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 MB
  • 2021-09-10 发布

宁夏银川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 2021 届新高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 “蓄水菜棚 ”工作原理示意图。 “蓄水菜棚 ”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 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2.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从材料中可知“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因此可以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 B对。蓄水菜棚回收的水分不属于污染物和废弃物, AC错。蓄水菜棚对于生态系统平衡没 有影响, D错。故选 B。 2.“蓄水菜棚”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属于透明体,而对于地面辐射属于绝缘体,棚内大气能够强烈吸收地 面辐射,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能改变当地的热量条件。同时由于大棚内 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使其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发展蔬菜生产。故 选 B。 【点睛】 本题以蓄水菜棚 “工作原理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及意义。第一小题关键掌握水分的重 复利用不是对废弃物、污染物的回收利用,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第二小题要结合大气的保温作用进行分 析。 2.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 ( 单位: hpa) 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③地相比,当日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A.海风习习,气温偏低 B.天气凉爽,出现逆温 C.细雨连绵,阴云密布 D.大气静稳,无风少云 3.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反气旋中心滞留于海洋上,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小 B.陆地气温回升快 C.沿岸流经寒流 D.海域平静浩瀚 【答案】 1.D 2.A 3.C 【解析】 【分析】 1.图中①地等压线稀硫,天气晴朗弱风, A 错。②地虽受来自海洋的风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寒流的影响, 低温低湿,难以形成降水, B 错。③地在高压中心控制下,降水可能性很小, C错。④地受来自海洋的偏 北风影响,可能产生降水, D对。故选 D。 2.根据上题结论,与③地相比,当日②地的天气特点是风从海洋吹来(高压指向低压) ,气温偏低, A 对。 从图中等压线图无法推测出现逆温现象(大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 错。由上题可知,②地低温低 湿,等压线位于高压脊上,难以形成降水, C错。对比③地,②地存在较大的气压差,会出现风, D错。 故选 A。 3.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反气旋中心滞留于海洋上,主要是因该海域有寒流经过,气温偏低,利于高压的形 成, C对 D错。图中反映气压差异,主要是受到寒流的影响阻断,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即陆地气温回升 速度关系不大,排除 A 和 B。故选 C。 3.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2.上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推知,该处先经历挤压形成褶皱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后又经历岩层断裂,使岩层隆起与下陷, 在断层线位置,岩石破碎,被外力侵蚀,形成沟谷、河流。可见图中地貌既与内力作用有关,也与外力作 用有关, A 错;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受挤压、断裂而成,故 B 错;甲地山脉为地壳断裂上升而成,乙山背斜 隆起形成,原因不同, C错;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D 正确。 2.背斜顶部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① 处为背斜, A 错;② 处为向斜, B 错;③ 处为花岗岩, 不可能有生物化石, C错;② 在 ① 岩层的下部, 形成时间早; ③ 侵入 ① 岩层, ③ 晚于 ① ,故形成时间顺序为 ② 、① 、③ ,D 对。 考点: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的意义。 4. 厄勒海峡地区为欧洲著名的 “医药谷 ”,该地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 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厄勒海峡地区成为欧洲著名“医药谷”的主要条件是 A.劳动力充足 B.水运便捷 C.科研力量雄厚 D.环境优美 2.为了推进丹麦、瑞典两国厄勒海峡地区经济一体化,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医药产业规划与合作 B.填海造陆连成一体 C.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D.加强人口流动管控 【答案】 1.C 2.A 【解析】 1.厄勒海峡地区所在国经济发达,拥有多所著名大学,为“医药谷”提供了雄厚的科研力量,当地政府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医药研究, C正确。“医药谷”的产业主要是技术导向型企业, 对劳动力、水运要求不高, AB错误;环境优美属于次要条件, D错误。故选 C。 2.为了推进厄勒海峡地区经济一体化,丹麦、瑞典两国可以加强分工合作,合理规划区域内医药产业, A 正确;海峡狭窄处填海造陆使两国连成一体,会影响海峡航运和生态环境, B错误;加大布局劳动密集型 产业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趋势, C错误;加强人口流动管控不利于两国人才交流和经济联系, D错误。故 选 A。 5.