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日照市 2021 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3)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与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同属一个地域文化区的是
A.苏州古典园林
B.山西平遥古城
C.福建土楼
D.洛阳龙门石窟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区的空间分布:根据考古遗址,大体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
江流域文化区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文化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齐鲁文化区,燕赵文化
区, 三秦文化区, 三晋文化区, 楚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 巴蜀文化区及其他文化区 (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部分地区性文化)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与苏州古典园林属于吴越文化区;
山西平遥古城、洛阳龙门石窟属于三晋文化区;福建土楼属于其他文化区;据此判断, A 正确,故选 A。
2. 雷鸟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雪原、苔原和高山草甸,拥有随四季更替的换
羽能力和精妙绝伦的保护色。自 2012 年至今,我国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在阿尔泰山存在不少雷鸟分布点。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阿尔泰雷鸟羽毛颜色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 月金色 B.4~6 月白色 C.8~10 月斑驳色 D.11~1 月黑黄相间
2.阿尔泰雷鸟
A.更换初级飞羽期间,阿尔泰地区冰雪积存量全年最少
B.体羽更换结束时,阿尔泰牧民驱赶畜群转向高山牧场
C.更换初级飞羽期间,山下河流水落石出
D.体羽开始更换时,阿尔泰枫林漫山红遍
3.随着时间推移,阿尔泰雷鸟柄息地将可能
A.逐渐向南拓展
B.不断向北收缩
C.水资源日益丰富
D.物种愈加丰富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根据材料“雷鸟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雪原、苔原和高山草甸”可知,阿尔泰雷鸟
生活的地带缺乏树木等隐蔽物,因此羽毛颜色在不同季节应与环境保持一致,冬季该区域多冰雪覆盖,因
此羽毛呈雪白色,春夏季节冰雪消融量较大,岩石裸露,羽毛多呈灰褐色, ABD 错误;秋季植被枯黄,羽
毛呈斑驳色, C正确,故选 C。
2.阿尔泰雷鸟更换初级飞羽期间主要为北半球夏季,阿尔泰地区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多,积存量达全年
最少, A 正确;阿尔泰牧民驱赶牲畜转向高山草场应该是夏季,气温较高,而非体羽更换结束的 10 月份,
B 错;北半球夏季,内陆地区高山冰雪融化量大,河流获得的补给量大,水位高,故水落石出错误, C错;
据材料可知,雷鸟开始更换体羽时为 4 月份,枫林红遍错误, D 错。故选 A。
3.随着时间推移,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雷鸟分布区气温升高,雪原、苔原等的分布范围会退向更高
纬度,因此阿尔泰雷鸟栖息地将不断向北收缩, B 正确, A 错;栖息地内短期内因气温升高,冰雪消融会
使水资源增多,但从长远来看,冰雪完全消融后,水资源会逐渐枯竭,导致区内生物数量减少,生物多样
性会下降, CD 错。故选 B。
3.上海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常出现霜冻。其主要原因是
A.甲辐射较弱 B.乙辐射较弱
C.丙辐射较弱 D.丁辐射较弱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上海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降温快,
因此易出现霜冻,其主要原因是乙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弱, B 正确。甲辐射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白
天晴朗天气甲辐射较强, A 错误。 丙辐射是地面辐射, 白天晴朗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较强,
C 错误。丁辐射是大气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云量少,散失到宇宙空间的丁辐射较强, D 错误。故选 B。
4. 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下图示意离石区某学校校园内
(111.15 °E , 37.52 °N) 地平式日晷计时示意图,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地轴平行。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约为
A. 11:36 B.11:20
C.12:36 D.12:20
2.冬至日晴天,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的移动方向为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3.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 (37.87 ° N)使用,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
【答案】 1.A
2.B
3.B
【解析】
1.根据图示中晷针影子的位置可知,图中晷针在晷面上的投影在午巳之间,可以判断此时该地(约为
111°E)地方时应为 11 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 120°E 的地方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约为 11:36 ,
故选 A。
2.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日该地日出东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日落西南,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
相反,则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故选 B。
