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 MB
  • 2021-09-09 发布

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读下图“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C.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 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 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C.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D. 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甲中月球绕地球旋转,构成地月系;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与其他七大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因此图乙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外观呈“铁饼状”的银河系之中,因此丙为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因此丁为总星系。故D正确。‎ ‎【2题详解】‎ A、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起绕太阳公转,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正确;‎ B、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而非1.5千米,B错误;‎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自然天体,而非一颗人造卫星,C错误;‎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距银心(银河系的核心)2.5万光年,在猎户旋臂(银河系的四大旋臂之一)附近,而非银河系的中心,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属基础性题目,较容易。第二小题易错选成B答案,一字之差,解答时需仔细。‎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A. 耀斑 B. 日食 C. 日珥 D. 黑子 ‎4. 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 地表温度明显上升 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 全球频发强烈地震 D. 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中“黑气”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故D正确,A、B、C错误。‎ ‎【4题详解】‎ 黑子为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故B正确。地表温度明显上升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全球频发强烈地震是因板块运动所致;大气逆辐射作用主要受天气影响,故A、C、D错误。‎ 读下图“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5. 对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A. 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B. 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 C.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 D.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6.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 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其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A错误;‎ B、从地表到地心,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分成三大同心圈层。地表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至地心为地核,因此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下,B错误;‎ C、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 ,C错误;‎ D、从地表到地心,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同心圈层,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D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其中厚薄不均是地壳的突出特点,因此A错误;‎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 C、大气圈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C错误;‎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不均匀,垂直向上,空气越来越稀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地球圈层结构及水圈、大气圈、地壳等得特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8.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 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 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D.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位于地球大气的最里层,A错误;极光现象出现在高层大气,B错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C正确;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图中⑤表示大气的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保温作用 D. 辐射作用 ‎11.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 A. ①增强 B. ③减弱 C. ④减弱 D. ⑤增强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为被大气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⑤表示太阳辐射遇到云层后,被云层反射回宇宙空间,因此为反射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11题详解】‎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大气逆辐射减弱。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 水循环 B. 大气受热过程 C. 热力环流 D. 大气垂直分层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右侧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左侧热水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故A正确,B、C、D错误。‎ ‎【13题详解】‎ 该实验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温低、气压高,热的地方气温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环流。这种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故C正确。实验中没有降水、径流,不能模拟水循环现象,故A错误;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中无太阳光照,故B错误;按大气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一般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图中不能体现上述现象,故D错误。‎ ‎【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信息,‎2018年11月24日20时至‎11月25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上述地区在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空气湿度小 ②气温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风力较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当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灾措施是 A. 紧急撤离全部居民 B. 加强监测与预报 C. 大规模砍伐森林 D. 加固木质建筑物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人口密集不属于气象等级,故排除与③有关的答案。11月下旬,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深秋时节多大风天气,故B正确、A错误。‎ ‎【15题详解】‎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增大,应加强监测与预报,故B正确。紧急撤离全部居民应在火灾发生时,故A错误。大规模砍伐森林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加固木质建筑物不能防御火灾,故C、D错误。‎ ‎【点睛】‎ ‎“气象等级较高”是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第二下体解答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的含义。‎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生态林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构筑起绿水青山的生态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工程区 A.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B. 环境承载力降低 C. 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D. 环境承载力提高 ‎17.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减轻风沙危害 B. 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C. 