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00 KB
- 2021-09-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八课 综合练
一、选择题
1.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应该 ( )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B.调整分配政策
C.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D.减少财政支出
解析:选A。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应该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故A项入选。
每当我国的某些地区发生灾害天气和自然灾害时,我国财政部都会立即拨出救灾款,用于防灾抗灾,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据此回答2~3题。
2.财政部拨出的救灾款属于( )
A.社会保障支出 B.债务支出
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
解析:选A。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内容,考查教材基础知识。A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
3.中央财政拨款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表明( )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D.财政可以为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解析:选D。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内容。题干反映的是财政拨款用于对受灾群众的安置,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4.一般来说,当有效需求不足、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下降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所采取的财政手段是(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收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
解析:选A。该题考查财政政策。题干说的是有效需求不足、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下降,即通货紧缩,这时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故排除D; A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应该是增加信贷规模,减少税收,而且信贷规模也不是财政手段,而是货币政策;C观点不符合题意,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均是属于货币政策, 故答案应选A。
5.在某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账单”:为农户免费发放850多万吨取暖煤;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平均提高15%;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1万户……这主要说明财政( )
A.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D.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解析:选B。上述材料中的“为农户免费发放850多万吨取暖煤;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平均提高15%;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1万户”
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选项B正确。
6.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这说明财政( )
A.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途径
B.关注民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C.能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D.能凭借政治权力分配社会资源
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这说明财政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B项入选,A、C、D与材料无关。
7.税收分为不同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是( )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解析:选A。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故本题选A。
8.下图说明( )
A.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特征
B.经济的发展水平对税收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C.税率处于最高点时,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多
D.保持适当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
解析:选D。当税率在E点时,国家税收收入最多,但超过E点,税率过高,税收收入却减少。故说明只有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答案为D。
9.19世纪末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主要代表瓦格纳认为,税收不仅具有获取财政收入的作用,而且通过所得和财产的税收分配,还具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这一材料说明( )
A.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
B.只有通过税收的调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C.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双重作用
D.税收就发生在人们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中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税收不仅具有获取财政收入的作用……还具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可以选出C项为正确答案。
读漫画《如此写生》,回答10~11题。
10.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国家应加强税收征管 ②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③公民应自觉诚信承担纳税义务 ④公民应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漫画显示了一些人的纳税意识不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这启示我们国家应加强税收征管,公民应自觉诚信承担纳税义务,故①③符合题意,入选;②④从漫画中不能体现出来,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1.上题漫画中涉及的税种有利于( )
①増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避免对经营额重复征税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④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的偷漏税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漫画中所涉及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故①③符合题意,当入选;②④说法错误,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2.“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月15号之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对这段话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 ②它反映的是偷税漏税现象 ③它提醒我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④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说明是欠税而不是偷税漏税,选①排除②;材料强调的是要自觉纳税,选③
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变化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城乡居民
收入占国民
收入的比例
43.1%
42.8%
42.1%
41.6%
41.1%
财政收入
占国民收入
的比例
12.2%
13.3%
14.5%
15.1%
15.6%
注:该市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50%,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0%。
材料二 《管子·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分析人士指出,“国富”更要“民富”,国富民不富不是“中国梦”,大国小民不是“中国梦”,国强民富才是“中国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国富民富“比翼齐飞”。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表格标题、数据变化及注释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经济术语准确进行语言转换即可。第(2)问,实现国富民富“比翼齐飞”涉及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问题,调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近年来,该市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②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所占比例偏低,财政收入所占比例偏高。
(2)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及居民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国富”与“民富”的目标。 ②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居民收入增加,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富民富“比翼齐飞”。
14.某校高一(7)班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材料,请结合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 500元,这意味着,调整之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将增加约1 200万,工资薪金的纳税人一年可以减税1 440亿元。另一方面,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将原来月收入超过8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的征收比例,由40%上调到45%这意味着少数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有所增加,对此,部分高收入者表示不满。
(1)请运用所学“税收”的有关知识,对部分不满意见者进行劝解。
(2)请你拟几则税收宣传标语,提倡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
解析:第(1)问考查公民坚持依法纳税的原因,要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三个方面来组织答案。第(2)问属于探究题,标题的内容只要切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
税收具有强制性。作为应税公民必须服从国家法律规定,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③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如: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依法诚信纳税,共享祖国繁荣;税收连着你我他,富民强国靠大家;依法诚信纳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