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 MB
  • 2021-09-09 发布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第2课时 人口的空间变化(26张)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课时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人口的迁移 1. 概念 : 一段时间内人的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 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 居住地 集团性 欧洲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特点 :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 定居移民减少 , 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发达国家 【 名师点睛 】 西亚、北非等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开发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工迁入 , 成为人口迁入地区。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人口迁移 ( 国内人口迁移 ) 有计划、 有 、 地迁移 组织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 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人口迁 移的流量 , 发生明显变化 增大 流向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 : 、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 经济因素 : 发展、交通、通信等。 3. 其他因素 : 、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气候 经济 政策 【 术语提示 】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往往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6 · 浙江卷 ,3 ~ 4) 近年来 , 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 , 且持续增长 , 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据此回答 (1) ~ (2) 题 : (1) 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 , 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 ① 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 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真题答案 : (1)D   (2)C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 , 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 需要大量劳动力 , 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 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 ,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 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 (2) 题 , 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 区域协调发展 , 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 , 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 ,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 : (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 , 人户分离指的是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 , 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2)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命题素材拓展】 2015 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 137 462 万人 ,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77 116 万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 2.94 亿人 , 其中流动人口 2.47 亿人。 (1) 人户分离的含义是什么 ? (2) 人口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人口迁移 ◇ 要点导学◇ 一、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 因素 农业经济脆弱 , 战争频繁 , 自然灾害多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特点和 流向 大批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有计划、有组织地 由东部迁往东北和西北 流量大增 , 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由西部和中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目的 逐水草而居 , 逃避战争和自然灾害 , 移民支边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 , 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意义 ①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②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③ 促进经济发展 , 缩小地区差异 二、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流向 原因 19 世纪 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 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 从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从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大洋洲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第二次 世界大战 以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定居移民减少 , 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从亚、非、拉美迁往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性差异 意义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 , 传播了工业文明 , 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 促进经济发展 , 缩小地区差异等 【 迁移应用 】 “ 闯关东 ”“ 走西口 ”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 下南洋 ” 和欧洲难民潮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 题组例练◇ 1 .(2015 · 北京卷 ,11) 如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 “ 城市牵挂 ” 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 , 甲地网购收货量中 , 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 , 从而成为 2014 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 , 回答下题 : 据图可推断 , 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 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 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 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解析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由题意可知 , “ 城市牵挂 ” 程度越高 , 人口迁出比例越大。读图可知 , 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 , 说明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 ,A 项错误 ; 我国直辖市的数量少 , 省级行政中心的数量多 , 因此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低 , 故 B 项错误 ; 珠江三角洲样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 , 且牵挂程度高 , 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 ,C 项正确 ; 同样 , 从样本城市数量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 , 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人口迁出比例低 ,D 项错误。 2 .(2014 · 山东卷 ,1 ~ 2) 改革开放后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上图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 , 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2) 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 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 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 (1)A   (2)D  第 (1) 题 , 读图可知①、④两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大于户籍人口数 , 推测其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 应为粤、沪 ; 而②、③两省级行政区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 应为豫、黔。故选 A 。第 (2) 题 , 人口迁出主要就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 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地区 , 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 , 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故选 D 。 考点 2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 要点导学◇ 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原因复杂多样 , 既与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 , 也与自然环境条件有关 , 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1. 宏观 : 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 (1) 影响人种和人口的分布 , 改变人口年龄结构。 (2)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 , 影响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 , 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 微观 :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要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方面分析 , 每个方面都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描述 ( 如图 ) 【 拓展延伸 】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 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 , 要注意以下原则 : (1) 抓主要 :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 , 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 点分析。一般情况下 , 在现代社会中 ,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 重具体 : 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 , 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 , 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 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题组例练◇ 1 .(2016 · 江苏卷 ,28(2)(3))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 候鸟式 ” 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 , 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 10 万 , 攀枝花正在实现由 “ 钢城 ” 向 “ 阳光花城 ” 的转型。 材料三   如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 如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 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 此外 , 其他地理原因有            、            、            。  (2) 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 温 /℃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 量 /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解析 : 第 (1) 题 , 攀枝花成为 “ 候鸟式 ” 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角度回答。参与 “ 候鸟式 ” 养老的是一特殊的人群 , 因此分析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要考虑到 “ 老人 ”“ 旅游 ” 这两个方面。第 (2) 题 , 该题既要考虑到人口迁入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 又要考虑到特殊的人群对特殊的产业如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的影响。 答案 : (1) 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 , 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2) 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带动当地的消费 , 促进经济发展 ;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2 .(2015 · 山东卷 ,1 ~ 2) 近年来 , 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 “ 有院无人住 , 有地无人种 ” 的空心化现象。 据此回答 (1) ~ (2) 题 : (1)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 有院无人住 , 有地无人种”带来 (    )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解析 : (1)C   (2)A   第 (1) 题 ,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 , 城乡收入差距大 , 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第 (2) 题 ,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 有院无人住 , 有地无人种 ” 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 , 农村劳动力短缺 ,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A 项正确 ; 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协调发展 ,B 、 C 项错误 ; 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 ,D 项错误。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判读与应用 【 判读方法 】 1. 看坐标轴 , 明确表示的含义 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迁入人口比重 , 纵坐标表示的是迁出人口比重。 2. 比较人口迁出数量 图中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稍大于四川 , 但四川人口总数远比贵州多 , 故贵州迁出人口数量少于四川。 3. 比较人口迁入数量 图中上海迁入人口比重约为 24% 、广东迁入人口比重约为 14%, 但广东人口总数比上海人口总数多 , 故广东人口迁入数量多于上海。 4. 比较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机械增长率 , 浙江和江苏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经济发达 , 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 , 比较图中数据可知 , 浙江机械人口增长率远大于江苏 , 故浙江的人口增长率大于江苏。 5. 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迁移 , 判断老龄化、城市化水平 人口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 会加快迁出区老龄化进程、延缓迁入区老龄化进程 ; 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入区还是迁出区 , 都会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城市化水平。 【 迁移应用 】 1. 判断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分析某区域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还是以迁出为主 ; 流向由农村流入城市还是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2. 计算某区域人口迁移的数量多少。迁出人口数 = 人口基数 × 迁出率 ; 迁入人口数 = 人口基数 × 迁入率 ; 净增人口数 = 迁入人口数 - 迁出人口数 + 人口自然增长数。 3. 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以迁入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 以迁出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章末整合 地理系统构建 理脉络 · 建体系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