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7.50 K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平遥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试题
文综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教室走廊在大寒日13时(北京时间)前后开始受到阳光照射,而不再被南楼遮挡。下图是某同学于当天拍摄的一张日照教室走廊的照片和二十四节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同学拍摄照片时,面向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2. 教室走廊被南楼挡住不能在正午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致开始于
A. 冬至 B. 大暑 C. 小雪 D. 小满
3. 该校可能位于
A. 黑龙江省 B. 浙江省 C. 云南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
【1题详解】
根据题意,教室走廊在大寒日13时(北京时间)前后开始受到阳光照射。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大寒日到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地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入射。根据左图,阳光从左侧入射,因此左侧是南方,据此可判断该同学面朝西方,正确答案为B。
【2题详解】
根据题干,据所学知识,开始受到阳光照射不再被南楼遮挡的节气为冬至后第二个节气大寒,则其被南楼挡住不能在正午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致开始于冬至前两个节气,即小雪。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学校走廊大寒日的北京时间13时即不再受南楼遮挡,说明此时正值当地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应为当地时间正午12时。据此可判断,该地比北京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应处于105°E附近,云南省符合题意。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昼长夜短时间的对称性: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
该对称性原则也适用于各类涉及地球运动规律的题型解答。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铁路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 沿山脊分布 B. 沿河谷分布
C. 沿等高线分布 D. 沿纬线分布
5. 图中东段铁路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 裁弯取直,提高车速 B. 经过河流少,减少投资
C. 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 D. 减小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6. 从图中居民点分布特点推测,该地易发
A. 洪水 B. 地震 C. 干旱 D. 风暴
【答案】4. B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铁路和河流基本重合,河流只可能在谷地而不可能在山脊,A错误B正确;河流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也不会是沿等高线分布,C错误;纬度不影响铁路线的走向,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据图可知,东段铁路的南线经过的居民点多,过境道路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故选D。
【6题详解】
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据图中居民点的分布可知,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且地势较高的地方,说明该地易发生洪水灾害。故选A。
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①③④
8. 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A. 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 B. 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 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 D. 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9. 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A. 岩性坚硬 B. 河流较多 C. 降水较少 D. 断裂较少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水口,说明悬瀑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发生在陡崖处形成悬崖式瀑布,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悬瀑形成,故选B。
【8题详解】
由图可知,悬瀑底处海拔低于溶洞、暗河及瀑布顶端,说明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溶蚀,C对。降水大小及发育的河流流量大小与否对悬瀑形成无关,A错。悬瀑不是地壳运动形成的高差,是流水下蚀形成的,B错。河流下蚀速度快于溶蚀,下蚀后分离的岩体在流水溶蚀下,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形成,与溯源侵蚀无关,D错。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湘西峰脊峡谷地区峡谷众多,而形成峡谷的基础是断裂发育,在断层处,岩石破碎,被流水侵蚀形成多个峰脊,而台地峡谷区域台地较少,是由于断裂较少,故选D。
下图为2019年某日世界三城市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墨尔本(38°S,145°E),a取值为3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日所在时段大致为
A. 2~3月 B. 7~8月
C. 9~10月 D. 11~12月
11. ③表示的城市最可能是
A. 新加坡(1°N,1 04°E) B. 常州(31°N,120°E)
C. 悉尼(33°S,150°E) D. 纽约(40°N,75°W)
【答案】10. B 11.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太阳视运动轨迹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0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此日三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夏半年,B答案符合题意。故该题答案选B。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6°N,正午时③地正午太阳视运动轨迹位于正南方,说明其位于16°N以北,根据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75°可估算出其纬度约为31°N,B答案符合题意。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二分日均正东诶出,正西日落;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
(1)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
(2)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形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
【答案】(1)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 500 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2 分);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2 分);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2 分)。
(2)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候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
【解析】
(1) 通过等高线和河流走向可以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500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
(2)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温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
13.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候,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区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洪积扇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该地区洪积扇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3)说出与图中其他区域的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
【答案】(1)分布不均匀,南部(东南部)数量多,集中连片,北部(东北部)数量少;主要分布山麓东部地区 (2)贺兰山东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河流、沟谷发育众多;山麓地带坡度减缓,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屑碎物质堆积成大量洪积扇 (3)甲地位于低山区,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水流搬运能力较弱
【解析】
【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1)图中洪积扇的分布特点可以结合图示从整体分布、具体的分布情况分析。(2)洪积扇的形成多与河流流速、含沙量、流量、河流数量、地势等均有关。结合图示具体分析。(3)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河流流程等均有关,要明确并非甲的河流不携带砾石,而是其砾石已在别处堆积。
(1)图中洪积扇的分布特点首先看整体分布,再看具体的分布状况,比如集中分布区域在哪个位置,等等,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2)洪积扇发育于山麓地带,与河流携带物质的数量、水量、河流数量、地势等均有关。该地区洪积扇多分布于贺兰山东部,这是因为这里地处迎风坡,河流众多,出山口、山麓地带坡度减缓,河水搬运能力减弱,碎屑物质在此大量堆积形成洪积扇。
(3)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位于低山区,由于相对高度较小;图中显示甲地的河流较长,河流到此位置水流搬运能力较弱,携带物质中大颗粒多堆积于出山口,到甲处堆积物中砾石较少,多为小颗粒及细沙物质等。
1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材料二 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根据我国西南地区位置图,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指出当时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原因。
【答案】(1)平均海拔高,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
(2)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
(3)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解析】
【分析】
该题立足驼峰航线,考查学生四大解题能力。
【详解】(1)据材料可知,驼峰航线要经过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平均海拔高;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高,飞机的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此外,该区纬度较低,且处于季风区,对流层厚度大,对流运动显著;季风气候,气流紊乱,天气多变,多云雨天气,飞行困难等。
(3)据图可知,攀枝花市位于河谷地形中,北部有高大山脉的存在,冬季能够阻挡来自北部的冷气流;河谷地形,山高谷深,气流越过山脉后沿坡地下沉,不断增温,因此其1月份平均气温高。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解题时应根据材料所列述条件合理分析进行性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