3.由于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地轴平行(晷针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则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所
在地纬度互余; 太原市的纬度高于离石区, 因此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使用, 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将减小,
故选 B。
【点睛】
地平日晷的放置示意图
5. 下表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侧两气象站监测的一次冷锋前后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单位: ℃),
甲气象站位于山麓,乙气象站位于山坡,两气象站海拔相差约 600 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时间是
A. 17 日之前 B.18 日~ l9 日
C.20 日~ 21 日 D.23 日之后
2.甲气象站 18 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下垫面性质
C.纬度位置 D.地形
3.甲气象站海拔低,但 20 日前气温低于乙气象站的原因是
A.甲气象站受冷空气影响早 B.乙气象站海拔高,不受冷空气影响
C.冷锋过境后,空气湿度增大 D.乙气象站降温快,冷空气下沉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20 日后两气象站气温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冷空气已经过境,且 20 日甲气象
站均温较高,说明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故选 C。
2.据表格信息可知,两气象站平均气温在 0℃左右,可判断此时该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冷锋过境前以晴
天为主,由于冷空气逼近,暖空气在山前堆积增温,所以甲气象站 18 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
形。故选 D。
3.据材料可知,甲气象站位于山地北侧山麓,海拔低且位置相对乙气象站偏北,因此受来自北方的冷空
气影响早, 气温相对较低; 冷锋过境前由于冷空气逼近, 暖空气被迫抬升加剧逆温, 使乙气象站气温较高。
故选 A。
【点睛】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系统。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
雪、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一般出现在锋后。
6.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是 2020 年 1 月
2 日当天,北京人口流入部分城市的大数据信息统计表。
据此回答问题。
1.据此数据推测北京与以下哪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更密切( )
A.廊坊 B.上海 C.重庆 D.长沙
2.从北京去重庆的人乘飞机的比例高于去上海的人,原因是( )
A.距北京更远 B.经济条件更好 C.不通高铁 D.火车候车时间长
【答案】 1.A
2.A
【解析】
【分析】
1.表中数据表示北京人口流入各城市的出行方式比重,根据北京人口流入各城市的交通方式比重可推出
这些城市与北京之间距离、各交通方式的通达度。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程度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城市距离、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有关。表中显示,当日北京人口流入廊坊的交通方式主要是坐汽车,
飞机比重为 0,高铁比重小,汽车适合短途旅行,飞机适合长途旅行,因此表中数据表明,北京与廊坊距
离近,位于“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北京与廊坊经济联系密切, A 符合题意;表中显示,北京人口流入上
海的交通方式以火车和飞机为主, 表明上海离北京较远, 两者间高铁和航空运输便利, 由于上海经济发达,
经济互补性很强,因此与北京的经济联系也非常密切,但表中数据不能说明,排除 B;表中显示,北京人
口流入重庆的交通方式以飞机为主,汽车比重为 0,表明两者之间距离远,说明重庆与北京的经济联系不
是最密切的,排除 C;表中显示,北京人口流入长沙的交通方式以火车、飞机为主,汽车比重为 0,表明
两者之间距离远,说明长沙与北京的经济联系不是最密切的,排除 D。故选 A。
2.飞机适合长途旅行,从北京去重庆的人乘飞机的比例高于去上海的人,这是因为重庆距北京更远, A
符合题意;从北京去重庆的人与从北京去上海的人相比,经济条件应该相差不大,不是从北京去重庆的人
乘飞机的比例高于去上海的人的原因,排除 B;从北京到重庆有高速铁路相通,只是因为距离远,高铁的
时效性不如飞机,导致北京去重庆的人选择高铁的比例不大,排除 C;飞机进场的手续更多,晚点的机率
更大,因此飞机等候时间比火车长,且火车候车时间由北京去重庆和去上海并没有差别,因此这不是从北
京去重庆的人乘飞机的比例高于去上海的人的原因,排除 D。故选 A。
7.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该措施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降水 B.蒸发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主要增加下渗,下渗增加,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所以说该措施
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所以选 C。
8.下图为我国某地“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的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A.“人家半凿山腰住”反映了当地坡面无滑坡
B.“人家半凿山腰住”反映了当地多洪涝灾害
C.“车马多从头顶过”少占耕地
D.“车马多从头顶过”方便出行
2.以下当地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A.通过植树种草等生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
B.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D.利用土壤肥沃优势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答案】 1.B
2.A
【解析】
1.A 、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上,有滑坡地质灾害, A 选项错误;
B、黄土高原为季风气候,多发旱涝灾害, B 选项正确;