减少生物多样性 D.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区域生物生产力得到改善和提高,有利于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变大。故D正确,A、B、C错误。‎ ‎【17题详解】‎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防水土流失。因此三北防护林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故A正确。防护林建设不能减轻京津冀地区汽车尾气污染,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故B、C、D错误。‎ ‎【点睛】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2018年北京市将建立停车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全市的停车资源基本信息统一监管,鼓励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实现车位“错时共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适于相互“错时共享”停车位的城市功能区是( )‎ A. 住宅区和行政区 B. 商业区和行政区 C. 工业区和商业区 D. 行政区和工业区 ‎19. 车位“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 )‎ A. 历史文化的差异 B. 生态环境的差异 C. 人口流动的差异 D. 风俗习惯的差异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错时停车适用于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以实现车位错时共享。住宅区晚上停车多,行政区白天停车多,可以错时共享车位。商业区、行政区都是白天停车多,工业区往往昼夜不息,停车都多。据此分析选A。‎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错时停车适用于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以实现车位错时共享。因此,车位“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停车位的时段差异,这种差异跟人口流动差异有关。现代城市功能区人口流动的差异并不是历史文化造成的。也不是生态环境的差异,与风俗习惯关系也不大。据此分析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 北港村是福建平潭的一个小渔村,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传统房屋建筑特色突出,入选福建省最美乡村。‎ 读“北港村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 ‎ ‎20. 北港村传统房屋建筑特色是 A. 高大雄伟的宫廷建筑 B. 小桥流水的江南楼阁 C. 高低错落的石砌房屋 D. 利于防御的圆形土楼 ‎21. 为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北港村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A. 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B. 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C. 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 D. 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 ‎【答案】20. C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分析图片及放大图可知,北港村传统房屋建筑特色是高低错落的石砌房屋,故C正确,与高大雄伟的宫廷建筑、小桥流水的江南楼阁和利于防御的圆形土楼不相符,A、B、D错误。‎ ‎【21题详解】‎ ‎“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传统房屋建筑特色突出,入选福建省最美乡村”等信息显示,北港村适宜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故D正确。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北港村不适合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故A、B、C错误。‎ 读“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国家统计局),完成下面小题。‎ ‎22. 据图可知,我国 A. 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最低 B. 1990年以来,城乡人口数量下降 C. 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D. 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增长放缓 ‎23. 图中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生态环境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22. C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A、图中纵坐标表示“比重”大小,因各年份人口总数未知,所以通过图中信息不能判定各年份乡村人口数量的多少,A错误;‎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因此1990年以来,城乡人口数量上升,B错误;‎ C、图中信息显示,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相等,C正确;‎ D、2010年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图中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曲线更陡,因此城镇人口增长增长加快,D错误。‎ 故选C。‎ ‎【23题详解】‎ 自1982年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城市发展速度快,城市有较好得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收入,所以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故A正确。相对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更好;经济原因是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B、C、D错误。‎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北京市“三城一区”(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加速发展期。怀柔科学城作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形态初露端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落户怀柔科学城。下图为“怀柔科学城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三城一区”的建设,助力北京市成为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国际交往中心 C. 文化中心 D. 科技创新中心 ‎25. 怀柔科学城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交通便利 ②技术力量雄厚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充足 ‎⑤政策支持 ⑥工业基础好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26. 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 推进城镇化进程 B. 人口向北京市中心迁移 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 阻碍工业化进程 ‎【答案】24. D 25. A 26. A ‎【解析】‎ ‎【2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三城一区”包括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落户怀柔科学城。因此“三城一区”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 。故D正确,A、B、C错误。‎ ‎【25题详解】‎ 科学城主要应体现在科技创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科技力量、环境质量、交通通达度要求高,对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要求低,排除与③④⑥有关选项,故A正确。‎ ‎【26题详解】‎ 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吸引人口从北京市中心向该地迁移。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重点在于认真解读材料,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北京市“三城一区”进入加速发展期,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成世界一流科学城。 ‎ 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 甲——公路 B. 乙——水运 C. 丙——铁路 D. 丁——航空 ‎28. 从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7. C 28.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 ‎【27题详解】‎ 甲的速度最快,运最小,故是航空,AD错。乙的运量和速度介于中间,是公路,B错;丙的运量较大,运速也较快,是铁路运输,故C正确;丁的运量是最大,但速度最慢是水运。所以选C。‎ ‎【28题详解】‎ 从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故答案选B。航空适宜运输量小、急需、贵重的货物,可排除A;铁路适宜远距离运输、量大的货物,可排除C。水运适宜运输量大、不急需的货物,排除D。‎ 四川省蒲江县以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且水质纯净,是历史悠久的柑橘种植区。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培育出优质柑橘品种——丑柑,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成为网红水果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蒲江丑柑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水能丰富 B. 历史悠久 C. 劳动力充足 D. 土壤肥沃 ‎30. 