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 MB
  • 2021-09-10 发布

高三地理-地球仪和地图课后强化作业+等值线课后强化作业+地球与地球的运动课后强化作业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地理-地球仪和地图课后强化作业 +等值线课后强化作业+地球与地球的运动课后强化作业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1 地球仪和地图(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 1~3 题。 1.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⑤⑥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③④两地之间的距离 B.任何一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不相等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 D.③④两地位于西半球,②⑥两地位于东半球 2.当晨线经过②⑤两地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全球日出东北,影朝西南 B.此时太阳直射东经 110°经线 C.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 D.潘帕斯草原草木一片枯黄 3.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两地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②⑥两地, 所用的时间( ) A.从①地飞行到②地所用的时间较短 B.从⑤地飞行到⑥地所用的时间较短 C.二者所用时间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 1.C 2.A 3.C 【解析】 本组题以经纬网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即 可判断⑤⑥两地位于 60°N 纬线上,③④两地位于 40°N 纬线上,它们之间的经度差虽然同为 40°,但实 地距离并不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20°N 纬线上时,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据图可知,③地位 于西半球,②④⑥三地位于东半球,①⑤两地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第(2)题,当晨线经过②⑤两地 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晨赤交点(②地)的地方时为 6:00,太阳直射东经 110° 经线。夏半年,全球除北极点、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影朝西南;位于南半球的潘帕斯草原在当地夏季 (北半球冬季)时植被茂盛。第(3)题,⑤地与⑥地之间的经度相差 40°,和①地与②地之间的经度差相等。 两飞机飞行的角速度相等,故飞行相同的经度所用时间也相等。 南海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我国南海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岛上建 有飞机跑道,左图所示永兴岛为未建飞机跑道前的天然海岸线。读图,回答 4~5 题。 4.据图估算永兴岛、石岛的面积分别约为 ( ) A.0.185km2,0.08km2 B.0.185 km2,0.8 km2 C.1.85 km2,0.08 km2 D.1.85 km2,0.8 km2 5.飞机需逆风起飞。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飞机跑道的走向及其在永兴岛的方位分别为( ) A.东北—西南走向 东南部 B.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部 C.西北—东南走向 东南部 D.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部 【答案】 4.C 5.A 【解析】 第 4 题,永兴岛和石岛从形状看分别接近梯形和菱形,结合比例尺及其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大致可计算出两岛的面积。第 5 题,我国南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盛行风分别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结合建设飞机场需要的风向及场地条件可确定具体位置。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据此回答 6~7 题。 6.图中经纬网格 a 与 e 之间的经度差最大约为( ) A.25° B.35° C.50° D.60° 【答案】 A 【解析】 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它与北京的纬度分别约为 20°N 和 40°N,图中两者 之间有 4 个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 5°。由此可推算出经纬网格 a 与 e 之间的经度差最大约为 25°。 7.图上标出的五个经纬网格区中,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②实际区域面积最小的是经纬网格 a ③经纬网格 c、e 之间的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为 2 200 千米 ④经纬网格 d、e 都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五个经纬网格中,经纬网格 a 的纬度位置最高且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实际区域面积最小; 经纬网格 c、e 之间的南北纬度间隔最大约为 20°,因此最大直线距离约为 2200 千米;从纬度范围判断, 经纬网格 d 大部分位于我国的暖温带地区,经纬网格 e 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经纬网格 e 位于低纬度地区。 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 8~9 题。 8.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由东向西 【答案】 C 【解析】 利用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结合经度综合判断,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 两地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故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由东北先向西 北再向西南。 9.图示区域(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先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进行区域定位,乙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部,甲城市位于南美秘鲁西 部,所临海洋、所在东西半球即可明确;甲城市沿海海域秘鲁寒流与乙城市附近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大 致相同;甲城市所在区域纬度比乙城市低(跨经度范围相当),故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 1:20000)”,回答 10~11 题。 10.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 A.5:00 B.12:00 C.15:00 D.18:00 【答案】 A 【解析】 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其影子位于西南,则此时太阳位于其东北,由此可知此时为上 午。 11.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二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答案】 D 【解析】 如果等高距不变,比例尺增大,等高线更加稀疏。 侨居欧洲的王先生从 A 地出发,回北京旅游。飞机于日出时(当地时间 3 时)起飞,飞行 14 小时到达 北京。据此完成 12~14 题。 12.若沿最短的航线飞行,则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东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正东,再向正南 D.先向西北,再向东北 13.王先生的飞行途中( ) A.一直处于白昼 B.黑夜和白昼平分 C.黑夜多于白昼 D.白昼多于黑夜 14.飞机所经地区( ) A.