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M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3.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题目 3.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发展特点。
2.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习
疑问
学生填写
学习
建议
学生填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
1、城市化进程。
2、城市空间结构。
【知识转接】
1、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概述
(1)位置:广东省①________部,珠江下游。
(2)范围:②________、深圳、珠海、③________、江门、东莞、④________等市的全部
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3)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⑤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⑥_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的分
布具有⑦________性,形成⑧______________相融合、⑨____________________相混杂的城
乡一体化地带。
(2)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基本形成了⑩______________和城
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区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1)夯实基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⑪________________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
1989 年,形成以⑫_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特色。
(2)稳步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工业结构得到⑬____________;工业技术水平
明显⑭______;工业增长速度保持⑮______水平。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加速了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毗邻⑰________、⑱________众多和⑲
____________的优势,发展⑳________经济。
(2)加速了○21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经商。
(3)加速了○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
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23____________方式。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问题:○24________________;城镇和工业○25____________;○26____________严重;产业
结构○27________________等。
2.妥善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28______________道路,是珠
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探究点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4.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
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区域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
影响?
〖概括小结〗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
件。如下表所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国际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产业结构调整
契
机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
地区寻找新出路(即进行产业转移)
国内
背景
对外开放政策
先
机
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
优惠政策
地理
条件
良好区位
内
因
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发挥劳动力
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全国最大
的侨乡之一
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
关系,利于招商引资
〖典例解析〗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回答 1~2 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
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 3~5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4.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5.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探究点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
〖合作探究〗
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中的部分内容”,回答下
列问题。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到 2012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左右,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90%;到 2020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到 2012 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3 000 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1 100
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 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 4 700 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
8 000 万人次;到 2020 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2 200 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 14 亿吨,
集装箱吞吐能力达 7 200 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 1.5 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概括小结〗
1、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城市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人口增多,城市
不断扩大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
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
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珠江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
放
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
理率,实行达标排放
酸雨现象严重
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
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增多
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
城市固体废弃
物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率
2、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
(1)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3)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4)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5)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典例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
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
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
城市人口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 1%的土地和 6%
的人口,创造了 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
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从地理角度看,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层次一】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 1~2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1.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2.结合上图所反映的情况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而发生的现象
B.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日本的工业化率始终高于我国
D.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日本
2011 年,深圳 GDP 首次突破 1.1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 10%以上。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
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 3~4 题。
3.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在 2011 年的深圳市 GDP 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 2010 年相比,2011 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4.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 GDP
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层次二】
5.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总面积 15.78 万平方千米,2007 年城镇化水平为 46.75%,已经接近 47%的世界平
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 年到 2006 年山东从事第二产
业的人口从 1286 万增加到 1870.3 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
理由。
【层次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
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
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材料三 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_,
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
线上。苏南地区________苏中地区________苏北地区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思维导图】(学生自我绘制)
相关文档
- 2019版高中地理《金版教程》一轮总2021-09-0967页
- 2020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2021-09-094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2019版高中地2021-09-094页
-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2021-09-095页
-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21-09-0910页
-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2021-09-0913页
- 版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节森2021-09-0952页
- 2019版高中地理《金版教程》一轮总2021-09-0937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4地质2021-09-0915页
- 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2021-09-0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