C、建筑用地都会占用耕地,没有体现少占耕地, C 选项错误;
D、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出行不便,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2.A 、黄土高原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保持水土合理, A 选项正确;
B、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会加剧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B 选项错误;
C、黄土高原海拔不是特别高,没有受热量条件制约, C 选项错误;
D、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会加剧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D 选项错误。
故选: A。
9. 科学的耕作制度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农业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水稻 “周播种 ”是指每周播种一块秧田,拔秧移栽一块秧田,收获一块秧田,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下图
为世界某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柬埔寨、泰国等国能够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经度位置
2.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可以
①均匀分配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②水稻周期种植,减少病虫害
③收割期全年分布,避免台风危害
④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水稻产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柬埔寨和泰国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热量充足,一年四季作物均可生长,故答案选 B。与其它因素关
系小,可排除。
2.实施水稻“周播种”耕作制度可以均匀分配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水稻产量,
①④对;水稻周期种植,不能减少病虫害,也不能避免台风危害,②③错;故 A 对。
10. 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电厂和核电站的一种大型构筑物 ( 下图 ) ,设计高度都基本超过 100m。
它使用水泵将发电厂排出的热水压至冷却塔的播水系统内, 通过播水管上的小孔将水均匀地播洒, 塔底外
部的冷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塔内, 利用从下往上流动的空气去冷却从上往下流动的热水, 热空气从顶
部排出,冷却水滴入冷水池内,再经水管流出,大部分水可以重复使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工作原理类似于
A.水循环 B.热岛效应 C.海陆风 D.山谷风
2.这类冷却塔最适合在以下哪个省区使用
A.辽宁 B.新疆 C.湖北 D.广东
3.沿海核电站一般使用海水作为冷却水源,海水冷却塔运营后有可能导致
A.附近地区地表升温 B.飞鸟导航受到干扰
C.电厂设备腐蚀加重 D.周围植物生长茂盛
【答案】 1.A
2.B
3.C
【解析】
【分析】
1.结合题干信息和示意图,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输送热水”可看做“水汽输送”,“播水过程”可看做
“降水”,“干冷气流上升过程中带走热气”可看做“蒸发”,“输送冷水”可看做“径流”,工作原理
类似于水循环。故选 A。
2.该冷却系统的水大部分可以重复使用,适宜布局在缺水的地方,四个省份中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
区,水资源缺乏,辽宁、湖北、广东三省均位于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丰富。故选 B。
3.大部分热量通过冷却塔内部热空气上升输送到了 100m 的高空,对地表温度影响小, A 错误。鸟类靠地
球磁场导航,不会受到干扰, B 错误。海水含盐度高,对机械设备腐蚀强, C 正确。海水冷却塔运行过程
中的盐沉积,会对周围植产生直接伤害,并可能引发周围土壤发生盐碱化, D 错误。故选 C。
11. 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
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 ,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
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 10-9)。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 , 主要是因为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2.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3.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
A.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 B.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
C.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 D.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
【答案】 1.B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利用能力。
1.“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表明
黑炭的形成主要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有关。
A. 油气资源开发是以开采为主,不是以燃烧和使用为主。故 A 错误。
B.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火车和越来越多的汽车沿主要交通干道驶入青藏地区,
导致道路沿线黑炭数量增加。故 B 正确。
C. 牲畜粪便焚烧不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产生黑炭,故 C 错误。
D. 青藏地区工业产业活动较少,所以黑炭的主要来源 不是工厂废气。故 D 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 B。
