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50 KB
- 2021-09-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4月份测试题(A)高三政治学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是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从穿越时空的巧合中,我们可以感悟出
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未曾中断的文明
②中华传统美德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得以传承发扬
③保留传统文化是化解医患关系的最好的润滑剂
④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自身的基本特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材料和图片没有反映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对比。①不选。
②: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传承了“医者仁心”的中华文化。②正确。
③: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③不选。
④: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共同反映了“医者仁心”的传统文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落实这一要求
①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需要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全部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④能够发挥出教育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人的文化素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离不开社会实践,①入选。
②: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美育熏陶”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入选。
③:“美术教育”≠“美育”,材料中的“美育”是一种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是广义的美育,③错误。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此处混淆了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功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影响和文化塑造的区别
(1)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文化塑造人生,强调的是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积极塑造作用。
3.下图是“儿”字的甲骨文写法,字形象一个婴儿的形状:上部是婴儿的头,囟门尚未闭合,这是初生儿的特点。《说文》:“儿,孩子也。……像小儿头未合”。经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漫长历史的演变,才有了今天的“儿”字。由此可见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是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③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作为文化基本载体的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从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到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演化,没有涉及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②错误。
④:汉字仅仅是中华文化载体,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文字,不是汉字,④错误。
本题选A项。
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改善营商环境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国务院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体制条件。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生产关系
③变革社会实践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④变革上层建筑就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国务院颁布了相关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体制条件,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变革社会的实践具有能动性的特点,①③正确。
②:材料中体现的是对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②错误。
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错误。
本题选B项。
5.2020年3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这一论述体现的方法论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材料分析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特殊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符合题意。
②:“关键要靠科技”体现了集中精力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的要求,②正确。
③:共性个性寓于之中,③错误。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④表述不准确。
故本题选A。
【点睛】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外延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内涵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作用
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方法论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关键词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外延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6.下列古诗词与漫画“退路与出路”(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薛飞作)蕴含相近哲理的是( )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漫画“退路与出路”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时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②④符合题意。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①与题意不符。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双方既对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 法 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7.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垃圾分类被纳入法治框架。这一条例刚刚实施,不少上海市民便在网上大倒苦水,表示垃圾分类太严格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一杯喝不完的珍珠奶茶,要先把杯中的液体倒进水槽,然后把里面的“珍珠”扔进湿垃圾中,最后把杯身扔进干垃圾中,为此,市民应该
①行使监督权,督促政府重新制定管理条例②规范网络使用,理性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③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垃圾分类方案的完善④自觉遵守法规,为建设美丽城市贡献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不少上海市民便在网上大倒苦水,表示垃圾分类太严格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市民应该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垃圾分类方案的完善,自觉遵守法规,为建设美丽城市贡献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①:公民行使临督权指的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①不符合题意。
②:选项②与题意无关,市民在网上发表这样的意见,并不存在违规违法,不选。
故本题选D。
8.2019年11月20日,深入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交流会在四川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在会议上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①需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代行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③有助于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权威
④说明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要更好保障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表明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需要坚持党的领导,①符合题意。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在人大闭会期间可以行使人大的监督权,②符合题意。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③不选。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不能说明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不选。
故本题选A。
9.“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实现“公款姓公”,“公权为民”,必须
①要完善舆论监督,落实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
②以权利制约权力,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③以权力制约权力,完善法律法规约束行政权力
④政协要发挥作用,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民主监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现“公款姓公”,“公权为民”就是实现权为民所用,故需要健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体系,但材料未体现“行政效率”,①不选。
②: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发挥民主作用,实现对权力的监督,②符合题意。
③:完善法律法规,发挥法制作用,实现对权力的监督,③符合题意。
④:政协不是政府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某校举办网上模拟联合国活动,其中一场是为欧洲疫情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的英、美、法、德外交官都对一项方案表示了异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具有合理性的是
A. 甲:“我们很难接受该方案,这方案一定会被女王陛下否决。”
B. 乙:“我们很难接受该方案,即使总统同意,国会也不一定通过。”
C. 丙:“如果我们接受,反对党一定会揪住不放,总统很可能下台。”
D. 丁:“如果我们接受,总统很难向议会作出交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不合理,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的中心是首相、不是国王,A不选。
B:乙具有合理性,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的权利受国会的制衡,B入选。
C:丙不合理,法国是半议会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不选。
D:丁不合理,德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理对议会负责、不是总统对议会负责,D不选。
故本题选B。
11.2019年,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需要,实行补贴范围内机具应补尽补。若其他条件不变,该政策对我国农机具市场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② D. 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国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在农民可支付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农机购买需求,农机的需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①排在第一。
②:农民对农机购买需求增加,农机生产变得有利可图,农机的生产供应会增加,农机的供给曲线从左向右移动,②是①引起的结果。
③:供给曲线从右到左移动,表明农机的生产供应会减少,与材料信息不符,③不选。
④:需求曲线从右到左移动,表明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会减少,与材料信息不符,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的和新的概括,即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制度是
①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整个体系的系统表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①错误。
②:公有制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多种分配方式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活力,因而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②正确。
③: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不是所有市场经济的特征。③不选。
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的和新的概括,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13.2020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其他条件不变,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是
A. 运用经济手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B. 科学宏观调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C. 实施财政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社会投资→激发市场活力
D. 实施货币政策→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投资信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一定能够扩大企业规模,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并不一定能够增加财政收入,A错误.
