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50 KB
  • 2021-09-07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计60分)‎ ‎1.2018年8月13日,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获得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哲学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项说法正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A项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科学,C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碎的,并不成系统,上升不到理论高度,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因此我们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2018年6月,南方一些地方不断遭受暴雨袭击,华北、东北等地则一直高温依旧。某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升至40摄氏度以上。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大脑 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面对环境的恶化,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来源,不体现哲学的作用,AD项均强调哲学的作用,与题意不符;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而不是产生于人类的大脑,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列小题:‎ ‎3. 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决定作用 ‎③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④是新时代国情与理论的具体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将进一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追求美好未来 ‎③必将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④正确反映了中国现阶段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A 4.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为背景材料,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1)小题围绕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一知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注意既要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也不要夸大了它的作用。第(2)小题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等方面加以判断。‎ ‎【3题详解】‎ 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①③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起指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②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与国情的具体统一,而不是国情与理论的具体统一,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4题详解】‎ 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进一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①②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具体方法指导,③项说法错误;④项不是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暗物质”。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中的“暗物质”‎ ‎①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 ‎②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④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是材料中强调的“暗物质”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属于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区别: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如树木和纸张),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6.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 ‎①艺术创造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冬奥会会徽的创造是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②符合题意,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③表述错误,不能突破事实的束缚。④表述错误,是能动反映,不是如实反映。故选A。‎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7.当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部分企业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但从根本上说,工业机器人不可能代替人类。这是基于 ‎①工业机器人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差异 ‎②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工业机器人不具备这一特性 ‎③工业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无法跨越到意识领域 ‎④工业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制造物,不具有反应特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是对人脑的机械化、程序化模拟,并不具备人类的思维能力,不具备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它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差异,①③两项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不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②项观点错误;“人工智能”不具备独立意识,是人意识的产物,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8.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从15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 A.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B. 自然界是客观的 C.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 D.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 ‎【答案】B ‎【解析】‎ 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人们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违背自然规律想问题办事情,人与自然就不能和谐统一,C项说法错误;人们在实践中应在承认并尊重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改造自然,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9.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去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 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意识是人脑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答案】D ‎【解析】‎ 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来自于客观存在,A项不选;材料没有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项不选;材料没有表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C项不选;“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D项正确。‎ ‎10.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短短的一句表述,让一个规划了二十多年的渤海跨海通道项目方案再一次“热”了起来。烟大海底隧道即烟台至大连海底隧道的建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类活动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人类活动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普遍的,人类活动要排除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联系是具体的,人类活动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烟大海底隧道即烟台至大连海底隧道的建设”, 表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所以,②④两项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既有自在事物的联系,也有人为事物的联系,①项中“人类活动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的表述不科学; “人类活动要排除人为事物的联系”的表述也不科学,故③不能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11.当火星与太阳视黄经相差180度时,称为火星冲日。“火星冲日”现象,被人们成功的预测并观测到,从而积累了更多关于火星的资料。这告诉我们:‎ A. 意识是人类大脑的特有机能 B.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规律 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 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发挥主观能动能动性,不一定能把握规律。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故BC错误。A是意识的含义。“火星冲日”现象,被人们成功的预测并观测到,从而积累了更多关于火星的资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认识利用。本题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知识点。‎ 点评: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规律的准确解读。‎ ‎1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6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循环往复的圆圈运动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底生物的发现从一个侧面表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而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②③项符合题意;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圆圈运动,①项说法错误;认识始终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方法论要求:)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②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使得‘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到哲学、价值观,故②③两项与题意无关,不能入选。因此,答案B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 ‎14.《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史书,但是企业家读出了企业的兴衰,心理学家读出了中国的人情,政治学家读出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由此可见 A. 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B. 真理有很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A ‎【解析】‎ 对同一本书的认识不同,是因为企业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说明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A项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从一个角度认识事物,真理只有一个,B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C项不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15.“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①③选项表述错误,②④表述正确入选。本题选C。‎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6.一口钟,无论敲哪一边,它总是整体作响。人们只知道钟声洪亮、悠长,从来也不在意敲的是哪一边。经常被敲的那一边就不服气,它总想告诉世人,主人敲的是我,是我在响。为了证明这一点,在一个晚上它努力挣碎了钟体,让其他三面都落在地上,只有它仍悬挂着,它想让人们听到它的声音。但它没有想到,单独的钟片,无论如何敲打,也敲不出洪亮的声音。这则寓言说明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但整体可以离开部分 ‎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 ‎④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强调了钟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具有钟的功能,即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①正确;被敲的部分脱离了整体后,再也敲不出洪亮的声音,体现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④正确,选B。②错误,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③强调了部分的重要性,材料强调了整体的重要性,不选。‎ ‎【考点定位】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围绕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要求不断被现代化实践证明其正确性,也不断结出硕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我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要求不断被现代化实践证明其正确性,也不断结出硕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项与题意不符;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不是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8.