2.“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说明影响黑炭浓度的因素主要是风和降水。
A. 根据材料判断,太阳辐射不是影响黑炭浓度的主要因素。故 A 错误。
B. 西风冬季强,夏季弱,夏季青藏高原受西风影响小,故 B 错误。
C. 即使夏季气温高,大气层中黑炭也不会自燃。故 C 错误。
D.青藏高原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故 D 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A. 与冰川相比, 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 会使冰川表面增温, 从而加速冰雪消融 ,故 A 正确。
B. 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故 B 错误。
C. 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故 C 错误。
D. 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黑炭的存在会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加速冰雪消融。
本题正确答案为 A 。
12.下列关于地貌类型形成与主要外力作用配对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河谷、曲流 B.侵蚀作用——沙丘、戈壁
C.搬运作用——喀斯特溶洞 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河谷、曲流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 A 错误;
B. 沙丘是风力堆积的结果,戈壁主要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B 错误;
C.喀斯特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的,不是搬运作用形成的, C错误;
D.河口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D正确;
故选 D。
13.下图是我国 2011-2015 年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应急响应次数统计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旱灾、洪涝、台风 B.洪涝、旱灾、台风
C.台风、洪涝、旱灾 D.旱灾、台风、洪涝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灾害应急响应次数与灾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影响中国的台风集中在夏秋季节,对应 ③ ;夏季多降水,
洪涝最可能发生,对应 ② ;干旱在中国既有春旱,也有伏旱,还有冬旱,影响时间较长,对应 ① ,据此
选 A。
【点睛】
灾害应急响应次数与灾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结合中国实际,旱灾、洪涝、台风多发区集中在东部季风
区,其中, 6﹣9 月为洪涝灾害多发月, 7 月最多;旱灾多发生在 6、8 月;台风灾害 7﹣11 月均有发生, 8
月为最多。
14.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 39° 42′N,113° 41′E)的金龙河峡谷(南北走向) ,“悬挂 ”于
崖壁的天然凹槽处。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悬空寺 “日晒不着、雨
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 ”。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下图示
意悬空寺所在山谷形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悬空寺的选址对其能“千年不倒”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是
A.凹槽阳光被遮挡可避免风化 B.较高的位置可阻挡雨水冲刷
C.港湾形山谷减少风力的侵蚀 D.山体遮挡可避免了洪水侵袭
2.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
A.峡谷两侧山地下沉 B.峡谷底部地壳抬升
C.峡谷河流泥沙沉积 D.峡谷河流侵蚀下切
3.每天悬空寺的日晒时间平均只有 2 小时左右,不考虑天气因素,下列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有太阳
照射的是
A. 8 点 B.12 点
C.13 点 D.15 点
【答案】 1.C
2.C
3.B
【解析】
【分析】
1.凹槽处阳光被遮挡,并不能避免风化,风化现象并非完全由阳光导致, A 错误。虽然其位置较高,可
阻挡雨水冲刷,但该地降水相对较少,无法导致大量流水侵蚀作用, B 错误。该地由于特殊的港湾型山谷
使流入该区域的风速下降,减轻了风力侵蚀作用, C 正确。悬空寺距谷底较高,本身可避免洪水侵袭, D
错误。故选 C。
2.据该地材料可知该地地处恒山的金龙河峡谷,可推测其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最有可能是河流含沙量
大,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升, C正确。故选 C。
3.据图可知悬空寺位于谷地的西侧,若得到阳光一般需在太阳位于东南方 -- 正南方向时,结合经度为东
经 113°,可推测最有可能得到太阳照射的为北京时间 12 点(此时该地越位 11:32 ,太阳位于东南) ,B
正确。故选 B。
15. 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 “非洲新加
坡 ”。下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2.吉布提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其最重要的区位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 B.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
C.非洲物产出口的集散地 D.扼守曼德海峡,位于海上要道
3.吉布提
A.森林广布 B.地热能丰富 C.以种植业为主 D.造船业发达
【答案】 1.B
2.D
3.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图中西部区域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 B 正确;纬
度和海陆位置不是主导因素, AC错;图中西部地区地形单一,地势起伏较小, D 错误。
2.根据材料 “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 ”,D 正确; AC不是最重要的区位条件;该地位于红海与
印度洋、亚洲与非洲的十字路口, B 错。
