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MB
  • 2021-09-10 发布

【地理】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湖北省黄石市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半湿润区 ④热带气候区 ⑤热带雨林带 ⑥行政区 A. ②③④ B. ④⑤⑥ ‎ C. ①②⑥ D. ①⑥‎ ‎【答案】D ‎【解析】自然分区的界限具有过渡性,往往不太明确,但行政区域有明确的界限。据此分析①⑥有明确界限,则本题选D。‎ ‎2.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9月1号,刘柳同学前去武汉大学报到,她从家乡坐火车到达武汉站后,不知道去学校的路线,她用手机的“滴滴出行”这个软件约了网约车,最终快速顺利到达学校。“滴滴出行”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并且规划最优出行路线。据此回答下题。“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 ‎①GIS ②RS ‎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③④ ‎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软件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这需要定位,采用了GPS技术,而规划出行路线需要分析,采用的是GIS技术,因此①③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热带雨林分布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 )‎ A. 甲 B. 乙 ‎ C. 丙 D. 丁 ‎4.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热带雨林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甲虽然是热带雨林气候,但并没有位于赤道附近且基本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作用,这些因素使得这里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是非地带性的表现。据此分析本题选A。‎ ‎【4题详解】‎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对。生物残体分解快,植物生长速度快,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是生态功能强的表现,A、B、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 ‎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 )‎ ‎①水能 ②风能 ‎ ‎③生物能 ④煤炭 ‎ ‎⑤石油 ⑥天然气 ‎ ‎⑦核能 ⑧太阳能 ‎ ‎⑨潮汐能 A. ①②③⑧⑨ B. ④⑤⑥⑦⑧ ‎ C. ①②⑦⑧⑨ D. ②③⑥⑦⑧‎ ‎【答案】A ‎【解析】在自然界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及时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综上所述,可知A项正确。‎ ‎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①~④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 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洪涝灾害加剧 B. 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C. 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 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 ‎【答案】B ‎【解析】湖泊是湿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湿地的调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会导致区域的洪涝灾害增多,农业灾害增多,粮食产量下降,为了获取足够的粮食,人们会开垦荒地用来耕种;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据此分析本题选B。‎ 读“中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7.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 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8. 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开垦 C. 过度砍伐 D.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9. 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 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C. 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D.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7. A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甲是大、小兴安岭山区,生态问题是森林减少;乙是内蒙古高原,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丙是三江平原,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A正确。‎ ‎【8题详解】‎ 图中甲是大、小兴安岭山区,生态问题是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C正确。‎ ‎【9题详解】‎ 乙所在区域为内蒙古草原,农业类型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保护草场,合理放牧,B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10. D 11. C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信息和题干信息判断区域位置,再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0题详解】‎ 图中显示有冰川,河流有时令河,且有断流现象,判断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结合该地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最低,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 D正确;甲乙丙海拔都较高,相对而言土壤盐渍化没有丁严重,其他选项错误。‎ ‎【11题详解】‎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C正确,D错误;甲地位于乙地上游,乙地引水灌溉不会对上游造成影响,A错误;乙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此生盐渍化,B错误。‎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 A. 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呈正相关 B. 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面积呈正相关 C. 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D. 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13. 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土壤水分 气温 B. 光照 坡度 C. 气温 光照 D. 土壤水分 坡度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做出判断,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草地退化面积不是成正相关的关系,AB错;草地退化率最小是海拔5 200~5 300米处,D错;海拔4 300~4 400米处的草地面积最大,退化率较高,因此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据此分析本题选C正确。‎ ‎【13题详解】‎ 坡度较小,土地面积大,形成的草原面积可能就大。土壤水分条件好,多湖泊、沼泽,草类生长茂盛,草原面积可能就大, D正确。读图可知气温高、气温低的地区草原面积都较小,可见其影响较小,AC错。黄河源地区光照充足,其差异较小,影响较小,B错。据此分析本题选D。‎ 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右图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 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多分布在欧洲  ②多为高大挺拔乔木 ‎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A. 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 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 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D.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欧洲位于温带和亚寒带,①错;红树林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②错;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③对;红树林分布在沿海潮间带,遭海水淹没,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④对,故C项正确。‎ ‎【15题详解】‎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的繁衍栖息地,A项正确。‎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下列各题。‎ ‎16. 甲、乙、丙依次是( )‎ A.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D.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17. 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 A. 开发难度小 B. 可再生 C. 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D. 清洁、无污染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为水电丰富区;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消耗大,发电少,是电力短缺区,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甲图例代表地区以水电为主,乙图例代表地区以火电为主,水电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可再生,原料不需要运输。但是水电开发需要建设水库、大坝等,工程浩大,开发难度比开采煤炭难度大,BCD选项叙述正确;A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A。‎ ‎2012年9月16日,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简称“能博会”)在太原隆重开幕,第四届“能博会”提出了“绿色能源与转型跨越”的主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 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 C. 井矿巷道的建设 D.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9. 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 A. 