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50 KB
- 2021-09-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9·怀化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1~2题。
1.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B 2.C [第1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第2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薪柴林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019·湘潭模拟)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4.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石漠化 D.土壤盐碱化
3.C 4.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建筑景观为窑洞,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黄土土壤直立性强,降水季节短,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较少,适合开挖窑洞;从图中看地势较为平坦。第4题,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说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6.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5.B 6.C [第5题,⑤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⑤地降水不足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第6题,①地降水超过400 mm,可以考虑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树木,②③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④地降水最少,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
(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下图为我国北方局地某工程建设信息图。读图,回答7~8题。
7.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原因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太阳活动频繁 ③水库截留水源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冬季结冰 ⑥矿区采煤渗漏
⑦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①③⑥⑦ B.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⑦
8.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
①节能减排,防治酸雨、雾霾 ②开发水电,减少煤量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A.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7.B 8.A [第7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在流入红碱淖湖泊的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水库能够截留水源,使湖泊水位下降。该地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由于矿区开采需要大量引水,以及矿区采煤渗漏,使得红碱淖湖泊水位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对湖泊水位下降影响不大,湖泊水位下降与太阳活动、冬季结冰无关,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使得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不会出现湖泊水位大大下降的情况。故B项正确。第8题,该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红碱淖湖泊水位下降,因此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适度开发,故A项正确。]
(2019·唐山模拟)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结合下图,完成9~11题。
9.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
A.排灌结合 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 D.精准滴灌
11.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板结加重 D.地下水位下降
9.A 10.B 11.C [第9题,由图可知,水分蒸发会使盐分向地表集聚,蒸发量越大,地表盐分含量越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集聚,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有关。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盐分容易向地表集聚,形成土壤盐渍化。第11题,土壤盐渍化使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的减少;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由于土壤板结,土壤透水性变差,所以地下水位不一定会下降。]
二、非选择题
12.(2019·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项,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降水的分布特点。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所以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第(2)题,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的侵蚀强度变化曲线,分四段(降水量在300 mm以下、300~450 mm、450~600 mm、大于600 mm)来描述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第(3)题,根据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看出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再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来看,降水量超过450 mm的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采用方案2合理;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的地区,植被生长条件差,侵蚀强度大,故乙地采用方案1合理。
[答案] (1)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
(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km2,海拔300~600 m,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沙漠扩大的人为原因。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并简述其防治措施。
[解析] 第(1)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自然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第(2)题,该地区沙漠的扩大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第(3)题,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第(4)题,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治理措施可针对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答案] (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3)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
(4)危害: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
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新能源。解决牧区能源问题;利用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控制人口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