B:政府的科学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无直接的关系,B错误。
C:实施财政政策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无直接的因果联系C错误。
D: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实施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从而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投资信心,D正确。
本题选D项。
14.
马克思说:“我们要修建一条铁路,需要大量资本,如果没有股份公司,这件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有了股份公司以后,这个事情就变得比较容易做到了。”据此,我国大力发展科创板等资本市场,鼓励创新型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是基于
①利用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获取收益
②股份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资本组织形式
③使用股份凭证向股东借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④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实体经济服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股价波动有规律可循,受股票的供求关系影响,“利用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说法错误,①不选。
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看,股份制作为一种进步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入选。
③:“使用股份凭证向股东借债”混淆了股票与债券的性质,③错误。
④:从企业融资的选择来看,科创板为创新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④入选。
故本题选B。
【点睛】融资
(1)融资是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
(2)融资渠道: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15.某同学在学习《经济学常识》模块时,绘制了如下图示,关于这一图示表述正确的有
①流派A强调“理性”,认为政府干预利大于弊
②流派B主张,在私人部门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借债增加支出
③“滞胀”现象的出现,使流派C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④流派D可能是流派A和流派B达成共识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相关知识。①错误,在1930年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学流派强调“理性”,认为政府干预弊大于利;②正确,在1930年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学流派主张,在私人部门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借债增加支出;③错误,“滞胀”现象的出现,使流派B遇到了极大的挑战;④正确,在201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认识到只依靠市场调节或政府调节,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危机。因此流派D可能是流派A和流派B达成共识的产物。故本题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2月22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作为新一代的移动技术,5G商用使信息通信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5G商用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据预测,至2030年,5G将带动的直接总产出将达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将增加800万个。作为一种全新的融合网络,5G商用可以有效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升级更新,积极推动构建基于5G的全生态产业链,促进系统、电子元器件、芯片、终端等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和升级。5G将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5G商用,未来可期,但大规模商用还要跨越许多阻碍。如5G网络投资巨大;手机的能耗高,需要最先进的芯片处理技术;国际竞争激烈,企业无法独立完成5G商业化的所有环节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5G商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说明在加快5G商用步伐中政府应如何作为。
【答案】积极作用:①推动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优势。②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③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④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作为:①科学宏观调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②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5G产业集聚。③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④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发挥市场优势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加快5G商用步伐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5G商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说明在加快5G商用步伐中政府应如何作为,属于说明分析类和措施类的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注意本题要求答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命题指向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概括5G商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说明在加快5G商用步伐中政府应如何作为。考生应仔细阅读材料并分析材料,对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得出5G商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相关答案;其次,考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外开发、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方面来进行解答。
【点睛】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种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⑴制定者:财政政策的制定者一般是政府,但要报人大批准;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一般是中央银行。
(2)手段:财政政策主要是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如税收的变动、财政支出的增减、国债的发行,利息税的调整等;而货币政策与银行有关,如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信贷规模的调整等。
17.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长7.8公里,称为“龙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轴线向北延伸到亚运村、北辰路。如今,中轴线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历史纵深感。在北京新的规划蓝图中,这一令世人赞叹的城市景观,再次向南北两侧延伸,连接北起奥林匹克公园,南至南五环外的广阔地区,成为集中体现古都保护和城市发展的一条新轴线。这条线路,不只是北京的中心地标,更是华夏文明的精彩印记。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中轴线这条古老的北京符号更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魅力。
【答案】
北京中轴线属于传统建筑,发挥这条古老的北京符号的勃勃生机,需要依据北京的实际情况,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保护好中轴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北京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要保护好那份纵深的历史,又要随着北京城市的建设,建好新轴线,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北京中轴线属于“龙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扬弃的观点,既要突破传统建筑的局限,又要在新的规划中贯彻新理念、体现新科技、满足新需求,使这条“龙脉”一直得到世人的赞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为情境材料综合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涉及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理论限定范围是《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属于宽泛式设问,需要从材料信息中把握具体知识点,包括唯物论、辩证法两方面;从关键词“如何”可知本题题型为措施建议类,答题更侧重方法论;答题指向为让中轴线这条古老的北京符号更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魅力,其中心思想为怎样创新。
(2)材料提供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现状,让中轴线这条古老的北京符号更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魅力,从唯物论角度,需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从辩证法的角度,需要坚持发展观点,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思维,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18.2019年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意见》指出,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6月,各民主党派开展了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的调研活动。6月2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围绕“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建言献策。
结合材料,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党制度优势的?