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人为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①项与题意不符;人为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坚持适度原则,我们要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时,量变要适可而止。)‎ 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1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例如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例如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A适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是错误的;C、D是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20.2018年1月16日,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召开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会。参与5G研发试验的企业介绍了5G研发试验的计划安排、产品规划及建议,均表示为实现试验目标,要加大资源投入、加快产品研发、加强产业协同,通过试验明确技术产品路标,全球5G标准与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这说明,5G技术研发试验 ‎①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是彻底推翻旧真理获得新真理的活动 ‎③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是处在一定社会类系中的人的活动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5G技术研发试验是人类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③项符合题意;5G技术研发试验不是一个人孤立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类系中的人的活动,④项符合题意;改造自然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①项观点错误;已有的真理是探索新真理的前提,新真理是对旧真理的发展和完善,不是推翻旧的真理,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21.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是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细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超级病菌”,说明了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始终” 说法过于绝对;④中“回归”说法错误,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回归。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量变和质变、规律的客观性 ‎22. 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 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图主要反映“五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注意设问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知识。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用“循环”来定义发展,那就是说“发展”可以和“倒退”可以划等号,因此③错误,所以直接去除C和D两个选项。发展的过程是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统一,即辩证的否定,发展的实质是“扬弃”,所以④错误。故答案选:A。‎ ‎23.西部有漫漫黄土、无疆沙漠、雪域高原、千山万壑,虽然显得荒凉,却是西部发展文化的一个优势,经营这些“荒凉”同样能够创造特殊的文化价值和优秀的文化作品。这启示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把量变与质变有机统一起来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把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启示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①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4.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54位全国道德模范受到表彰。54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身上却都充盈着人间的正气,闪烁着道德的光芒。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 ‎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④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54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身上却都充盈着人间的正气,闪烁着道德的光芒。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也不体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25.现代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一些人用来进行诈骗或传播谣言。因此,我们应该 A. —分为二地看待微信,兴利除弊 B. 看到微信弊大于利,限制微信的使用 C. 放手让其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淘汰 D. 开发新的交流方式,取代微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微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一些人用来进行诈骗或传播谣言。因此,我们应该—分为二地看待微信,兴利除弊,A项符合题意;从微信的作用看,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利大于弊,要兴利除弊,而不是限制微信的使用,B项说法错误;对于微信出现的弊端要加强管理,限制其消极因素,而不是放手让其发展,或开发新的交流方式取代微信,C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6.某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披露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时说:“腐败官员各有各的贪腐手段和方式,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多干部的受贿轨迹都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如‘温水煮青蛙’”。下列成语与“温水煮膏蛙”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温水煮青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③适合题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①不适合题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是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7.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 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答案】A ‎【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中“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符合题意。B主要体现了因果联系,与题意不符。C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与题意不符。D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矛盾的同一性。‎ ‎【名师点睛】矛盾的内涵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高考中经常结合漫画、文言文等素材进行考查。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原理,切入口较小。解答的关键是把握原理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8. 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哲理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歌颂爱情,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部,故①项正确;无论哪个民族的何种形式,对爱情的歌颂都为世人所接受,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所以②项正确;③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所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故④项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9.“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的哲学依据是 A. 矛盾的特殊性 B. 矛盾的同一性 C. 矛盾的普遍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矛盾的基本属性,故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特殊性 ‎30.漫画中的病人之所以“不吃这些”,是因为他割裂了 ‎ ‎ A. 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关系 B.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D.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中的病人之所以“不吃这些”,是因为他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不懂得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4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国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解析】‎ 此题以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材料,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属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辩证唯物论”。其次要明确发展理念属于意识范畴,是主观的。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分别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其原因即可。‎ ‎【点睛】“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3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答案】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3分)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3分)‎ ‎【解析】‎ 本题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结合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过程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回答时要从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等不同角度逐一分析。‎ ‎33.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某市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该市统筹规划,建立了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空间结构显现出三圈层形态,外围圈层、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外围圈层是开放空间系统这棵大树植根的土壤,主体圈层是树干,内里圈层是枝叶;外围圈层绿色大地的生态“营养元素”通过主体圈层、内里圈层的“干、枝、叶”浸润建成区各个角落,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开放空间整体。开放空间系统可以发挥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多种功能,其功能组合效应是整个城市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 ‎【答案】(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该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举措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2)该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空间布局出发,统筹规划,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 ‎(3)该市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空间结构三个圈层由外到内按照一定的顺序,良性互动,发挥作用。‎ ‎(4)该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同功能优化组合,实现了系统的最大功能。‎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解读设问,本题属于小切口的题目,知识限定明确具体,系统优化,此类题目就需要把该知识点的内容详细展开来分析,具体来讲,由于本题是措施类的题目,侧重方法论,系统优化包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然后围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系统优化 ‎34.‎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的现象,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材料请用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虽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存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导致大学生在创业中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识不足而失败。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利。‎ ‎【解析】‎ 本题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问题估计不足等原因易导致在创业进程中遭遇失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以实现质的飞跃。大学生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导致失败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睛】要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质变的飞跃,但是质变也有上升的和倒退的质变之分,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