下列农业类型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 A.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一灌溉农业一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类型与降水多少的关系。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农业类型与降水多 少的关系的分析能力,理解农业类型的形成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水田为主的农业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该区域年降水量在 800mm以上;旱地为主 的农业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年降水量在 400-800mm之间; 灌溉农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 区,年降水量在 400mm以下。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 北变化规律, A 正确。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反映了我国由东向西降水减少的趋势, C错误; B、 D两项所示内容不具有规律性。故选 A。 6.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大,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C.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D.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楼间距主要考虑前楼的影长; 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 南方, 故北方地区前楼的影长较南方地区长,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 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 B正确; 地形、气候、白昼时间对楼房间距的影响不大, ACD错误。故选 B。 7. 离散系数是统计学常用统计指标。制造业离散系数大,说明该制造业区域分布差异大,所对 应地区集聚程度高。下图示意我国四种类型制造业的离散系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 2000 年 - 202 年间,四种类型制造业中 A.能源密集型向中东部扩散明显 B.技术密集型分布最不均衡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空间较大 D.资本密集型分布逐步分散 2.形成四种类型制造业离散系数 2000-2005 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布局 B.国家政策 C.基础设施建设 D.科技进步 3.我国制造业布局的趋势性变化,直接引起了 ①产业结构调整 ②能源分布改变 ③人口迁移 ④环境恶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B 2.B 3.C 【解析】 【分析】 1.能源密集型离散系数减小,说明地区分布差异小,中东部扩散不明显。据材料可知,技术密集型制造 业离散系数大,说明该制造业区域分布差异大,所对应地区集聚程度高。所以技术密集型分布最不均衡, 故选 B。劳动力密集型离散系数变大,说明分布差异大,对应地区集聚程度高,转移空间变小。资本密集 型离散系数较大,集聚程度高,分散不明显。故选 B。 2.中国在 2000 年加入世贸 WTO 组织,国家政策支持,因此 2000-2005 年制造业发展强劲。故选 B 3.离散系数 2005 年以后除了劳动力密集型,其它三组均下降,说明区域差异减小,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 果,劳动力密集型 202 年离散系数增大,区域集聚增强,人口集聚,出现了人口迁移故,①③正确。能源 分布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②错误。经济水平增强后环境问题会减轻,④错误。故选 C。 【点睛】 区域产业联系和图表解析需要结合时间背景,了解国家大的经济政策是解题的关键。 8. 云瀑是云体从高处向低处倾泻时形成的类似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 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另外,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满溢越 过山脊线也能形成云瀑。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云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仅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夏季我国东南山区云瀑一般出现在 A.西北坡 B.东南坡 C.东北坡 D.西南坡 【答案】 1.D 2.A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左图表 示白天的山谷, 白天山谷因地形阻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气温较低, 谷地中间盛行下沉气流, 很难成云, 因此甲、乙不可能形成云瀑,排除 A、B。右图表示夜晚的山谷,因地形阻挡散热不畅,气温较高,谷地 中间上升气流,山坡上盛行山风,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随着云雾增多,云雾在相对 较低的丁处出现满溢现象,形成云瀑,丙处较高且位于山谷内部,不会出现云瀑现象,排除 C,选项 D 符 合题意。 2.材料信息表明,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我国东 南山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受山坡抬升,在东南坡形成大量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在西北坡形成 云瀑景观,选项 A 符合题意,排除 B、C、D。 9.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 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 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 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 约 9m。