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 MB
  • 2021-09-10 发布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大一轮:第十单元第34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区域资源分布图或资源开发的相关统计图表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开发状况、出现的问题及保护治理措施等。考查频率较高 第34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 读德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地理位置:位于德国西部,图中A为莱茵河支流鲁尔河流域。‎ ‎2.区位优势 ‎(1)煤炭储量大,经济开发价值高。‎ ‎(2)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3.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核心部门有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 ‎4.主要工业城市: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B杜伊斯堡等。‎ 二、鲁尔区的衰落与整治 ‎1.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读鲁尔区“昼同黑夜”景观图,回答问题。‎ ‎(1)衰落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 ‎(2)衰落原因。‎ ‎①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煤业危机。‎ ‎②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3)具体表现。‎ ‎①传统产业衰落 ‎②环境污染严重:酸雨、水污染等严重。‎ ‎2.鲁尔区的新发展 读鲁尔区发电厂前后对比图,回答问题。‎ ‎(1)改造传统产业: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使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规模扩大、效率提高。‎ ‎(2)经济结构多元化: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3)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深度思考】 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提示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交通;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合理布局工业等。‎ 考点一 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分析 ‎2.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种类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我国分布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 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风沙灾害天气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 南方地区 ‎(2017·石河子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他地区及欧洲多国。下图为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1)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2)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 第(1)题,积极影响从资源输出对经济、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社会就业等方面回答。第(2)题,结合图例即可分析判断出资源类型;开发不利条件主要结合西西伯利亚地区寒冷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答案 (1)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及国家间经济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2)资源类型:矿产、土地、水、森林。‎ 开发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冻土、沼泽广布,自然条件不利于资源开发;交通运输不便。‎ 资源型地区开发条件的评价 资源型地区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以下要素:‎ ‎(1)资源及其组合状况。‎ 资源的种类及组合状况;资源的数量、地位;水源条件等。‎ ‎(2)位置及交通状况。‎ 优越的位置及便捷的交通利于与外界的联系,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一般要从水陆交通两方面具体分析。‎ ‎(3)科技、市场、政策等。‎ 影响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率、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考法 新能源开发条件分析 ‎(2016·课标卷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解析 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答案 ‎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距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用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考点二 鲁尔区的衰落与整治 ‎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 表现 影响 内因 生产结构单一 ‎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②高度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少数重工业部门 衰落的内因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基础 环境 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 外因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降低 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世界性钢铁 过剩 ‎①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 ‎②经济危机,钢替代品广泛应用导致市场需求量下降 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导致新兴工业部门出现,并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之一 ‎2.鲁尔区的新发展与振兴 从鲁尔区面临发展危机开始,就开始了整治并寻 求新发展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措施 具体做法 改造传统工业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 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发展科技与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建立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治理与保护环境 整治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2018·湖北天门一模)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1)~(2)题。‎ ‎(1)大庆建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 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2)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 第(1)题,从图中看出大庆有一个较大的采油区,可推知发展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第(2)题,此题可用排除法,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不符合实际,故排除③;大庆向我国西部搬迁更不符合实际,排除④。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有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 答案 (1)A (2)A 传统工业区的问题与措施 ‎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常见的统计图有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饼状)统计图以及一些变式统计图等,是高考试卷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 [典 图 示 例]‎ 获取信息 本图为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2005年至2012年能源消费变化图。左纵坐标①表示某种能源2012年的消费量比重,右纵坐标②表示某种能源2012年与2005年相比的变化,③表示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各自的比重,④表示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与2005年相比的变化。‎ 解读信息 ‎(1)某个区域能源消费是由不同的能源种类组成的。能源类型受区域内能源生产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如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种类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 ‎(2)区域内各类能源消费比重之和为100%。比如上图中201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各自消费比重的和为100%。‎ ‎(3)根据柱状图中柱状长短高低判断出各种能源在当地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判断出区域能源消费特点。(4)根据各种能源不同时期比重的变化,判读出能源消费的变化及原因。‎ ‎(5)结合能源消费特点判断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环境问题。