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1-09-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
1.2019年9月18日,西藏举办了《历史的见证》大型文物主题展览。透过毛主席赠送的礼物——翡翠提梁壶,我们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心系西藏,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殷殷之情。材料旨在告诉我们
A.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B. 参观历史文物可培养人的文化素养
C. 自然物的文化意蕴通常是人类赋予的 D.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答案】A
【解析】A:透过毛主席赠送的礼物——翡翠提梁壶,我们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心系西藏,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殷殷之情。材料旨在告诉我们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符合题意。
BCD: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A。
2.2019年3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从流失到回归,文物流动方向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实力从弱至强的翻天巨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感慨文物回家之时,不忘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失去的珍宝才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上述材料说明
①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符合人类正义的立场
②文化兴则国兴,守住中华文化根脉才能实现中国梦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和经济决定两国文化的多样性
④经济决定文化,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奠定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从流失到回归,文物流动方向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实力从弱至强的沧桑巨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感慨文物回家之时,不忘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失去的珍宝才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这说明经济决定文化,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①④
适合题意。
②:本题是强调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不是文化的作用,排除②。
③: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是不科学的。
故本题选B。
3.2019年2月,上海虹桥火车站采用当前业界唯一可商用的华为产品启动5G网络建设,随着5G室内数字系统应用场景多样化,未来的5G车站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高速上网需求,旅客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20秒,还可以支持4K高清视频通话、超高清多路视频回传等业务。由此可见
①科技改变生活,5G建设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②科技引领文化,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
③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收集、储存、传播的手段和方式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①:题中通过5G技术满足大量人群高速上网的需求,表明科技改变生活,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现代网络技术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不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②错误。
③:通过5G技术的运用,使得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得到改进完善,说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收集、储存和传播的手段和方式,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并不是基础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人民日报评论:“金庸的武使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①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大众文化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已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众文化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已任,向社会传播正义,③④
项符合题意;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落后腐朽的文学作品则会污染人的心灵,①项说法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下图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我们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 我们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
【答案】C
【解析】C: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符合题意。
A:漫画只强调认同本民族文化,未涉及尊重其他民族文化,A不符合题意。
B:漫画未涉及对待传统文化,B不符合题意
D: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启示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1.题型特点
(1)试题情境灵活,要求考生参与其中。试题情境可以是某国、某地或某人的具体做法;也可以是理论观点,引导考生在反思和探究中得出结论。
(2)试问方式直接,要求回答的问题针对性强。此类试题设问一般以“启示”“启迪”为题眼。如材料中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或启迪)。
(3)考查指向明确,侧重考查“怎么做”。答题常见格式为“原理、理论+材料说明的道理”。
2.解答技巧
一是分析材料。从原因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
二是回扣教材,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归教材,把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对应起来,即得出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
6.2019年3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计划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从2020年开始,肯尼亚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小学四年级(10岁)及以上的学生选修;爱尔兰也宣布,2020年,中文将加入其全国高考科目。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②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汉语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纳入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入选;上述现象没有体现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不选;各国应当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都认同中华文化,④不选。故本题选B。
7.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为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2019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近期文物火灾事故情况,要求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避免文物火灾事故发生。之所以重视文物安全,是因为
①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
②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重视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④重视文物安全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①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重视文物安全,原因在于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重视文化安全的文化意义在于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而不是文物,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重视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发掘其文化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排除。故本题选B。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①③适合题意;本题并未体现时代性和包容性,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A。
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奋斗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④中华民族精神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可知,此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①④适合题意;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③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0.“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诞生于30多年前,一直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她唱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具有亘古不变的内涵和生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和文化作用的知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说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表明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③正确;④表述错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不能说优秀文化的内涵亘古不变。本题选A。
1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③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④错误。故选A。
【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12.2019年,我国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突出节俭、安全、祥和、大众化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中华先进文化
③焕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④在文明创建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焕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中华先进文化;④说法错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故选B。
【点睛】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13.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某地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挖据身边“红色资源”,重温“红色记忆”,引导群众目光向身边的老前辈、老英雄聚焦。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①能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基于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意在用革命文化之火,激发起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力量
④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①③符合超意,某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主题教育活动,意在用革命文化之火,激发起把当复兴重任的力量,能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说法错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本题选A。
14.2019年3月14日,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次亮相北京,赢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山东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美设计浑然一体,6幕40个唱段层层递进,生动勾勒出千回百转的情感波澜和深沉厚重的史诗意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表明
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才能赢得观众
②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是优秀文化发展的前提
③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④革命文化因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了新的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排的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次亮相北京,赢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美设计浑然一体,千回百转的情感波澜和深沉厚重的史诗意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些说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才能赢得观众,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①③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②错误;革命文化并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具有新的价值,④错误。故选A。
15.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①④正确;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和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是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现为真正的哲学
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 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 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A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非所有的哲学都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而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B项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项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是“科学之科学”,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非选择题(17题24分,18题28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常言道“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看似简单滑稽的言语,蕴藏的却是实打实的真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孩子呱呱落地,父母选择用什么方式面对孩子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怎样的行为示范,特别是和孩子的互动方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早期的成长。“熊孩子”一词近年来屡屡被人提及原本是形容孩子调皮、岁数小不懂事,后逐渐衍生成为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的代名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熊家长”的支持,这类家长非但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反而在自己孩子做错事情后对他人横加指资,久而久之毁了孩子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材料二 中部是文化资源大区:“古”得灿烂,“红”得辉煌。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品,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多学科,
尤其在哲学、商业、医学、建筑、绘画、版画、篆刻、戏曲、饮食等领域都有几百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这里又是红色摇篮,南昌城的枪声、井冈山八角楼上的灯光、瑞金“开国大典”的宣言、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早已镌刻进党史最绚烂的篇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如何使中部的区域文化“‘古’得更加灿烂、‘红’得更加辉煌”。
【答案】(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而这种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生命早期的成长。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良好的家风家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既要欢迎国内外优秀文化在当地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区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古’得更加灿烂”对红色文化要结时代特点发扬光大,使其“‘红’得更加辉煌”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现文化创新,既要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解析】本题以家风家教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属于原因加措施类主观试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和结合材料的分析阐释能力。
(1)本题以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的原因。考查考生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由课本知识所学,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而这种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结合材料人生第一课和家教家风阐释即可。
(2)本小题要求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使中部的区域文化“‘古’得更加灿烂、‘红’得更加辉煌”。回答时要注意,该问的核心是强调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红色旅游、推动文化创新,要抓住“如何”二字依据教材知识体系(即如何传播交流、继承、发展、创新这几点)逐条梳理结合材料阐述即可。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
3、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刷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
材料二 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意义。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3)①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②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党员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④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党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析】本题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和结合材料的分析阐释能力。
(1)本小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依据材料信息,具体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属知识再现的基础题。
(2)
本小题考查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回答时首先,要明确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包容性的表现及其意义。中国戏剧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兼收并蓄。这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意义。解答时,可从思想道德目标、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有利于党员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利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有利于党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