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6.50 KB
  • 2021-09-09 发布

2018-2019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 高一地理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1.5=60分)‎ ‎1.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并列的星系,故银河系包含月球,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选C。‎ ‎【点睛】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并列,二者均属于属于总星系。‎ ‎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 A. 太阳黑子 B. 耀斑爆发 C. 太阳辐射 D. 核聚变反应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时,纽约(73°W、41°N)的当地区时为 A. ‎9月19日20时01分 B. ‎9月20日19时53分 C. ‎9月19日18时01分 D. ‎9月20日18时53分 ‎4. 发射成功当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B. 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C. 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5. 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 重庆昼短夜长 C. 澳大利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 北京自转的角速度大于太原 ‎【答案】3. C 4. A 5. C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时,对应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纽约(73°W、41°N)属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二者相差12个小时,所以,此时纽约的当地区时为20日7时01分-12小时=19日18时01分 ,选C。‎ ‎【4题详解】‎ 发射成功当天,即‎9月20日7时01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选A。‎ ‎【5题详解】‎ 根据材料,这一天是‎9月20日7时01分,此时是北半球的下半年,尚未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但由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将会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长将会逐渐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6.库尔勒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库尔勒 D.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库尔勒 ‎【答案】C ‎【解析】‎ ‎【详解】库尔勒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两地的角速度相同,但库尔勒的纬度较高,纬线圈较上海所处的纬线圈短,故库尔勒的线速度小于上海。据此分析选C。‎ ‎【点睛】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7.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 )‎ A. 116°E B. 112°E C. 104°E D. 136°E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某地正午时也即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为120°E 的区时为12时16分,二者时间相差16分,经度相差4°,该地地方时晚于北京时间,故该地比120°E靠西4°,则该地经度为116°E,选A。‎ ‎【点睛】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8.下列关于甲(35ºN,115ºE)、乙(25ºS,125ºW)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转角速度:甲>乙 B. 自转线速度:甲=乙 C. ‎12月22日白昼长短比较:甲<乙 D. 地方时相差40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A错;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所以甲自转线速度小于乙,B错;‎12月22日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所以昼长比较甲<乙,C对。两地经度相差120º,可以算出时差480分钟,D错。据此分析选C。‎ ‎9.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 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 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 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 能增加地面辐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0.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甲处高于乙处,则判断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而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由甲流向乙;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乙流向甲,故B图正确。‎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等压面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 B. 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 C. 南北纬30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 D.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故A错。在赤道地区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赤道指向高纬地区,故B错。在南北纬30度附近,由于大量气流堆积而被迫下沉形成高压,故C错。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是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且在赤道汇合,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故D正确。‎ ‎【考点定位】三圈环流 ‎1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纬度变化判断南北半球,结合纬度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并结合题干信息即可回答。注意风向,可画图分析更直观。‎ ‎【详解】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图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则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中纬西风为西北风,风向错误,B错误;c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向南移,且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C正确;d图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两侧,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A和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A. A是高压,B是低压 B. A是低压,B是高压 C. A、B都是高压 D. A、B都是低压 ‎14. 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所示时间为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据此选A项。‎ ‎【14题详解】‎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向右偏的原则,画出C处的风向,为西北风,选B。‎ ‎【点睛】形成风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非赤道地区,风向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近地面的风向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面斜交,高空及辽阔海洋上一般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5.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于:‎ A. 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高气压 C. 南半球,低气压 D. 北半球,低气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的气流从中心向外辐散旋出,故为高气压,由于呈现顺时针方向,说明气流受到了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应为北半球,据此分析选B。‎ ‎【点睛】‎ ‎16.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暖锋过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气温高,气压低。从图中来看,④的气压逐渐降低,应是暖锋过境,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17. 下图表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提示:⑤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丁类岩石中不可能发现化石 B. 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乙类岩石 C. 丙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D. ②过程可以表示变质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⑤表示外力作用,所以丁是沉积岩,乙是变质岩,甲是岩浆,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所以丙是岩浆岩。