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 MB
  • 2021-09-09 发布

【地理】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月宫”的故事。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月宫”属于(  )‎ ‎①河外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如果图中有一个天体是“月宫”(月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是行星 B. E是卫星 C. S是恒星 D. M是恒星 ‎3. 人类目前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  )‎ ‎①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 ②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③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太小 ④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月宫”位于月球上,属于地月系,④对。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②、③对。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级,是并列关系,没有包含关系,①错。D对,A、B、C错。‎ ‎【2题详解】‎ 如果图中有一个天体是“月宫”(月球),月球是天体,不是天体系统,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组成最小的天体系统,图中M是卫星月球,A、D错。 E是行星地球,B错。S是恒星太阳,C对。 ‎ ‎【3题详解】‎ 人类目前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且大气非常稀薄,①对。月球上没有液态水,②对。月球上的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太大,③错。月球上有太阳辐射,④错。A对,B、C、D错。‎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 黄土高原 B. 东南丘陵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5. 上题所选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 海拔高,距太阳近 C. 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 D. 海拔高,大气稀薄 ‎6. 下列能源中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 ‎①潮汐    ②沼气    ③煤炭   ④地热    ⑤水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从资源条件来看,太阳能资源越丰富,就越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且纬度较低,因此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C符合题意。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区属于季风区,降水相对较多,云雨天气比青藏高原多,空气密度比青藏高原大,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我国许多地区纬度比青藏高原低,但太阳能资源不如青藏高原,因此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A错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仅‎4千米以上,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讲,距离过小,因此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与距太阳远近关系不大,B错误。青藏高原居内陆,但离海洋不远,其晴朗天气多主要是因为海拔高、水汽少而引起,C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判断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强,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潮汐能是天体引力形成的,其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①错误。地热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因此其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④错误。煤炭、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因此其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③正确。沼气属于生物能,为有机物发酵而产生的能源,水能是水循环环节中水的流动与下落而产生的势能,其归根结底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②⑤正确。故选B。‎ 当地时间‎2017年8月21日,日全食如期而至。这个百年一遇的景象,不仅让众多天文爱好者体验到日全食带来的震撼,也给科学家探索日、地、月三星奥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大气层 ‎8. 出现日全食是因为( )‎ A. 太阳黑子增多 B. 小行星位于日地之间 C. 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D. 大气层中云层厚度大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光球层的亮度最大,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的光球层,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是色球层,故A项正确。‎ ‎【8题详解】‎ 黑子数量的多少与日全食无关,故A项错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会出现日全食的现象,故C项正确,B项错误;云层的厚度与日全食无关,故D项错误。‎ ‎9.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 连续性降水 B. 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 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 狂风暴雨 ‎【答案】A ‎【解析】‎ ‎【详解】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面,暖锋过境时,往往出现阴雨天气并伴有连续性降水现象,据此选A。‎ ‎10.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 A. 冷锋过境天气 B. 暖锋过境天气 C. 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 D. 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转阴并伴有大风,过境后出现降温天气,该现象与冷锋天气吻合。单一气团影响下,天气晴朗;暖锋过境会升温;华北一般不会出现准静止锋;反气旋影响下天气晴朗。据此选A。‎ ‎11.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 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的,A错;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B对;台风是气旋影响下的天气,C错;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D错。‎ ‎12.关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 ②锋面气旋属于低压系统 ‎ ‎③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下沉,天气晴朗 ④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一定产生雨雪天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①正确。锋面气旋属于锋面与气旋的组合天气系统,而气旋属于低压系统,②正确。低压系统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③错误。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产生阴雨天气,不是一定降雪,④错误。故选A。‎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C. 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③‎ D. 多云的夜晚④辐射能力几乎消失 ‎14. 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和哪个过程相关(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①是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为主,A错误。④被称为大气逆辐射,B错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③(地面辐射),C正确。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④辐射能力较强,D错误。选C。‎ ‎【14题详解】‎ 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即和图中③和④有关,C正确。选C。‎ ‎1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 过境后天气转暖 B. 过境后气压升高 C. 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 冷空气一般在锋面的下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暖,冷锋过境后天气转冷,A不对。