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1-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普通高中2018年12月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下决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当前,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都是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假设某地房价存在下降预期,不考虑其他因素,房地产开发商对该地建筑用地的需求情况(D1、D2分别表示需求变化前后的曲线,S1、S2分别表示供给变化前后的曲线)用图表示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依题意,某地房价存在下降预期,房子需求增加,此时房地产开发商对该地建筑用地的需求将增加,不考虑其他因素,意味着土地价格不变,土地供给不变。A:A图显示,房价价格变化前后,土地需求曲线未变化,意味着价格变化前后,土地需求不变,A错误。
B:B图显示,土地价格不变,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增多,供给曲线没有变化,意味着供给不变,B符合题意。
C:C图显示,土地价格不变,需求曲线向左平移,需求减少,供给曲线没有变化,意味着供给不变,C不符合题意。
D:D图显示,土地价格不变,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供给减少,需求曲线没有变化,意味着需求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2.下面是2015-2018上半年城镇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对比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水平提高打下基础
②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都超过了城镇居民
③近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④国家近年来的多项举措对于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①:左图显示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右图显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这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水平提高打下基础,①正确。
②:左图显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右图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幅都超过了城镇居民,但左图显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于城镇居民,右图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低于城镇居民,②错误。
③:图表没有显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呈扩大趋势,③排除。
④:国家近年来的多项举措对于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逐年增加,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它主观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3.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点关注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金融机构正在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增加金融产品→提高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②借助金融科技→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资源向其倾斜
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优化金融服务
④持续减费让利→清理不必要的中间业务环节→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银行业务。①:提高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会增加企业贷款成本,加剧企业融资困难,①错误。
②:借助金融科技,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资源向其倾斜,会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②符合题意。
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金融机构,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金融机构,况且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可能会减少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货币的数量,增加企业融资困难,③排除。
④:持续减费让利,会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清理不必要的中间业务环节,会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会减轻民营企业融资困难,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2018年10月,吴江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成立。苏州同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从事稻田综合种养的7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签订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打响“吴江大米”品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利于
①推动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②巩固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农村分配制度改革
③推动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④通过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集体经济。①: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是土地所有权,而是承包权、经营权流转,①错误。
②:材料主旨未涉及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也不是为了农村分配制度改革,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利于推动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通过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18年10月16日,因长春长生公司存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等造假行为,国家药监局和吉林省食药监局分别对其作出终身禁入药品市场和91亿元处罚。这警示企业要
①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②建立严格的惩戒体系,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做百姓放心产品
④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①③:长春长生公司因制假售假遭处罚,这启示企业要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做百姓放心产品,①③符合题意。
②:“建立严格的惩戒体系”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市场调节的缺陷”是市场固有的,不能克服,②错误。
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国家,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还可从以下角度考虑:A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要重视产品质量。B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 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C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E提高劳动者素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F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G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H 进行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合
6.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约72亿港元,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0%,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截至上市时,海底捞共有363家店铺,其2018年上半年营收73.43亿元,同比增长54.38%,归属主要股东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增长17.04%。这说明
①股票是高风险同时也是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②股价变动受企业经营预期的影响
③公司的经营战略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④公司股价主要是由信息披露推动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股票。①:股票是高风险同时也是高收益的投资方式,①正确。
②: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是公司经营状况,②正确。
③:公司的经营战略不一定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经营战略定位准确会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定位不准确,可能造成损失,影响股价下跌,③错误。
④:公司股价主要是由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7.2018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6%。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4.4%,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0.8%;全国税收收入中,第二、第三产业税收分别增长15.5%、13.2%;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快速发展等带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11.8%、13.1%、17.2%。这表明
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②国家通过清理规范非税收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新动能、新产业的发展为财政增收拓宽了税源基础
④财政收入的增加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中税收的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的来源。①③: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快速发展等带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均在增长,说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新动能、新产业的发展为财政增收拓宽了税源基础,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国家通过清理规范非税收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问题,②不符合题意。
④:积极财政政策,通常是减少税收,而不是税收的增加,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称:税、利、债、费
注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这里的利润收入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共有8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参与国家展,各参展国展示了本国国家形象、经贸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产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①是改写全球化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大契机
②将为参展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公共平台
③扩大了对外开放,实现了全球贸易自由化
④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①:“改写全球化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大契机”夸大了进博会的作用,①错误。
②④:进博会以进口为主题,共有8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参与国家展,各参展国展示了本国国家形象、经贸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产品,这说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为参展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②④正确。
③:举办进博会表明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但并未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表明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真诚意愿。一方面,我国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许多国家都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摩擦、投资保护不断加剧,经济全球化站在了十字路口。此举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进博会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和良好的国际贸易资源,有条件、有能力为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再者,通过举办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支持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为贸易伙伴提供实实在在的出口市场,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进博会将打造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不仅提供货物和服务交易,也承载国家形象的展示、全球性重大问题探讨等多重功能,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的载体平台。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9.
