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 M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补偿性生育是指“补偿”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压制的生育需求。下图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高,但自然增长率极低
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好转,补偿性生育所致
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人口流动大,对生育影响大
D.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婴儿潮
2. 约10年前,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
①人口生育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③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 ( )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表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当时人口生育率高, 自然增长率高,故A项错;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好转,补偿性生育所致,B对;第三次婴儿潮时期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相应的育龄妇女人数也较多,故C项错;由于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故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D错。选择B。
【2题详解】
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人口每隔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生育期,形成一定的生育规律,即人口惯性会促成婴儿潮的出现;相对原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而言,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条件总体较好,故对婴儿潮的形成影响不大,因此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3题详解】
“单独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故②错;经济结构的调整可能影响极个别生育期女性就业的行业,故几乎不影响婴儿潮的出现,④错;生育观念的改变、抚养成本的提高会使人们不愿意多生孩,子,故B项正确。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5.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4. A 5. C 6. D
【解析】
考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4题详解】
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
【5题详解】
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C。
【6题详解】
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 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 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D. 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8. “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人地矛盾 B. 改善环境质量 C. 降低住房价格 D. 带动服务业发展
9. 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A. 科技水平提高 B. 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答案】7. C 8. D 9. C
【解析】
【7题详解】
“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C对。地区间经济水平、就业机会、投资政策的差异,不是移民的主要原因,A、B、D错。
【8题详解】
“生活方式型移民”追求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要求服务行业类型齐全,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D对。人口迁入,会加重人地矛盾,破坏环境质量,A、B错。人口增加,会提高住房价格,C错。
【9题详解】
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C对。科技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会增加,A、D错。环境质量相对稳定,环境人口容量也稳定,不会降低,B错。
读“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例中的城市功能区,正确的是
A. 甲——低级住宅区 B. 乙——重工业区
C. 丙——轻工业区 D. 丁——高级住宅区
11. 甲功能区布局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B. 位于河流的下游
C. 位于居住区附近,劳动力充足 D. 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答案】10. D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图例可以分析,甲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适合布局工业区,A,B错。丙为城市中用地面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区,C错。丁位于河流上游和盛行风的上风向,而且靠近旅游景点,环境优美,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D对。
【11题详解】
甲为工业区,应该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工业区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故其布局主要考虑的是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故有利条件不包括C。
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A. 小城市 B. 中等城市 C. 大城市 D. 特大城市
13. 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答案】12. D 13. 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所以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特大城市。关于城市服务功能的叙述,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及城市服务功能。
下图甲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图乙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 B. 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C. 位于城市边缘, 环境污染严重 D.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较好
15. 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A.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B. 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C. 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D. 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甲图中从2003年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且人口年龄高度集中于18-23岁,根据年龄段推测该区为从2003年规划建设的大学城,大学城一般建立在环境质量较好、较为安静的城市边缘。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该地常住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可推知此地应为新建大学城。对新建的大学城,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环境,故选D。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17.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8. 关于图中A、B两省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6. D 17. B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平原为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最大的优势是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D项正确。
【17题详解】
该平原为东北平原,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占有量多,故该平原的粮食商品率较高,B项符合题意;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是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区域定位,A、B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由于东北地区黑土流失的加重,当地生态问题突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故B项正确。
读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下列生产条件和特点属于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 家庭大农场,生产规模大
C. 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 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20. 下列不属于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 人均耕地多 B. 劳动力丰富
C. 工业基础强 D. 科技水平高
21. 丙农业地域的限制条件是
A. 热量 B. 地形 C. 劳动力 D. 水分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甲农业类型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应是水稻种植业。选项中生产条件和特点属于甲农业地域类型的是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C对。甲地夏季高温多雨,种植业发达,A错。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B错。人口密集,商品率低,属于自给农业,D错。故选C。
【20题详解】
乙农业区是美国商品人物农业区,机械化水平高,需要劳动力少,不属于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B不属于,符合题意。美国人口少,人均耕地多,A属于。工业基础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C、D属于。故选B。
【21题详解】
丙农业地域位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限制条件是水分,D对。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地形平坦,不是限制因素,A、B错。机械化水平高,需要劳动力数量少,劳动力不是限制条件,C错。故选D。
