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 MB
  • 2021-09-09 发布

2018届高中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圈层结构(46张ppt)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横波 (S 波 ) 较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纵波 (P 波 ) 较 固体、 、气体 慢 快 液体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 特 征 地壳 地 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地 核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 界面 平均 17 2 900 5 150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① 组成物质为岩石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比较薄,大陆部分比较厚 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深度 波速 横波 纵波 地下处 ( 大陆部分 ) 传播速度都 地下 2 处 传播速度突然 2.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 明显增加 完全消失 下降 3. 内部圈层划分 地壳 地幔 地核 界面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4. 岩石圈: 由 组成,包括地壳和 ( 软流层以上 ) 。 岩石 上地幔顶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 大气圈: 由 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 和 。 气体和悬浮物 氮 氧 2.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的圈层。 连续但不规则 3.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 的总称,占有 的底部、 的全部和 的上部。 生存环境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厚度 (km) 主要组 成物质 特征 地壳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界面 平均 17 岩石 ①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呈固态 ②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地 幔 上地幔 2800 铁镁的 硅酸盐类 固态,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下地幔 可能为固态,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 地 核 外核 3400 以铁、镍为 主,含有少 量轻元素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固态,温度、密度、压力都很大 厚度 范围 联系 地壳 平均 地表至 莫霍界面 岩石圈不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 ( 软流层以上 ) 部分 岩石圈 70 ~ 100 千米 地表至软流层 岩石圈与地壳 1. 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 A 、 B 、 C 、 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 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 解析: A 点地壳厚度最大,它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 答案: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相互关系 大 气 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 互 影 响 相 互 制 约 水 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 物 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探究一 探究 一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问题导引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介绍 , 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 , 却难以 “ 入地 ”, 目前人类的直接钻探最深只有 12 km 。地球内部的构造 , 由外而内分别是三个同心球层。继美国之后 , 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等 , 也实施了大陆地壳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计划。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探究一 结合材料探究 : (1) 地球内部构造 , 由外而内的三个同心球层分别是什么 ? 提示 : 地壳、地幔、地核。 (2) 目前 , 人类的大陆钻探计划已经钻探到了哪一圈层 ? 提示 : 地壳。 名师精讲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 .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探究一 2 . 地球内部圈层 探究一 探究一 探究一 典例剖析 【例题 1 】 右图为地球号研究船钻探示意图 , 此船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是钻探到地幔。判断下列说法 , 不正确的是 (    ) A. 钻探到地幔过程中 , 钻头将经过岩石圈 B. 钻探到地幔的过程中 , 钻头将经过莫霍界面 C. 钻头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的考验 D. 从地表不同部位钻探到地幔的深度一定相同 探究一 解析 : 如果钻探到达地幔 , 钻头将经过地壳 , 到达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 , 因此经过了岩石圈和莫霍界面 ; 钻头在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考验 ; 地表不同部位 , 陆壳和洋壳的厚度不同 , 因此从地表到地幔的深度不一定相同。 答案 : D 探究二 探究 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问题导引 位于厄瓜多尔境内的科托帕希火山喷发加剧 , 导致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 (1) 灼热的岩浆来自哪个圈层 ? 其形成哪类岩石 ? 提示 : 地幔。岩浆岩。 (2) 岩浆岩受到外力作用 , 将会变成哪类岩石 ? 提示 : 沉积岩。 (3) 形成变质岩的条件是什么 ? 提示 :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 名师精讲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1 . 三类岩石的特点及成因 探究二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2 .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 它们与地球内部物质 ( 岩浆 ) 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运动中相互转化 , 如下图所示。 探究二 探究二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 2 】 读图 ( 图中数码表示地质作用 ),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 , 相同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④⑥⑧ C. ①②⑤⑥ D. ⑤⑥⑦⑧ (2) 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完整性看 , 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    ) A. 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 B. 变质岩到岩浆岩的过程 C. 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 D. 岩浆岩到沉积岩的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探究二 解析 : 1. 读图析图 : 第 (1) 题 , ①③⑤ 为由各类岩石指向沉积物的箭头 , 其含义为外力作用 (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 ② 表示固结成岩作用 ; ④ 表示变质作用 ; ⑥⑧ 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 ⑦ 表示冷却凝固。 