‎ ‎[类 图 通 法])‎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读图流程 第一步:阅读图名,读懂坐标 观察纵坐标、横坐标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一般同一区域统计图可反映不同时期能源构成的变化;不同区域可比较某一时期各自构成的特征。‎ 第二步:运用图例,读懂构成 结合能源图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表示不同能源的图例中既有常规能源,又有新能源;既有可再生能源,又有非可再生能源,注意比较差异。‎ 第三步:总结趋势,分析问题 分析能源构成变化的原因、意义。由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能源结构构成及变化情况,分析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不同的能源构成反映不同的问题,注意结合具体区域、具体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学 以 致 用]‎ 考法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经典高考题)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在2004~2005年略有上升,其余时间均在下降,因此其变化趋势是下降。原因主要有:能源利用率提高、高能耗产业减少等。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煤炭比重最大,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比重较低。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除了煤炭资源还有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等。因此,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方向应减少污染严重的煤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水电和天然气的比重。‎ 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1~2题。‎ ‎1.排水沟宜建在(  )‎ A.A B.B ‎ C.C D.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 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 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 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 解析 第1题,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应为隔离护坝;A应为排水沟。第2题,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保护公路的安全。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答案 1.A 2.A ‎(2018·石家庄一模)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4.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A.资金不足 B.交通不便 C.气候恶劣 D.氧气缺乏 解析 第3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B正确。第4题,由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祁连山附近,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恶劣,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故C正确。‎ 答案 3.B 4.C ‎(2018·吉林调研)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5~6题。‎ ‎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解析 第5题,该地区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第6题,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5.B 6.D ‎(2014·四川文综,5~6)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7~8题。‎ ‎7.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 C.西南风 D.西北风 ‎8.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 C.③地 D.④地 解析 第7题,该图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南海区域,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而V级风也正分布于图东北和西南方向,且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因此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第8题,①③两地风功率密度等级低,可供利用的有效风能资源少,A、C项错误。④地虽等级高,但距广东太远,建设成本太高,D项错误。②‎ 地等级高,分布广,距发达地区近,故B项正确。‎ 答案 7.A 8.B ‎(2018·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 C.核能、地热能 D.风能、地热能 ‎10.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解析 第9题,青海省因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第10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地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 9.A 10.D ‎(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据此完成第11题。‎ ‎11.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岛屿东北部靠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B.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飘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解析 磷酸盐矿的运输应主要采用海运,不应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磷酸盐矿开发过程中会对原生植被造成破坏,因而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该岛屿磷酸盐矿开发历史较早,资源日趋枯竭,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废矿石处理不当,易造成大气污染。‎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丹麦是一个致力于摆脱石油依赖,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生命线的国家,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目前风电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42%。丹麦风电的主要备用电源在周边国家,与瑞典、挪威、德国之间电脑互联,能根据风电变化,调度电力进出口,“削峰补谷”平衡电力供需。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强制风电上电网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消费者必须购买固定额度的绿色能源等。下图示意丹麦地理位置。‎ 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风力弃风电量达394.7亿度,全年平均弃风率为19%,尤其是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现象严重。‎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12分)‎ ‎(2)说明丹麦风电要利用备用电源进行“削峰补谷”的原因。(4分)‎ ‎(3)探讨解决我国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问题的途径。(6分)‎ 解析 第(1)题,可从丹麦风能资源优势,水能、太阳能资源劣势角度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题意:要用备用电源来达到“削峰补谷”的目的,说明风电不稳定。第(3)题,注意材料“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可从提高接纳能力、与其他电力结合提升供电稳定性角度分析;同时还可借鉴丹麦支持风电的措施。‎ 答案 (1)丹麦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 ‎(2)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风力较弱时,需要备用电源“补谷”,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当风力较强时,可出口风电到周边国家进行“削峰”。‎ ‎(3)(明确风电作为新能源的战略发展地位)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建设火电、水电等调节电站,或与周边地区火电、水电联网,弥补风电不稳定的缺陷;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经济补贴,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或利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电网收购一定比例的风电)。‎ ‎13.(2018·湖南岳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6分)‎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10分)‎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8分)‎ 解析 第(1)题,注意材料一中提及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都是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第(2)题,材料二提及面临的困境: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措施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交通与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第(3)题,可从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后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后两点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