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9.88 K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 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北省应城市生产了全国 80%的粉笔,该市某村从 20 世纪 50 年
代开始制作粉笔,产量最高时,近 90%的家庭都以制作粉笔为生,分散
经营,手艺代代相传,使用原始方式制作,但如今该村粉笔产业发展举
步维艰,下表为“粉笔村”从业户数与产量变化。据此回答 1~3 题: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从业
户数
320 320 320 320 320 230 230 230 200 200 200
产量
(吨)
7
800
8
000
8
100
8
100
8
600
6
500
6
500
7
000
7
500
8
000
9
000
1.成就该市粉笔产业初期“辉煌”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手艺传承 B.制作原料丰富
C.生产效率高 D.劳动力充足
2.粉笔产业近年来“举步维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政策
3.推测近年来粉笔村的粉笔产量经过下降后,又出现上升的主要原因
为( )
A.政府政策保护 B.生产工序的改良
C.原料质量提升 D.生产规模化趋势
在气候学上,以连续 5 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 22℃以下作为秋
季的开始。老话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说的就是“秋老虎”。“秋
老虎”并不是一个气象专业名词,而是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一种比喻说
法,是对立秋或处暑节气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如图为二
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回答 4~5 题:
4.出现“秋老虎”的月份可能是( )
A.7 月 B.8 月
C.10 月 D.11 月
5.关于“秋老虎”这种天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南要比长江流域来得早
B.仅我国存在这种天气现象
C.其成因是受副高控制
D.淮河以北比以南地区更常见
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
力等因素影响。下图中的曲线为横断山区 28°N 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
东坡林线的分布变化图。据此回答 6~7 题:
6.P、R、M、N 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 )
A.P 地 B.R 地
C.M 地 D.N 地
7.导致横断山区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海拔 C.气温 D.风力
产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2018 年,佛山市在全国
首次提出“城市棕线”概念,即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
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不能他用。读“2018 年
佛山市五区土地面积统计图”,回答 8~10 题:
8.佛山市提出“城市棕线”概念并制定相关政策,最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C.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D.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9.下列四区,“城市棕线”管控中面临的压力最小的是( )
A.禅城区 B.顺德区
C.三水区 D.高明区
10.在城市发展中,对佛山市主城区(禅城区)“城市棕线”冲击最大的
经济活动是( )
A.工业 B.农业
C.房地产 D.金融业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
的淡水湖,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下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 11~13 题:
11.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的变化趋势是( )
A.变宽变浅 B.变宽变深
C.变窄变浅 D.变窄变深
12.图示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是( )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13.夏季,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其“人”字型设计彰显
了国人智慧(图甲)。2019 年 12 月 30 日京张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沿线的八达岭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 100 米的高铁地下车
站(图乙)。据此回答 14~16 题:
14.京张高铁不再采用“人”字形设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文 C.科技 D.经济
15.八达岭站成为世界第一深站的原因主要是( )
①减轻地面震动 ②避免雨水渗漏 ③地表面积狭小 ④节约建设
用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某乘客乘坐动车从昌平出发至北京,为充分享受窗外阳光,以下出
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10:48 出发,左侧靠窗
B.10:48 出发,右侧靠窗
C.15:56 出发,左侧靠窗
D.15:56 出发,右侧靠窗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7~18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19~2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2 分。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 沙漠蝗虫生存时长约为 3~5 个月。在平静期,其散居在一个
较小的区域,但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如充足的降雨,这些分散的种群
会集中在它们能够成功繁殖的地方,数量大量增加,并随风迁徙。2019
年 12 月以来,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发
生严重蝗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这次蝗灾并不是从东非蔓延至
南亚的,而是始于 2018 年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图中 1 地区)的两次热带
风暴,使得阿拉伯沙漠的蝗虫数量增加了 8 000 倍。2019 年上半年,
蝗虫云出现于沙特、伊朗境内,6 月起,这批沙漠蝗虫已由伊朗入侵印
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图中 2 地区),其后受雨季影响,得以大量繁
殖,数量激增。2019 年 11 月,蝗虫飞越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到埃塞俄
比亚和索马里(图中 3 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本次蝗灾级别定为
“威胁”,是次高等级的预警信号。并希望全球各国高度戒备,防止被
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则认为此次东非蝗灾迁入
我国的可能性不大。
材料二 2019~2020 年非洲、亚洲沙漠蝗虫影响地区图。
材料三 在印度河下游两岸地区近些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
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在印度河两岸地区实施了以打井、
挖渠为主的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
(1)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粮农组织对沙漠蝗灾发生过程论述的正确
性。(8 分)
(2)分析此次蝗灾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及我国大规模蝗灾少的原因。
(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印度河下游沿岸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解
释这些措施的具体作用。(6 分)
(4)试述该如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6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
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
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
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