下图表示 6 月 1 日和 8 月 9 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 8 月 9 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 ( ) A. 6 月 1 日 0 时前后 B.8 月 9 日 7 时前后 C.6 月 1 日 12 时前后 D.8 月 9 日 17 时前后 3.与湖相沉积物堆积时期相比,目前的车日格勒湖 ( ) A.面积大 B.蒸发弱 C.湖水深 D.盐度高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水的比热容大于与沙石,因此湖泊水温的日变化幅度小于沙漠气温的变化幅度;图中四条曲线中③④ 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①②曲线的变化幅度大,因此③④曲线应为水温日变化曲线。 6、7、8 为北半球夏 季,水面比热容大,升温慢,因此 8 月份温度应高于 6 月,故 C 正确、 D 错误。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形成陆风时陆面气温应低于水面;依据上一小题分析可知,①②分别代表 8 月份、 6 月份气温日变化曲线,③④分别代表 8 月份、 6 月份水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可知 8 月 9 日 7 时前后陆面 气温低于水面,而 6 月 1 日 0 时前后、 6 月 1 日 12 时、 8 月 9 日 17 时前后陆面气温高于水面,故 B 正确, A、 C、 D 错误。 3.湖相沉积应是在湖泊环境中因沉积而成,因此材料“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 9m”说明当前湖水水位下降。湖水水位下降会导致湖面萎缩,湖水变浅,故 A 、C 错误。巴丹吉林沙漠 深居大陆内部,该地年降水量少、年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湖面的萎缩主要是由于蒸发 量大所致;当湖水蒸发后,水中所含的盐分在湖泊中累积,导致湖水盐度升高,故 B 错误、 D 正确。 【点睛】 本题难度一般,但需认真解读材料。 10.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 “多肉植物王国 ”,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 芜的,只在每年 8、9 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图中阴影部分示意 A地区的位 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 A 地区沿岸洋流( ) A.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 B.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C.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D.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 2.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 8,9 月( ) A.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B.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 C.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D.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 3.若 A 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巴拿马运河 【答案】 1.C 2.A 3.C 【解析】 【分析】 1.图示 A 地区沿岸洋流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是在离岸风影响下形成,西南风是向岸风,不对,据此 A 错。 A 地区沿岸洋流是寒流,方向是由南向北,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减慢, B 错;该洋流造成沿海地区 气温降低,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C 对 D 错。据此分析选 C。 2.该地区多肉植物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是因为干旱, 8、 9 月生机再现的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 8、9 月 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空气中水气量大, A 对。该纬度没有太阳直射, A 错。该地纬度较低,气温全 年满足多肉生长,故气温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C错。晴天多,水分条件差,不利于多肉植物生长, D 错。 据此分析选 A。 3.根据图示,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若 A 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印度洋进入太 平洋,则需穿过马六甲海峡, C对。该航线不会经过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 A、D 错。苏伊士运河航线 也不一定经过,可能绕南端的好望角, D 错。据此分析选 C。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 11.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杭州湾南北岸区域陆地变化 A.北岸陆地向南扩展 B.两岸陆地面积变大 C.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D.两岸皆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图中四地中最佳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 1.读图可知,按照不同时间的海岸线可推测,北岸向北扩展, A 错。北岸陆地面积变小,南岸陆地面积 变大, B 错。南岸陆地从 12 世纪开始变化,北岸从 4 世纪海岸侵蚀开始,陆地开始变化,南岸陆地变化 时间晚于北岸, C 正确。南岸以堆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 D 错。故选 C。 2.图中②处水道较窄,潮水涌入,使能量集中,潮水抬高,气势更加壮观,观潮地点最佳, B 正确。故 选 B。 【点睛】 喇叭口处前宽后窄的水道最有利于潮水太高,是观潮最佳地点。 12.