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1-09-06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三)练习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达标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一做法(  )‎ ‎①健全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是对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④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属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按劳分配,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2.2017年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这一举措(  )‎ ‎①有助于增加科技人才的财产性收入 ②是对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④有助于增加科技人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2017年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有助于增加科技人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故③④选项入选。①选项“财产性收入”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②选项错误,不涉及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选D。‎ 答案:D ‎3.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65,并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下列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基尼系数的举措有(  )‎ ‎①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④完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基尼系数降低表明社会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分配更显公平。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①应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与缩小收入差距无关,②不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能降低基尼系数,③正确;完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政策有利于提高效率,激发生产积极性,与缩小收入差距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4.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  )‎ ‎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 ‎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属于再分配,①②符合题意;③‎ 说法错误,因为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5.‎2017年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允许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5%的省(区、市)将总费率阶段性降至1%,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述措施(  )‎ ‎①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 ‎②能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协调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的分配政策。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也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政策,协调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所得之间的关系,所以①③当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的是工人与企业的关系,与题干无关,②不选;上述措施与缩小收入差距无关,④不选。故答案选A。‎ 答案:A ‎6.一般而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命指数与税率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如图)。当税率由O向W1移动时,企业的生命指数逐渐下降;当税率突破W1时,企业将大面积倒闭。因此,W1处被称为“死亡税率”。由图可知(  )‎ ‎①政府应确定合理的税率 ‎②国家应优化税种结构 ‎③从国家调控高耗能企业看,税率W2优于W1‎ ‎④从鼓励企业发展看,税率W2优于W1‎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并结合图可知,企业的税率与其生命指数之间是成反比例的,即税率越高,企业的生命指数会越低,当税率突破W1时,企业将大面积倒闭。因此,W1处被称为“死亡税率”。由图可知政府应确定合理的税率,从鼓励企业发展看,税率W2优于W1,故①④选项入选。②选项与题意无关。③选项错误,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税率W2优于W1。选B。‎ 答案:B ‎7.自‎2017年7月1日起,我国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这一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正确的是(  )‎ A.简并增值税税率→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B.简并增值税税率→优化国家税种结构→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C.简并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D.简并增值税税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解析: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农产品、天然气等23类产品从中受益,这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简并增值税税率,并不是为了调控财政收支水平,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而是为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A、B两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第三产业发展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也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征收环境保护税所产生的影响是(  )‎ A.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B.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下降——经济平稳运行 C.企业纳税负担增加——生产规模减小——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提高 D.企业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提高——生产规模扩大 解析:题目中,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 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也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征收环境保护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利润降低从而倒逼企业自身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此税法实施未必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选项错误,企业的生产规模减小,但是不意味着产品价格上涨。D选项错误,企业生产能耗降低的表述错误。‎ 答案:A ‎9.推进亲劳动、亲自然的税改,从而起到刺激消费、防通胀、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等多重功效,已成当务之急。这主要是因为(  )‎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②我国社会发展日益滞后于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③税收调节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税收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关系。推进亲劳动、亲自然的税改,从而起到刺激消费、防通胀、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等多重功效。这是因为税收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现实,排除;③夸大了税收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10.2016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12 363亿元,比2015年增长3.7%。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主要体现了国家财政(  )‎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是国家收入和支出 D.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 解析:‎ 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主要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D两项不选;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只是体现了财政支出,没有体现财政收入,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11.2017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①下调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③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④加大结构性和定向减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实现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下调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排除①;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加大结构性减税和定向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②④符合题意,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1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财政支出和税制结构。以下改革措施与其带来的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①把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节产品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方向 ‎②财政支持节能减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③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依法纳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但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无直接关系,②错误;“营改增”实质上是减税,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与促进公民依法纳税无密切关系,④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2017年9月1日 ‎,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如何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如何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国家,因此考生可以从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①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夯实扶贫的物质基础,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居民脱困;④转变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脱贫目标。‎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7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提出的具体措施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严打违法添加行为、落实复原乳标识制度、打造国产乳品品牌。‎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保障民生举措及其体现的经济生活依据。‎ 解析:‎ 本题以国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劳动与就业、社会公平、财政的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我国保障民生要完善就业政策,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要对重要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因为市场调节有局限性;保障民生要通过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因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保障民生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因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平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回答。 ‎ 答案:举措:保障人民就业、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重视社会公平等。‎ 依据: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对保障民生、实现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对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④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救助,实现公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