丁类岩石中可能发现化石,A错。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丙类岩石,B错。丙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C对。②过程可以表示高温熔化作用,D错。‎ 考点:地质作用类型,三类岩石的转化条件。‎ ‎18.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 我国西北地区干早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 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要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植树绿化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A 正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形成,B正确;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使植被稀少,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C正确;但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是孤立的,因此,围湖造田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比如生物多样性、气候等,D错误。故选D。‎ ‎19.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A表示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图B表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图C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形成的;图示D表示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 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 团状、河流因素 B. 团状、地形因素 C. 带状、气候因素 D. 带状、河流因素 ‎21. 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0. D 21. A ‎【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分布。‎ ‎20题详解】‎ 图示聚落沿河分布,呈带状。‎ ‎【21题详解】‎ 图示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有三个方向的水运,区位条件最为优越,易发展成城市。‎ ‎22.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产业转移只是将在当地没有优势的产业移出去或到更合适的区域发展,不是为实现低碳经济而做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会降低能耗,符合低碳经济理念;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使人口的增长与环境相适应,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是企业本身的举措,不一定是发展低碳经济。据此分析②③符合题意,选C。‎ ‎【点睛】循环经济是一种低碳经济,其含义及途径:‎ ‎23.下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三地位于温带,且三地依次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甲乙丙三地的气候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对应甲乙丙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分析选A。‎ ‎【点睛】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植被更替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4.珠穆朗玛峰南坡积雪冰川带出现的高度比北坡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南坡纬度低,气温比北坡高 ‎②南坡冰川属海洋性冰川 ‎③南坡降水量较北坡丰富 ‎④南坡冰川属大陆性冰川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珠峰南坡纬度低,气温比北坡高,这是雪线比北坡高的理由,不是雪线低于北坡的原因;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向印度洋,特别是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同等气温(低于‎0℃‎)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过饱和,形成丰富的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分布一般比背风坡要低,②③正确;而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冰川,因此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南坡比北坡低。‎ ‎【点睛】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1. 雪线是指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消融量开始达到平衡的地带。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因此有常年冰雪分布,为永久冰川积雪带;雪线以下的地带,全年冰雪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积雪只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出现,为季节性积雪。‎ ‎2.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2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上的洋流运动,则①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有 ( ) ‎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③亚寒带针叶林带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上的洋流运动,则①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陆的东岸,对应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则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有热带雨林及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据此分析并对照选项可知,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 ‎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问题。‎ ‎26.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答案】26. D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较低,现在城市化速度快,则可知丁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 ‎【27题详解】‎ 甲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高,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比重在增大,工业产值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业产值的比重不会持续增大,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一定增多,还可能减少,城市环境不是趋于恶化。‎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8.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9.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市房价昂贵 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28. D 29. B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而其目的不是出售,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吸引城市周末度假不是直接目的;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故选D。‎ ‎【29题详解】‎ ‎“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而反映居住人口减少;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故选B 考点:城市问题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 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问题。‎ ‎30. 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 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 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 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31. 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30. C 31. D ‎【解析】‎ ‎【3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各处住宅区,可以更好地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选项C符合题意。‎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知识。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水源地地区。d地接近港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且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在该地布局石化工业最合适。‎ ‎32.