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1-09-08 发布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临夏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期末考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下表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路灯开启(日落即开)和关闭(日出即关)的当地时间。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将四地所处纬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1 题详解】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图中只有丁地昼长大于 12 小时,昼长夜短,丁地属于南 半球,D 正确。 【2 题详解】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上昼夜平分,纬度越低昼长越接 12 小时,纬度越高昼长与 12 小时差距 越大,可判断出四地纬度从高到低顺序为甲、乙、丁、丙,B 正确。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 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3.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 A. M 地的白天比 N 地短 B. M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 N 地 C. N 地为日出,M 地为日落 D. M 地大约 3 点钟日出,21 点日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详解】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北半球地区,在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 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所以北纬 60 度纬线上的 M 比在北纬 30 度纬线上的 N 的 白昼时间长。A 错误。M N 都在直射点以北,M 点纬度更高,距直射点更远,所以 M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于 N 地。B 错误。N 地位于昏线上,为日落,M 地为日出,C 错误。从夜弧长度可以估算,M 点 3 点钟日 出,日落时间为 21 时,D 正确。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能正确判读图示为北半球的夏季的日照图,需要考生熟悉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 短、正午太阳高度及相应时期地表的地理事物特征。试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 2018 年 10 月 20 日,女排世锦赛进入决赛赛程,中国女排与荷兰角逐季军,最终 3-0 战胜荷兰女排, 夺得季军。20 日下午北京时间 15 时 50 分,CCTV5 对这一赛程进行直播。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4. 在 CCTV5 进行直播时,荷兰(东一区)的当地时间应为 ( ) A. 10 月 19 日 8 时 50 分 B. 10 月 20 日 8 时 50 分 C. 10 月 19 日 9 时 10 分 D. 10 月 20 日 9 时 10 分 5. CCTV5 开始直播时,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上航行,经过 20 分钟后,轮船向东越过日界线,此时轮船所在地 的区时可能是 (   ) A. 10 月 20 日 20 时 10 分 B. 10 月 21 日 20 时 10 分 C. 10 月 20 日 19 时 50 分 D. 10 月 19 日 20 时 10 分 【答案】4. B 5.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 【4 题详解】 荷兰比北京时间晚 7 个小时,北京时间 10 月 20 日 15 时 50 分,荷兰(东一区)的当地时间应为 10 月 20 日 8 时 50 分,B 正确。 【5 题详解】 CCTV5 开始直播 20 分钟后,为北京时间 10 月 20 日 16 时 10 分,轮船位于东十二区且向东越过日界线, 加 4 个小时,日期减一天,应为 10 月 19 日 20 时 10 分,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下图中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建成,这是我国 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 昆仑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南极点 7. 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以下符合图乙中从 ① 时期到 ③ 时期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变化规律的是(   ) A. 变快 B. 变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 【答案】6. C 7. D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征.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6 题详解】 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比较图示各点,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纬度最低, 线速度最大.C 正确。 【7 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位于 3 月 21 日和 6 月 22 日之间;②位于 6 月 22 日和 9 月 23 日之间;③位于 9 月 23 日和 12 月 22 日之间;④位于 12 月 22 日和 3 月 21 日之间.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建成,太阳直射点大致位 于图乙中的④位置.D 正确。 【8 题详解】 公转经过远日点(7 月初)附近,则公转速度最慢,从 ① 时期到 ③ 时期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变化规 律是先变慢后变快,C 正确。 【点睛】3 月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9.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题。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吸收和保温能力差,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虽然太阳辐射强但大气吸收能 力弱,故温度低. 【详解】由于近地面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青藏高原主要是地形地势高,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大气逆辐射弱,而使全年平均温度较低.而图中①太阳辐射,④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可见光部分,③ 为大气逆辐射,②为地面辐射.故即为地面吸收③辐射少.C 正确。 【点睛】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 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下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0. 若 M 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 ) A. 北半球的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反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11. 当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山东地区盛行东南风 B. 北京寒冷干燥 C.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D. 地球运动到近日点附近 【答案】10. A 11. A 【解析】 【分析】 气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 比四周低,又称低压.它在等高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压线所包围的低气压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 高线所包围的低值区. 【10 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若 M 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则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中心,说明闭合等压线的中心气压低, 由此可以判断风向发生了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气旋.A 正确。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低压中心,当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时,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山东地区盛行 东南风;北京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A 正确。 【点睛】本题以某地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 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下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2. 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 ( ) A. 白天 B. 夜晚 C. 冬季 D. 全天 13. 比较 ABCD 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 ( ) A. A>B>C>D B. A<B<D<C C. D>C>A>B D. C<D<B<A 【答案】12. A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12 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气环流方向判断,陆地盛行上升气流,判断陆地的气温较海洋高,故判断 为白天,由于陆地升温快,故气温较海洋高。 【13 题详解】 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 CD 的气压较 AB 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气流 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 A 点气压高于 B 点;D 点气压高于 C 点。 考点:大气运动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该河流位于 ( ) A. 亚热带季风区 B. 我国西北地区 C. 温带季风区 D. 高寒地带 15. 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 A. 珠江 B. 塔里木河 C. 淮河 D. 松花江 【答案】14. C 15.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14 题详解】 图示河流流量在 7、8 月最大,反映该地区的降水量集中于 7、8 月,判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受温带季风 气候影响。 【15 题详解】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河流,故判断为松花江。 如下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洋流甲的主要成因是 ( ) A. 地球自转 B. 盛行风 C. 海陆分布 D. 陆地形状 1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乙造成附近海域多台风活动 B. 丁沿岸气候干燥,荒漠广布 C. 丙所在海域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 D. 戊洋流增温增湿 【答案】16. B 17.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16 题详解】 北太平洋洋流图,则甲乙丙戊是中低纬环流,甲是北赤道暖流,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B 正确。 【17 题详解】 乙洋流在大洋西侧是暖流,洋流不会形成台风,台风是强热带气旋,A 错;丁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沿岸 增温增湿,气候湿润,B 错;丙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自西向东流,船舶向东航行, 顺风顺水,C 正确;戊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岸降温减湿,D 错。