暖锋过境后气压降低,B不对。冷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C不对。 冷空气密度较大,故一般在锋面的下面,D正确。故选D。‎ ‎16.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属于低压中心,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B、D错。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对应的天气系统图A,A对。C错。‎ ‎17.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心气流下降 ②中心气流上升 ③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④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气旋是中心气流上升的低压系统,①错误②正确;气旋过境时,气流上升过程中会冷凝形成降雨,一般会有阴雨天气,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某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若图中表示热力环流,则以下关于近地面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B. 海洋气压高于陆地 C. 该地此时正值白天 D. 该地此时正值夏季 ‎19. 若图中表示某类水循环,其名称是( )‎ A. 小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陆上内循环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判读。若图中表示热力环流,则此时吹陆风,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在海平面形成低压中心;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A正确,B错误。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该地此时正值夜晚,C错误。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此时为冬季,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类型。水循环的类型包括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上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由图可知,此类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所以为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故选B。‎ 读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0.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0. B 21. B ‎【解析】‎ 本题组以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循环的动力、水循环的环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0题详解】‎ 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③符合题意。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②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①、④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①对。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②错。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③对。图中没有显示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④错。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下图为“收集雨水房屋的设计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23. 该类房屋的雨水利用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 补充城市地下水 B. 减缓城市内涝 C. 缓解城市缺水状况 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24. 单从该房屋功能讲,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发挥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 A. 北京 B. 济南 C. 南京 D. 广州 ‎【答案】22. B 23. C 24. D ‎【解析】‎ ‎【22题详解】‎ 雨水收集方式首先影响是地表径流,若无该装置降水会直接转换为地表径流,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收集雨水主要是为了使用,并非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误。收集雨水装置收集雨水数量有限,缓解城市内涝现象效果不大,B错误。通过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C正确。收集雨水装置与居住环境质量高低无直接联系,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收集雨水装置在一年中发挥时间最长的应为雨季最长的地区。在我国雨季南方长、北方短,因此发挥最长时间的应为广州,D正确。故选D。‎ ‎25.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是( )‎ A.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 B.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D. 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水循环会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A正确。通过水循环各环节的运动会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正确。水循环可通过如流水侵蚀、堆积作用等不断塑造地表形态,C正确。水循环通过洋流、径流等输送维持各纬度热量收支平衡,D错误。故选D。‎ 读下图所示的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6. 上图中地貌景观属于冲积扇地貌的是(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27. 属于风力沉积的地貌是(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28. D图所示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 A. 峡谷地区 B. 高原地区 C. 河流出山口 D. 入海口处 ‎【答案】26. A 27. B 28. D ‎【解析】‎ ‎【26题详解】‎ A为冲积扇,B为沙丘,C为冰川地貌,D为三角洲。故属于冲积扇地貌的为图A,A正确。故选A。‎ ‎【27题详解】‎ 冲积扇成因为流水堆积,A错误。沙丘成因为风力堆积,B正确。冰川U型谷成因为冰川侵蚀,C错误。三角洲成因为流水堆积,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河流流速缓慢,受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小,泥沙俱下形成。因此其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地区,D正确。故选D。‎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小题。‎ ‎29. 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 地形平坦 B. 地下水丰富 C. 降水稀少 D. 土壤肥沃 ‎30. 上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 A. 西藏地区 B. 华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答案】29. C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从漫画可处地表植被稀疏,但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降水稀少,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 ‎【30题详解】‎ 上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故选D。‎ 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 受西风带控制 ‎ B. 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32. ②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季雨林 ‎【答案】31. D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成因。由图可知,⑤气候类型位于30°N-40°N大陆的西岸,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D正确。故选D。‎ ‎【3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②气候类型位于25°N-35°N大陆的东岸,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是③温带季风气候和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带性植被,A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⑤地中海气候的地带性植被,C错误。热带季雨林是①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4. 