北京时间 2018 年 10 月 23 日 10 时,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下图为当日某记者拍 摄的港珠澳大桥日落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新加坡 (1 ° N, 104° E) 大约还需多长时间迎来日出 A. 21 个小时 B.9 个小时 C.20 个小时 D.3 个小时 【答案】 1.B 2.A 【解析】 1.10 月 23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日 落方向,是西南方向, B 对。 A、C、D错。故选 B。 2.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时间,是 23 日 10 时,新加坡位于 104° E,是东 7 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 1 小时,此时是新加坡时间 9 时。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是地方时 6 点,还需约 21 个小时迎来日出, A 正确, BCD错误。故选 A。 13.2018 年 1 月底上海下了一场雪,市民纷纷在朋友圈晒雪景。形成这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 月底北半球是冬季,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冷锋出现的频率较多,对我国天气影响较大,降雪是水汽 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的,冷锋过境可以导致气温下降, A正确;暖锋、气旋一般形成与夏季, BC错误;反 气旋一般形成晴朗天气, D错误。故选 A。 14.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等压线, P 地气压为 1020hpa,Q地为 950hpa,则 A. P地为低压,比 Q地气压高 B.Q地为高压,比 P地气压低 C.甲地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D.甲地为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2.若该图为 1010hpa 等压面坡度分布图 , 其中数值甲 >乙>丙,则 A.甲地风力为最大 B.乙地风力为最大 C.丙地风力为最小 D.甲乙丙风向一致 【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题设条件, P 地为高压, Q 地为低压, P 地比 Q 地气压高,故 A 、B 错误;甲地为高压,天气晴, 气温日较差大,故 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 2.若该图为 1010hpa 等压面坡度分布图 ,其中数值甲 >乙 >丙,说明甲处等压线坡度最大,则甲处气压梯度 力最大,风力最大。故选 A。 15. 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 “非洲新加 坡 ”。下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2.吉布提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其最重要的区位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 B.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 C.非洲物产出口的集散地 D.扼守曼德海峡,位于海上要道 3.吉布提 A.森林广布 B.地热能丰富 C.以种植业为主 D.造船业发达 【答案】 1.B 2.D 3.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图中西部区域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 B 正确;纬 度和海陆位置不是主导因素, AC错;图中西部地区地形单一,地势起伏较小, D 错误。 2.根据材料 “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 ”,D 正确; AC不是最重要的区位条件;该地位于红海与 印度洋、亚洲与非洲的十字路口, B 错。 3.读图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少,森林较少,种植业不发达, AC 错;图中显示该地处于板块的边界地带, 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 B 正确;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造船业不发达, D 错。 16. 图甲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秋季初降雪实际日期减去 9 月 1 日的差值分布 , 图乙示意黑龙江 省多年平均春季终降雪实际日期减去 2 月 1 日的差值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M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可能为 A. 127 日 B.163 日 C.188 日 D.275 日 2.影响黑龙江省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值线图中 “高高、低低 ”的原理,从图甲分析, M 地初雪与 9 月 1 日的差值在 42-46 天之间,初 雪约在 10 月 12 日—16 日。从乙图分析, M 地终雪时间与 2 月 1 日的差值在 77-81 天,终雪约在 4 月 18 日—22 日。所以 M 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持续约在 184—192 天,可能为 188 天, C正确。故选 C。 2.从两图中数据分析,甲图中自南向北初雪变早,乙图由南向北终雪变晚,纬度越高降温越早、升温越 晚,积雪日数越长, A 正确。故选 A。 【点睛】 根据初雪约 10 月 12 日—16 日和终雪日期约 4 月 18 日—22 日,交叉相减, 可以获得积雪日数的大致范围。 可以类比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进行。 17.下图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 图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 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 A.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 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交通方式趋向单一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 ① 城市道路图层 ② 地质地貌图层 ③ 土地利用图层 ④ 气候图层 ⑤ 土壤图层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1.A 2.C 3.