第 (2) 题 , 根据选项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 , 图中缺失的过程为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 2. 思路展示 :(1) 明确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是答题的基础。 (2) 理解各箭头表示的地质作用是答题的关键。 (3) 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是答题的归宿。 3. 技巧归纳 : 自岩浆始 , 到岩浆终 ; 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 答案 : (1)A   (2)C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设计喜羊羊 “ 遁地 ” 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 , 它从家中钻入地下 , 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第 1~2 题。 1 . 在它穿越地心前 , 依次穿越的是 (    ) A. 地壳 — 地幔 — 地核 — 莫霍界面 — 古登堡界面 B. 地壳 — 古登堡界面 — 地幔 — 莫霍界面 — 地核 C. 地幔 — 莫霍界面 — 地核 — 古登堡界面 — 地壳 D. 地壳 — 莫霍界面 — 地幔 — 古登堡界面 — 地核 2 . 喜羊羊 “ 遁地 ” 过程中 , 假如利用地震波寻找到大量海底油气矿藏 , 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 第 1 题 , 由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可知 , 从地表到地心依次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和地核。第 2 题 , 若海底储有石油 , 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 , 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 , 故选 A 。 答案 : 1.D   2.A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石灰岩是岩浆岩 , 大理岩是沉积岩  ② 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④ 石灰岩是矿产 , 大理岩不是矿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 石灰岩是沉积岩 , 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变质岩 ; 石灰岩和大理岩都是矿产 ; 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答案 : B 我国某登山小组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 , 分别发现了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 4~5 题。 4 . 该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下图中的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5 . 有关甲岩石的说法 , 错误的是 (    ) A. 岩石是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B. 具有层理构造 , 常含有化石 C. 常蕴含有色金属 D. 一般来说 , 老岩层在下 , 新岩层在上 解析 : 第 4 题 , 花岗岩属于侵入岩 , 片麻岩属于变质岩 ,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 所以该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侵入 ( ④ ) 、变质作用 ( ③ ) 、外力作用 ( ①② ) 等。第 5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岩石属于沉积岩 , 而有色金属多在岩浆岩中。 答案 : 4.A   5.C 6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 , 将各数码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 表示冷却凝固作用的是       ; 表示重熔再生的是      ; 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2)A 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B 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解析 : 第 (1) 题 ,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过程中发生冷凝作用 , ⑥ 表示该过程 ; 变为新岩浆的作用是重熔再生 , 即 ⑤⑦⑧ 所示 ; 形成变质岩的作用是变质作用 , 即 ①④ ; 指向沉积岩 B 的作用是外力作用。第 (2) 题 , 根据地质作用箭头所示 , 可以判断出 A 是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生成 ),B 是沉积岩。 答案 : (1) ⑥   ⑤⑦⑧   ①④   ②③ (2) 岩浆岩 沉积岩 1.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 A. 左右摇晃       B. 先摇晃后颠簸 C. 先颠簸后摇晃 D. 上下颠簸 解析: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在水中游泳的人只感到上下颠簸。 答案: D 2. 如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 次可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大气圈 D.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选项中的地理概念应具有包含关系,且由大到小。 答案: A 人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认为地球内部是圈层结构。完成 3 ~ 4 题。 3.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 A. 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 通过打深井获得的信息 C. 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 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时,依据是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时的变化,不是地面的变化。 答案: C 4. 莫霍界面是 (    ) A.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 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 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 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解析: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核和地幔的界线。 答案: A 5. 读图,回答问题。 (1) 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和 B 是      , A 和 B + C 是      , D 是      , C + D + E 是      的一 部分。 (2) 地震波在经过 F 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3)A 和 B 厚度有何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图可知, A 、 B 为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 A 处为陆地,地壳厚度平均 33 千米; B 处为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地震波在经过 F 即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C + D + E 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 C 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A 、 B 、 C 共同构成了岩石圈; D 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1)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 地震波 ( 纵波和横波 ) 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3) 地壳的厚度不均, A 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 33 千米; B 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