东欧平原天气阴冷,大雪飞扬 B.鄂毕河凌汛严重,洪水成灾 C.新疆棉花成熟,瓜果飘香 D.华北平原热浪滚滚,小麦收割 【答案】 12.B 13.D 14.D 【解析】 第 12 题,飞机飞行的最短航线应是经过起飞点和降落点的最大圆圈的劣弧。A 点位于北纬 60°、东经 20°附近,北京位于北纬 40°、东经 120°附近,北京位于 A 点的东南方。飞机从 A 到北京先 飞向东北,再转向东南。选 B。第 13 题,飞机起飞时 A 地日出,当地时间为 3 时。向东边昼半球飞行,飞 行 14 小时,降落地北京时间约为 24 时,此日北京昼长夜短,可推知飞行途中白昼长于黑夜。选 D。第 14 题,根据日出时间 3 时,可推断本地昼长 18 小时,夜长 6 小时,由此推出北半球处于夏至日前后。此时 东欧平原为夏季,不可能大雪飞扬;鄂毕河凌汛出现于春季;新疆棉花成熟于秋季;只有华北平原小麦收 割时间接近。选 D。 下图中 AB、AC 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 a 为晨昏线,B、C 两点纬度相同,D 为 BC 的中点。据此完成 15~16 题。 15.AD 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 千米 B.1 000 千米 C.2 000 千米 D.3 000 千米 16.若 A 为北极点,C 点位于晨线上,则 D 点地方时为( ) A.0:00 B.6:00 C.12:00 D.18:00 【答案】 15.D 16.A 【解析】 第 15 题,图中 AB、AC 两条经线相交于点 A,故 A 为极点。D 为 BC 的中点,故 D 为晨昏线 纬度最高的点,应位于极圈或极圈以内,故 A、D 之间的纬度差应介于 0°~23°26′之间,二者的球面距 离在 0~2 601 千米之间。第 16 题,若 A 为北极点,C 位于晨线上,则 D 点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D 位于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 0 时。 二、综合题 17.读“利比亚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 1)”、“利比亚等高线和油井分布图(图 2)”,回答下列 问题。 (1)据图分析利比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征。 (2) 利 比 亚 地 形 地 势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比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比亚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答案】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海陆 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 (2)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3)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 (4)多分布于沿海和油井附近 资源 气候 地形 水源 交通(答出三个即可,资源、气候必答) 【解析】 第(1)题,纬度位置可从低、中、高纬度、特殊纬线考虑,海陆位置可从所在大陆或岛屿、 临海还是内陆,濒临哪些海域等方面分析。第(2)题,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势特征。第(3)题,结合利比亚的 位置及影响气候的因素,判断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4)题,对比两图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区 位因素。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比例尺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B 图比例尺。 (2)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为什么? (3)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 300 m×200 m,绘图纸的 大小为 20 cm×30 cm,你认为选用的比例尺应为多大? (4)若火车以 120 km/h 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少时间?(注:两城市的图上距离为 3 cm) 【答案】 (1)大于 (2)不合适。图中比例尺太小,无法表示学校内具体事物。(3)1 1000 (4)1 小 时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 图比例尺为 1 400 万,B 图比例尺为 1:8000 万,比例尺为分数, 分母越大,比值就越小,可以判断出 A 图比例尺大于 B 图比例尺。第(2)题,学校范围太小,而图中比例 尺太小,若用此比例尺绘学校平面图,内容就太简单,图幅极小,因此不合适。第(3)题,运用比例尺的 公式计算,即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 绘图纸的长 或宽 学校实际长度 或宽度 =30 cm 或 20 cm 300 m 或 200 m = 1 1000 。(4)根据时间= 路程 速度 来计算,首先根据 A 图中比例尺来计算出实际路程即 40 km×3=120 km;然后求时间即 120 km 120 km/h =1 h。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 等值线(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013·天津)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 1~2 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 a、b、c、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 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根据图中甲、乙两地连线经过地区海拔的高 度变化分析,C 项正确,A、B、D 错误。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居民点的区位选择。题干中要求居民点 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图中 a 地位于山谷地带,是重要的集水区,故 A 项正确。图中 b 点地势较低, 但水源条件较差,故 B 项错误;图中 c 点位于山坡上,d 点位于山脊,两地的水源条件都相对较差,故 C、 D 项错误。 (2013·四川)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 图回答 3~4 题。 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 米 B.178 米 C.220 米 D.255 米 【答案】 3.B 4.C 【解析】 第 3 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林木密集区的等高线形态,其地形为山脊或山谷。林木 密集区位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山谷较山脊的土壤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本题选 B。第 4 题,考查 等高线图的有关计算。结合上题分析,区域内地形东低西高。东部最低处与西部最高处之间有 7 条等高线, 相差 6 个等高距,等高距为 30 米,因此最大高差不超过(30+6×30+30)米=240 米。故本题选 C。 下图是“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千卡/厘米 2·年)”,读图回答 5~7 题。 5.①②是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两区域,这两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大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 )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 6.图中 A、B 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产生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 7.人们观测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城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小。