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50 KB
  • 2021-09-10 发布

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三章第9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 ‎1.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重点)‎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 ‎4.不同地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难点)‎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用书P63]‎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式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类型及相互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 地球上的水体之间都具有互补关系吗?‎ 提示:并非都具有互补关系。一般河流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湖泊水、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具有互补关系。‎ ‎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与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有何对应关系?‎ 提示:河流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泊,如下图图2;河流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图1。‎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H下渗 陆地内循环 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 ‎  (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地表形态。‎ ‎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影响?‎ 提示: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另外对下渗、蒸发、蒸腾、地下径流、降水也能产生影响,但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 ‎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河流的补给类型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 ‎(1)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量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 (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T3~T4)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将甲、乙两座水库的流域放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大背景上加以综合考虑。第(1)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雨,雨水是此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故A项错误。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自然植被应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B项错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丰富,形成雨季,故C项正确。该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故D项错误。第(2)题,甲、乙两座水库都处于雨季,不可能乙水库的流域降水很多而甲水库流域降水很少,故排除A项。植被截留降水和降水下渗只能是雨水的一小部分,不可能造成无水入库的现象,故排除B、C两项。甲水库流域的降水可能相对较少,流域内径流量小,加之人工拦截径流储水,导致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故选D项。‎ ‎[答案] (1)C (2)D ‎      水循环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例证 海陆间循环 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  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 (高考四川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降水丰富的时期水循环最活跃。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多,故冬季多雨,水循环活跃,因此D项正确。‎ ‎[答案] D ‎      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1.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水系特征 影响因素 说明 河流流程 陆地面积、地形、河流位置 一般陆地面积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的地区,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的地区,河流较短 河流流向 地形 河流流向为自高向低流,一般可以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来判读河流流向 支流、流域面积、河道等 地形 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及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  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说明 水位、径流量 水位:夏(冬)季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径流量:夏(冬)季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高低和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雨季河流水位高、径流量大,反之则水位低、径流量小;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差异越大,河流的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越大。冰川(雪)融水补给:气温升高较快且温度较高时,河流水位升高、流量增大。‎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较为稳定,该补给类型的河流,其水位和径流量均变化不大。‎ 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汛期 汛期出现季节、汛期持续时间长短、汛期次数 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及其长短决定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雨季,雨季持续时间越长,汛期越久;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 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 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而结冰期的长短则由0 ℃以下低温时间的长短决定 月均温在0 ℃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0 ℃以下低温时间越长,结冰期越长,反之则越短 水能蕴藏量 水能蕴藏量大(丰富)或小(不足)‎ 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河流的落差和流量共同决定 地形起伏越大,河流落差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水能越丰富。一般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开发河流水能为主 水文特征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说明 航运价值 河流航运价值大小 由地形和水量决定 地形平坦,水量丰富的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为主。(同时需要考虑河流有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能否保证四季通航;天然河网密度大小,有无运河沟通,能否四通八达;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情况——联运;区域经济状况对运输的需求)‎ 凌汛 有无凌汛现象 河流有凌汛现象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河流必须有结冰现象;②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时间一般以秋末和春初为主 ‎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①‎ 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主干与支流之间成锐角(顺着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 ‎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在我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4.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5)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6)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 (2015·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图1‎ 图2‎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解析] 图2中河流的水位数据是分析甲地河流水位特征的关键之处,可从水位高低、高低水位出现的时间加以分析。在分析原因时要从该地的气候特征、该地所处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答案] 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 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      河流的补给类型 ‎(2014·高考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解析:本题组中气温、降雨量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最大值都出现在6、7、8月,最冷月均温低于0 ℃,最高月均温近30 ℃,年降水量较少,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第1题,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与气温呈正相关,所以补给来源除降水外,还有冰雪融水,因为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的补给随季节的变化较小。故选C。第2题,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表风沙大,山麓绿洲上有“青青草”;“柑橘红”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牦牛跑”是我国青藏地区牧场的景观。