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共50分)
1.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时那些充满稚气的认识表明
A. 哲学就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B. 哲学通常从人们的头脑自发产生
C. 人们对生活的发问就是哲学 D. 哲学源自生活,始于追问和思考
2.有人说:你我一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 仁又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3.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有人认为,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种观点是
①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决定存在
③错误的,它认为思维决定于存在 ④错误的,它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本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直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③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步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变动的时光中,有时代的千变万化、生活的千滋百味,也有我们不变的梦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时光的变动是绝对的,但又具有不变的一面
②不随时代变动而变动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
③时代的变与不变相互渗透,都是事物存在的具体方式
④梦想的不变中蕴含着变的趋势,构成了事物的特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从我国打赢每一次生物安全遭遇战的实践看,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统筹、长期的生物科技基础研究、完善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危机时刻出现的信息“流行病”进行科普解惑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了次要矛盾的发展方向 ②认识和把握规律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把握事物的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阐述问题,注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调查研究等。上述方法与马克思王义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坚持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坚持问题导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坚持全面协调—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坚持调查研究—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8.内蒙古计量院结合实际需要,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合作,于2020年5月成功研制出了两种人体红外测温计检定装置,其中1种是实验室标准型,另1种是便携式现场型,主要用于红外额温计、红外耳温计和医用电子体温计的检定或校准。材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制约性,需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受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其过程及结果均受到客观规律支配
④实践具有主体能动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该观点
①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 ②肯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④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一直重视养老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形势,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决策。从出台推进养老服务业纲领性文件,到让老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愈加完备,
再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应对老龄化的脚步积极而稳健。从这一进程中可以看出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发展过程来说的 ②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类认识发展过程受到不同立场的限制 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为了如期高质量打赢扶贫攻坚战,某地在扶贫工作中,吸取过去“输血式”、“单一式”、“被动式”、收效甚微的传统扶贫模式,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增收,成效显著。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实践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④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有些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有研究表明,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越不熟悉背景音乐歌词的语言,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越小;当学习任务比较难时,越熟悉背景音乐歌词的语言,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越小。这启对我们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事物的量变必然促成质变 D.局部的变化制约整体功能
13.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厂房变成博物馆,仓库改成音乐厅,厂区转为影视基地……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表明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
②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
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治理黄河,要坚持生态优先,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看,上述论断
①强调了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体现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④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认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富还在不断更新。材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清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16.习近平强调,城市发展和治理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拓展过程中,只有实现人口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鱼与熊掌”兼得,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联系的客观性和无条件性要求人们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
B.建设宜居城市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C.“鱼与熊掌”兼得是基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宜居城市建设要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17.假如青春有颜色,它或许是志愿红、迷彩绿,又或许是医务白、工装蓝...青春的理想,铺就奋斗的底色。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担当有为的青年,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时代荣光,以胸怀大我的姿态绘就人生画卷。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充足,各类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支撑,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光明,疫情缓解以后定会出现“补偿性恢复”。国家力量所在,正是战“疫”底气所在,制胜信心所在。这表明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 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食,还能经常吃肉”。然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攀升。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 B.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0.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现实是结果,那么就可以说历史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下列符合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有
①用史实发言,以史实为证,避免陷人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
②以史为鉴,在排除偶然联系之中把握历史事实的客观真相
③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但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之上
④让历史说话,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知识,才能走向未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舌尖的一时“任性”,潜藏着巨大风险。从新冠病毒、SARS病毒到鼠疫、H7N9禽流感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启示我们
①顺从自然是阻断病毒由动物向人类传播的根本出路
②与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遵从自然法则
③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会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2.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出:撼人的中国奇迹,正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从唯物史观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奋斗者们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领导者
②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
③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9年12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对新一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构提出殷切期望: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坚持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四点期望的哲学依据是
①与时俱进—物质决定意识,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
②开拓创新—辩证法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开拓创新要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动机和目的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④包容共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向同一性转化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③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钟南山集医生、院士、知识分子、技术官员、敢言者、全国人大代表、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体。17年前,他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情瞒报情况时横空出世,为世人所熟知、所敬仰。积17年声望与风骨至今,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到来时,人们对他的情感,已经深厚到必须由沉甸甸的四个字来表达:国士无双。由此可见
①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为创造价值拓展广阔空间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每个人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4大题,总共50分)
26.材料 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家两次获得国际科幻界顶级荣誉----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也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越来越多的“未来感”不断涌现。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等科幻作品中许多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频繁造访中国,他们踏上中国的土地,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未未发展的可能,因为中国在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中,可以听到时代的脉动,看到潮水的方向。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27.材料 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从最初的简单扶贫到现在的精准扶贫,几十年间我国扶贫的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扶贫的含义逐步深化、扩展。起初,政府为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给予贫困户资金和政策的帮扶,让不少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这让我们开始反思:扶贫,造血比输血更重要,精准比粗放更重要。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考察时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扶贫政策从简单到精准的变化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5分)
28.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马路经济曾对S市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 后因负面影响凸里备受诺病,在中心城区甚至被取缔。新冠投情暴发后S市经济一度停摆,保就业保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任务。市税务、金融、交通和卫生等部门根据本市情况联合出台了让马路经济适度回归的政策: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符合防疫要求等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这一政策助力中心城区零售餐饮等店铺复工率超过98%。增加就业岗位约8万个,推动了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解析S市让马路经济适度回归的合理性。(10分)
29.材料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法治保障。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CB 6-10 BACBC 11-15 ABDCA 16-20 CABAC 21-25 BDAAC
二、主观题
26、物质决定意识,每个时代的意识都是对当时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在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推测未来;
科幻作品基于现实感,在合理想象中创造幻想世界。
27、①我国扶贫政策从简单到精准的变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在不同的时期,适应扶贫形势的变化,我国扶贫政策发生了从简单到精准的变化,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③几十年间我国扶贫的方式经历了由简单到精准的变化,扶贫的含义逐步深化、扩展,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8、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马路经济既有阻碍交通、影响环境的不利一面,又有促进就业提振经济的有利一面。疫情发生后,经济形势差,马路经济有利的面凸显为主要方面,但不利的一面仍需克服,因此,5市政府让马路经济适度回归。
29、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民法典的出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解决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法典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民法典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