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洛阳一高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影响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海陆分布 D. 洋流
2. A地比B地气温气温年较差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 B. 洋流影响
C. 植被覆盖率高 D. 天气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AB处于西风带内,A为迎风地带,降水丰富;AB之间有安第斯山脉,受南北向高大地形的阻挡,处于背风地带的B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故影响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项正确。
【2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A地为西风迎风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阴雨天气多,冬温夏凉,年较差小;B地则为温带荒漠气候,晴天多,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相对较大,因此A地比B地气温气温年较差低的主要原因是天气不同造成的,其他因素都不是主因,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
1、位置:
海陆位置: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2、大气
1)风向:海风(湿地)降水多,陆风降水少
2)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西风带);反之干燥少雨(信风带)
3)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赤道对流雨);高压带相反
4)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锋面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
高压反气旋空气下沉,干燥少雨
3、地形
1)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山腰处形成地形雨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4、洋流: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
下图为“亚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等温线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洋流
4. AB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大于10℃
B. A地小于0℃
C. B地小于0℃
D. B地小于A地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等温线主要与纬线平行,且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反映了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A
正确;受地形影响多在局部地区,且在陆地上,但图示展示的是整个亚洲;大气环流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但不是图示的主要因素,可排除C。洋流主要在海洋上影响气温,在陆地上影响小,D排除。所以选A。
【4题详解】
A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原理。在两条等温线之间出现了闭合的等温线,如果是高原或山地,气温比周围低,则闭合等温线的数值等于小值的等温线,闭合等温线里的数值比小值还小。故A处等温线的数值应比0℃要低,B地等温线在10℃和20℃之间,故只有B对。所以选B。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6. 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
7.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5. B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故选D。
【7题详解】
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B。
【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躲避炎热天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 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9. 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10. 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答案】8. A 9. A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此图为英国南部,故MN都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但M地比N地海拔高,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故M地降水量较N地多。P、Q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9题详解】
结合图a的地形分布图,L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人口较为稀少,故选项A正确。
【10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温冷湿,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但适宜牧草生长,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适宜发展乳畜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分析。
下图为等值线,其中a<b<c,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纬度位置 B. 沿岸暖流
C. 地形因素 D. 夏季风影响
12.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 )
A. 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 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C. ②处为山脊 D. 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好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且a<b<c
,说明图中弯曲处等温线比两侧低。在沿岸暖流或夏季风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在纬度因素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与纬线平行;故ABD排除。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应该是受地形的影响,此处地形应较高。
【12题详解】
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①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B项。①处等高线更密集,坡度大于②处,A错;②处等高线凸向高值,应为山谷,C错;③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差,D错。
多瑙河全长2857千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天,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多瑙河三角洲拥有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浮岛”,浮岛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上面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浮岛在风浪中飘游,不停地改变着三角洲的自然面貌,也成为了各类飞禽走兽生活的天堂。下图为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与河口段相比,多瑙河甲到乙之间河段水文特征是
A. 结冰期较短 B. 水流湍急 C. 含沙量较大 D. 水位季节变化大
14. 多瑙河航运价值大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A. 流程长,通航里程长 B. 流速缓慢,水流平稳
C. 流经众多发达地区 D. 河海联运,交通便利
15. 多瑙河三角洲浮岛对当地的影响是
A. 利于港口设施建设 B. 使水体水质恶化
C. 促使海岸线后退 D. 提高动物的存活率
【答案】13. A 14. C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与河口段相比,多瑙河甲到乙之间从峡谷处流出,流量较大且流速较大,水力资源丰富,结冰期较短;地形较为平坦,水流并不湍急,含沙量不大。该河补给主要是融水、雨水,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该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据此分析选A。
【14题详解】
多瑙河航运价值大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流经众多发达地区,水运需求量大,C对;流程、流速、河海联运属于自然条件,据此分析选C。
【15题详解】
多瑙河三角洲浮岛分布在河口,不利于港口设施建设;根据材料,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故水体水质并未恶化;促使海岸线向海洋前进;浮岛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上面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可以提供动物栖息场地,提高动物的存活率,据此分析选D。
【点睛】多瑙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通航里程长;流经国家多,与欧洲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
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6. 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地方是
A. T B. P C. R D. Q
17. 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
B. 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 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
【答案】16. A 17. A
【解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
【16题详解】
澳大利亚西北部T处,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多雨,冬季受信风影响,少雨,为热带草原气候。P地位于澳大利亚位于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Q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R地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A。
【17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故A叙述不正确.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 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故选A.
