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下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方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
A.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等问题 B.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C. 利用不同河流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 连通长江、黄河等水系发展航运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A. 地下水水位升高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土壤盐碱化加剧 D. 长江口海水倒灌
3.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条件有
A. 沿途的降水丰富,补给水源多 B. 以长江干流的水源作为保障
C. 地势大体由高到低,水可自流 D. 以大运河为依托有天然河道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特别是华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故选B。
【2题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从扬州调水,可能会造成调水区(长江下游)径流量减少,尤其是在枯水季节,进而引起海水倒灌,使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D正确;由于东线调水线路沿线地势低洼,南水北调可能会导致调水线路沿线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加剧,A、C错误;调水会造成调水区(长江下游)径流量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不是依靠沿途的降水补给,A错误;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不是从长江干流调水,B错误;地势大致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供水,C正确;中线需要开挖新的渠道,东线以大运河为依托,D错误。故选C。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 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B. 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C. 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D.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5. 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
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③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④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 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 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4. B 5. B 6. D
【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发展方向和对区域的影响。
【4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特色小镇的产业有智能设备制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装珠宝设计等,可知产业发展方向是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A正确;读材料可知,“特色小镇”建设为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较低,不能以此类产业为主,推动城市化进程宜降低第一产业比重,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要求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浙江经济较发达,具备这些基础条件,②③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小城镇或乡村,不会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③错误;发展特色小镇能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①②④正确。故选D。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
A. 年平均气温更高 B. 年平均降水量更多
C. 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D. 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8. 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9. 我国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自甲到丙由一年一熟逐渐变为一年三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土壤
【答案】7. C 8. D 9. C
【解析】
【7题详解】
甲区域为东北平原地区,乙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而言,甲区域年平均气温更低,年平均降水更少,AB错;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C正确;东北地区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D错。故选C。
【8题详解】
乙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中水田的比重大,A错;人口稠密,河网密度大,耕地破碎,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C错;土壤为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自甲到丙,纬度越来越低,热量条件逐渐变好,熟制也逐渐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C正确;其他因素均非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全国最大风电项目——平潭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在平潭兴建,平潭利用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最大区位优势是
A. 距台湾近 B. 海陆交通便利
C. 市场广阔 D. 自然资源丰富
11.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初期应重点发展
A. 高新技术产业 B. 港口经贸业
C. 旅游休闲业 D. 交通等基础设施
12. 平潭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的原因是
A. 春秋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B. 秋冬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C. 夏秋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D. 春冬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答案】10. A 11. D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最大区位优势是距台湾近,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初期应重点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便利的设施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注入,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平潭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的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冬季节径流量小,水电不足,但该季节风力大,可以发展风力发电与水电互补,B正确。故选B。
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下图为某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
A. 温带海滩,降水丰沛 B. 热带地区,沙质海岸
C. 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D.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14. 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
A. 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 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淤泥质沿海滩涂上,AB错,C正确;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区,降水稀少,多为沿海荒漠,不适合红树林的生长,D错。故选C。
【14题详解】
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沿海滩涂上,能够削弱风浪,减小海岸侵蚀,保护海岸;同时,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B选项不是其主要功能,排除B;红树林分布在沿海滩涂地区,而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破坏较严重,且降水较为集中的地区,C错;沿海淤泥质滩涂海水深度较浅,泥沙淤积严重,不适合船只停泊,D错。故选A。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东北部。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m的速度向南推移,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万多人民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道路造成了巨大危害。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如今的八步沙是一片长满柠条、沙枣、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的绿洲。下图示意八步沙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5. 导致八步沙沙丘过去向南快速推移的直接原因是
A. 地表植被稀疏,风力大 B. 人类活动过度,固定沙丘活化
C. 蒸发量大,土壤干燥 D. 降水稀少,沙源物质极其松散
16. 为实现防风固沙和人民脱贫致富的双重目标,八步沙当前最有效的措施是
A. 拓宽防风固沙带,发展草场放牧业 B. 铺设防渗层,发展沙漠水稻种植业
C. 培育耐旱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 D. 改良沙漠土壤,发展花卉园艺业
【答案】15. A 16. C
【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沙丘扩张的原因分析,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直接原因,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 八步沙沙丘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植被稀疏,风力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该地区气候干旱,因此培育耐旱经济作物既可以防风固沙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该地区荒漠化严重,发展草场放牧业不能有效长期的治理荒漠化,A错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花卉园艺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发展水稻种植和花卉园艺会加剧荒漠化,BD错误,故选C。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 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答案】17. D 18.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判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根据图中的河流判断地势特征。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则可判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纬度最低的丁地。
【18题详解】
由图经纬度和省的轮廓可知,该地区是广西,又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流,水往低处流,所以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6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 油菜、亚麻、黄麻、冬小麦 B. 油橄榄、茶叶、春小麦、甜菜
C. 棉花、花生、天然橡胶、油菜 D. 棉花、茶叶、天然橡胶、甜菜
20. 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
A. 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
C. 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 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四省区中,海南省面积最小,耕地面积最少,丙是海南省,主要经济作用是天然橡胶。新疆面积大,耕地总面积较大,位于干旱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高,甲是新疆,是重要棉花产区。黑龙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广,位于半湿润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较低,丁是黑龙江,纬度较高,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乙是浙江,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茶叶、天然橡胶、甜菜,D对。A、B、C错。
【20题详解】
甲省区是新疆,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有水源的地方形成绿洲,A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B错。地广人稀,劳动力没有优势,C错。盆地内地表起伏比较小,耕地位于冲积扇地区,便于灌溉,D错。所以选A。
读我国某流域部分河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该流域图示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B.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降水时间变长
C. 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D. 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2. 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应为
A. 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 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 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为长江,图示河段主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由于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多发。故选A.
