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图)是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新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处于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广汕铁路、深汕高铁交会点,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深汕特别合作区力推“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发展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大数据、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深圳市卫星城的建设 B. 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网
C. 开发利用滨海区土地资源 D. 带动粤东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深汕特别合作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①推崇创新文化 ②新能源开发能力强
③自然环境优美 ④政府订单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起点,不走“转型升级”的弯路,有利于( )
A. 节省前期建设投资 B. 缩短规划布局工期
C. 减少劳动力的流出 D.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粤东地区,因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珠江三角洲落后,设
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以加强粤东地区利用港澳大湾区资金、技术,从而促进粤东地区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故选D。
【2题详解】
深汕特别合作区濒临海湾,环境优美;深汕特别合作区临近深圳市,并与深圳市加强合作,可充分利用深圳市丰富的高科技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盛行。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与新能源开发、政府订单联系较小。综上所述,故选B。
【3题详解】
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起点,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耗时长,前期建设资金投入大,A、B错误;由于起点高,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少,可能会导致当地普通劳动力外出就业,C错误;高质量的起点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深汕合作区从起点就坚持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力推“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发展模式。新区坚持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集聚项目“三个优先”,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细分行业,推动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形成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图所示)。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供饮食用水 B. 提供洗涤用水
C. 排放生活污水 D. 灌溉农田菜园
5. 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 )
A. 保温隔热 B. 防震减灾
C. 防雪防雹 D. 防潮防蛀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引水渠从河流引水贯穿整个村落,且为露天水渠,水质无法得到保障,再读图可知,该村落挖有多口水井,饮食用水应该是井水,A错误。引水渠从河流引水,采用露天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应该是提供洗涤用水,方便村民生活,B正确。排放生活污水不必从河流引水,而且污水排放应该采用地下暗渠,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通过房屋门前,而不是直接引河水到农田,所以主要目的不是灌溉农田菜园,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对保温隔热、防震减灾、防雪防雹起作用不大,A、B、C错误。据图文材料可知,水渠从河流引水,从房屋门前通过,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可以防潮防蛀,D正确。故选D。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42′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
A. 夏季白天 B. 夏季晚上
C. 冬季白天 D. 冬季晚上
7. 该时刻甲地吹(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洱海所处纬度相对较低,而图中该时刻洱海上空等温面温度数值较低,应表示冬季而非夏季,排除AB;读图可知,该时刻洱海上空气温高于同海拔两侧气温,表明为冬季的晚上(夜晚湖泊降温速度相对较慢,气温较两侧同海拔地区高),C错,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时刻表示冬季夜晚,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为气温相对较低为高压,湖泊为低压,空气由陆地吹向湖泊,同时向右发生偏转,甲地吹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存在差异,湖水升温慢,降温慢,陆地升温快,降温快,因此白天相比而言,湖泊附近上空气温较低,同海拔陆地气温较高;夜晚湖泊附近上空气温较高,陆地同海拔气温较低。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 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盐分上升
C. 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D. 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9.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 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
B. 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D. 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地表土盐碱化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小,地上生物根系不吸收盐分,A错。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B对。甘肃降水量较少,淋溶作用不强,C错。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盐分增加,D错。故选B。
【9题详解】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增加绿色覆盖密度,不是防风固沙,A错。不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B错。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但不是生态效益,C错。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蒸发量,减轻表土盐碱化,D对。故选D。
下图为某边防检查站45.2°N、84.6°E)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铁路选线主要考虑因素是一
A. 靠近湖泊,供水方便 B. 山谷地带,工程量小
C. 方便村镇间的联系 D. 不易发生雪崩灾营
11. 图示区域铁路运营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A 靠近湖泊,大雾天数多 B. 峡谷地带,泥石流多发
C. 多大风天气,易被风沙掩埋 D. 冻土广布,地质不稳定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图中铁路经过山区 ,铁路从山谷中穿过,选线主要考虑因素是山谷地带,工程量小,B对。铁路选线不需要靠近湖泊,A错。该段铁路位于边境,村镇联系、雪崩灾害不是主要因素,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
【11题详解】
图示区域铁路位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沙漠分布广。运营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多大风天气,易被风沙掩埋,C对。气候干旱,大雾天数少,A错。降水少,峡谷地带,泥石流少,B错。气候干旱,水分少,冻土少。位于板块内部,地质稳定,D错。