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城市交通方式的特征及原因,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A 对。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包括公交便利,对小汽车依赖 程度低, B 错。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公交设施不完善,依赖度高, C错。城郊人流量小,交通 通比市区差, D 错。所以选 A。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市区的大气污染减轻, A 错。对小汽车依赖度减小, B 错。有利于加快郊区城市化 进程, C对。交通方式趋向多元化, D 错。所以选 C。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城市道路图层,便于城市道路与轨 道的联合, ① 对。地质地貌图层,保证工程安全、节省, ② 对。土地利用图层 ,便于结合不同利用类型 选线, ③ 对。与气候图层、土壤图层关系不大, ④ 、⑤ 错。所以 A 对。 18.读“我国某地精准脱贫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该地区可能位于 A.江汉平原 B.珠江三角洲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我国东北地区是大豆和玉米的集中产区,而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图 中显示某地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且有野猪、袍子等特色养殖业。故 C 正确。 19. 新疆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 博斯腾湖水位上 升, 随后不断降低 , 逐渐演变为微威水湖。博斯腾湖西侧的焉者盆地是博斯腾湖流城最重要 的农耕区。下 图为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 世纪 80 年代 , 博斯腾湖水位上升可能加剧河口地区 A.水体污染 B.湿地萎缩 C.土地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2019 年夏季,新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 M、N两处河段做水文调查。该地理兴趣小组可能发现 N处 河段较 M处河段 A.结冰期更短 B.流量日变化更大 C.含沙量更大 D.盐度更高 3.博斯腾湖湖水中的各种盐分主要来自 A.河床沉积物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农田废水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博斯腾湖水位上升会导致河口地区地下水位升高 , 加上该地气候干旱 , 蒸发强烈 , 地表盐分集聚 , 进而加 剧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 C正确。 20 世纪 80 年代博斯腾湖水位上升 , 湖泊面积变大 , 湿地增加 ,B 错误;湖 水净化能力增强, 水体污染减轻, A 错误 ; 水位上升会导致部分陆生植物被淹 , 但不能说明生物多样性减少, D错误。故选 C。 2.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麓 , 地势北高南低 , 故 M所在河流注人博斯腾湖 ,N 所在河流的径流主要来自博斯腾 湖。 M所在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 受气温影响 ,M 所在河流流量日变化大 ;M 处河段位于农业区 上游 , 河水盐度较低 ;N 所在河流受湖泊调节作用 , 河流径流日变化、含沙量均较小 , 但盐度较高。夏季不会 出现结冰现象, D正确, ABC错误。故选 D。 3.博斯腾湖湖水中的各种盐分主要来自农田废水等污水。博斯腾湖受地形阻挡 , 大气降水较少 , 且大西洋 的水汽帶来的主要是淡水。博斯腾湖属于淡水湖 , 河床沉积物盐分含量小。故选 D。 20.下表为 2019 年 2 月 1 日-2020 年 1 月 31 日世界 7 级 ( 含 7 级 ) 以上地震震中空间分布,下图是六大板 块分布示意图。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表中列举的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A.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主要位于消亡边界 C.与全球六大板块都有关 D.序号 1 地震的烈度一定大于序号 8 2.地震发生时,哈尔滨昼长最接近的序号是 A. 1 和 2 B.3 和 7 C.2 和 8 D.3 利 6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据图表可知,序号 1 是位于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内部的消亡边界, A 错误;主要位于消亡边界, B 正确;与非洲板块没有关系, C错误;地震的烈度与震级有关,但也与震源 深度、地表的坚硬程度有关,序号 1 地震的烈度不一定大于序号 8,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 B。 2.地震发生时,哈尔滨昼长最接近时一定是太阳直射纬度相近的时间,太阳直射纬度相近时,时间与 6 月 2 日或者 12 月 2 日时间差相等或者相近。读表可知,序号 1 地震发生在 1 月 29 日,与 12 月 2 日相差 38 天;序号 2 地震发生在 11 月 15 日,与 12 月 2 日相差 37 天,说明 1 和 2 序号对应的日期太阳直射点 纬度相近,哈尔滨昼长最接近, A正确。序号 3 地震发生在 7 月 17 日,与 6 月 2 日相差 25 天;序号 7 地 震发生在 5 月 7 日,与 6 月 2 日相差 46 天;说明 3 和 7 序号对应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差较大,哈尔 滨昼长不接近, B 错误。 2 和 8 序号对应的日期直射点分别在南、北半球,哈尔滨的昼长相差很大, C错 误。序号 3 地震发生在 7 月 17 日,与 6 月 2 日相差 25 天;序号 6 地震发生在 5 月 14 日,与 6 月 2 日相 差 39 天;说明 3 和 6 序号对应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差较大,哈尔滨昼长不接近, D错误。综上所述, 故选 A。 【点睛】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次地 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 性能等因素有关。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要求。 