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00 KB
  • 2021-09-09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8-1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讲义)-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讲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及特点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形态、特征及位置对比如下:‎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CBD的特点:‎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三种功能区的比较:(理解) 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特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数量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 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也有向郊区交通运输便捷处移动的痕迹,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所占比例大。‎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 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的,常见的有: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模式 形成因素 例子 相同点 同心圆模式 地租(距市中)因素 成都 ‎①城市中心区均为中心商务区;‎ ‎②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背向发展 扇形模式 交通的发展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地租、交通等多种因素 淄博、重庆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最主要);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 1、 经济因素(地租的差异)(理解记忆)‎ 表现: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即付租意愿)。‎ 而在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地租有高有低。‎ 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1) 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从市中心开始向外,地租不断地降低。‎ 各功能区的用地要求不同(如下表),付租的意愿也不相同。‎ 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OA段地价最高,为商业区;‎ AB段地价次之,为住宅区;‎ BC段地价最低,为工业区。‎ 受市中心距离远近 地租的模型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 ‎(2)交通条件越便捷,地租越高。‎ ‎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地租曲线的判读技巧 ‎1.读极值:即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市中心多为地租最大值,远郊多为地租最小值。‎ ‎2.读疏密:一般来说越靠近市中心,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远离市中心,等值线稀疏,变化越小。‎ ‎3.读凹凸:①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数值由内向外递减;‎ ‎②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向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影响因素有交通、知名度、环境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1)城市发展初期:地域面积狭小,功能区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2)城市发展后期:地域面积扩大,功能区分异明显。‎ 表现: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原因: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在后期城市功能区出现分异,其实也是体现了城市在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三、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判别 ‎1、商业区的布局:商业区面积较小,但要求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大量的消费群体,因此是分布在区域的中心,多条交通线路交汇点。‎ ‎2、住宅区的布局:考试有两种考法,一是比较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宅分布的位置。高级住宅分布在城市边缘(接近郊外),常与文化区、旅游区相连。低级住宅布置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二是工业区与住宅区选择布局的比较,与风向联系,要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地带,空气比较清新,污染小。‎ ‎3、工业区的布局:首先应该明确工业的特点判断是属于何种污染类型。‎ ‎(1)水污染类型的工业: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电镀厂等 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1) 大气污染类型的工业:钢铁厂、火电厂、水泥厂 ‎① 在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图1)。如欧洲西部的常年吹盛行西风。‎ ‎② 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避开对吹的地区,布局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图2)。如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季风。‎ ‎③ 多风向时: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图3,工业应该布局在C。‎ 该类型题多通过风频玫瑰图来判断。‎ 风向玫瑰图(风频玫瑰图是一个地区多年的风向频率的统计图)‎ 判断风向:边上各点到中心点的长度即表示风频的大小,长度越长,风频越高。‎ 4、 绿化带的布局:绿化带应布局于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隔离工业区对住宅区的环境污染。‎ 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一般布局原则 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 举例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噪声污染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布局在河流上游 要求水源清洁 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商贸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用地多,交通方便 仓库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靠近市场 奶牛场、蛋鸡场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划分及影响等级的区位因素:[记忆]‎ ‎(一)城市等级的划分 ‎ 世界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城区常住人口)‎ ‎ ‎ ‎(二)城市等级的影响因素:‎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主要)(上海、广州) ‎ ‎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 ,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资源能支撑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 以上海为例: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2.丰富的资源(大庆、攀枝花)‎ ‎3.发达的交通(石家庄)“火车拉来的城市”‎ ‎【城市区位选择分析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恶劣);××水热适中(不足);××地形平坦(崎岖);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缺乏)‎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交通、政策、宗教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经济欠发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优惠政策的促进;××宗教圣城 二、城市的服务功能 ‎1.服务功能: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能够为其本身及周围地区提供服务。‎ ‎2.服务范围:城市接受的服务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附近的小城镇、广大的农村地区 ‎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差异:‎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4.人口条件:‎ 人口稀少地区,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人口稠密地区,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 三、城市等级体系及中心地理论 ‎1、城市等级体系:‎ ‎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2、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同一体系下小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中心地理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解)‎ ‎(1)形成前提:人口分布均匀、交通条件一样的平原上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嵌套的特点:‎ a.城市的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低一级城市位于高一级城市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上;‎ b.高级城市数目少,低级城市数目多;‎ c.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互相独立、不重叠,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d.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倍。‎ ‎(3)中心地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情况:‎ 中心地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商业网点的布局、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 在实际生活中, ①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类似正六边形的图形;‎ ‎②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③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有变化;‎ ‎④ 中心地不一定在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 总结:‎ ‎【课堂练习】‎ ‎(2018年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7,回答1—2题。‎ ‎1.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1.A 2.D ‎【解析】1.据图可知,I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确,C错误;II区离市中心较近,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IV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 ‎2.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均错误。故选D。‎ ‎(2019年天津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7),回答3—4题。‎ ‎3.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4.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答案】3.B 4.D ‎【解析】3.首先要通过选项中描述,确定好对应图中区域。上面两图是工业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下面两图是居住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从上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他区中,甲河以南的区域,工业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略微增加,反映的工业功能是变强,A错;从下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区域,居住用地的范围明显增大、比重的涂色深度明显增加,反映的是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对;从上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工业用地涂色明显变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中部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也就不存在新建工厂集中在中部的情况,C错;从下面两图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的涂色深度皆有增加,且新增住宅主要分向中东部地区扩展,并无在乙河沿岸集中扩大的情况,D错。故选B。‎ ‎4.通过图中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以得知,主城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都大大增加,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升,城市建设过程会出现城市拥挤和交通堵塞,需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解决,D正确。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增长在乙河以东的南部地区,污染从材料图中得知应该是有向局部区域聚集,并非简单概括为扩散,A错;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就业岗位会增加,B错;居住用地在图中分布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距离适合,C错。故选D。‎ ‎(2019年北京卷)图6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第5题。‎ ‎5.该图体现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答案】5.D ‎【解析】5.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错;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错;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错;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故选D。‎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6题。‎ ‎ ‎ ‎6.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答案】6.D ‎ ‎【解析】6.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7—8题。‎ ‎7.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8.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7.B 8.C ‎【解析】7.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 ‎8.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