【22题详解】
长江沿岸景点较多,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江流域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23.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4.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23. A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该生态环境问题在西北干旱地区占比重大,在新疆占的比重达40﹪,应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新疆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在东部地区更突出。故选 A。
【24题详解】
西北地区缺水,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干旱区,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环境问题更严重,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故选B。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下面题。
25. 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6. 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答案】25. C 26. B
【解析】考查RS应用。
【25题详解】
遥感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不同种类、性质和不同环境条件的物体,反射和辐射各不相同的电磁波的特性,对地表物体和环境加以区分,用于地物和地理环境的监测。所以旱情、水灾、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都可以运用遥感技术检测,故答案选C。
【26题详解】
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监测草场退化情况等。故选B。
瑞士东南部的达沃斯作为阿尔卑斯山系海拔(1529米)最高的小镇,逐步发展成为欧洲最大高山滑雪场,后又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闻名遐迩,是特色小镇的成功典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7. 达沃斯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
A. 银行林立、金融中心 B.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C. 海拔较高、空气清新 D. 俯视群山、视野开阔
28. 如测算达沃斯某处滑雪场的面积,则需要该地
①经纬网图 ②等高线图
③积雪等深线图 ④等降雪量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达沃斯在阿尔卑斯山上 ,海拔1 560米,海拔较高、四面环山,空气清新,这里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这里是山地气候,不是四季分明;海拔较高,但不是最高,不可能俯视群山;是一小镇,不是大城市,不可能银行林立,故本题选C。
【28题详解】
测算面积,需经纬网图,可知其所跨经纬度范围;需等高线图,可知其跨高度。等降雪量图和积雪等深线图可以确定其体积不是面积,故本题选A。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A. 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 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 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 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30. 图中的景观中没有
A. 地质地貌景观 B. 水文地理景观
C. 生物景观 D. 气象气候景观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云南西双版纳高温潮湿,傣族人以当地的盛产的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并以高脚楼建筑形式利于散热通风,这反映出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A错误。竹楼作为一种人造建筑,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B正确。竹楼与当地人的意识形态无关,C错误。竹楼与早期社会制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有石林属于地质地貌景观;湖泊属于水文地理景观;雪山属于气象气候景观;竹楼属于人文景观。图中没有生物景观。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二、综合题(共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上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右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革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分析图示地区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
(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请分析其理由。
【答案】(1)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环,土地沙化;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任答三点)
(2)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植物秸秆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3)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原料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良好。(任答两点)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1)绿洲退化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绿洲紧邻腾格里沙漠,冬季该地吹西北风,沙漠随风迁移,对沙漠起到侵蚀作用;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气候趋于干燥,加剧沙漠化。人为方面主要考虑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绿洲地区发展农业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碱化、人口增加过度开垦土地,使得植被破坏,沙漠化严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示可知,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的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说明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同时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3)草方格沙障治沙值得推广的原因可从用料、效果分析。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原材料来源广,并且环保无污染。标本兼治,治沙效果好。
32.下图为“我国广东省地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 输入地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 成了 6.7 万公顷早熟荔枝、3.3 万公顷香蕉、2 万公顷菠萝、10 万公顷糖蔗、10 万公顷北 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 12 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 药材等。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四: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阅读材料,简述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答案】(1)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答) ;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必答); 劳动力价格上涨; 国家政策扶 植(转变);交通便利(或道路网络的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资金注入(或充足)。
(2)热量充足;丘陵、低山、平原错落有致,地表形态多样;降水丰沛;土壤条件适宜。
(3)劳动力价格上升,地租上升;内部交易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
【解析】
(1)从材料二看从粮食生产发展到水果和蔬菜为主,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对水果和蔬菜需求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主要原因 ;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粮食没有水果和蔬菜利润高; 国家政策扶植;交通便利(或道路网络的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资金注入(或充足)为水果和蔬菜提供条件。
(2)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可知热量充足;丘陵、低山、平原错落有致,地表形态多样;降水丰沛;土壤条件适宜。
(3)主要是生产成本和环境问题决定的。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地租上升;内部交易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促使产业转移。
3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在很多旅游景区兴起建设栈道,其伴着悬崖而生,都离不开高、险,除了体验险要之外,玻璃栈道上更是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群山秀色,一览无余。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旅游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
【答案】玻璃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玻璃栈道可全方位观景,视野更开阔;玻璃栈道具有刺激、惊险、猎奇的旅游体验;玻璃栈道开辟了新景点,丰富旅游资源;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
【解析】旅游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可以从玻璃工艺、视野更开阔、丰富旅游资源、新的旅游体验、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提高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回答。
3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广州“小蛮腰”即广州塔,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从2010年10月1日起,广州塔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2011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游广州,必游广州塔”,如果你准备在高考结束后游广州塔,需要考虑和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交通方面: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广州塔(在广州市区可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到广州塔)。
费用方面:了解门票及其他可能参与的各项游乐费用;
时间方面:了解广州塔对外开放的时间及游玩时间,做好时间安排;
景点组合方面:了解广州塔附近还有哪些景点可以一并游玩,并做好线路规划和时间安排;
其他注意事项: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都不能带;
有高血压,恐高症、心脏病等不宜参加等。
【解析】出门旅游之前首先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如交通方式、时间、费用、景点特色等,然后确定旅游路线,最后要考虑旅游安全问题;高考结束后游广州塔,需要考虑交通、费用、时间、景点等问题,因广州塔较高,有高血压,恐高症、心脏病等不宜参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