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答案】33. A 34. B ‎【解析】‎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A正确。故选A。‎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上题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为森林带,越靠近内陆地区水分越少,依次形成草原带、荒漠带。该地域分异规律东西更替,南北延伸,形成的基础是水分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B正确。故选B。‎ 下图是“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中①~④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C. 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D. 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36. 围湖造田使该地生态环境恶化,体现了( )‎ A.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C.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点 ‎【答案】35. D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图可知,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调蓄能力下降,丰水期不能容纳更多的洪水,枯水期不能为河流补给更多的水源,使洪涝灾害加剧,因此①为调蓄能力减弱,②表示洪涝灾害加剧;湖泊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③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④粮食产量下降,因此会开垦耕地,综上,D正确。故选D。‎ ‎【3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理解。从上题分析可知,表中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演化,整个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故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B正确、D 错误。图示的围湖造田使该地生态环境恶化,这一过程发生在同一个区域,A错误。图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并未产生新功能,C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本题可以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但注意两者间的因果联系。‎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38.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37. C 38. B ‎【解析】‎ 蔬菜大棚主要运用了保温作用的原理,即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故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密闭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减少热量交换产生热量损失;另外可以有效的保持大棚内的大气的湿度和土壤中的水分等。‎ ‎【3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水蒸气遇到塑料大棚不能通过,大量水蒸气凝结形成液态水再回到地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光照强度和太阳辐射的强度有关,大棚无法提高光照强度,叙述错误,C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气流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B图,B正确。故选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观察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沙石增温快,降温慢 B. 水增温快,降温慢 C. 沙石增温快,降温快 D. 水增温慢,降温快 ‎40.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 C. D. ‎ ‎【答案】39. C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从沙石、水、昼夜环境、测定温度推断,该实验原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沙石比热容小、增温快,水比热容大、增温慢;夜晚,沙石比热容小、降温快,水比热容大、降温慢。C正确。选C。‎ ‎【40题详解】‎ 从沙石、水、昼夜环境、测定温度推断,该实验原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图白天,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增温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正确,符合题意。A图为海陆间水循环,B图为暖锋,D图为地形雨,均和实验关系不大。选C。‎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个空,20分。‎ ‎4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______(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2)华山的形成与图中______地的成因相似(填写字母)。‎ ‎(3)C、D两地中,属于背斜的是______地,属于向斜的是______地。‎ ‎(4)图中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 ‎(5)A、C、D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地,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__地;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地的地下。‎ ‎【答案】(1)B 南 (2) A (3) D C (4)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成山。 (5)D C D ‎【解析】‎ ‎【详解】(1)B处为谷地,水在重力作用下,向谷地汇集,因此容易发育河流,而A和C两处高于周围,不可能形成河流。我国位于北半球,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右偏,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侧为右侧,因此河水偏向南岸,南岸侵蚀严重。‎ ‎(2)华山是断块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的,A是断层上升岩块,华山的形成与图中A地的成因相似。‎ ‎(3)C、D两地中,D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C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 ‎(4)图中C向斜在地貌上是山地,其成因是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两侧岩性较软易被侵蚀,所以C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成山。‎ ‎(5)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D是背斜,A是地垒,两侧裂隙多。A、C、D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D。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是向斜,找到地下水的是C。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D是背斜。‎ ‎42.下面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左图中甲图气压带、风带位置比乙图_____(偏北或偏南),其成因是_______。‎ ‎(3)右图中E地沿岸常年在④的影响下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4)右图中D海沿岸气候特征________该地属于________气候,其成因___________。‎ ‎(5)右图中由A到E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地域分异(地带性)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多雨 (2)偏北 (3)太阳直射点北移 (3)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4)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 (5)纬度地带性 热量 ‎【解析】‎ ‎【详解】(1)①气压带地处赤道附近,因为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其盛行上升气流,因此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往往是高温多雨。‎ ‎(2‎ ‎)据图可知甲图中气压带风带比乙图中相对偏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的原因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因此可知其偏北主要原因为太阳直射点北移。‎ ‎(3)E地终年受④西风带控制下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 ‎(4)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到西风带的控制,温和湿润。‎ ‎(5)A至E为南北方向,主要的差异为热量的差异,因此体现了自然地理纬度地带性分异的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