故选B。‎ 答案:1.C 2.B ‎      水循环 ‎(2015·高考全国卷Ⅰ,T1~T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4.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5.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 第3题,树皮覆盖层位于最上层,远离根系,显然不是为了提供养分;雨水渗漏速度最慢的是种植土层,因此树皮覆盖层不能控制雨水渗漏速度;树皮覆盖层与其他各层都有水体净化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树皮覆盖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故选D。第4题,雨水下渗后,密度较大的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净化过滤作用。故选B。雨水经过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时下渗速度快,净化效果差。第5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充分利用雨水,同时减小了地表径流,起到控制雨洪的作用。故选C。‎ 答案:3.D 4.B 5.C ‎      河流的水文特征 ‎(2015·高考全国卷Ⅱ,T9~T10)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6~7题。‎ 图a 图b ‎6.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7.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解析:第6题,读图b可知,蒙特利尔一年内气温低于0 ℃的月份为1月、2月、3月和12月,共4个月。故选C。第7题,比较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低,加上上游有水电站,受水电站冷却水影响水温应当最高,因而其冬季可能不结冰。故选B。‎ 答案:6.C 7.B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 自然界的水循环 考点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用书P67]‎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 现 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衡 ‎2.水资源紧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配不均 修建水库蓄水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 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 提示:华北平原。 主要原因: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 ‎ 新加坡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水资源短缺,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提示:新加坡陆地面积小,河流短小,储存淡水空间较小;人口众多,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      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1)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的现象,如京津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2)水质性缺水:是指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 ‎2.关于水资源状况的几种分析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状况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图示如下:‎ ‎(4)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5)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和节流 开源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蓄水;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Ⅰ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Ⅱ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Ⅰ 图Ⅱ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解析] (1)由图Ⅱ可知,该国月均温大于15 ℃,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      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2015·高考全国卷Ⅰ,T7~T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1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B。第2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A。第3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 答案:1.B 2.A 3.A ‎[学生用书P69]‎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1.河流径流量过程曲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读 ‎(1)河流径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冬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以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地区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雪融水补给导致河流断流。‎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河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导致的。‎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是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还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1.问题探究 ‎(1)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哪一河段?‎ 提示:湖泊以下河段。‎ ‎(2)湖泊对河流流量有什么影响?‎ 提示:使河流下游河段流量变得平稳;推迟河流下游洪峰出现的时间。‎ ‎2.信息解读 ‎(1)从图名中可知图b是一次暴雨前后图a中甲、乙两水文站的流量变化状况,其变化状况可从洪峰出现时间、洪峰流量大小等方面分析。‎ ‎(2)从题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 ‎[标准答案] (1)D (2)C ‎(2016·湖北部分学校联考)下图示意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 A.4 B.8‎ C.7 D.9‎ ‎(2)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 A.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B.水文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C.水文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D.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解析:(1)读图可知,降雨停止时间为第一日的18:00,而出现洪水(径流量达到满岸流量)的时间为第一日的22:00,则降雨停止4小时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故A项正确。(2)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及大量引水灌溉对水文站上游水量没有影响,A、C两项错误;水文站上游修建水库能拦蓄部分洪水,使洪峰到来时间推后,从而使洪峰滞延期变长,B项正确;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会使上游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使洪峰到来时间提前,从而使洪峰滞延期缩短,D项错误。‎ 答案:(1)A (2)B ‎[学生用书P70]‎ ‎(2016·南京市二模)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解析:第1题,降水除去①蒸发蒸腾部分,其他经过冠层截流和河网调蓄后,形成④径流。河网调蓄包括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和地下调蓄。第2题,水库具有拦截泥沙的作用,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和降水强度增大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大河流含沙量;上游河道采砂会搅浑径流,增加下游河流含沙量。‎ 答案:1.D 2.A ‎(2016·山东德州一模)下图是某内流区域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流域自然水循环环节最活跃的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灌溉 ‎4.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  )‎ A.第一天空气中含氧量少于第二天 B.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 C.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 D.连续两日天气晴朗 解析:第3题,该流域为内陆地区,晴天多,蒸发及蒸腾作用强烈,因此C正确。第4题,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随气温的变化,流量也明显变化,第一天的流量变化大,温差也大,B正确。‎ 答案:3.C 4.B ‎(2016·湖北省教学合作体联考)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5~7题。‎ ‎5.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 ‎6.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6题,图示河流是尼日尔河,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于热带多雨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减少、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种植区引水灌溉等);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又有所回升。故第5题选C,第6题选C。第7题,该流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是导致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时间的主要原因。‎ 答案:5.C 6.C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