为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个人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网站、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这样做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充分发挥信息在民主监督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④创新民意反映渠道,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①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网站、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同时也表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决策,不是反映民主监督,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能反映创新民意反映渠道,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2018年以来,各大中城市政府部门分别出台“送户口”“送房补”等办法吸引高端人才。在“抢人”之余,各大中城市主管者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促使人才将自身成长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使其获得足以施展身手的舞台。为此,当地政府应该
①积极制定符合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②科学决策,改善和提高人才发展环境
③积极履职,提高人才工作的管理水平
④行使决定权,不断出台完善“人才新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决策。①:政府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①错误。
②③:各大中城市主管者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促使人才将自身成长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使其获得足以施展身手的舞台。为此,当地政府应该科学决策,改善和提高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履职,提高人才工作的管理水平,②③符合题意。
④:人大行使决定权,政府不能行使决定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1.2018年10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听取了浙江省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情况汇报,并与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基层执法人员进行座谈。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执行机关②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③行使监督权,保障法律实施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①错误。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不履行具体职能,政府应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②错误。
③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地方开展执法检查,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保障法律实施,同时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活动原则,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指出:近年来,基层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断加强,有力发挥了激励鞭策的指挥棒作用,但也存在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这一要求有利于
①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基层工作实效
②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干部责任担当
④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社会与公民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工作原则、政务公开、行政监督。①③: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这有利于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基层工作实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干部责任担当,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②排除。
④:材料未涉及社会与公民监督,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3.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将政协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这将有利于
①推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健康发展
②各党派共同决定国家各方面的事务
③促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更好履职
④坚守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①③:切实加强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将政协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这将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健康发展,促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更好履职,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只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不能决定国家事务,②错误。
④:材料未涉及坚守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A.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C.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E.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3)优越性①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4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4.2018年7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指出:“金砖国家要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这一思想
①符合当今世界各国贸易发展的共同愿景
②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
③基于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体现开放共赢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外交政策。①:“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会触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①错误。
②③“金砖国家要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这一思想为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也是基于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提出,②③正确。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2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内容:A.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基本立场:独立自主;D.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魅力中国城》(第二季)以“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创作思路,为城市带来智库、宣传、人才、资本等深层次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转型升级。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电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正确。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②错误。
③:以“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创作思路,为城市带来智库、宣传、人才、资本等深层次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转型升级,这表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主旨不是文化对人的影响,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6.舞台虽小有奇趣,牵线振衣见真功。“偶戏拾趣——2018新加坡·中华传统木偶荟萃展演”活动在新加坡成功举办。展演中,艺术家表演了传统经典木偶戏《三个和尚》《太白醉书》《二郎救母》,还将川剧绝技“变脸”移植在木偶节目中,让观众惊叹不已。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①:“偶戏拾趣——2018新加坡•中华传统木偶荟萃展演”活动在新加坡成功举办,让观众惊叹不已,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符合题意。
②:艺术家表演了传统经典木偶戏《三个和尚》《太白醉书》《二郎救母》,还将川剧绝技“变脸”移植在木偶节目中,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不符合题意。
④: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就是文化传承。(3)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17.
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一个新命题,中国古代哲学早有涉猎。从道家的“道法自然”,到儒道释均有提及的“天人合一”观念,都在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追求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传统理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生态理念是我国民族历史发展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遗产、传统思想。①:“对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追求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明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符合题意。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
③:“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一个新命题,中国古代哲学早有涉猎。从道家的道法自然,到儒道释均有提及的天人合一观念,都在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说明了生态理念是我国民族历史发展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关于“标志”: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中华文明重要标志——汉字;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之一——科技。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标志。
2.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8.汕尾渔歌,是广东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是疍家文化的精髓和代表符号,内容都是来源于渔民生产生活,既有男女情歌,也有反封建的控诉,还有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新生活的由衷赞美。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汕尾渔歌
①集中展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疍家人文明程度重要标志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反映了渔民的生产生活
④对蛋家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材料未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①排除。
②:汕尾渔歌,是广东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是疍家文化的精髓和代表符号,这反映了汕尾渔歌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疍家人文明程度重要标志,②符合题意。
③:“内容都是来源于渔民生产生活,既有男女情歌,也有反封建的控诉,还有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新生活的由衷赞美”这反映了汕尾渔歌来源于社会实践,反映了渔民的生产生活,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反映了汕尾渔歌来源于疍家人的生产生活,但未体现汕尾渔歌对疍家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2018年10月29日,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该星首次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表面风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并通过进行科学试验和研究进一步认知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巨浪、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这表明
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人们可以通过利用和改造规律创造美好生活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真正统一于物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客观性、世界的物质性。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①错误。
②④: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表面风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并通过进行科学试验和研究进一步认知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巨浪、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这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真正统一于物质,②④符合题意。
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1978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要论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进一步证实了
①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只有不断超越才能完善
③真理都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我们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①: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不是产生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①错误。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②错误。
③④:材料阐释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说明我们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⑴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⑵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21.下列对我国成语、谚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特殊性指导下,具体分析普遍性
②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坚持实践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应该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①错误。
②:“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意思是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寻求粱肉;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不会去期望有花纹、刺绣,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未体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错误。
③:“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意思是(对待)读书时没有疑问的人要先让他会提问题,(对待)有问题的人要使他解决问题,体现了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③正确。