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种植人参已有300余年历史。该县传统种植园参,园参由人工在缓坡采伐地进行密集种植。近年来尝试种植“林下参”,即在天然林下种植参种,让其自然生长。下图示意抚松县某地区的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上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人参生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与传统种植园参相比,有关采用种植“林下参”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投入劳动力少,节省成本,经济效益高
②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较低且不稳定
③符合人参的天然生长习性,品质优良
④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人参生长环境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图中,①④两地位于河流沿岸,易积水,缺少植被,易受阳光直射;③地虽位于山坡,但缺少植被遮荫,易受阳光直射;②地位于山坡的森林区,不易积水,有树木遮荫,避免阳光直射,最适合人参生长;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与传统种植园参相比,采用种植“林下森”方式需要进入天然林区种植,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只能依靠大量劳动力生产,①说法错误;该地位于长白山中部,属于季风区,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②说法正确;该种种植方式符合人参的天然生长习性,品质优良,且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好,③④说法正确;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职住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读2015年上海市职住比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4. 早晚高峰时段,与⑤区交通通勤量最大的是
A. ①区 B. ②区 C. ③区 D. ④区
15. 为缓解职住失衡带来的问题,④⑤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B. 大力发展快速公交
C 积极增加就业机会 D. 提高产业集聚度
【答案】14. A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职住比的概念可知,就业岗位越多、本地就业人数越少,则职住比越大;就业岗位越少、本地就业人数越多,则职住比越小。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⑤区的职住比数值最大,说明就业岗位数量明显多于本地就业人数,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就业岗位,而周边的①区职住比数值最小,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少于本地就业人数,因此需就近到⑤区上班。早晚高峰时段正值上、下班时间,因此两区交通通勤量最大。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④⑤区的职住比数值大,说明产业密集,周围其他区域的人群需要到该区域上班,故可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公交,减少就业人群的通勤时间;④⑤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加就业机会会进一步加剧职住失衡现象;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不利于缓解职住失衡现象。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油樟,属常绿乔木,喜湿喜暖,抗虫性较差,耐寒性较差,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油樟叶经蒸汽蒸馏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医疗等产业中用途较大。
材料二 2017年“宜宾油樟”正式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叙州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叙州区现有油樟3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长期以来,设备落后导致出油率低,利用单一,以直接出售樟油为主。
材料三 春季,叙州区村民纷纷上山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馏器蒸煮樟叶,获取樟油。蒸煮后的樟叶及山坡上的枯枝还可作为薪柴燃烧。其他季节村民可进城务工。
(1)分析当地居民主要在春季收集落叶提取樟油的原因。
(2)简析叙州区在低山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油樟树的益处。
(3)请为叙州区油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春季升温,新叶发芽,落叶量大;春季多大风,老叶易脱落;春季油樟叶中樟油含量高,出油率高。(答出2点即可)
(2)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为农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能源,减少过度樵采;农忙季节较短,可兼顾务工与务农,提高收入;成林快,短期内可获收益,利于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答出2点即可)
(3)扩大种植规模,实行集约化经营,培育油樟现代化产业基地;引进先进设备(或更新设备),提高出油率,增加樟油产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樟油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樟油附加值;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樟油深加工项目落户;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特色森林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答出3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设问灵活,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灵活分析作答。
【详解】(1)春季收集落叶提取樟油,一是由于该季节落叶量大,二是由于该季节落叶的出油率高。首先,春季气温回升,新叶发芽,落叶量大,并且春季多大风,老叶易脱落,落叶量较大;其次,春季随着新叶发芽,老叶刚刚脱落,油樟叶中樟油含量高,出油率高。
(2)该题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角度回答。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油樟树三年即可郁闭成林,其成林快,短期内可获收益,大量种植油樟树有利于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同时,农民在春季收集落叶获取樟油,其他季节农民可进城务工,其农忙季节较短,可兼顾务工与务农,提高收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次,通过在低山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油樟树,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从而减轻了水土流失,并且蒸煮后的樟叶和山坡上的枯枝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能源,从而减少了过度樵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效益)。
(3)首先,叙州区平地少,坡地多,虽然现有油樟3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但樟油多由农民上山收集落叶,利用简易的蒸馏器蒸馏获取,同时设备落后,出油率低,利用方式单一,以直接出售樟油为主,所以应扩大种植规模,实行集约化经营,培育现代化的产业基地,同时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出油率;其次,樟油在日化、医疗等产业中用途较
大,而该地以直接出售樟油为主,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可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樟油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樟油深加工项目落户;最后,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多低山丘陵,植被覆盖率高,该地区还可以依托当地的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如特色森林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3)有专家认为,与种植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