N河(下图)是西非的主要河流,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从 a 点到 b 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注入 几内亚湾 . (1)描述 N河干流流向,并分析从 a 点到 b 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析影响几内亚湾地区气候形成的因素。 (3)说明图中夏季盛行风的形成过程。 【答案】 (1)流向: (自源头)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由西北流向东南。 原因:该河段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沿途少有支流汇入;沿途多为荒漠、半荒漠, 河水下渗严重。 (2)①纬度:位于 0°- 10°N 间,终年高温;②盛行风:夏季盛行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③地形:受 沿岸地形抬升,降水丰富;④洋流:暖流流经,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3)夏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 ( 1)根据材料 N 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 注入几内亚湾所以其流向为: 从源头到 b 附近从西南流向东北, 然后再由西北流向东南; a 到 b 径流减少的自然原因可从该河段流经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 大,同时沿途下渗严重,补给较少。 ( 2)读图几内亚湾纬度低,气温高;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夏季盛行西南风,从大洋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 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 3)图示夏季风为西南风,该风向为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而北移,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 影响,向右偏转成为西南风。 【点睛】 ( 1)径流减少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少,蒸发量大,下渗多,补给少等方面分析。 (2)影响气候的因素可 从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等方面分析。 (3)该处夏季风的形成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 年 10 月 24 日上午 9 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澳台媒体评价说,作为横跨粤港澳的 “世纪 工程 ”,港珠澳大桥不仅让三地进入 “一小时生活圈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也将助力形成旅游 新形态,制造观光新景点。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和夜景灯光照片。 (1)请设计 2 项港珠澳大桥旅游的可行性项目,并指出港珠澳大桥旅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 近两年出国旅行十分火热。桌山(图)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 1087 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 被称为 “上帝的餐桌 ”。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的云团坏绕,被称为 “上帝的桌 布”。 (2)分析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的原因。 【答案】 (1)旅游项目:①乘船(车)游览(参观)港珠澳大桥;②两端陆岸设立观桥游览活动平台;③ 港珠澳大桥灯光夜景旅游;④港珠澳大桥和周边城市景区组合旅游。 (合理即可) 注意事项: ①调控每天每个时段的游客数量, 防止阻塞海上、 大桥交通和出现交通事故; ②关注天气预报, 尽量避免恶劣天气下旅游,确保旅游质量和安全。 (2)夏季昼夜温差大,利于海陆风的形成;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易在桌山形成云雾,较弱的风力利于云 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夏季开普敦睛天多,光线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项目的设计和管理,热力环流对旅游景观的塑造等知识点。 【详解】 (1)旅游项目的设计:到港珠澳大桥旅游可乘船、乘车或乘热气球游览大桥;可旅游大桥灯光夜景,及 大桥和周过城市景区组合旅游。 港珠澳大桥旅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应从交通、 天气、 安全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要调控游客数量,防止交通阻塞及交通事故;关注天气,确保旅游质量和安全。 (2)结合材料的信息“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可以可出得出“上帝 桌布”形成与海陆风分有关。当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昼夜温差大、晴天多风力弱。因为昼 夜温差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云雾;且该区夏季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风力小, 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 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得该区晴天多, 光线充足, 适宜观赏和拍摄。 【点睛】 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比热容不一样,陆地面的比热容小于海面(水)的比热容,所以 白天: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行程近地面低压,所以水平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夜晚, 路地面的降温比海面快, 近地面气温低, 上层空气下降形成地面高压, 所以水平风从地面吹向海洋。 23.(地理—修,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滑雪运动在南方地区市场火爆。 