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1-09-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平洋的岛国,多火山、地震,河流众多,森林茂密。霍尼亚拉是所罗门群岛首都和主要港口,有国际机场与外界联系。
读所罗门群岛地理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所罗门群岛
A. 按成因属于珊瑚岛 B. 岛屿之间交通以航空为主
C. 终年受寒流影响明显 D.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2. 受地形影响,岛上的河流
A. 流量大 B. 流速快 C. 含沙量小 D. 水位变化小
3. 某日,当霍尼亚拉市政广场上直立的旗杆影子正好不见时,则
A. 此刻北京时间为次日的7时 B. 这天当地日出方向为东北
C. 该日霍尼亚拉白昼短于悉尼 D. 次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平洋的岛国,多火山、地震,且图示信息显示,几乎每一座岛上都有山峰;又根据经纬度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可推知其按成因分类是火山岛,因此A项错误,D项正确。岛屿之间距离较近,应当以水运为主,B项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其位于太平洋中部,地处南半球,但是紧邻赤道,流经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故C项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群岛为火山岛,且岛屿上分布有山地,故其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受地形影响,河流短促,流速快,B项正确。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大小受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含沙量与地表物质组成、地表植被覆盖、降水类型等有关,三者皆与地形无关,故A、C、D项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当霍尼亚拉市政广场上直立的旗杆影子正好不见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霍尼亚拉市所在的纬线(约9°S),为当地的正午12时,即此时霍尼亚拉市(约160°E)的地方时为12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当日的9时20分,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霍尼亚拉纬度比悉尼低,所以昼比悉尼短,C项正确。题干无明确信息无法判断该日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若南移,则次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减小;若北移,则次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故D项错误。故选C。
光温室大棚一般有砖墙、土墙和拱棚三种不同类型。砖墙、土墙日光温室采用钢架或竹木结构,顶部蒙上塑料薄膜;拱棚日光温室全由塑料薄膜蒙在钢性支架上构成,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和坡。我国某地农业科研工作者于某年11月1日至12月1日开展观测试验,绘出砖墙、土墙、拱棚日光温室内和室外晴天时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拱棚日光温室内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该地在11月1日到12月1日晴天时
A. 室外昼夜温差最大 B.
砖墙、土墙温室内气温变化趋势差异显著
C. 拱棚温室内气温始终高于室外 D. 白天拱棚温室升温最快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拱棚日光温室全由塑料薄膜蒙在钢性支架上构成,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和坡,所以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室效应最强,最高气温最大。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拱棚日光温室内的是①,A项正确。②、③最高值较低,是因有墙遮挡阳光,B、C项错误。④夜晚温度最低,是室外温度曲线,D错。故选A。
【5题详解】
该地在11月1日到12月1日晴天时,拱棚温室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和坡,白天升温最快,D项正确。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是室外温度曲线,则对比可知拱棚的昼夜温差最大,A项错误。砖墙、土墙温室内气温变化趋势差异较小,B项错误。读图可知,拱棚温室内气温并非始终高于室外,C项错误。故选D。
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日玛那雪山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章嘉峰之间(如图甲),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图乙为某摄影爱好者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
A 西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7. 日玛那雪山云瀑于山腰处消失不见,其原因是山腰处
A. 水汽较少 B. 气压较低 C. 风力减小 D. 气温较高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 云瀑的来向即为风向,且从日玛那雪山东北处的岗巴县可以看到,则可推知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A项正确。故选A。
【7题详解】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云瀑是云体由山顶向下运动,则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升高,云体汽化,云瀑消失,故D项正确。越接近地表,气温越高,对流越旺盛,水汽越多,故A项错误。与山顶相比,山腰处气压更高,故B项错误。风力较小,有利于云体的向下倾泻,形成云瀑,但是云瀑在山腰处消失,故C项错误。故选D。
牡蛎适宜生长在温暖、咸淡水混合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较长时间被泥沙覆盖掩埋会窒息死亡。牡蛎幼体固着在成体之上直立向上生长,循环堆积成原位生长的牡蛎礁。牡蛎礁体中常有多层水平夹层(牡蛎呈水平分布,数量少,个体小,含有大量泥质沉积物)分布。图示意渤海湾西北部牡蛎礁分布(右图)及某礁体剖面(左图),礁体Ⅰ-Ⅴ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在牡蛎礁从Ⅰ到Ⅴ形成过程中,该区域海岸线
A. 间歇性向陆地推进 B. 在海陆间反复进退