3.读图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少,森林较少,种植业不发达, AC 错;图中显示该地处于板块的边界地带,
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 B 正确;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造船业不发达, D
错。
16. 河口水下三角洲是河流和海洋环境共同作用下泥沙侵於的产物, 下图为长江口崇明岛东南侧
不同年份水下三角洲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水下三角洲 ( )
A.在 1958-1978 年期间潮流侵蚀作用强
B.在 1978-1998 年期间泥沙沉积速度快
C.在 1958-1998 年期间水下三角洲面积不断减小
D.在 1978-1998 年期间水下三角洲侵淤接近平衡
2.造成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在 1978-1998 年期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陡坡开荒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3.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变化最可能导致
A.长江口航道更容易淤塞 B.上海发生洪水频率增加
C.河口湿地渔业资源减少 D.崇明岛最终与南岸相连
【答案】 1.D
2.D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
1.A. 1958—1978 年期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较厚,说明此时段沉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也就是说在
1958-1978 年期间潮流沉积作用强。故 A 错误。
B. 1978—1998 年期间, 水下三角洲沉积层剖面变化非常小, 剖面线几乎重合, 说明在 1978-1998 年期间泥
沙沉积速度慢,故 B 错误。
C. 在 1958-1998 年期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较厚,说明水下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加。故 C错误。
D. 在 1978-1998 年期间水下三角洲沉积层剖面变化非常小, 剖面线几乎重合, 故侵蚀和沉积接近平衡状态,
故 D 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2. 造成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在 1978-1998 年期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化对多年流水作用的影响是很小的,故 A 错误。
B. 陡坡开荒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中泥沙增多,水下三角洲的厚度会迅速增高,而图中显示剖面变
化很小,故 B 错误。
C. 围湖造田对河流的影响主要是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故 C错误。
D. 1978—1998 年期间,侵淤接近平衡,说明河流搬运泥沙明显减少,与河流干支流河段修建水库截留泥
沙、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含沙量降低等有密切关系。故选 D。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A. 水下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河流含沙量减少,长江口航道淤减轻,故 A 错误。
B. 河流干支流河段修建水库截留泥沙、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含沙量降低,从而使得上海发生洪水
频率减少。故 B 错误。
C. 长江含沙量降低,向河口输送营养盐变少,浮游生物量降低,渔业资源减少。故选 C。
D. 长江位于北半球,右岸侵蚀较严重,即南岸侵蚀严重,左岸堆积,崇明岛可能会与北岸相连,故 D 错
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7.浙江古代盛产青瓷, 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 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
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 缩短路程 ② 增加运量 ③ 减少货物破损 ④ 增强贸易灵活性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需沿探测的航线行驶,在固定的码头靠岸,
不能增强贸易灵活性, ④ 错。轮船运量比车马运量大,可增加运量, ② 对。海运的路程长, ① 错。海运
的没有硬性碰撞,能减少货物破损, ③ 对。 C对。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 A
错。乙处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B 对。丙处是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
暴涨, C错。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及洋流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 D 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大气环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
特征差异。
18. 广西凌云县平怀村以种桑养蚕为基础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如下图) 。桑树是落叶植物,为提
高光能利用率,桑园内常常在剪伐桑枝后定期栽种红薯。
完成下面小题。
1.按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因素,桑园内定期栽种红薯主要属于
A.技术装备 B.水肥控制
C.种植方式 D.耕作制度
2.平怀村的桑园生产模式
A.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B.促进了新型农业地域的形成
C.遵循了扬长避短的生产规律
D.保障了城市地区的商品供应
【答案】 1.C
2.A
【解析】
1.桑园内定期栽种红薯主要属于间作或混作方式,属于种植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
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选项 C符合题意。桑园内定期栽种红薯与
技术装备无关,排除 A。材料信息表明,桑树是落叶植物,为提高光能利用率,桑园内常常在剪伐桑枝后