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答案】D ‎【解析】‎ 温带季风气候区不是水田农业,A错;中国家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B错;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周围也有 乳畜业分布,C错;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D对。‎ ‎33.美国中央平原和阿根廷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中央平原发展的商品谷物农业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发达工业的支撑下呈现出高度机械化的特点,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条件与高度发达的工业关系不大,③不是二者的共性条件,据此分析选D。‎ ‎【点睛】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区位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34.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 )‎ ‎①运费少 ‎②科技含量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生产资料投入多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荷兰鲜花相比,中国距日本地域更近,运费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荷兰低,生产成本较荷兰低。但在种花技术及生产资料投入上,中国不如荷兰,据此分析选C。‎ 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德国鲁尔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两个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 劳动力丰富 B. 交通便捷 C. 气候宜人 D. 水源充足 ‎36. 两工业区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 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 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 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答案】35. B 36.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域,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工业地域的特点。‎ ‎【35题详解】‎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是影响主要因素,A错;两者都需要交通便利,交通条件是两地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B对;气候不是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C错;美国“硅谷”对水源条件要求较小,D错。‎ ‎36题详解】‎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没有生产联系,主要因为技术合作而形成工业区,A错;美国“硅谷”没有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B错;两工业地域新增企业都以中小型为主,C对;美国“硅谷” 工业布局趋向知识和技术,D错。‎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于此。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全33家,吸引报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该自行车产业基地建在天津的原因是( )‎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②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使利 ‎③政策扶持,吸引力强 ‎ ‎④矿产丰富,原料充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8. 此类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是( )‎ A. 增加就业压力 B. 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 C. 减轻大气污染 D.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答案】37. A 38. B ‎【解析】‎ ‎【分析】‎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的生产基地,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吸引力强。‎ ‎【37题详解】‎ 根据题目可知,天津发展自行车生产历史悠久,有着一定的工业基础;天津水陆交通便利;进入21世纪,政策的扶持加快了产业升级.而自行车生产与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无关,排除④,A正确。‎ ‎【38题详解】‎ 自行车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广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可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减轻大气污染。B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9.有关五种主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航空运输是一种投资较少、周转速度快的运输方式 B. 水陆运输是灵活性较强、连续性较差的运输方式 C. 公路运输是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 D. 铁路运输是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较差的运输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航空运输投资大,A错;水路运输灵活性差,连续性较好,B错;铁路运输云量较大,速度较快,D错;公路运输为“从门到门”的运输方式,灵活性好,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所以选C项。‎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40.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数量的下降 B. 环境质量的改善 C. 科技创新与进步 D. 资源质量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资源曲线的上升意味着资源种类的丰富和资源数量的上涨。在生态文明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但依然增长,该阶段早期环境质量没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环境质量的改善也不是资源曲线上升的原因。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获得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增加,导致了资源曲线的上升。据此分析选C。‎ 二.综合题(5*8=40分)‎ ‎41.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原因是_________。‎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地。‎ ‎【答案】 (1). 背斜 (2). 向斜 (3). 顶部受张力 (4). 岩石疏松易被侵蚀 (5). 甲 (6). 天然拱形构造,不易坍塌;便于排水 (7). 乙 (8). 甲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甲的岩层向上拱起,故甲为背斜,乙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2)在地貌上,甲是背斜,其顶部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导致岩石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导致背斜的顶部部分缺失,在地貌上形成谷地地形。乙构造为向斜,其上覆盖有岩层,图中显示该岩层不连续且有参差的侵蚀面,说明该岩层岩石疏松易被侵蚀。‎ ‎(3)隧道应选择在稳定、安全、基本无渗漏的地段修建,一般选建在背斜构造上。结合图示可知,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则应选择甲地较好,原因是甲为背斜,为天然拱形构造,不易坍塌;便于排水;乙为向斜,容易发生渗漏。‎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水井,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乙地属于向斜,便于储存地下水,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甲地,因为甲地为天然拱形,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地。‎ ‎【点睛】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2、可用如下歌谣来区分背斜向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 ‎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地;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可建采石场。‎ 向斜岩层向下凹,易集水,是地下水的储藏区。‎ 断层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故断层是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库等的回避处。地下水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这里易被侵蚀为洼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所以,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且多河谷发育。‎ ‎42.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区所属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C处________条件好,但_______ 资源不富裕,宜发展旱作农业,D、E处应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发展_____业和_____农业。