C. 间歇性向海洋推进 D. 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9. 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 处于温暖期,河流植被覆盖度高 B. 处于河流洪水期,泥沙淤积多
C. 处于气温上升期,海平面上升快 D. 处于气候寒冷期,食物来源少
【答案】8. C 9.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解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从Ⅰ到Ⅴ牡蛎礁的位置逐渐向东南演变,说明该时间段内,海岸线从西北向东南海洋方向推进,但是推进过程为间歇性的,因为形成的牡蛎礁并非是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故选C。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牡蛎较长时间被泥沙覆盖掩埋会窒息死亡,而牡蛎礁体中常有多层水平夹层(牡蛎呈水平分布,数量少,个体小,含有大量泥质沉积物)分布。从图中水平夹层的剖面来看,个体小,水平分布,说明水平夹层形成时间段内,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牡蛎死亡,所以形成时期,为河流洪水期,泥沙淤积多,故选B。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监测积雪变化已成为探测全球变暖、诊断区域气候与积雪相互作用的手段。下图示意2001—2017年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特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空间分布规律是
A. 海拔越低,积雪面积越大 B. 海拔越低,积雪覆盖率越高
C. 海拔越高,积雪面积越大 D. 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越高
11. 祁连山海拔5000m以上的区域积雪覆盖率高,但积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 山体面积小 B. 降雪数量少 C. 大气温度低 D. 大风日数多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左图可知,海拔2000—3000m处的积雪面积大于海拔5000m以上的积雪面积,小于海拔3000—4000m、4000—5000m的积雪面积,故A项错误,C项错误。读右图可知,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越高,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祁连山海拔5000m以上的区域积雪覆盖率高,但积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山体面积小,导致积雪覆盖面积小,A项正确。读图可知,从2000m到5000m,积雪面积都在增大,积雪覆盖率也在逐渐增加,说明降雪量也在增大,B项错误。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积雪存蓄,应当积雪面积大,而图示面积小,故C项错误。大风日数多,受大风吹拂影响,不利于积雪的存蓄,而5000m以上积雪覆盖率最高,故其风力较小,D项错误。故选A。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11 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4)指出考察期间(11 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答案】(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解析】
【详解】(1
)西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的风带是西风带,但是其地西部是地形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这将阻挡了太平洋水汽通过西风带的进入;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在大西洋的西边,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与大陆位置相反,所以巴塔哥尼亚高原也很少受到东侧大西洋水汽的“滋润”。
(2)从河流的补给类型来看,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从河流的流速看,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从河流的长短看: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对照右图关于石化森林的一般过程得出。内力作用之前: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内力作用后: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后期经过长期的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从季节气候看,每年11月份,相当于巴塔哥尼亚地区进入夏季,安第斯山脉上的冰雪融水增多,山地牧草丰富;山地牧场因为海拔高,气候也较为凉爽适宜,蚊虫也较少。所以对照迁移的方向是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与云南路南石林相似但又有差异的地貌景观——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成为鸟类的“天堂”;而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某科考团队经过十多年跟踪记录,发现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而石臼在不断扩大;石林东侧较西侧植被更茂盛。
(1)阿斯塔图石林并非与云南路南石林一样属喀斯特地貌,请从岩石类型、气候条件印证以上观点。
(2)简述阿斯塔图石林对当地动植物生存创造的有利条件。
(3)水在自然界中固、液态变化深刻影响着岩石。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推测大青山石臼扩大的原因。
【答案】(1)阿斯塔图石林属于花岗岩,路南石林属于石灰岩;阿斯塔图石林所在地区海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阿斯塔图石林属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较少。
(2)错落有致的岩层形成天然洞穴,在背风坡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冬季阻挡了寒冷的西北风,为动植物提供了温暖的生长环境。