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体现了坚持实践的观点,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2.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要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③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④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②:漫画的寓意是掌握平衡,负责事物的状态就会发生改变,这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同时也说明要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①②符合题意。
③:漫画的寓意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显著地、根本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的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3.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大湾区交通、能源、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互通互联、综合衔接、一体高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从哲学角度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
①突破客观条件制约,积极寻找新思路
②立足整体,统筹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
③抓住主要矛盾,做好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明确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①: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突破客观条件,①错误。
②:“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互通互联、综合衔接、一体高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体现了立足整体,统筹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大湾区交通、能源、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这说明要抓住主要矛盾,做好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含义: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24.张翎飞老师十五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跨海护送学生,感人至深、令人敬仰,是一位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好老师,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最美摆渡人”。他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感动全国。这启示我们要
①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下作出不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坚持群众观点,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性质和面貌的决定因素
③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不是永恒不变的,①错误。
②:生产力是社会性质和面貌的决定因素,②错误。
③④:“最美摆渡人” 张翎飞老师十五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跨海护送学生,感人至深、令人敬仰,是一位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启示我们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是劳动群众。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算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④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具有主体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特征。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将加快海南省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全球维修等业态;加快金融开放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鼓励“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答案】(1)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3)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影响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指向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可从国内意义、国际意义两个方面阐释。①国内意义角度:政治上,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上,可从营商环境、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国内外贸易、金融体系上予以分析。②国际意义角度:考生可从全球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经济拓展、“一带一路”等方面予以分析。
【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意义”的形式呈现。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回答是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一是注意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如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二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有怎样的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8年7月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部署: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关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部署的依据。
【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部署。(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要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3)国家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4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科技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央关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部署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材料与知识的整合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关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部署的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研读材料联想相关知识,将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对应,形成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中央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部署;联想主干知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材料信息: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联想主干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材料信息: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联想主干知识:国家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
④材料信息: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联想主干知识:国家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
【点睛】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哲学依据。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是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一般来说这类题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知识范围(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答案构成一般是:(1)未限定某观点的,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即细化知识要点)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3)回答依据题一般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M市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扶贫脱贫的重要思想,走出了一条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
该市党委明确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用好中央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健全村委会干部在岗制度,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制定村务民主监管规范性文件,要求对扶贫项目、资金等安排使用情况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组建了一批产业支部,采取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中,探索推行“支部十企业、支部十基地、支部十电商”等模式,辐射带动了3万多农民脱贫致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党委是如何做好扶贫工作的。
【答案】(1)M市各级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坚持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抓党建促脱贫工作。(2)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担扶贫责任,健全村委会干部在岗制度,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精准扶贫,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中。(4)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探索推行“支部十企业、支部十基地、支部十电商”等模式,辐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扶贫脱贫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M市市委带领群众脱贫的举措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党委是如何做好扶贫工作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设问主体是党委,试题设问指向是如何做好扶贫工作,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党的作用、党的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点睛】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形式呈现。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
材料一回望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精忠报国;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独善其身……这些古诗典籍如同数不尽的璀璨明珠,无不彰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选择。
材料二《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一档极具中国特色、颇有文化底蕴、广受群众好评的电视节目。《平“语”近人》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中信手拈来的古典和名句出发,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民、修身、读书、孝道、家风等主题,使历史经典的魅力在新时期焕发出蓬勃生机,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悟传统文化之重。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学习优秀古诗典籍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怎样使历史经典焕发出蓬勃生机的。
(3)提起古诗词,往往有人会觉得晦涩难懂。请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古诗典籍的兴趣提三条合理建议。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衍生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形成优秀古诗典籍。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优秀古诗典籍能浸润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情怀。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优秀古诗典籍中很多反映爱国、爱民、爱家的诗篇彰显诗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反映人节操的诗篇彰显着诗人的气节。
(2)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平“语”近人》节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极具中国特色、颇有文化底蕴,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悟传统文化之重。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平“语”近人》节目以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浅出,使历史经典的魅力在新时期焕发出蓬勃生机。
(3)①创新学习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学生;②创新学习内容,使古诗典籍贴近学生生活;③创新学习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古诗典籍新解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华文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优秀古诗典籍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学习优秀古诗典籍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角度,主要两个层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衍生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形成优秀古诗典籍。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优秀古诗典籍能浸润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情怀。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优秀古诗典籍中很多反映爱国、爱民、爱家的诗篇彰显诗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反映人节操的诗篇彰显着诗人的气节。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怎样使历史经典焕发出蓬勃生机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角度,主要是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涉及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文化创新的根基的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平“语”近人》节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极具中国特色、颇有文化底蕴,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悟传统文化之重。
②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平“语”近人》节目以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浅出,赋予时代内涵,使历史经典的魅力在新时期焕发出蓬勃生机。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古诗典籍的兴趣提三条合理建议。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结合试题材料与设问主体,考生可以从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文化活动上思考作答。
【点睛】本题第(1)问、第(2)问均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