造成这些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 主要原因有( ) ①市区受热岛效应影响,多上升气流,云雾天气多 ②城市高层建筑多,阻挡了太阳的光照 ③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④城市的太阳高度往往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5.C 6.C 7.C 【解析】 第 5 题,①地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②地 为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选 C。第 6 题,A 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B 地常年受副热带高 气压控制,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选 C。第 7 题,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大气尘埃多, 加上受热岛效应影响,多上升气流,云雾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反射作用强。选 C。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 8~9 题。 8.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 A.6℃ B.8℃ C.10℃ D.12℃ 9.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 ) A.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 【答案】 8.C 9.D 【解析】 第 8 题,甲地位于闭合等值线内,其气温年较差数值(X 甲)为 20B=G>A D.G 点在 75°W 以东 13.下图能表示此刻 GAE 线上各地昼长的折线图是( ) 【答案】 11.B 12.D 13.C 【解析】 第 11 题,根据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特点可知,等正午太阳高度线为纬 线,E 为南极点。A 为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B、G 所在的纬线为赤道,因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 长大于夜长,即昼长大于 12 小时,即 A、H、E、F 四点昼长大于 12 小时。选 B。第 12 题,因 AD 和 AF 各 跨纬度 90°,所以 D、F 纬度分别为 75°N,75°S,D、F 两点的昼夜变化幅度相同;这一天,C 点昼长小 于 A 点,C 点日出比 A 点晚;C、A 两点的纬度分别是 15°N、15°S,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 因 A 点正值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为 21 时,可算出 A 点经度为 15°W,AG 之间的距离等于 AK,等于 60×111 千米,但因 15°S 纬线上经度 1°的纬线长小于 111 千米,AG 之间的经度差也就小于 60°,故 G 点在 75°W 以东。选 D。第 13 题,G 在赤道上,昼长为 12 小时;A 点昼长大于 12 小时;南极点 E 正值极昼,昼长为 24 小时,C 图符合题意。选 C。 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 M 点,读 M 点连续一段时期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14.从②到⑤,M 点经历的时间大约有( ) A.一年 B.六个半月 C.七个半月 D.九个月 15.当 M 点位于④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D.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 14.C 15.B 【解析】 第 14 题,当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切点 M 从极点移到极圈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到回 归线,大约需要三个月。因此 M 点从②移到③和从③移到④都要经历三个月,从④移到⑤则需要一个半月。 选 C。第 15 题,当 M 点位于④时,晨昏线距离极点最远,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了最大值。选 B。 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M、N 两点的经度差为 60°,P 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 P 点 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 68°。据此回答 16~17 题。 16.N 点的地方时是( ) A.6 时 B.10 时 C.14 时 D.22 时 17.此时,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到台风侵扰 C.地中海沿岸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答案】 16.C 17.A 【解析】 第 16 题,根据“在 P 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 68°”,可确定 P 点纬度为 68°N, 位于北极圈内;再根据晨昏线和地球自转方向,可判定北极周边地区出现极夜,P 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 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P、N 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 30°,即 N 点比 P 点早 2 小时,为 14 时,选 C。第 17 题,根据上题判断,68°N 及其以北为极夜,北半球为冬季,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东南沿海 冬季一般不会受到台风侵扰;地中海沿岸正受西风带控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不适合进行科考活动。选 A。 二、综合题 18.下图中 A 点的纬度为 75°,A 点在晨昏线上,此时北京时间为某日的 8 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________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 球上有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2)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4)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答案】 (1)16 15°S,180° 75°S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75°N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2)B (3)从 15°S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 第(1)题,北京时间是早晨 8 时,故 90°W 为前一日的 18 时,从而可以推出①地时间和太 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第(2)题,此时,75°N 及其以北发生了极夜现象,太阳直射 15°S,比较接近冬至 日。第(3)题,任何一日,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若图中晨昏线与经 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说明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的昼夜将被分得更不均匀。 19.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 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 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答案】 (1)西 6 (2)北 60°E (3)11 (4)69° 【解析】 第(1)题,东西半球以 20°W、160°E 为界划分,甲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 6 时。第(2)题,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地方时 12 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第(3)题, 比较甲、乙两地可知,晨线附近乙地夜弧比甲地长 7.5°,昏线附近也应如此,故乙地夜长比甲地长 1 小 时。第(4)题,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其效益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