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 KB
- 2021-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期中考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7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 2.5 分,共 75 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
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
余。对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②私有制的出现巩固了当时的生产
关系
③私有制的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解体 ④私有制巩固了以氏族为单位的共
同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
展。这表明( )
①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
④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不
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
B.资产主义社会资本家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C.资本家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以积累资本
D.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倒退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以下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
错误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③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经济危机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
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
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
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
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
性
6.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发展中出现
了严重曲折,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表明(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必然的
B.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改变的
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制度并不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7.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 B.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
比
C.是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在很短时期内
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
①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了先进的工业国
②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④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①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C.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1.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强大动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
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这启示我们( )
①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②开放必然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勇于和过去划清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是( )
①1988 年海南被开辟为经济特区
②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③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
选择。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
A.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B.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C.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D.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14.改革开放以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 多
年风雨同舟,40 多年披荆斩棘,40 多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
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实践充
分证明( )
①这些巨大成就是我们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有这样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代表的重大历史
事件分别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八大召开
16.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因
此,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是因为( )
①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②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事物一开始就得到群众认可
③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④改革开放的经验都来自劳动群众的实践和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原因之一是它重
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
①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 ③群众路线 ④组织路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政治
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
力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文化,源自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就要(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③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④全面学习借鉴西方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
定文化自信,特别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
① 植 根 于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实 践
②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要 坚 持 指 导 思 想 的 多 元 化
③ 源 自 中 华 民 族 五 千 多 年 文 明 历 史 所 孕 育 的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④ 熔 铸 于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党 的 十 九 大 报 告 中 指 出:“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了 新 时 代 ” 。 这 是 对 我 国 发 展 新 的 历 史 方 位 的 科 学 判 断 。 这 一 重 大 政
治 判 断 是 基 于 ( )
① 我 国 发 展 进 入 新 阶 段 、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人 民 长 期 奋 斗 取 得 伟 大 成 就
② 我 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转 化 为 人 民 日 益 增 长 的 美 好 生 活 需 要 和 不 平 衡 不
充 分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矛 盾
③ 党 的 奋 斗 目 标 有 了 新 要 求 , 最 终 目 标 是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④ 我 国 面 临 新 的 国 际 环 境 , 世 界 格 局 发 生 根 本 变 化
A.① ③ B.② ④ C.① ② D.③ ④
2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
判断( )
①意味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②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是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
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3.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
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苦干实干中创造机
遇、续写新篇章,迎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 )
①中华民族富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
遇
③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同步富裕的机遇
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
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梦进行了 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努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①反映了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对新时代的广
大青年来说,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应有的作为是( )
①人人争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②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改变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
次新的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为此要( )
①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
②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唯一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①有品德 ②有理想 ③有本领 ④有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
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 月 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
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是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高举的一面旗帜,为我们坚持理论自信增添了底气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
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 )
A.自我解剖 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
B.自我革命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
C.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
D.自我净化 自我斗争 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5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小题 共 25 分)
31.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深刻
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1)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4 分)(请列举 4 例)
(2)请分析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意义。(9 分)
32.【圆梦】2008 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圆了中国“奥运梦”;2009 年,“嫦娥一
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圆了中国“探月梦”;2010 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圆
了中国“世博梦”;2012 年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百年“诺奖梦”变成现
实......一个个梦想的实现,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2 分)
【寻梦】中国梦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它不是一步到位,而要分步骤实
现。
(2)结合材料回答: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什么样的战略安排?
(4 分)
【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面临多重挑战。2019 年 5 月 31 日,“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
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3)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6 分)
高一政治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CB 6—10CCBAC 11-15BCBCC
16-20BBBAB 21—25CABDA 26-30 CDDCC
二、非选择题:
31(1)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三峡大坝建成;
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加入 WTO……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
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道小康富裕的
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2(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本題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和奋斗目标是,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
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
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
(3)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
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
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
战斗力;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的增强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
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