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 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 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20. 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 )‎ A.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 B.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 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 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答案】18. D 19. B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以煤炭开采、煤化工、钢铁生产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能耗、高污染。故D项正确。露天开采、矿区道路的铺设和井矿巷道的建设只是煤炭开采时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部分环节,并非生态问题的根源,故ABC项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污染,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故B项正确。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效益差,不符合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对能源基地建设影响不大;故ACD项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提高经济效益,“煤从空中走”降低运输成本,故B项正确。 电力生产不属于第三产业;燃煤发电,当地三废排放增多,环境压力增大;耗水量增加,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故ACD项错误。故选B。‎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 B. 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 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 D. 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2. 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 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23.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A. 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 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 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D. 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答案】21. C 22. D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只有夏汛,冬季不会断流,故选C。‎ ‎【22题详解】‎ 长江上游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水能资源为重点;中游地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发电不是重点;下游地区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要采取梯级开发,对整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故选D。‎ ‎【23题详解】‎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特别是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据此选B。‎ 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24. 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 B. 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 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 D.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25. 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 )‎ ‎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源 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 ‎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黄河中上游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4题详解】‎ 图示甲河段为黄河上游,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有利于发电,故B正确;该区离海洋远,水汽含量少,降水量少,河流流量不大,A错误;相比黄河其他河段,工程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占优势,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乙到丙河段经过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及众多工业城市,用水量大,再加上本身地处我国内陆,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支流少,对河流的补给水源少,所以丙河段径流量减小,①③④正确;该河段基本很少向其他流域调水,②错。答案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材料一:贵州省地形图 材料二: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l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要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 ‎(3)贵州省年降水总量比较丰富,却经常发生旱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自然原因: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和裂隙发育,地表蓄水能力较差;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大。‎ ‎【解析】‎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要从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及倾斜、特殊地貌等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图例分析可知,贵州省的地势西高东低;该地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 ‎(2)根据材料,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包含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集中;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山高坡陡;石灰岩分布多,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地表植被受到破坏。‎ ‎(3)旱灾一方面是水资源的总量少或季节性缺少,另一方面是需求多,供水不足。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会导致季节性缺水;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严重,地表蓄水能力较差;随着社会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大,加剧了旱灾。‎ ‎27.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为加强本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 ‎(2) 加强铁路公路建设,增加运煤通道;在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坑口电站以输电线路向外输送电力。‎ ‎(3)生态问题: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荒漠化、环境污染。‎ 措施:从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处理方面答。(问题和措施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当地煤炭资源、市场、交通、水源等方面综合分析。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大且质量好,埋藏浅,开采条件好;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开阔平坦,区域有黄河及其支流,靠近水源;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紧邻东部沿海,临近消费市场。‎ ‎(2)为加强本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拓宽运渠道络,直接增加外运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将煤炭转化为电力输出。‎ ‎(3)煤炭资源的开采会直接破坏表土及其植被,并导致山体结构受到影响,在夏季的暴雨冲刷下,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荒漠化等问题,采矿还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因此,要从开采到生产过程、废物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整治。‎ ‎28.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黄河的水文特征。‎ ‎(2)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水量较小;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形成汛期,汛期较短;黄河含沙量很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任意答对5点即可)‎ ‎(2)上游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上、中游建设水利枢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止断流;治理河流沿岸污染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解析】‎ ‎(1)黄河的水文特征要从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水位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黄河的水量较小,其主要补给是雨水补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有夏汛,水量季节变化大;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多流经温带区域,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 ‎(2)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分段结合实际治理。上游要考虑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上、中游水能丰富,要建设水利枢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下游淤沙多,要清理河道;不同河段水量差距大,要全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治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