【答案】①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障贫因地区人民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对深度贫困地区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力求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③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过协商民主,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凝聚力量、建言献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三农”工作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要求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党制度优势的?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但试题设问给了考生提示:我国政党制度,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及执政理念、民主党派的地位、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及执政理念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保障贫因地区人民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民主党派的地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对深度贫困地区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力求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③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民族党派通过协商民主,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凝聚力量、建言献策。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19.我国古代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中国古人对于生活环境,大到城邑、园林,小到家居的选择、规划、建设,都有生态和谐的追求。然而,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曾产生“征服自然”的欲念,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酿成环境灾难。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1)有人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1)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形成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等朴素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又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解决复杂问题,必须着重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能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为情境材料考查《文化生活》中关于文化创新的知识与《生活与哲学》主要矛盾的知识,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涉及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属于辨析评析题型,需要对观点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该观点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只要……就……”,结合实际内容,既要看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又要看到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因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还要分析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主要是回答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的知识。
(2)本题切口小,知识范围限定明确,是主要矛盾的知识;回答时引用原理要做到世界观(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与方法论(必须着重解决主要矛盾)结合;分析阐述时要结合材料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答。
2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充分发扬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国人民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是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
2019年10月23日
国务院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共计150个单位的意见,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和民主党派中央,还召开了17场专题会,听取了内外资企业、城市分管市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为良法善治奠定坚实基础。
有人据此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①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②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保证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民主决策,同时也为良法善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③条例制定过程中,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各方智慧,统一了各方思想和行动,保障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有效防止和克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提高了条例制定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但要充分发扬民主,也要在民主基础上进行集中,民主与集中二者缺一不可。
【解析】
【分析】
此题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起草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评析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属于评析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的知识,属微观考查。本题关键是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此观点有正确的一面,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保证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民主决策,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但也有不正确的一面,条例制定过程中,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各方智慧,统一了各方思想和行动,保障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有效防止和克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提高了条例制定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与集中二者缺一不可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2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材料一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的政策应对越及时有力,发展潜力与动能释放越充分,世界经济就会越稳定。截止到2月26日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复工率达96.1%,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超过7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超过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企业“动起来”,经济就会“转起来”,全球产业链运转也会趋于平稳。中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全世界,体现的是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公共利益的担当。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阐释“中国发展潜力越释放,世界经济越稳定”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材料二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1月29日教育部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部门、广大教师、网络科技企业、莘莘学子,还有无数家长团结一致、紧急行动,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战“疫”学习两不误。停课不停学总体效果是好的,但是各地在落实教育部通知精神过程中由于理解偏差,也出现了一些加大教师、学生负担和挤占节假日等问题,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也会给教师、学生视力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2)有人认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经历“质疑和检验”。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同全球经济深度融合,我国经济早已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我国经济,也影响全世界,对全球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②我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我国积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独立自主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相结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仅能推动着中国经济强劲、可持续、平稳增长,而且能够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强劲动能,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和一定的局限性。质疑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一步明确网络直播的利与弊。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网络直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与教育的影响为情境材料考查《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与《生活与哲学》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与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涉及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是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要求分析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的原因。回答时要明确中国经济本身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在疫情条件下正确应对,创造条件保持经济稳定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这可以从材料一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等信息得出结论;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的世界各种战胜疫情、保持经济稳定,这可以从材料一中“中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全世界,体现的是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公共利益的担当”等信息得出结论。
(2)本题是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对待网络直播的正确观点。注意关键词“质疑和检验”,其中“质疑”涉及到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问题;“检验”涉及到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