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6.50 KB
  • 2021-09-10 发布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测试:33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课时作业(湘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规范特训33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 解析:由图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 答案:D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解析:由图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C ‎[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答案:A ‎4.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解析: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答案:D ‎[2019·山东德州模拟]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 A.市场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6.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6.解析:第5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故A项正确。第6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需要有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故D项正确。‎ 答案:5.A 6.D ‎[2019·南昌模拟]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7~8题。‎ ‎7.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人才 D.市场 ‎8.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 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7~8.解析:第7题,图中M是高精加工工业、N是知识密集产业,而知识密集产业的关键要素是人才。第8题,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不断出现新型的工业类型,同时原有的工业类型依然会存在,只是在产业中的比重会有所降低,则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图中显示不同的经济时代都倚重资源条件,只是资源类型有所差异。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会有所降低。‎ 答案:7.C 8.B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9~11题。‎ ‎9.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解析:‎ 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地区,黑龙江距海也不远,故A错误;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 答案:B ‎10.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解析: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错。‎ 答案:A ‎11.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D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河北唐山统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爱尔兰历史悠久,目前人口不足500万,但爱尔兰人的后裔在美国约有4 000万,在全球约有7 000万。爱尔兰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境内植被覆盖率高,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畜牧业发达。该国M高新技术开发区(下图中所示)的建设,带动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为爱尔兰实现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跨越做出了贡献,是世界区域开发的典范。‎ ‎(1)分析爱尔兰被称为“翡翠岛国”的自然原因。(8分)‎ ‎(2)爱尔兰牧牛业实行划区时隔20多天轮牧的放牧方式,推测其原因。(6分)‎ ‎(3)阐述爱尔兰M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解析:第(1)问,爱尔兰被称为“翡翠岛国”‎ 是由于该地植被覆盖率高,结合爱尔兰所处的区域位置,从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其植被覆盖率高的原因即可。第(2)问,定点放牧长期不间断地利用草场,往往会对草场造成较大的破坏,而分区域轮流放牧,可以使草场定期得到休养和恢复,利于生态保护和对草场资源的持续利用。第(3)问,可结合M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处的位置,从当地的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爱尔兰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暖夏凉,雨水充沛,适宜草木生长,植被覆盖率高。(8分)‎ ‎(2)保护生态环境,顺应牧草生长周期,宜于资源持续利用与发展。(6分)‎ ‎(3)海、陆、空交通便利,政府支持;(4分)地理位置优越(吸引欧美投资),从业人员素质高(投资环境优良)。(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乡村地域功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图1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各区域乡村地域功能占全省比重分布图。‎ 材料二 图2是1998~2007年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统计图。‎ ‎(1)据图1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乡村地域功能的区域差异。(6分)‎ ‎(2)结合图2分析苏南地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 ‎(3)图2中两项数据的关系大致特征是什么?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哪个因素?(4分)‎ ‎(4)请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及图中数据分析,苏北与苏南地区差异最明显,苏北地区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占比较大,应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苏南地区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占比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苏中地区各类功能占比较为均衡,差异不大,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2)主要从农业用地面积和农业结构两方面分析。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面积大,农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涨幅较大,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比较两组数据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呈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与耕地关系密切。(4)注意三大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根据三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措施。三大区域间要加强联系(如完善交通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苏北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快工业化步伐;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苏南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应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1)苏北地区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工业功能比重最小;苏中地区各类功能较为均衡,比重均较小;苏南地区以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主,农业功能比重最小。(6分)‎ ‎(2)由于城市化加速,建筑用地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市场需求变化促使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分)‎ ‎(3)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越快,耕地净减少量越大(或呈正相关) 土地资源(或耕地)消耗(4分)‎ ‎(4)完善交通网,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实现互补发展;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