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98 KB
  • 2021-09-05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上)期中政治试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上)期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 ‎ ‎1. 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从当地居民的原始习俗可知( )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私有制产生了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2. 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其显著特点是(        ) ‎ A.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地位 B.奴隶阶级处于剥削地位 C.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D.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 ‎ ‎3. 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 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 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 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 ‎ ‎ ‎4.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 ) ①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 ④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 ‎6. 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 ‎7.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这一学说的历史局限性是(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②发现了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反对阶级斗争 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 ‎8.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这表明( ) ‎ A.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 B.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 C.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D.唯物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 ‎ ‎9.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的一生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重大发现是( ) ①表达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②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 ③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 ④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10.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 ‎ ‎11.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12.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        ) ‎ A.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发达的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 ‎13.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是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②要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相互衔接 ④其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14. “它与‘城市中心论’,以工人运动为重点,发动和组织工人举行武装暴动,先占领中心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比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指(        ) ‎ A.夺取大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 D.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 ‎ ‎ ‎15.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终建立创造了条件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已经取得胜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富起来了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上述“新”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 A.由无产阶级领导 B.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以上都不是 ‎ ‎ ‎17.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18.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 ‎19.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2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 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③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21. 我们认为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22. 课堂上,老师要求归纳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以下是同学们梳理的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 ‎23.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这启示我们(        ) ①实践可以超越具体社会历史条件 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和探索中推进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2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        ) ①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政治前提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③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25.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副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至伟。下列能够印证这副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 ) ①领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包括(        )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27. 2019年9月30日,某校举行“缅怀英烈,丰碑永恒”为主题的国庆节经典诵读活动。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 ①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②目的是让我们坚定制度自信 ③是基于它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28.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 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 ‎29.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再一次证明(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下列说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是继“初级阶段”之后的新阶段 ②“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③“新时代”是“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 ④“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31.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32.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地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表明( ) ①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和就是中国梦 ②中国梦让每个人获得了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 ③民族梦实现,个人梦就能全部实现 ④要将个人梦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33. 某校高一(9)班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下列各项观点中,最适合本次演讲主题的是( ) ‎ A.进行伟大斗争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路径 B.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 C.建设伟大工程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证 D.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 ‎34.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是新时代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③有利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地位 ④有助于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35. 公益广告《少年梦托起中国梦》告诉我们( ) ①广大青少年作为时代的追梦人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②广大青少年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 ③少年梦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④广大青少年将小我融入大我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个大题,共30分.)‎ ‎ ‎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乘车来到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内的香山革命纪念地视察。习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在新时代“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为什么必须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 ‎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伟大”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材料,说明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依据及措施。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上)期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 B ‎【考点】‎ 原始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的地位、发展和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从当地居民的原始习俗可知,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④错误,私有制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 ‎2.‎ ‎【答案】‎ C ‎【考点】‎ 奴隶社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BD不合题意,这三项都不是奴隶制的显著特点; C符合题意,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其显著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故选C。 ‎ ‎3.‎ ‎【答案】‎ D ‎【考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国家与国家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私有制的确立;国家的产生 1、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2、国家的产生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解答】‎ ABC错误,D正确,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所以,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 ‎4.‎ ‎【答案】‎ D ‎【考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 ①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封建社会建立以后,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农民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部分农民甚至还有少量自己的土地,能够比较自主的安排生产;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大部分作为地租缴给地主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使得他们比较关心生产,注意工具的改进,努力增加生产,从而使封建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解答】‎ ‎①②正确,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 ④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5.‎ ‎【答案】‎ A ‎【考点】‎ 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CD不合题意,这三项都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③不合题意,这两项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 ②④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故选D。‎ ‎7.‎ ‎【答案】‎ C ‎【考点】‎ 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①未能真正懂得和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历史唯心主义和理性支配世界的思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看作是理性、正义的抽象原则。把社会主义可以取代资本主义归之于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②不能正确地说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他们非常同情无产者的悲惨遭遇,但是看不到、也不相信无产阶级是创造新社会的基本力量。把希望寄托在有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身上,幻想统治者接受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蓝图,把解放和幸福恩赐于无产阶级和人类。 ③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鼓吹阶级调和、阶级合作、幻想劝说达官巨富的施舍,并慷慨解囊来资助他们的试验。通过和平的方式,逐步改良资本主义使理想社会得以实现。‎ ‎【解答】‎ ‎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未能真正懂得和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②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8.‎ ‎【答案】‎ B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1、必然性 (1)经济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在欧洲各国的确立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条件 ①自然社会科学方面 三大发现:第一,能量守恒与转化;第二,细胞学说;第三,生物进化学说。 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三大来源:第一,德国古典哲学;第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三,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理论基石 ①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解答】‎ A错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 B符合题意,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 C错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D错误,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9.‎ ‎【答案】‎ C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解答】‎ ‎①④错误,表达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都不是马克思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重大发现; ②③符合题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的一生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重大发现是: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 ‎10.