构受不合理体制机制限制,科研效率不高、成果转化率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度不高,科研与市场脱节。(2)政府要主导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创新,畅通各类创新资源自由流动的通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合作,强化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科研院所企业化、市场化改革,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研发领域,发挥企业的资本和市场优势。‎ ‎【解析】‎ ‎【分析】‎ ‎(1)本题为材料信息概括题,题目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可以采用“教材+‎ 材料”的模式,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回答,合理即可。‎ ‎(2)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定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回顾相关知识点。其次:联系,审读材料,在材料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次,抓关键句。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考察知识点一一对照,作到观点与材料结合。‎ ‎【详解】(1)本题要求学生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较为简单,学生依据材料中“科研效率不高,成果转化率低。而我国企业受政策环境和自身人才储备、投入能力等影响,研发总体投入强度不高、增长缓慢”相关表述学生即可概括出答案要点。‎ ‎(2)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发代工”的成功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启发。学生作答时注意以材料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发代工”的成功经验为切入点,如“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和市场转化渠道”、“研发成果双方共有”、“市科委还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给予研究院极大的自由度进行体制机制探索”等,即可总结出其成功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启发。‎ ‎【点睛】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 ‎(2)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 ‎(3)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制度建设,A省政府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构建了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管理机构“三位一体”的省级服务管理体系: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将以前需多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以省政务服务大厅为引领,不断推进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村级代办点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个人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开发建设“互联网+监管”平台,审批部门可将审批信息通过该平台同步推送到相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也能将监管信息实时反馈给审批部门,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A省政府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意义。‎ ‎【答案】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整合审批事项,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打造高效政府;推进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互联网平台,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法治政府、权威政府。‎ ‎【解析】‎ ‎【分析】‎ 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A省政府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学生作答时注意依据材料中A省政府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的具体做法,来分别罗列其带来的意义。材料中“以前需多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打造高效政府;材料中“不断推进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村级代办点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材料中“开发建设“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 ‎【点睛】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1)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3)政府具有……职能,政府做某事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具体表现。‎ ‎(4)政府做某事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5)政府做某事是依法行政的要求。‎ ‎(6)政府做某事的意义。有利于政府……;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海南省委七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规定:“加强村镇规划和宅基地管理,弘扬特色乡土田园文化,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使建筑、道路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和谐相融。”其中,“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是一种形象表述,具体而言,是指农村新建住房一般不超过三层,高度不超过12米。‎ ‎(1)结合材料,从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的角度分析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说明“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是如何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请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三条政策性建议。‎ ‎【答案】(1)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增强生态环保意识,采取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针对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海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台农村新建住房规定,指导当地农村建设;规定“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尊重了自然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做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3)答案示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实施垃圾分类等。‎ ‎【解析】‎ ‎【分析】‎ ‎(1)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知识体系明确具体,知识层次要点清晰,要特别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分析当前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2)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3)本题为建议类型题,题目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建议类型题目,学生可以采用“教材+材料”的模式,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回答,合理即可。‎ ‎【详解】(1)本题要求从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的角度,分析当前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为意义类试题。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根据材料中的“要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说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考点从上述角度,分析当前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即可。‎ ‎(2)本题要求说明“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是如何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材料中海南省出台住房建设规定“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是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建筑、道路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和谐相融”,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体现出了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3)本题要求学生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三条政策性建议,属于开放类型题目,学生作答时只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睛】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