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MB
  • 2021-09-10 发布

高考地理考点精选精练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频考点28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一、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 1~ 2 题。 1.图中( ) A.①开采的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 CO2 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 3~4 题。 3.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 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 5.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 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6.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 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7~8 题。 7.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 )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面径流 8.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辐射更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 79.1%,每年都会出现森林火灾损失严重 的情况。下图为 2004~2008 年丽水市各月森林火灾所占百分率统计图。据此回答 9~10 题。 9.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有(双选)( ) A.交通闭塞,开发历史短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气候暖湿,林木生长快 D.低山丘陵,宜林地广 10.7 月森林火灾比例出现小高峰,可能的自然因素是(双选)( ) A.7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7 月该地多雷暴天气 C.7 月多台风天气 D.7 月暑假多游客 下图为地球圈层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1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二、综合题 13.下图中 A 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言,该地适宜树木生长, 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 木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的角度分析 A 地成为无林地区的原因。 (2)简要分析 A 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 14.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 1990~2010 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 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上游 /中游/下游)地区。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 的不利影响。 答案精析 1.C 2.B [第 1 题,①开采矿产时会对水圈造成污染;②燃煤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是 CO2 和 烟尘,对臭氧层无影响;③为绿色植物吸收 CO2,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④形成 煤炭、石油,不经过变质或重熔再生作用。第 2 题,若大气中 CO2 浓度增加,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全球气候会变暖。] 3.C 4.C [第 3 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 4 题,植被破坏使 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5.D 6.C [第 5 题,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乙地处我国东北地区,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其主要地形特征;丙地主要地理特征为高温多雨;甲地处我国西北内 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第 6 题,海南植被生长较快,与其常年高温 多雨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 7.B 8.A [第 7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呈上 升趋势,由此推断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水汽进入,水汽输送减少,致使西北地区气候更加 干旱。第 8 题,青藏高原的隆起使西北地区更加干旱,晴天增多,太阳辐射增强。] 9.CD 10.AB [第 9 题,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暖湿,林木 生长快;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宜林地区广,故该地森林广布,覆盖率高。第 10 题,浙江位 于南方地区,7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空气比较干燥,水汽含量少,容易发生火灾;同时 7 月多雷雨天气,森林容易受雷击,产生 火灾。] 11.AD 12.AC [第 11 题,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 ④所示箭头代表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的表现。第 12 题,生物吸收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 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A 正确;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 到大气圈,C 正确。] 13.(1)纬度:A 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大气环流: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 显著,夏季风较弱。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水汽少。地形: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 降水较少。 (2)河流沿岸空气湿润,水汽多,河水下渗;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水汛期泛滥, 带来肥沃泥土,有利于林木生长。 14.(1)冰雪融水 引水灌溉 蒸发 (2)流水侵蚀 中游 (3)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第(1)题,和田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河流 沿途引水灌溉、蒸发、下渗并且基本没有支流汇入,所以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第(2) 题,和田河上游流经山区,径流流速快,流水侵蚀形成的籽玉被流水搬运到中游,由于地形 落差减小,径流速度变缓,搬运能力下降,籽玉沉积。第(3)题,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 化显示,耕地、工矿用地增加,林草用地减少,说明引水量增加,导致生态环境变差,进而 会对河流径流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