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 MB
  • 2021-09-09 发布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0-1《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32张PPT)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章  工业 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 1 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 3 - - 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 1 ) 自然因素 : 土地、 水源   、原料、动力等。   ( 2 ) 社会经济因素 :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劳动力   等。    2 . 选址原则 : 从经济利益看 ,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 , 以花费最低的 生产成本   获得最高 利润   。   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 变化 - 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工业导向 类型 - 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易错辨析工业导向类型的特殊 案例 - 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1 ) 经济因素 : 交通   和科技进步使得 原料   、劳动力 数量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 , 市场   、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 2 )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 环境质量   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 3 ) 社会因素 : 政策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之一。   - 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山东烟台二模 )“ 工业 4.0” 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 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 , 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 , 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 , 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 , 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据此完成第 1~3 题。 - 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A ) A.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 提高 B . 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 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变 大 D . 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2 .“ 工业 4.0” 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C ) A. 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 成本 B . 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 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 生产 D . 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3 . 下列不属于 “ 工业 4.0” 主题内容的是 ( D ) A. 智能工厂 B. 智能 生产 C . 智能物流 D. 智能采矿 - 1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根据材料可知 , 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的依赖度在提高 , 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减小。第 2 题 , 根据材料可知 , 在 “ 工业 4.0” 时代 , 工业生产主要表现为满足个性化需求 , 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将受到冲击。因而资源配置、信息交流、技术等环节联系更紧密 , 工业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 , 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第 3 题 ,“ 工业 4.0” 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 , 所以主题内容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 不包括智能采矿。 - 1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 变化 - 1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临海型布局与临空型布局 ( 1 ) 临海型布局 :20 世纪 80 年代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 , 钢铁工业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弱 , 区位选择逐步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靠近 , 形成了 “ 临海型 ” 的钢铁工业布局。目前 , 我国钢铁企业的 “ 沿海搬迁战略 ” 正是这一布局形式的具体体现。临海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反映出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在减弱 , 市场、交通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 2 ) 临空型布局 : 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 , 升级换代速度快、周期短 , 因此其区位选择除了要求接近知识、技术源 , 越来越需要靠近航空港、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地区 , 从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 “ 临空型 ” 布局。 - 1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全国 Ⅲ 卷 ,1~3 ) 目前 , 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 , 控制国际棉花进口 , 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 , 在国外建纺纱厂 , 并将产品 ( 纱线 )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 , 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底 ,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第 1~3 题。 - 1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利润比建在美国高 , 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D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2 .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 , 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C ) A. 原料价格 B. 劳动力价格 C. 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3 . 该案例表明 ,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 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B ) A. 原料使用量 B. 劳动力使用量 C. 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 1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结合材料中关于各国纺织工人工资水平的信息 , 进一步确定劳动力价格是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 故选 D 项。第 2 题 , 美国经济发达 , 消费水平高 , 原料和劳动成本较高 , 故排除 A 、 B 两项 ; 由题干知 , 纺纱厂的市场主要是我国 , 故排除 D 项。故选 C 项。第 3 题 , 企业布局和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 根据题干材料分析 ,K 企业能够在美国布局纺纱业主要是因为降低了劳动力使用量 , 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 故选 B 项。 - 1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 〔 2014 全国 Ⅰ 卷 ,37( 1 )( 2 )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 , 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位置见下图 )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 , 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 , 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 1 ) 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 2 ) 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 1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答案 (1) 沙特阿拉伯 ( 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 ) 濒临海洋 , 产品运输方便 ; 磷酸盐矿品位高 , 储量大 , 易开采 ; 油气资源丰富 , 能源成本低 ; 资金雄厚。 (2) 高温干燥 , 淡水资源短缺 , 施工环境差 ; 地处偏远地区 , 人口稀少 , 劳动力缺乏 ; 地区开发历史短 , 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 1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思维流程 第 ( 1 ) 题 , 分析如下。 图示信息 : ① 沙特阿拉伯东临 波斯湾   , 西临 红海   → 海运便利 , 便于 产品   运输。 ② 大量油田密集分布于波斯湾附近以及沙特阿拉伯 → 油气资源丰富 , 能源   成本低 , 资金   雄厚。   文字信息 : ③ 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磷酸盐矿 品位   高 , 储量   大 , 易开采 ( 最主要优势条件 ) 。   - 1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第 ( 2 ) 题 , 分析如下。 图示信息 : ① 沙特阿拉伯地理位置、沙漠分布 → 高温干燥 , 淡水   资源短缺 , 施工环境 差   。   文字信息 : ② 21 世纪初 , 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 地区开发历史 短   , 工业与基础设施 薄弱   。   综合信息 : ③ 文字信息 “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 和图示城市分布 → 地处偏远地区 , 人口 稀少   , 劳动力   缺乏。   - 2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二   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 影响 1 .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 污染严重   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新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2 . 不同类型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 - 2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市风向频率玫瑰图。读图 , 完成第 1~3 题。 1 . 图中 ①②③ 分别代表 ( C ) A. 全年平均风频、 7 月风频、 1 月风频 B.7 月风频、 1 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C.1 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7 月风频 D.1 月风频、 7 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 2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根据该市风频特征 , 以下工业区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 A ) - 2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传统理论根据风频特征指导工业布局 , 在单一城市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城市群的出现 , 就凸显其局限性。以下适用于城市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C ) ① 搁置问题 , 等拥有经济实力再来考虑  ② 进行工业生产技术改造 , 采用清洁工艺  ③ 调整工业结构 , 产业转型升级  ④ 中心城市向最小风频上风向的城郊转移重化工业 , 集中发展新兴产业  ⑤ 各城市分工合作 , 合理布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 2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我国北方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 , 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 , 因此图中 ① 线表示 1 月风频 ;7 月 ,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 , 北方地区纬度较高 , 受东南季风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 夏季风频率小于冬季风 , 全年平均风频位于中间 , 因此图中 ②③ 分别表示全年平均风频和 7 月风频。第 2 题 , 从图中看出 , 该城市最小风频为西风 , 故工业区应该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 即城市的西部郊区 , 且与居住区之间由绿化带隔开。第 3 题 , 从城市群的角度分析 , 采用清洁工艺、产业升级转型、各城市分工合作等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合理措施。 - 2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 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 2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空气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 ( 1 )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 , 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 , 则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图 1 中 A 处。 ( 2 ) 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如图 2 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 , 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 A 、 B 两处。 - 2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3 )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图 3, 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为西风 , 最大风频是东北风 , 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 A 处。 ( 4 ) 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 , 空气污染企业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 如图 4 中的 A 、 B 处。 - 2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思维流程 本题为开放性设问 , 既可赞同 , 又能反对 , 要言之有理 , 论之有据。 ( 1 ) 赞同 : 图文信息资料和分析归纳思路如下。 ① 甲地地广人稀 , 人口较少 → 未利用土地   多 → 广阔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 矿物废渣   等。   ② 乙地为位于波斯湾的港口 , 油田、城市、人口、交通网分布密集 → 人类活动 频繁   , 经济活动 密集   → 轻微的环境污染也会带来较 大   的损失 , 对污染更 敏感   。   ③ 乙地位于港口 → 磷酸盐工业废物有污染 海洋   的风险。   - 3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 ) 反对 : 图文信息资料和分析归纳思路如下。 ① 甲地由于地处内陆 , 淡水   资源更加短缺 , 植被 稀少   , 沙漠广布 → 生态环境更 脆弱   。   ② 乙地开发程度 高   , 开发历史久 , 人口、经济活动密集 , 工业基础等比较 完善   → 环境保护设施较 完备   , 污染物处理技术 较 成熟   。   - 3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4 全国 Ⅰ 卷 ,37( 3 )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 , 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 位置见下图 )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 , 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 , 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 , 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 , 与乙地相比 , 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 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 , 阐述理由。 - 3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答案 赞同。甲地人口少 , 未利用土地多 , 能容纳更多污染物 ; 乙地人口多 , 经济活动密集 , 对污染更敏感 ; 位于港口 , 容易污染海洋等。〔或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 ( 水资源短缺 , 植被稀少 , 易沙漠化 ); 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 , 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