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9.00 KB
- 2021-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5月联考试题
高三思想政治
友情提示: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黑色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的是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水平,通常可以呈现出下列四种形态。投资者可以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a) 时,投资者可以卖出短期债券,买入长期债券
②图(b)时,投资国债风险加大,投资者不应买入任何债券
③图(c) 时,投资国债没有收益,投资者应转向其他投资方式
④图(d)时,投资者应在d1-d2阶段买入短期债券,在d2-d3阶段卖出长期债券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图(a)时,到期收益率与期限成正向变化,即国债期限越长,收益越多,投资者可以卖出短期债券,买入长期债券,①正确。
②:图(b)时,到期收益率与期限成反向变化,即国债期限越长,收益越少,但始终为正收益率,因此,“投资国债风险加大,投资者不应买入任何债券”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图(c)时,到期收益率固定,投资国债不是没有收益,而是有固定收益,③错误。
④:图(d)时,d1-d2阶段,到期收益率与期限成正向变化,即国债期限越长,收益越多,投资者应在d1-d2阶段买入短期债券,d2–d3阶段,虽为正收益率,但收益率逐渐降低,投资者收益逐渐减少,应卖出长期债券,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要引导农民在不改变土地产权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或承包权为主人股,实行集约化经营而获取物质利益。这一改革( )
①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③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④通过改变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制性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材料阐释的并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①错误。
②③:“引导农民在不改变土地产权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或承包权为主人股,实行集约化经营而获取物质利益”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②③符合题意。
④:“引导农民在不改变土地产权的前提下”意味着并未改变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制性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判断型选择题。此题型要求学生对重大时事、教材的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解题方法: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理解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判断出来。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用掌握的知识去挑选正确的、符合题意的题肢。
3.2020 年4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考察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等情况。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看生产线、登重卡驾驶室,调研复工复产情况。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他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这是基于( )
①制造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③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错误。
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②正确。
③: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③正确。
④:在我国,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发展国有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2020年1 月6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央行此次降准有利于( )
A. 增强流动性→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促进实体经济高速发展
B. 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缓解融资贵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C. 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增强金融机构可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D. 增强流动性→保持实体经济直接融资合理增长→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传导错误。
B:依材料,“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降准能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缓解融资贵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B传导正确。
C:降准属于货币政策,而不属于财政政策,C传导错误。
D:降准能增强流动性,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但并不是保持实体经济直接融资增长,D传导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传导效应类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影响传导路径;一类是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导路径。其解题思路是:1.确定一个传导源,弄清传导源的内容或表现。先要确定传导源产生的“第一波”影响是什么,根据“第一波”推断以后的连锁反应。2.各传导环节之间要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必须构成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且传导链不能断裂,上一环和下一环不能构成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选项要排除。3.根据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排除“因果关系明显错乱”的选项。4.确定传导的结果必须和题干相符合。
5.“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思路和主要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①旨在促进各地区优势互补,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
②能推动各区域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③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促进各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在“同一水平”,①排除。
②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能推动各区域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试题限定的是“区域协调发展”,而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才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1.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2.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6.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这充分表明( )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②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的
③精准整改是党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
④加强党的建设要以思想建设为统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②: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这说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也说明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党的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③错误。
④:加强党的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而不是以思想建设为统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那就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2.十九大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7.《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并依法为请求支付工资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落实这一规定需要( )
①行政机关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切实履行职能
②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③企业杜绝随意执法,坚守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④党坚持文明执法,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并依法为请求支付工资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这要求行政机关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切实履行职能,也要求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①②符合题意。
③:企业无执法权,况且落实题中规定也不能保证杜绝随意执法,③排除。
④: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无执法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
.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8.某市政协围绕“ 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特邀参会的市场监管委负责同志及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沟通协商。这体现了政协( )
①充分协商,扩大社会管理深度
②凝聚共识,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③积极作为,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④彰显责任担当,助推社会治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进行社会管理,①错误。
②④:政协围绕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特邀参会的市场监管委负责同志及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沟通协商,这体现了政协凝聚共识,提升参政议政水平,也体现了政协彰显责任担当,助推社会治理,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政府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政协不是政府,不能行使政府职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2020 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提升,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两国正共同努力,铺就新时代的“ 金银大道”。这表明两国( )
①推进务实合作,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②加大交流互鉴,开展全面战略同盟合作
③传承胞波情谊,维护中缅两国根本利益
④坚持睦邻富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秩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提升,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两国正共同努力,铺就新时代的“ 金银大道”,这表明两国推进务实合作,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也表明中国坚持坚持睦邻富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秩序,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②错误。
③: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护别国的根本利益,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的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3)世界多级化不可逆转;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决定国家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是由我国坚持国家至上决定的。(5)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6)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情节美丽的世界。