定期栽种红薯,说明种植方式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不是水肥控制,排除 B。耕作制度又称熟制,是指一
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先后种植几种作物的种植制度,桑园内定期栽种红薯不属于耕作制度,排除 D。所以
选 C。
2.平怀村的桑园生产模式,桑园内常常在剪伐桑枝后定期栽种红薯,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空间,通过废
弃物还田,保持了土地生产力,因此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A 正确。平怀村的桑园生产模式是在以
种桑养蚕的基础上形成,且一个村落的变化,不可能形成新型农业地域, B 错误。材料信息没有表明该地
生产条件的优劣,因此该桑园生产模式没有明显体现扬长避短的生产规律, C错误。平怀村的桑园生产模
式,不是面向城市的生产类型,而且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品种有限,适应地区有限,因此不可能保障了城
市地区的商品供应, D 错误。所以选 A。
【点睛】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 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可提
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
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 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 豆科与禾本科间作
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
19.读深圳、厦门建成区年均扩展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深圳扩展速度明显快于厦门主要得益于
A.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B.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C.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D.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
2.据图推测,深圳、厦门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
A.居民通勤距离增加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大气降水下渗增加 D.地表径流流量减少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影响。
1.厦门和深圳都是经济特区,都是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 A、D错误。深圳紧邻港澳,位置优越, B正确。
深圳是移民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C错误。
2.深圳、厦门建成区面积增大,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增加,通勤距离增加, A 正确。城高面积增
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大气降水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流量增多。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批复,同意《雄安规划纲要》 ,建设雄安新区,要科学构建城市
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营造优质绿色生态
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使其成为京津冀区
域经济增长极;塑造新时代城市特色风貌。
1.下列有关雄安新区城市发展定位准确的是( )
A.城市规模同天津、石家庄相同 B.服务范围主要是北京市
C.把农村转换为城市,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 D.服务功能以经济、居住功能为主
2.雄安新区有关水淀(浅水湖泊)的治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用地规模,保护水淀空间 B.引黄入淀,保证水源
C.疏通河道,让水体流动起来 D.修筑水坝,发展水运
3.雄安新区发展绿色经济,使其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有利于 ( )
A.高新、科研产业空间集聚 B.北京市传统工业向雄安新区扩散
C.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经济利润 D.促进城市竞争,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活力
【答案】 1.D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的主要内容为城市区位及城市化等相关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雄安新区将建设成宜居宜业城市,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改革
开放新高地,使其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极,所以服务功能以经济、居住功能为主,故选 D。
2.控制用地规模,可有效保护水淀空间, A 排除;引黄入淀,可保证水淀水源的补充, B 排除;疏通河
道,可以让水体流动起来,利于水淀水资源的更新, c 排除;该地地形平坦,湖水较浅,不利于修筑水坝
和发展水运,故选 D。
3.据题干及材料可知道,雄安新区将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将有利
于高新、科研产业空间集聚,故选 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是漂浮在大气中的 PM2.5 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
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下图为 2018 年 1 月 14 日我国雾霾分布图。
材料二 2018 年 1 月 16 日,据气象专家称, 未来一周连续两股强势的冷空气造访江苏, 将彻底终结 此
轮雾霾天气,届时江苏各地气温将会有大幅下降,开启湿冷模式。
(1)此次雾霾天气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平原和 __________________ 平原, 根据此次雾霾出现 的时
间推测此次雾霾的主要污染源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为什么说此轮冷空气的到来将彻底终结雾霾天气?