北美洲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具有很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美洲的地中海”。完成下面小题。
18. 北美洲五大湖形成的原因是( )
A. 火山爆发形成 B. 冰蚀作用形成
C. 陆地陷落而成 D. 海洋地壳上升而成
19. 五大湖的湖水汇入( )
A. 密西西比河,入墨西哥湾 B. 密西西比河,入大西洋
C. 圣劳伦斯河,入大西洋 D. 圣劳伦斯河,入太平洋
20. 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 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答案】18. B 19. C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蚀而成。第四纪冰期时,五大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陆冰川中心,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地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积于冰蚀洼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故本题选择B。
【19题详解】
五大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它们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注入了圣劳伦斯河,该河流最后注入了大西洋。故本题选择C。
【20题详解】
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说明同纬度地区,冬季日本温度较高,而我国温度较低,说明我国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A错;日本气候的海洋性强,则南北温差小,B错;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界即1月0度等温线的北界,所以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C正确。日本纬度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晚,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晚,D错。故本题选择C。
读“西伯利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矿产丰富 ④交通便捷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2.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 人口密度低 B. 开发了新资源 C. 交通条件改善 D. 市场广阔
【答案】21. D 22. C 23.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区域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及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等,试题难度一般。
【21题详解】
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面积约1300
万平方干米,除西南端外,几乎全在俄罗斯境内。该地面积广大,人烟稀少,故①正确;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故②错误;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矿产中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铁(库尔斯克)、锰、铅锌、铜等占世界重要位置,故③正确;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多冻土不利于交通设施建设。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局部地区为寒带气候,北半球的两大“寒极”(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便位于此。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适宜,故①正确;南部是河流上游,位于高原山区地带,故②错误;西伯利亚地区南部纬度低,气候较温暖,开发历史较长,故③正确;由于长期开发该地区南部,加上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南部经济相对北部发达,人口更加集中,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
【23题详解】
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低,所以人口密度低不是迁移原因,故A错误;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开发了新资源,故B正确;该地区交通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故C错误;该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场不广阔,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
【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自然灾害,资源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战争,婚姻家庭等。
24.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①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②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大;④矿产资源丰富,是能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俄罗斯的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主要是平原,东部多高原、山地,故①不正确;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故②正确; ②俄罗斯气候以温带大陆性为主,夏季凉爽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③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能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故④正确;故②④正确,答案选C。
11月22日至28日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的“国家创新周”。阿联酋一直以来以产油著称,政府在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非常注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阿联酋在创新型经济体排行中,位列阿拉伯国家第一位,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下图为阿联酋和以色列所在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阿联酋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的主要原因是
A. 石油资源丰富,向世界能源市场提供大量能源
B. 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实力雄厚
C.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
D. 国内市场广阔,在中东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6. 与以色列相比,阿联酋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
A. 技术 B. 热量
C. 水源 D. 地形
【答案】25. C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阿联酋政府在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非常注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阿联酋在创新型经济体排行中,位列阿拉伯国家第一位。说明阿联酋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强调创新,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成为中东经济的“发动机”。石油资源、地理位置和市场不足以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只是优势的一部分。故本题选择C。
【26题详解】
由于两国均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匮乏,所以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但是以色列农业科技发达,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克服了水资源匮乏的不利因素,而阿联酋在此方面的不足成为发展农业的一大障碍,重点在技术方面。故本题选择A。
读“世界两条著名大河的相对位置及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纬度
C. 降水丰富程度 D. 气温和热量条件
28. 甲河和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 雨水、冰雪融水 B. 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冰雪融水、雨水 D. 雨水、雨水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甲为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支流少;乙是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两河流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影响因素是降水,C正确。尼罗河流经撒哈拉沙漠地区,地势平坦形成树状水系,刚果河流经过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地形主要影响水系特点。纬度主要影响热量条件,对支流密度影响较小,故选C。
【28题详解】
图中甲河是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受降水影响,夏季为汛期,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乙是刚果河,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地处热带地区,海拔较低,没有冰雪融水攻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不是主要的补给类型。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主要河流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分析。
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P城的是
A. 轮胎制造工业 B. 煤化工业
C. 冶金工业 D. 制糖工业
30. 下列有关该国M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B. 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 风浪较小,适于航行 D. 经济落后,航运船只少
【答案】29. B 30. C
【解析】
本题组以马来西亚部分地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9题详解】
图中显示,马来西亚位于热带,光照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因此这里盛产稻米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主要的物产有稻米、天然橡胶、甘蔗、油棕等,故适宜发展橡胶加工、甘蔗制糖,因此A、D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锡和石油的地位突出,故适宜发展冶金工业,因此C不符合题意;该地煤炭资源并不丰富,故不适宜发展煤炭化工业,因此B符合题意。所以选B。
【3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M海域属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线的咽喉,A错;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B错;该海域在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属“赤道无风带”,因此风浪较小,适于航行,C正确。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航运船只多,D错。所以选C。
读“四国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31. 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2. 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国北部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热带雨林广
B. 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 季分明
C. 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 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答案】31. A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甲国巴西位于南美大陆东部,虽有南回归线穿过,东南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形成丰沛的降水,因而没有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答案选A。
【32题详解】