10.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首届“京津冀馆校教育”论坛于2019年12月30日在京召开。这一项目旨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标,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博物馆进校园有利于( )
①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②学校与博物馆共建共享,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③将博物馆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④创新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也不是阐释文化交流,②排除。
③④: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标,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可见博物馆进校园有利于将博物馆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利于创新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11.联合国邮政管理处日前发行中国农历庚子鼠年特别版邮票版张。邮票的左半部分为蓝色的联合国会微图案,右半部分为生肖鼠的剪纸形象。邮票下侧图案由中国画家殷会利设计,除鼠的形象外,在色彩方面主要使用了中国春节传统的金色和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鼠票是中国春节文化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B. 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C. 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交锋中不断发展
D. 中国春节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因时而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案由中国画家殷会利设计,除鼠的形象外,在色彩方面主要使用了中国春节传统的金色和红色”,这说明有票承载了中国春节文化,鼠票是中国春节文化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A符合题意。
B:错在“推动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文化交流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B排除。
C: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交锋中发展,C错误。
D:应该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多样性是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3)文化创新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炼百家的气魄”。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4)文化创新、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3.文化是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在文化交流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下列命题与材料所涉及的哲学问题相同的是( )
A.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B. “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孙中山)
C. “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韩非子) D. “不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强调了实践的作用。A:“制天命而用之”指出了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消极无为的,肯定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未强调实践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符合题意。
C:“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意思是不在同一中的事物不存在对立,体现了矛盾,未强调实践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不平不陂,无往不复”意思是没有平路就没有坡路,没有往就没有来,未强调实践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3.2019年11 月28日,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形研究团队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表明( )
①实践的发展能为深化黑洞形成理论提供新条件
②科学家发现推动了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过程
③只有经过科学实验才能发现以往真理中的错误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对立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到2019年11月28日,研究团队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说明实践的发展能为深化黑洞形成理论提供新条件,①符合题意。
②: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过程是客观的,科学家的发现推动了对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过程的认识发展,但不是推动了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过程本身,②错误。
③: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中不能包含错误,③错误。
④:到2019年11月28日,研究团队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对立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对立统一:从无限发展的世界来讲,人们最终能够达到对世界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而认识能力有至上性。在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相对的,具有非至上性。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从非至上性向至上性的发展过程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3.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4.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坚持问题导向,秉承“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带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带动群众不断增收,打出了生态扶贫工作的“组合拳”。独龙江乡生态扶贫的生动实践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幻想变为现实
③要把握矛盾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主观的随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带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带动群众不断增收,打出了生态扶贫工作的‘组合拳’”说明独龙江乡生态扶贫抓住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了矛盾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应该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理想变为现实,而不是“把幻想变为现实”,②错误。
④: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切忌主观随意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⑵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15.张富清、黄文秀、四川木里31名勇士、杜富国、中国女排,习近平2020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这些人是千千万万奋斗者、追梦者的代表。还有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这些英雄模范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②价值观直接影响个人追求方向的性质
③要把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作为选择标准
④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个人的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要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而不是“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①错误。
②④:千千万万奋斗者、追梦者的代表实现了人生价值,还有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这体现了价值观直接影响个人追求方向的性质,也体现了“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个人的价值”,②④符合题意。
③: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选择标准,而不是要把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作为选择标准,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实质上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16.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
材料一 2015 -2019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人数情况(单位:万人)
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乡村建设中劳动力外流引发诸多问题。
材料二 目前, 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大学生人才外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尤其是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和吸引各种急需人才,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关键所在。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材料一反映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只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问题就能解决。”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2015 -2019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逐年增长,劳动力持续外流,农村人才短缺,制约乡村振兴。
(2
)这一观点看到了政府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政府要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环境,留住和吸引各类人才。政府要发挥财政作用,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但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还需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激发企业和农民等市场主体的活力。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农民工和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乡村人才振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人数情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图中指标: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人数,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2015 -2019年;纵横对比: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逐年增长;说明情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持续外流,农村人才短缺,制约乡村振兴。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对“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只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问题就能解决。”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考生将题中观点分层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中需要不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不是只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如果不是,还需要怎样?考生逐一分析政府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农民工和大学生如何应对乡村振兴。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图表分析题。结合本题呈现形式,本题的解答侧重于“读”,读图表,解题思路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注意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提取数据,纵横对比,说明理论知识,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注意图表中“注”的作用,补充思路,完善答案。第(2)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本题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对题中观点分出层次,逐层分析作答。