(4)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华北 长江中下游 冬季燃煤取暖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交通尾气、建筑工地
扬尘都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
(2)雾霾中的颗粒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引发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
影响人们出行;空气中的粉尘及腐蚀性气体影响机械设备的寿命。
(3)强劲的冷空气终结雾霾,主要表现在: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可加快空气流动,驱散雾霾;冷空
气可能带来降水天气,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起到沉降作用
(4)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
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雾霾的危害、及减少雾霾的措施
【详解】
(1)结合雾霾的图例,从图中可读出此次雾霾主要出现在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雾霾的污染源可
从生活、工农业生产三个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此次雾霾出现在 1 月,冬季燃煤取暖会增加污染物的排
放;工业废气、交通尾气也是主要污染源;冬季风势强,建筑工地扬尘也是主要污染源。
(2)雾霾的危害可从对人体健康、对交通、对机械设备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雾霾中的颗粒影响人体的
呼吸系统,引发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们出行;空气中的粉尘及
腐蚀性气体影响机械设备的寿命。
(3)强势冷空气到来也就是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大风天气可加快空气流动,驱散
雾霾;降水天气可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沉降,从而结束雾霾天气。
(4)雾霾主要是因污染造成的,减少雾霾的措施可从减少雾霾污染物来源上想力法;由第 1 小题可知雾
霾污染物主要来自煤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因此应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优
化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实行集中供暖等; 转变工业生产生产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
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等。
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杨柳青古填因河而兴。御河(京杭大运河杨柳青坷段)给古镇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孕育了传统文
化和民间艺术。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大院文化、城乡文化,特别是年画文化,这些中国北方传统民俗历
史文化在此都有集中体现,显示了古镇古典风格和文化气息。
(1) 请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项相关信息,对应说明杨柳青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
有网友评论说 “除了专程过来看的石家大院外,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京杭大运河! 沿河的风光整治得
不错。不过从古镇的角度而言, 杨柳青就乏善可陈了, 距离天津市区比较远, 特意来一趟似乎不太值 ⋯⋯”
(2) 请从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分析该网友的评论内容。
【答案】 (1) “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大院文化、城乡文化丰富展现”,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中国北
方传统民俗历史文化在此集中体现 " ,空间上的地域性。
(2) “专程来看石家大院,没想到到京杭大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成熟,宣传度较低“杨柳青古镇
距离天津市区比较远”——周边景点缺乏,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单一“从古镇角度看,杨柳青乏善可陈,
特意来不太值”—能游资源本身价值特色不够突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天津杨柳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
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 “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大、院文化、城乡文化等”,这些资源在内容与形式都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
性;材料中提到的“中国北方传统民俗历史文化在此集中体现”,这些体现的是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2)材料中的这句话“专程来看石家大院,没想到到京杭大运河”说明杨柳青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
成熟,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京杭大运河的宣传力度较小;材料中的这句话“杨柳青古镇距离天津市区比较
远”说明了其周的景点比较少,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较差;材料中的这句话“从古镇角度看,杨柳青乏善
可陈,特意来不太值”说明了杨柳青自身的旅游资源本身特色不明显。
【点睛】
第 2 题本题可以从材料中截取一段文字对截取的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所体现出的问题即可。
2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在美国《旅游与休闲》杂志组织的 2015 年度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评选中,爱尔兰的戈尔韦市又
一次荣登榜首。 戈尔韦市人口不足 5 万, 市内公共交通便利, 湖、河、桥与中世纪色鲜艳的建筑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风景如画。下图为戈尔韦市的著名景点及位置示意图。
分析戈尔韦市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的原因。
【答案】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四季适宜旅游;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丰富且有特
色,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交通便利;人口较少,环境清洁静谧,利于游客舒缓工作带
来的紧张情绪;经济发达,接待能力较强
【解析】
图示区域地处爱尔兰,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四季适宜旅游。 市内公共交通便利,
湖、河、桥与中世纪色鲜艳的建筑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风景如画。说明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丰富且有特
色,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交通公共交通便利。人口不足 5 万,人口较少,环境清洁静
谧,利于游客舒缓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接待能力较强。
24. [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仙山风景区地处福建省泉州市,景区面积约 30 平方千米,主峰海拔 1658 米,是闽南著名的旅游胜
地和佛教活动重要场所之一。每年的 1-2 月份和 5-10 月份为九仙山风景区的传统旅游旺季,也是雷暴、
暴雨、大风、大雾、低温等气象灾害的多发期,对游客人身安全及景区旅游设施均产生了较大危害。
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游客及景区旅游设施的危害,请简述九仙山风景区应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答案】加强对旅游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灾害天气时控制游客数量;在灾害多发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
志;在景区热门景点、游客密集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提高景区内各种旅游设施的坚固程度;配备各种抗
灾设备,提高突发应急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气象灾害对游客危害为切入点,考查旅游开发等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分
析能力等,也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
【详解】
加强对旅游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及进发布相关信息,灾害天气时控制游客数量,防止意外发生;在灾
害多发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天气是多变的,在景区热门景点、游客密集区建
立应急避难场所,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景区内各种旅游设施的坚固程度,防止大风等气象灾害对设施造成
破坏而造成对游客的伤害;配备各种抗灾设备,提高突发应急能力,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