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并结合审题分析。 18.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关于下图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地质构造来看,属于背斜 B. 从地貌形态来看,属于山脊 C. 从成因来看属于向斜成谷 D. 从成因来看属于背斜成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详解】地层中间新,两侧老,地质构造为向斜;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即为向斜成山。B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19.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详解】要形成岩浆岩先形成岩浆,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故 A 正确;各类岩石通过外力作用都 能形成沉积岩,故 B 不符合题意;各类岩石通过变质作用都能形成变质岩,故 C 不符合题意;各类岩石通 过重熔再生都能形成新的岩浆,故 D 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下列 各题。 20.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 B. 风化作用 C. 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 21.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 风化和风蚀作用 C. 喀斯特作用 D. 海蚀作用 【答案】20. C 21. 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20 题详解】 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C 正确。 【21 题详解】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受风化和风蚀作用.B 正确。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 垄等风积地貌. 22.下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 岩浆岩、褶皱 B. 沉积岩、褶皱 C. 岩浆岩、断层 D. 沉积岩、断层 【答案】B 【解析】 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 A、C;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 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故 B 正确、D 错误。故选 B。 考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 【点睛】本题以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判断、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决该题需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 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有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三大类,其中褶 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火山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各题。 23.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24.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答案】23. B 24. C 【解析】 【分析】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 【23 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等高线闭合呈半月形,由此形态可判断出风向,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 较陡且向内凹,如图中 P 点所在那一侧,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 Q 点左侧一边, 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中风应从图的左侧向 右吹,根据图上图例所示方向,应向西与北的夹角方向吹来,所以风向为西北风,B 正确。 【24 题详解】 图中所示地形是风积地貌,该地形主要集中在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的地区。西北广大地区因为远离海洋,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该图中所示的风积地貌的分布应在 西北地区。故选 C。 【点睛】本题以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 关键是掌握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主导风向的关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5.四个选项的河流横剖面图中,与下图中 ab 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 处为河流凹岸,侵蚀为主,河床较深;b 处为河流凸岸,沉积为主,河床较浅,故选 A。 【点评】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流水作用形成地貌的影响,较好作答。 26.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 ( ) A. V 形谷 B. 角峰 C. 冲积扇 D. 河漫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V 形谷是因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角峰是冰蚀作用形成,冲积扇与河漫滩都是河流堆 积作用。故 A。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27. 2016 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 于消亡边界的是 ( ) A. 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 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28. 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 A. 黑色玄武岩 B. 灰色石灰岩 C. 褐色沉积砂岩 D. 肉红色花岗岩 【答案】27. A 28. A 【解析】 试题分析: 【27 题详解】 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 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选 A 正确。 【28 题详解】 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 岩。选 A 正确。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29.下列四幅图所示的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详解】A 为风化石,主要是风化作用。B 为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形成。C 为海蚀柱,海浪侵蚀形成。D 为 沙丘,风力沉积形成。B 正确。 【点睛】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 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 堡等。 30.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会使②处岩石变质 B. ②处可能分布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发生变质作用 D. ④处岩石不可能有化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岩石类型。 【详解】①处岩石与岩浆接触容易发生变质;③处岩石埋藏较浅,不易发生变质作用;岩浆岩是因为岩浆的 上升冷却凝固形成的,所以不可能含有化石和石油。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 40 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 2 小题,共 40 分) 31.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③处盛行西北风,则南半球为___季。此时盘踞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名称)为______。 (2)②处气候类型名称为____,成因是夏季受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控制。 (3)右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 三地(填数字序号)。 (4)⑤地气候类型名称为_________,其控制之下一般全年降水较______。 【答案】 (1). 夏 (2).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3). 地中海气候 (4). 副热带高压 (5). 盛行 西风 (6). ② (7). ① (8). ③ (9). 温带大陆性气候 (10). 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 【详解】(1)读图,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③处是温带季风气候,若③处盛行西北风,则南半球为夏 季。此时盘踞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②处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 (3)甲图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反映的②地的气候特征。乙图气候终年温 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反映的是①地的气候特征。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 气候,反映的是③地的气候特征。 (4)⑤地位于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32.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M 处地下可能储存丰富的___资源,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___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___岩在 __________作用下可转化为②处的___岩。 (3)图中 N 处是否适合修水库?______,理由是_____。 【答案】 (1). 地下水 (2).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山岭 (3). 海陆间 (4). 岩浆岩 (玄武岩) (5). 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6). 沉积 (7). 不适合 (8). 断层处地壳活 跃,不适宜工程建设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详解】(1)岩石向上弯曲是向斜,岩石向下弯曲是背斜,根据图示,M 是向上弯曲,因此是向斜,向斜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是储油构造;向斜成山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 岭.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海洋水吸收太阳辐射通过蒸发形成水汽进入海洋上空,再通过水汽输送进入陆 地上空,通过降水降落到地面上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通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它和地表径流最后汇入海洋, 是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通过外力作用,塑造地球的表面形态. (3)N 处是断层,断层容易发生断层活动,诱发滑坡、地震等灾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大型工程选址, 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 【点睛】本小题综合考查了地质构造,水循环.需要学生掌握好知识,有点难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