馕不只是新疆人的传统食物,当我们把视线扩展时,从簿馕饮食带示意图可以发现相似的簿馕食谷。据此回答第下列问题。
22. 簿馕饮食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A. 高原主,地势较为平坦 B. 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D. 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23. 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有( )
①地中海型农业
②游牧畜牧业
③牧场畜牧业
④旱作农业
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⑥水田农业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馕带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西亚和埃及等地,从地形看,分布于我国的三山夹两盆地区、印度河平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等地形区,故A、B项错误;从气候类型看,馕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故C项错误;以上分布地区,干旱少雨,非常便于携带和储存馕,故D项正确。
【23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馕带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适合发展旱作农业;植被为荒漠、草原,适合发展游牧畜牧业;部分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可发展地中海型农业,故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鱼菜共生”模式优势有( )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 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市场 B. 地形 C. 水源 D. 技术
【答案】24. C 25. D
【解析】
考点定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
【24题详解】
“鱼菜共生”模式可以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①对。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元素,②对。鱼类主要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为食,③错。丰富农产品的供应,增加农民收入,④对。所以C对。
【25题详解】
相对于—般的池塘,采用鱼菜共生体系的池塘,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实行规范化养殖生产,以高产、高效和无公害为技术要点,实施一系列配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池塘准备、饲料选择、投饲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水质调控、渔业杋械等标准化养殖生产。鱼菜共生的农业模式,主要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影响,本题易错选成市场,要注意:“鱼菜共生”养的鱼或者种的菜等类型是由市场决定的,但能够实现“鱼菜共生”,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又不需要化肥,是需要“技术”的,故本题选择D,A排除;水源和地形不是决定性因素,可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6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
材料二:2000—2010年上海和全国人口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截至2016年12月,上海注册机动车达到359.9万辆,其中小客车283.7万辆(不包括新能源号牌小客车),同比增长36万辆,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一年。预计上海今年交通运行状况将更加严峻。
(1)2000-2010年上海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的原因: ,并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有利影响。
(2)目前上海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并分析该问题给上海带来的影响。
(3)上海市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 等。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上海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1)人口的迁移;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对个人:养老负担加重,老人保障不够 。
(3)河流;地形。
(4)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2000-2010年上海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的原因:是人口的迁移。其有利影响:1.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2.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2)从图文信息可看出上海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其影响是劳动力缺乏,青壮年负担过重及需赡养照顾众多孤寡老人,养老负担加重,老人保障不够等。
(3)上海位于长江与东海汇合处,所以上海是个河港又兼作海港;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适宜,降水较多;土壤肥沃等。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7.图甲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乙是该城市不同地点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市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盛行风向最可能是_____风。
A.西南偏西 B.西北偏西 C.东北偏东 D.偏北
(2)由此可知,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城市( )
A.上海 B.孟买 C.新加坡 D.伦敦
(3)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哪里?
(4)该城市的A、B、C、D、E五地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 A (2)D (3)高速公路穿越老城区。 (4)A E B (5)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可能形成新的卫星城(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
(1)由自来水厂的位置,可断定该市河流干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由图甲中工业区的位置,可知该地常年盛行偏西风,再根据该地南北两侧工业区的位置进一步断定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2)由(1)题分析,该地最可能为伦敦,因其终年处于西风带内(北半球西南风)。
(3)该城高速公路穿过城区,严重干扰了城内交通。
(4)由图乙分析可知,A城人口迁移差额率最小且为负值,而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故人口不断减少。E城人口迁移差额率最大且为正值,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故其人口增长最快。B城人口迁移差额率为-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相互抵消,人口数量不增不减。
(5)据图中城区的变化特点可分析出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读图可知,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在远郊区形成新的卫星城。
28.读“世界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风水田农业属于________密集型农业,主要分布在B________、C________和D________地区,主要特点有哪些?
(3)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气候区,其中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填字母)。养羊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大牧场放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2)劳动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3)干旱、半干旱 A E F G H
【解析】
(1)图例①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是以大牧场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②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季风水田农业人多地少,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分布在B东亚、C南亚和D东南亚地区;季风水田农业人多地少小农经营;一年二到三熟,单位面积产量高,人口多但商品率低;经济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水旱灾害多发,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3)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其中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美国E和阿根廷A;养羊业占重要地位的是澳大利亚F和南非H。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1990年为268万头,到2006年已达到1401.6万头,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1)乳畜业的生产特征是 ___ _、_ ___、____。
(2)说明我国奶牛存栏量、牛奶总产量的变化特点。
(3)根据表格材料,说明我国乳畜业分布地区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对产业的影响。
【答案】(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2)奶牛存栏量和牛奶总产量都稳步增加,但牛奶总产量增加速度快于奶牛存栏量。
(3)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水热季节变化大的季风气候区,牧草质量相对较差、冬季草饲料供应紧张;距离东部沿海乳畜市场较远。
【解析】
(1)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商品化、集约化的生产特征。
(2)我国奶牛存栏量、牛奶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
(3)题目要求分析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对乳畜业的影响,气候影响牧草,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水热季节变化大的季风气候区,这些地区牧草质量相对较差、冬季草饲料供应紧张;同时,中国的乳畜业的分布地距离东部沿海乳畜市场较远。
【点睛】
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美国东北部为冷湿),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适宜生长多汁牧草;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城市分布集中,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