(3)当地晴天较多,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多裂隙;偏西风强劲,携带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中,在凹陷处汇集;气温多在0℃左右,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或冰劈作用),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兴安岭局部的地貌特征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区域自然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明确要求从岩石类型、气候条件来分析。岩石类型方面,由材料可知,阿斯塔图石林属于花岗岩,而路南石林属于石灰岩。气候条件方面,阿斯塔图石林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量较少,而云南路南石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阿斯塔图石林位于长白山余脉的黄岗岭,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而云南路南石林虽位于云贵高原,但平均海拔较低,纬度低,气温高。
(2)由材料可知,阿斯塔图石林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的岩层形成天然洞穴,在背风坡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冬季可以阻挡寒冷的西北风,为动植物提供了温暖的生长环境和越冬条件。
(3)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由材料可知,石臼位于山脉南部,白天气温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易受破坏,裂隙发育;冬春季节,偏西风强劲,携带山脉西侧达里湖、岗更湖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在凹陷处汇集;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
℃上下波动,气温较低,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或冰劈作用),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大。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度旅游指游客人数超过了旅游地的生态、物理、设施和社会容量时出现的超载现象。2018年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3万人,远超其平日的接待量,出现了严重的超载。
说明过度旅游现象对游览故宫的游客和故宫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对游客:过多游客使旅游空间变得狭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和体验度;易产生踩踏、盗窃等事件,增大旅游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
对故宫:过多的游客行走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过多的游客使建筑内温度、湿度变化大,二氧化碳增多,可能对建筑物的彩绘、雕塑等装饰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过多,还会产生大量垃圾,对故宫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及旅游对资源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由材料可知,北京日接待游客数量近13万,远超平日接待量,出现严重超载,过多的游客使旅游空间变得狭窄,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和体验度下降;同时,短时间人流量过大,易产生踩踏、盗窃等事件,增大旅游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对景区本身来讲,过多的游客行走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从环境来看,过多的游客使建筑内温度、湿度变化大,二氧化碳增多,可能对建筑物的彩绘、雕塑等装饰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过多,加之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意丢弃,还会产生大量垃圾,对故宫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点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2)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交通便捷,来往耗时较少游客多,反之就少。
(4)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
(5)旅游区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回收再利用率只有不到1%。而传统的旧衣回收方式是大部分和生活垃圾一起运到固定地点进行焚烧、掩埋处理,少部分通过定点的专门回收箱收集旧衣后按照重量进行二次销售。对此,某互联网公司开发手机应用程序(APP)开展旧衣回收项目,仅三个月就让500吨旧衣得到了回收和利用,相当于减少1800吨碳排放,其回收流程如图。
说明该公司旧衣回收模式在环境效益上比传统衣物回收具备的优势。
【答案】可减少因燃烧处理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减缓全球变暖;可减少因燃烧处理排放的其他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大气质量;可减少因掩埋处理导致的水体污染;减少因堆放占用的空间,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大量旧衣再生加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回收箱的使用,间接减少资源消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旧衣物的回收利用为材料背景,考查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由材料“传统的旧衣回收方式是大部分和生活垃圾一起运到固定地点进行焚烧、掩埋处理,少部分通过定点的专门回收箱收集旧衣后按照重量进行二次销售”可知,传统的旧衣物焚烧处理,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有毒气体有害,传统的旧衣物掩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旧衣物和生活垃圾一起运到固定地点堆放,增加了固体废弃物垃圾。而该公司开发手机应用程序(APP)回收旧衣模式,在线预约、当天收衣、分拣用作再生加工、公益事业和循环出售,相比于传统的旧衣回收模式,可减少因燃烧处理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减缓全球变暖;可减少因燃烧处理排放的其他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大气质量;可减少因掩埋处理导致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减少因堆放占用的空间,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大量旧衣再生加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回收箱的使用,间接减少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