‎ ‎【答案】‎ D ‎【考点】‎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1)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前提: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解答】‎ ABC不合题意,这三项分别对应的是图片中“攻占冬宫”、“圣西门”、“巴黎公社”,而没有揭示出这些图片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D符合题意,上述图片资料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因此,这些图片资料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11.‎ ‎【答案】‎ B ‎【考点】‎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解答】‎ ‎①不合题意,该项不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马克思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错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12.‎ ‎【答案】‎ D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解答】‎ ‎①正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来看,它是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要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正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相互衔接; ④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14.‎ ‎【答案】‎ B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符合题意; ACD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B。‎ ‎15.‎ ‎【答案】‎ C ‎【考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终建立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胜利; ④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富起来了;‎ ‎16.‎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答案】‎ A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正确BCD错误,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就是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故选A。‎ ‎17.‎ ‎【答案】‎ C ‎【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不符合题意,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符合题意,我国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D不符合题意,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故选C。‎ ‎18.‎ ‎【答案】‎ C ‎【考点】‎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过渡时期总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解答】‎ ‎①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的性质才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③正确,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④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 ‎【答案】‎ B ‎【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不合题意,1949年—1956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符合题意,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不合题意,新时代之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不合题意,我国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故选B。‎ ‎20.‎ ‎【答案】‎ C ‎【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②符合题意,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不合题意,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④不合题意,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也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故选C。‎ ‎21.‎ ‎【答案】‎ B ‎【考点】‎ 文化创新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内容是: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2)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解答】‎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①错误,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并不是题干的原因; ②④符合题意,我们认为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 ③错误,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是题干的原因。‎ ‎22.‎ ‎【答案】‎ A ‎【考点】‎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符合题意,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开始,然后推进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直到内地对外开放,形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BC错误,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开始; D错误,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开始,然后推进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开放区。 故选A。‎ ‎23.‎ ‎【答案】‎ D ‎【考点】‎ 改革开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错误,实践并不能超越具体社会历史条件;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进一步解放思想; ③④符合题意,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这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和探索中推进。 故选D。‎ ‎24.‎ ‎【答案】‎ B ‎【考点】‎ 改革开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政治前提;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物质基础; ③④符合题意,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 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故选B。‎ ‎25.‎ ‎【答案】‎ A ‎【考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解答】‎ ‎①②符合题意,“领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这正确指出了邓小平同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 ③错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错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6.‎ ‎【答案】‎ C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选项。 ABD不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故选C。‎ ‎27.‎ ‎【答案】‎ 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④符合题意,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②说法错误,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坚定制度自信;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③不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故选B。‎ ‎28.‎ ‎【答案】‎ 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错误,我国早就实现了; B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错误,我国早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 D错误,全面小康社会还未建成。 故选B。‎ ‎29.‎ ‎【答案】‎ B ‎【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交革。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的选择。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奋斗者应 ①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②一以贯之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③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答】‎ ‎①②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错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0.‎ ‎【答案】‎ D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1)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准确把握两个“没有变”: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个没有变是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今天,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虽然已经不再低下,但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还比较低。 在2020年前,我国任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第二个“没有变”是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中国的国际地位。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更多地介入国际事务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一旦透支国力、不够审慎的战略行为不仅于国家、人民有害,甚至会危及改革开放四余年来积攒的“家底”。‎ ‎【解答】‎ ‎①错误,“新时代”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④符合题意,“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 ③错误,“新时代”不是“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 ‎31.‎ ‎【答案】‎ D ‎【考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不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属于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 ②不合题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属于我国2035年的发展目标;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③④符合题意,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故选D。‎ ‎32.‎ ‎【答案】‎ C ‎【考点】‎ 中国梦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内容与实现 (1)中国梦的内容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2)中国梦的实现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 ‎【解答】‎ ‎①错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和就是中国梦的观点错误解读了中国梦的内涵; 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表明中国梦让每个人获得了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要将个人梦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③错误,民族梦实现,个人梦就能全部实现的观点太绝对。‎ ‎33.‎ ‎【答案】‎ C ‎【考点】‎ 依法治国的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四个伟大”的要求及关系 ①“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其中担负着决定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作为执政主体以怎样的形象和力量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实际上回答了我们党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在。 ②“伟大事业”明确了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问题。 ③“伟大斗争”则指明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推动“伟大事业”,即我们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④“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际上回答了我们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问题,实现这一梦想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解答】‎ A错误,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路径; B错误,伟大梦想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动力; C符合题意,某校高一(9)班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题进行主题演讲,最适合本次演讲主题的是,建设伟大工程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证; D错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4.‎ ‎【答案】‎ C ‎【考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答】‎ ‎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④符合题意,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是新时代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有助于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③错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35.‎ ‎【答案】‎ D ‎【考点】‎ 中国梦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内容与实现 (1)中国梦的内容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2)中国梦的实现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 ‎【解答】‎ ‎①错误,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广大青少年作为时代的追梦人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②④符合题意,公益广告《少年梦托起中国梦》告诉我们广大青少年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广大青少年将小我融入大我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③错误,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个大题,共30分.)‎ ‎【答案】‎ ‎(1)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要坚定并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在新时代“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为什么必须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本题实际上考查教材知识,关于“为什么必须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自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作答。‎ ‎【解答】‎ ‎(1)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要坚定并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答案】‎ 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因此,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要保证自身始终过硬,必须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考点】‎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依法治国的要求 ‎【解析】‎ 本题为直问式的简答题,要求回答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依据及措施。本题难度不大,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解答】‎ 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因此,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要保证自身始终过硬,必须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