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2021-09-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随堂小练8.1法治国家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句话强调( )
A.立法的重要性
B.执法的重要性
C.司法的重要性
D.守法的重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为主干”中的法律是指( )
A.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 )
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有( )
①以宪法为统帅
②以法律为主干
③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执行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
④由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统一整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部良法的制定,不仅需要立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更需要广泛汇聚民意民智。这是因为( )
①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权应得到尊重
②汇集民意民智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
③我国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④立法过程必须维护立法机关的权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善治的理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良法是前提。良法必须能够( )
①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更好地体现全社会共同意愿
③实现好维护好全体公民的利益
④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下列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②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使我国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腐败的要害,不在级別的高低,而在于权力的异化,要防止“权力的异化”,就必须( )
①保障公民“风闻言事”的管理权
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③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使“主人做主”
④用权力来限制和制衡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 )
①杜绝权力的滥用,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②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③保证人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促进各项事业有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下列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②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使我国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要求我们( )
①树立宪法意识
②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③每年修改宪法
④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材料说明我国的法律体系体现(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③政府权威的树立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的有效实施角度,谈谈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
14、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监狱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律师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关于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人民警察法的决定、关于修改邮政法的决定。酝酿20余年的精神卫生法终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故选A项。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 律为主干”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和全 国人大常委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因此选A。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意思是指法律是可以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而好的法律是合理治理(国家)的前提,该观点崇尚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权威,符合法治精神,C正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意思是指天下的事务无论大小,皆由皇帝一人决定,这是专制统治的表现,不符合法治精神,A错误;“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强调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不符合法治精神,B错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指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强调君王至上的理念,不符合法治精神,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执行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由宪法相 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法 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统一牿体,①②③④ 都符合题意。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民主权利等知识。良法的制定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利益,同时有利于汇集民意民智,提高立法质量,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权”说法错误;立法过程必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立法机关的权威,④错误,排除。故选B。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③说法错误,正确的表述为实现好维护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④说法错误,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不能随意扩大。良法必须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体现全社会共同意愿,①②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错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法律;④说法大绝对,我国法治建设正在进行,法律正在完备之中。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在我国,行使管理权的主体是政府等国家机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错误,④排除;预防和惩治级别不同的腐败关键在于防止“权力的异化”即权力由人民赋予但用来谋取私利,这就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使“主人做主”,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制约权力, 促使人们正确行使权力,但不能杜绝权力的滥用,排除①;建设法治国家,能够使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但不能保证人人遵守法律,③太绝对。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各项事业有序发展,②④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②符合题意,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③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而不是我国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由题干描述得知,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我们要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能频繁修改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修改宪法。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党的十八大报告”“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等判 断①②④正确;政府权威与材料无关,排 除③。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②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③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应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④全民守法。广大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做法。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的有效实施角度,谈谈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首先,从党依法执政的角度,说明党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其次,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说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第三,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角度说明维护法律权威,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最后,可以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说明广大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立法,建立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完全有法可依。材料通过和修正法律等体现加强立法。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
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还要掌握与自身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7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6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6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5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57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4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37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37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3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9-0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