为提高柑橘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量,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②培育优良品种 ③大量施用化肥 ④改变气候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9. D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本题要求“有利自然条件”,故排除B、C项。水能丰富与否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故A错误。阅读材料可知,蒲江丑柑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且水质纯净。故D正确。‎ ‎【30题详解】‎ 为提高柑橘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量应加强宣传,推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完善交通、加快产品周转速度,①②正确;大量施用化肥不利于提升产品质量,③错误;人类无法改变大范围地区的气候条件,④错误。故A正确。‎ ‎【点睛】第一小题应注意“自然条件”的要求。‎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1.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答案】(1)AD ‎(2)规模 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容易。‎ ‎【详解】(1)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地区纬度、山体海拔高度较低,因此现阶段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 ‎(2)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 ‎(3)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溶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 ‎(4)分析考查报告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均为外力作用而成,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风、海浪和冰川作用。峰林为流水化学溶蚀而成、洪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因流水沉积而成,二者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沙丘因风力堆积而成,二者属于风成地貌。‎ ‎3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高山冰川融化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跨流域调水工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水体呈现三态变化 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2017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该制度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 (1). 水汽输送 (2). 降水 (3). 地表径流 (4). 蒸发 (5). C (6). BD (7). ③‎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容易题目。‎ ‎【详解】(1)图中①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代表水汽输送;②从天空垂直指向地面,代表大气降水;③位于地表,从高处流向地处,为地表径流;④垂直海面,指向天空,为海水蒸发。‎ ‎(2)环节①为海洋上空的水汽被输送至陆地上空;我国夏季风来自海洋,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故C正确,A、B、D错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故B、D正确。‎ ‎(4)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然而,一些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地区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地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等现象时有发生。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成为群众最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湖属于地表径流,故③正确。‎ ‎33.读“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1)造纸工业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循环利用产品 B.简化生产环节 C.增大能源消耗 D.减轻环境污染 ‎(4)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可持续发展。‎ ‎【答案】 (1). 固体废弃物供热、供电 (2). 废纸制浆(废水生物处理) (3). 中水回用 (4). 污泥焚烧 (5). 沼气发电 (6). AD (7). 生态 (8). 经济 (9). 社会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1)读图可知,造纸工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表现为利用固体废弃物供热、供电;实现循环利用所采取的措施有废水生物处理,废纸回收,制作纸浆,重新造纸等。‎ ‎(2)读图可知,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主要用途是中水回用、污泥焚烧、沼气发电。‎ ‎(3)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循环利用产品、减轻环境污染,但会增加生产环节、增大能源消耗。故A、D正确。‎ ‎(4)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这三个内涵。‎ ‎34.阅读我国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在农业、工业、科技、交通等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1)阅读资料一,描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的发展变化。‎ ‎(2)阅读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概括我国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3)影响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发生巨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我国改革开放40年在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 ‎【答案】(1)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描述,合理即可。例如:种植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80.0%下降到2017年的55.8%,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林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4%上升到2017年的4.8%,畜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5.0%上升到2017年的28.2%,渔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11.1%,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均上升;农业结构更加协调。‎ ‎(2)农业结构协调性增强;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等。(合理即可)‎ ‎(3)市场 政策 技术(交通等)‎ ‎(4)结合实际作答,合理即可。例如: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出行更加便捷;科技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更加丰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1)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种植业所占比重高,而林业、渔业等所占比重低。因此描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的发展变化应从各部门所占比重的变化以及结构的合理性两方面考虑。由图中信息可知,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均上升;农业结构更加协调。‎ ‎(2)我国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表现为:材料一显示,我国农业结构协调性增强;材料二显示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材料三显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3)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大的方面,其中自然区位条件较稳定,变化小;社会经济区位条件随时间发展会发生明显改变。结合我国国情可知,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发生巨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市场需求扩大、国家实施惠农政策 、农业技术进步、交通不断完善、劳动力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4)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主要表现为:①经济领域:城乡市场非常繁荣;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显著。 ② 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举例: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绿色消费;原来人们一般住平房,现在多是楼房;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余钱用于各类投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建设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举例: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并获金牌第一;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嫦娥一号探月成功;研制大飞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