是 。
【答案】(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答出3点即可)
(2)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答出3点即可)
(3)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答出2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农业区位条件的改造、土地盐碱化的治理以及区域农业的合理布局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详解】(1)黄河三角洲河道发生摆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河流的输沙量较大,该区域地势平坦,泥沙沉积,河道淤积,二是黄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流易泛滥,从而导致河道摆动。21世纪以来,随着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使得该区域泥沙减少;其次,黄河流域用水量增加,导致该地区河口径流减少,加之河道疏浚,堤岸加固,河流不易泛滥,所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
(2)首先,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用水量大,同时开挖明渠对土地资源的浪费较大,暗管技术排盐碱可以节约用水,将渗水管埋入地下,可以节约用地,地下水层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渗水管排出,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效果优良。
(3)注意该题并非开放性试题,需要对专家的观点提出对应的理由。专家认为与种植业相比,该地更适合发展放牧业,主要的思考角度应从当地发展种植业的劣势和发展畜牧业的优势的角度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处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灌溉水源紧张,发展放牧业可以缓解水资源压力;其次,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深度较浅,土壤盐碱化较重,更适宜牧草生长;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大,畜牧产品市场扩大,且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发展放牧业经济效益更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可可豆(可可的果实)因其独特的香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常作为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但可可豆的加工工艺复杂,对机器设备要求高。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世界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
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可可豆出口国。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材料二 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短,基础设施不完善。2014年以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加强产业合作,中国镍冶炼企业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
(1)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2)分析世界可可加工地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原因。
(3)结合苏拉威西岛现状,简析中国镍冶炼企业在该岛开工生产前需要投资的主要领域。
【答案】(1)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降水较少的季节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高温条件下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养分。(答出2点即可)
(2)欧洲、北美经济发达,且居民喜爱可可制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广阔(印尼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欧洲、北美可可加工业技术领先,历史悠久(印尼可可加工业起步晚,产业基础和技术相对落后);可可豆易于保存,可长距离运输。
(3)镍冶炼企业耗能高,需加强水电站的建设;中部山区地形崎岖,需完善公路交通,以方便镍矿运输;需加强海港建设,完善物资进出口通道。(答出2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的湿度;可以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高温条件下枯枝落叶的分解速度很快,枯枝落叶可以补充土壤养分。
(2)经济角度,欧美经济发达,加工可可技术先进;饮食习惯,欧美有喝咖啡的习惯;市场,欧美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是主要的可可消费市场;工业基础角度,欧美可可加工基础好,历史悠久。可可豆属于干果,便于保存,因此可长距离运输到欧洲进行加工。
(3)依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及已学知识,镍冶炼企业为有色金属的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企业,耗能高,因此需加强水电站的建设;中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此需完善公路交通,以方便镍矿运输;需加强海港建设,完善物资出口通道,以便把产品输送到国际市场。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斯比约(如下图所示)位于欧洲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原来是一个古老的渔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捕鱼业开始采取配额限制、北海油田的发现和大规模勘探开发,埃斯比约从渔村、渔港发展为石油重镇。21世纪初,随着全球变暖和《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2001年埃斯比约开始涉足海上风电业务。目前,港内有250多家风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进驻,新生产的海上风机从这个港口运往世界各地,是名副其实的风电母港。100多年来,埃斯比约经历了从渔村渔港、石油重镇到风电母港的革命性转变,紧紧把握住全球经济发展脉搏,抓住产业转型契机,成功实现了能源革新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1)分析埃斯比约从石油重镇到风电母港的转型原因。
(2)解释埃斯比约吸引世界风电企业进驻的原因。
(3)简述埃斯比约从渔村渔港、石油重镇到风电母港成功转型的经验。
【答案】(1)全球变暖和环保要求;世界能源开发从石油、天然气转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该地地处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从石油转向风电。(答出2点即可)
(2)优良港口,提供大型设备运输条件;政策支持;接近欧洲风能开发市场;集聚生产,降低成本。(答出3点即可)
(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源) ;利用港口优势条件;把握政策导向。(答出2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埃斯比约产业转型的原因和转型的优势。考查材料的理解和解读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21世纪初,随着全球变暖和《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2001年埃斯比约开始涉足海上风电业务。说明该地产业转型与全球能源产业转变有关,且该地地处西风带,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宜发展风电产业。
(2)该地产业基础好,为优良港口,方便运输大型的风力发电设备;随着全球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风力发电得到政策支持;该地地处西风带,风能开发市场广阔;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该地风力发电产业迅速发展,吸引大量企业集聚生产,以降低成本。
(3)产业转型成功往往需要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并积极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该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能源与港口优势条件,发展装备制造业,把握政策导向,发展风电产业,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