‎ ‎【答案】 (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 季风水田农业 (3). 光热 (4). 水 (5). 光照 (6). 草场 (7). 畜牧 (8). 绿洲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A地区处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江南一带,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属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这里水热条件较好,劳动力充足,主要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 ‎(2)评价下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要从气温、降水及水热组合、光照、温差等方面分析。C处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光热条件相对较好,但降水较南方少,水资源不富裕,宜发展旱作农业;D、E处居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草场面积广阔,夏季光热条件较好。这里发展农业应充分利用光照及草场优势资源,发展畜牧业并在水源丰富区发展绿洲农业。‎ ‎【点睛】如何分析一地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有利与不利)‎ ‎ 分析内容包括:光、热、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 影响因素:①光照强:中低纬,气候干旱、天气晴朗(降水少) ②热量足:中低纬,海拔较低 ‎ ③光热充足:中纬夏季日照长④气候灾害包括:洪涝(夏涝、梅雨)、干旱(春旱、伏旱)、低温冷害、霜冻和雪灾等成因与气候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海拔高或纬度低)和地形有关。‎ 如: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水旱灾害多。②干旱区、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③纬度高和海拔高:热量不足,多低温冷害 ‎43.读某国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为该国的农业带分布图,图中A地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B、C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我国的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D地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 ‎ ‎(2)右图中A地以_______工业为主导,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 ‎【答案】 (1). 乳畜业 (2). 商品谷物农业 (3). 东北 (4). 西北 (5). 大牧场放牧业 (6). 电子 (7). 技术、交通、市场、军事、气候 ‎【解析】‎ ‎【详解】(1)左图中的A位于美国东北部,这里气候冷湿,牧草长势较好,且周边城市众多,乳肉市场大,因此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B、C这两个地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平原开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这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广人稀、土地辽阔,也有该类商品谷物农业分布;D地居于内陆,地域辽阔,水源较少,草场资源丰富,主要发展了大牧场放牧业。 ‎ ‎(2)右图中A地位于美国硅谷一带,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高校集中,人才济济,现代化的交通便捷,美国的军事订货等等优势条件使这里主要以电子工业为主导,是世界著名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点睛】新兴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 这类工业主要指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求工人素质较严,其内部生产分工很细,专业化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这类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44.下图是某城镇地形、公路、河流等的分布图,该地常年吹偏西北风,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地要建一座火电厂,其厂址应选择在A、B、C、D、E、F中的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该地要建一座疗养院和食品加工厂,那么在A、B、C、D、E、F六地中,______‎ 地应建疗养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应建食品厂,理由是__________。‎ ‎(3)在离居民区较近的D、E两地中,准备建一座奶牛厂,该厂应选择在__________地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F地 ①位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减轻对居民区的大气污染。②邻近山地区,火电厂废渣少占用良田。‎ ‎(2)A地 位于山坡地带,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不占良田。C地 无污染企业,且接近消费地 ‎(3)E地 离铁路远,减少噪声污染 ‎【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的合理布局。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因素分析。‎ ‎(2)疗养院的区位条件从环境,交通方面分析。食品加工厂从市场方面分析。‎ ‎(3)奶牛厂区位从环境,市场方面分析。‎ ‎4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A、B、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位于河流交汇处 (3). C (4). 位于河流和铁路联运的交汇处,交通更便利 (5). C (6).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解析】‎ ‎【详解】‎ ‎(1)判断城市形成的早晚,应看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然后依据主导因素的作用情况做出判断。影响图中城市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铁路交通形式要晚于水运。城市A、B、C相比,B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在农业社会阶段自然条件优势突出,形成较早;三地中,C位于河流和铁路联运的交汇处,现代化的交通更便利,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 ‎(2)根据图示信息,右图所示的城市地处通航河流与铁路交汇处,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与此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九江市,选C。‎ ‎(3)商业区布局的主要条件是交通和市场因素。根据图示信息,C城市中的主要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汇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众多。‎ ‎【点睛】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1.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影响原因 实 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城市多;美国的三大城市带分布在平原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山区 城市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可能有河流 汾河谷地、渭河谷地分布的城市多 气候 气候 适中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带 适中的气温、适度的降水 我国南方湿润区的城市多 气候 恶劣 荒漠干旱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很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 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流分布,河流中下游地区城市最密集 城市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如重庆、武汉、南京等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散、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和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聚地 上海 军事 防卫 河流弯曲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2.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 济因素 影响结果 影响原因 实 例 自然资 源开发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 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铁矿产地如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等;石油产地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东营等;煤矿产地如大同、抚顺、开滦等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轴线;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是客货流必经之地和对外联系的便捷纽带 我国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郑州、株洲等 政治、军事、宗教 宗教中心、军事要塞、边境口岸和政治中心往往形成城市 为进行宗教活动、完成军事任务或作为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等政治中心;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等宗教中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