17.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经党中央批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等修法项目列入立法规划。国家立法机关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社会对立法的需求,通过立法程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材料三 2019年12 月20日上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
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宣誓:“本人贺一诚,谨此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当拥护并负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澳门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致力于维护澳门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从权力运行原则的角度,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差异。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谈谈对新任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誓词的认识。
【答案】(1)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完善人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党领导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和执行。
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①我国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而西方议会制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制,其核心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制约和平衡。
②我国民主集中制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西方的三权分立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但是三大权力机关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难以真正贯彻。
(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个法律体系。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澳门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澳门行政长官必须坚持宪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维护澳门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机构组织法、中国的政治制度、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为材料,从《政治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角度组织三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的思路:分析坚持和完善人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分析人代表大会制度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作用,分析二者的统一。考生按照这样的思路整合教材知识和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权力运行原则的角度,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差异。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各自实行的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优越性或局限性等方面对比分析。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谈谈对新任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誓词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国家结构形式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个法律体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澳门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澳门行政长官必须坚持宪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维护澳门的稳定和发展。
18.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已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此时新的生产关系不会出现,旧的社会形态不会灭亡;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迟早引起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
③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社会形态的更替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节选)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研读历史文献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社会形态更替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原因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此时新的生产关系不会出现,旧的社会形态不会灭亡;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迟早引起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19.国家相册:《汉字的童年》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车祸记录。这些字,你可能不认识,但你一定知道它们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年,传说中的商文明得到证实。一个遗失的王朝,一段汉字的童年往事,从此呈现在世人面前。
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在漫长岁月里,它迈过青春,走向成熟。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中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今天,当你提笔写字,你会不会意识到你每写一个字,都是在赋予这个汉字全新的生命。
甲骨文作为世界的五大自源文字之一,唯一能够保留到今天,仍然有它的生命力,在世界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有一种自豪感在里头,也有一种学者的使命感在里头。今天,仍有一批学者常年枯坐学舍,继续研究和破解着甲骨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甲骨文研究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答案】①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②汉字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汉字结构基本不变,但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赋予了汉字全新的生命,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③甲骨文的研究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了历代学者对中华文明探究的使命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汉字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相册《汉字的童年》、甲骨文的前世今生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汉字、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甲骨文研究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可先结合“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在漫长岁月里,它迈过青春,走向成熟。”阐释汉字的作用: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然后从“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赋予这个汉字全新的生命”阐释中华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汉字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汉字结构基本不变,但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赋予了汉字全新的生命,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最后结合“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有一种自豪感在里头,也有一种学者的使命感在里头。今天,仍有一批学者常年枯坐学舍,继续研究和破解着甲骨文。”阐释甲骨文研究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甲骨文的研究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了历代学者对中华文明探究的使命感。
20.摘下墨镜,整理头发,看摄像头,“滴!支付成功。”消费者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二维码,只需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2019年被业内称为刷脸支付的开局之年。
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然后解锁完成人脸支付。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诸如打卡、支付、身份验证、追查犯罪等。有人认为,刷脸支付将成为移动支付的趋势,未来几年或将呈爆发式增长。但是也有人表示,直接扫脸钱就被付出去了,脸就是行走的密码,担心不安全;不喜欢这种支付方式,担心信息泄露;担心非法买卖人脸数据等。
你赞成还是反对使用刷脸支付?请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答案】答案示例一:赞成使用刷脸支付。理由: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的。刷脸支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有效缓解排队现象,实现支付方式与身份验证合二为一,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应该抓住主流。但是,刷脸支付也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它的发展趋势,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答案示例二:反对使用刷脸支付。理由: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刷脸支付存在信息泄露、非法买卖人脸数据等安全风险问题,会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支流,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刷脸支付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刷脸支付带来的便利与问题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阐明赞成还是反对使用刷脸支付?并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说明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具有选择性:赞成或反对;赞成:刷脸支付带来的便利与问题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便利”是主要方面,“问题”是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然后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刷脸支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有效缓解排队现象,实现支付方式与身份验证合二为一,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应该抓住主流。但是,刷脸支付也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它的发展趋势,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反对:考生可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主干知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结合骨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刷脸支付存在信息泄露、非法买卖人脸数据等安全风险问题,会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支流,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