甲国为巴西,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南部为高原,北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 A叙述错误,故答案选A,B选项乙国是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叙述正确,C选项丙国为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湿润水汽深入,河流集中在东部沿海,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盆地地形,有利于汇水,地下水丰富,叙述正确,D选项丁国是埃及,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叙述正确。故答案选A。
希腊连续3年夏天,发生大范围森林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希腊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希腊这三年夏天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是
A. 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B.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 老化电力设备的高负荷运转
34. 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希腊地处
A.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33. B 34.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森林火灾的原因及六大板块,试题难度较易。
【33题详解】
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是因天气干燥,而希腊为地中海气候,夏天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天气干燥,故希腊这三年夏天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故选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不易发生火灾;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引起火灾的发生;老化电力设备的高负荷运转非自然原因,故ACD排除;综上可知,选B。
【34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B。
35.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①地震—台风—雷暴 ②地震—山崩—泥石流
③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④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包括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变异)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各种自然灾害都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在某一时间或地区相对集中出现,形成灾害群。灾害群反映了灾害的空间联系性。本题中地震能引起滑坡或者泥石流的发生,不会诱发台风,故①错误;地震发生易导致山崩出现,遇有暴雨,可能发生泥石流,故②正确;暴雨易引发山洪暴发,山洪暴发不会引起海啸,故④错误;寒潮一般伴有大风降温天气,在我国北方会出现沙尘暴天气,进而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故④正确;综上可知,②④正确,故选D。
如图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答案】36. D 37. A
【解析】
【36题详解】
图示为南极半岛附近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极地高压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对应箭头④,风向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
【37题详解】
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南极洲一圈,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转,即顺时针方向为向东方向,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以A正确。
左图是某国部分地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8. 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水稻 B. 甜菜 C. 黄麻 D. 小麦
39.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东南信风北移
【答案】38. D 39. D
【解析】
【38题详解】
读图可知,阴影部分大多位于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和讷尔默达河流域,地形以高原为主。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多旱涝灾害。
D项,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非雨季季时气候干燥,靠近河流,灌溉便利,适宜种植小麦,故D项正确。
A项,水稻种植需要地势平坦、水源有保证、便于引水灌溉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故A项错误。
B项,甜菜性喜冷凉,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故B项错误。
C项,黄麻种植需要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区,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9题详解】
雨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润气流,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0.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读是
A.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B.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
D. 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南部及附近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温线形态意义、洋流和海陆分布对等温线形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图中显示,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向低温区域弯曲,表示弯曲处比两侧的水温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处有巴西暖流经过,因此确定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A对。图中显示,①处位于陆地,与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寒流有高山相隔,所以气温受其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该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山地相对高度大所导致,B错。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沿岸海域气温高,即大陆比海洋热,C错。东部沿海地区的等温线形态表示此时大陆比海洋热,说明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代表性月份为1月,D错。所以选A。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林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茂密,透光率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
(1)与同纬度亚洲东部沿海相比,该岛冬季气温偏高,分析其原因。
(2)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答案】(1)W岛冬季吹来自海洋温暖的西风;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部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亚洲东部有寒流流经,且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明显,冬季寒冷。
(2)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3)(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气压带、风带、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理解掌握。
【详解】(1)根据上题分析,W岛为西风带上,常年盛行西风,受海洋影响大,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所以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气温偏高。
(2)读图可知,图中W岛位于太平洋东海岸,位于40°N-60°N之间,位于西风带上,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可以判断W岛上降水分布规律是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因为受海陆因素影响西部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3)读图可知,图中W岛大部分位于位于北纬49°-51°之间,纬度位置较高,属于北温带,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热量不足,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所以树种较为单一。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美洲地区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成咸水湖。此后湖水渐渐淡化,变成了一个平均海拔约29m的淡水湖。
(1)评价中美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中美洲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有飓风、洪涝、干旱等,说明该区域飓风危害严重的原因。
(3)分析尼加拉瓜湖变成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1)优势:纬度低,热量充足;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火山土壤肥沃;
不足:地形崎岖,耕地面积狭小。
(2)位于热带,飓风频繁;洋面广阔,飓风势力强;人口密集;经济落后,抗灾能力弱。
(3)降水丰富,河流淡水汇入,不断稀释的盐度;有出海通道,盐类不断流出湖泊,长期的湖泊水的循环更替,变成淡水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1)评价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分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有中美洲地区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有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土壤肥沃;劣势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狭小,不利于农业发展。
(2)中美洲地区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也是其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由于其位于热带地区,洋面广阔,因此飓风频繁且势力强劲,加之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比较落后,抗灾能力弱,灾害毁坏性大,所以该区域飓风危害严重。
(3)湖泊由咸水湖变为淡水湖的原因可从降水、河流汇入、流出、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降水丰富,有河流淡水汇入,盐度不断稀释,盐度降低明显;该湖有出海通道,盐分不断流出湖泊,湖泊水得以不断循环更新,变成淡水湖。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3)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影响降水因素;等值线的判读和气候对农业发展影响。
(1)由区域地图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可知,A为直布罗陀海峡,B为马六甲海峡。
(2)当亚欧大陆受副高控制时为冬季,此时因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A处受西风影响,风力大,B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是无风带,风平浪静。
(3)观察图中等值线分布,得出东南数值大,西北数值小,结合材料中所给概念: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可知,东南降水少于西北,冬季降水更集中,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形成,因纬度和海陆位置影响,东南和西北方向受西风和副高影响时间及强度,冬雨率等值线分布不同。
(4)气候条件从气温和降水两大方面分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冬季受西风影响,海洋影响大,冬季温和,作物不易受低温冷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