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讲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课时 基础自修·案例感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我国的西气东输——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西气东输的线路
(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厦、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思考: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二)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拓展]
我国的晋煤外运
主要通道
主要线路
东西运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三)我国的南水北调——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2.南水北调三线的比较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引水线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迁移人口多
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②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工程为例)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枯水季节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②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
③对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④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
⑤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污水排放多,降低水质。
题组练通
读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解析:1.C 2.A 第1题,宁夏、陕西北部天然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第2题,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然要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
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 亿千瓦时。如图为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晋、冀 B.晋、京
C.秦、冀 D.秦、京
4.建设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是( )
A.沼气 B.核能
C.地热 D.风能
解析:3.A 4.D 第3题,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判断,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径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其中山西、河北简称分别是晋、冀。该工程未经过陕西和北京。第4题,蒙西地区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风能资源丰富。建设蒙西—天津南1 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是风能。蒙西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不利于沼气发展。该地技术水平较低,不适宜核能发展。该地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少。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6.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7.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解析:5.B 6.C 7.C 第5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6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7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产业转移
(一)以东亚为例,认识产业转移
1.填写下列内容,了解产业转移的概述。
2.分析下图,判断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图A的加工地在我国,而原料地和产品市场在外国,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2)图B的原料地在外国,而加工地和产品市场在我国,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
(3)图C的产品市场在外国,而原料地和加工地在我国,其原因是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由此可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等。
3.填写下列内容,认识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
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2)转移方向
因此,从转移方向上说,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填写下列内容,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意义
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将重化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相应优势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工业向国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二)我国的产业转移
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1)路线:
(2)主要驱动因素:
①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②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③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
2.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
类型
主要原因
影响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
促进迁入区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改善
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珠三角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2)从地域分布来看:
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
题组练通
台湾某电子产品代工企业,1988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投资,在大陆的总部和生产基地首选深圳,后来生产基地逐步扩展到郑州和成都等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该企业在2017年让更多科技产品进入全机器人组装的程序,包括iPhone在内的一系列苹果产品是其重点目标。据此回答1~3题。
1.该企业进入大陆投资,首选深圳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丰富 B.改革开放政策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2.影响该企业生产基地逐步向我国内陆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工资 B.技术
C.地价 D.环境
3.该企业2017年让更多电子产品进入全机器人组装的程序,短期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B.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C.企业生产值明显提升
D.企业大量裁员
解析:1.B 2.A 3.D 第1题,该企业在1988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投资,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所以该企业进入大陆投资时首选了深圳,故选B。第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的工资水平不断提升,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为了降低工资成本的支出,该企业生产基地逐步向我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河南(郑州)和四川(成都)等地区转移,故选A。第3题,该企业在2017年让更多电子产品进入全机器人组装的程序,大量机器人的使用,会减少工人使用量,所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大量裁员。机器人组装电子产品,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对产品质量提高影响不大;由于购买机器人需要较大投入,所以对企业来说,短期内生产成本不会大幅度降低;电子产品代工企业生产值的大小取决于代工合同的大小,与是否使用机器人没有联系,故选D。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4~5题。
4.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5.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解析:4.D 5.B 第4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第5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相关文档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9-10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9-10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9-10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9-1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9-10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9-10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9-10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9-1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9-1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9-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