曲靖市会泽县大海草山位于大海乡东南部, 属乌蒙山系主峰段, 海拔在 3570—4017 米之间。 2018 年 2 月,会泽大海草山国际滑雪度假区项目正式对外试运营。大海草山 滑雪场的自然雪季约长达 120 天,是我国南方营业时间较长的国际滑雪场。 评价该滑雪场运营的条件。 【答案】有利:滑雪项目在南方少见,对游客吸引力强;海拔高,气温低,自然雪季长,维护成本低;可 开放接待游客时间长。 不利:距离昆明等大城市较远;知名度不高;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有限;运营经验不足。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过程的能力。 【详解】 滑雪场运营的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条件;南方气温高,降雪少,滑雪项目在南方少见,对游客吸引力强; 大海草山位于大海乡东南部,属乌蒙山系主峰段,海拔在 3570—4017 米之间,海拔高,气温低,自然雪 季长,维护成本低;大海草山滑雪场的自然雪季约长达 120 天,可开放接待游客时间长,故有利于滑雪场 运营。距离昆明等大城市较远,市场距离远;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有限; 2018 年 2 月, 会泽大海草山国际滑雪度假区项目正式对外试运营,运营时间短,知名度不高,运营经验不足。 24.土壤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闽东南位于福建省东南部, 西部为山地, 东部为丘陵、 沿海平原, 土壤以红壤、 赤红壤为主, 土层薄, 细碎岩石颗粒较多。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压力大,原始森林遭受较大破坏。这里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 的地区。 (1)简述闽东南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关系。 (2)分析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八月份是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最严重的月份,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4)从航运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给闽东南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 (1)分布不均匀,由沿海向内陆侵蚀力递增,侵蚀更严重;南部、西北部出现极值区域,侵蚀最 严重。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或降雨量越大,降雨侵蚀力越大) 。 (2)甲地区多山地,地形崎岖,坡度陡;夏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降雨量大,降雨侵蚀力强;土层薄, 细碎岩石颗粒较多,土壤容易遭受降雨侵蚀;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水土流 失严重。 (3)除夏季风带来的降雨, 8 月份台风频发,多暴雨,导致降雨侵蚀力更严重。 (4)水土流失使泥沙汇入河道,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升,通航能力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闽东南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关系、水土流失原因、危害等知识点。 【详解】 ( 1)由图可知,闽东南等降雨侵蚀力线分布不均匀特征明显,南部、西北部出现极值区域,数值在 800 以上,侵蚀最严重;等降雨侵蚀力线由沿海向内陆侵蚀力递增,侵蚀更严重,沿海最小;结合左图降雨量 分析,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增,由沿海向内陆降雨 侵蚀力递增,降雨量越大,降雨侵蚀力越大。 ( 2)水土流失应从降水、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角度答题。甲地区位于山区,地形崎岖,坡度陡;位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 降雨量大, 达到 1800mm 以上, 降水集中, 降雨侵蚀力强, 数值达到 800 以上; 材料中 “土 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 ”可知该地土质疏松,土壤极易遭受侵蚀;不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都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 3)由于降雨侵蚀力与降水量相关,结合我国台风的登陆时间,可知 8 月份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原因可能 是,除夏季风带来的降雨, 8 月份东南沿海一带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受台风雨影响,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降雨侵蚀力达到峰值。 ( 4)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大增,大量泥沙汇入河流,导致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加重,河床抬高,河道 变浅,通航能力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 【点睛】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水土流失 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地形多在山区,地貌 多在陡坡,植被很差,土壤是土层薄,土质疏松,土壤极易遭受侵蚀,气候是多暴雨,或降雨时间长。 人为因素: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顺坡耕作,草原超载过牧,以 及修路、开矿、采石、建厂,随意倾倒废土、矿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这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地 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闽东南多山区,地形崎 岖,坡度陡;降雨量大且集中,降雨侵蚀力强;不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土 层薄,土质疏松,土壤极易遭受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