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
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巨厚含盐地层
的成因。(4 分)
(2)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格局发生转变
的原因。(4 分)
(3)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6 分)
(4)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
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简析其
判断的科学道理。(4 分)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9.[地理-选修 2:海洋地理]中国科学家在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
察中发现东南太平洋有大面积富稀土沉积。下图为“太平洋富稀土沉
积调查区位置和洋底年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简述太平洋富稀土沉积调查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及其地形特点。
(3 分)
(2)列举该海域的主要海洋资源。(3 分)
(3)若开发利用该海域稀土资源,需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4 分)
20.[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日本本州岛中部的琵琶湖,历史悠久,生物物种丰富。琵琶湖流域
包括琵琶湖水域、湖岸带及内湖、自然林及次生林域、人工林域、田
园域、市街地域、河流及河畔林域等。湖岸带及内湖地区的芦苇群落
在体现乡土风景、保护生态方面作用显著。从 1972 年至今,琵琶湖流
域持续进行以保护自然环境、水质、景观等为目的的治理工程。
简述保护琵琶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10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第 1 题,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产量最高时,近 90%的
家庭都以制作粉笔为生,分散经营,手艺代代相传,使用原始方式制
作”,说明粉笔制作虽然代代传承,但是制作工艺简单,门槛低,A 错误;
家庭分散生产,原始方式制作,生产效率低,C 错误;劳动力充足并不是
该市独有的条件,不是该市发展粉笔产业主要的区位条件,D 错误;早
期该市发展粉笔产业可能是得益于该市制作粉笔的原料丰富,原料品
质好,B 正确。第 2 题,粉笔是传统教学使用的工具,但是随着电子白
板、网络教学等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粉笔的需求量大大
减少,故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第 3 题,结合文字材料和表中信息,早
期粉笔以家庭生产为主,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制作方式落后,生产
效率低;2012 年之后生产粉笔的从业户数大幅减少,产量增加,说明生
产规模扩大,提高了机械化水平,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
率,D 正确,A、B、C 材料中没有相关联的信息。
4.B 5.C 第 4 题,结合材料可知,“秋老虎”是立秋或处暑节气后重
新出现的短期炎热天气,结合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立秋、处暑节气
位于秋分、白露之前,大致处于 8 月份,B 正确,A、C、D 错误。第 5 题,
本题考查“秋老虎”天气的成因及特点。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
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在该高压控制下为晴朗
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的高温暑热天气,C 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秋
老虎”天气是副高南移形成的高温酷暑天气,因此华南要比长江流域
来得迟,A 错误;副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因此这样的
天气在其他地区也有,B 错误;副高移动到淮河以北后停留很短的时间
便返回,因此在淮河以南地区更常见,D 错误。
6.B 7.A 第 6 题,“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关键词
是“上限”,即林线以下为针叶林生长地。R 地在林线以上,已经不适
合针叶林的生长。第 7 题,林线分布的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
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该地绝大部分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山脉的
东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导致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降水,A 正确。“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
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力等因素影响”,根据材料,B 错误。同为山
脉东坡,同海拔地区气温基本相同,所以气温不是林线分布高度差异
的主要原因。故 C 错误。该地区山脉众多,且均为南北走向,东南季风
和 西 南 季 风 均 不 便 于 进 入 , 故 风 力 上 没 有 较 大 差 别 , 故 D
错误。
8.C 9.D 10.C 第 8 题,“城市棕线”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
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
提供空间支撑,最直接目的是保障产业发展空间,C 正确;不能直接提
高城市化水平,A 错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不是直接目的,B 错误;没有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的作用,D 错误。第 9 题,高明区全区土地面积较大,
现有产业用地和城市棕线保护区面积相差不大,“城市棕线”管控中
面临的压力最小,D 正确。第 10 题,“城市棕线”为工业提供发展空
间,不存在冲击的问题,城市内部农业影响小,金融业占地面积小,冲
击较小,房地产占地面积大,冲击最大,故选 C 项。
11.B 12.D 13.C 第 11 题,从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全球著名的张
裂区之一,说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的变化趋势是变宽变
深,B 对。其他变化趋势不符合,排除 A、C 和 D。第 12 题,结合贝加尔
湖位置示意图和等高线情况,图示河流中丁河的附近海拔在 500m 附
近,等高线较为稀疏,河流的流速较慢,河流的侵蚀作用最弱,河流含
沙量最小,D 对。而图中的甲、乙和丙河附近海拔高,落差大,河流的
侵蚀作用强,一定程度上含沙量较大,排除 A、B 和 C。第 13 题,湖泊
湿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气温、水汽等方面,水面比陆地温度
变化慢(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较小,所以夏季贝
加尔湖增温慢,陆地增温快,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降温。贝加尔湖作为
湖泊湿地有利于增加区域水汽,即增湿,C 对。
14.C 15.B 16.D 第 14 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八达岭山区地势
起伏大,修建京张铁路时,我国桥隧技术水平低,采用“人”字形设计
可以提高火车通过陡坡的能力。随着科技发展,我国桥隧技术水平提
高,可以通过建设桥隧降低通过山区的线路坡度,所以京张高铁不再
采用“人”字形设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C 正确。第 15 题,京
张高铁在八达岭站靠近长城,把车站建在地下深处,可以减轻地面震
动,保护长城古建筑,①对;同时该地为山区,地表面积狭小,地面建站
空间小,不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地下建站成本高,不是为了避免雨水
渗漏和节约建设用地,②④错误。B 正确。第 16 题,从图中分析,某乘
客乘坐动车从昌平出发至北京,行车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10:48 时太
阳位于东南方向,阳光位于列车前进方向,无论左侧靠窗还是右侧靠
窗,都不能充分享受窗外阳光,A、B 错误。15:56 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刚好照在列车右侧,右侧靠窗能充分享受窗外阳光,C 错误,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当地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繁殖、生
长发育和存活;2018 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次热带风暴带来丰
富降水,有利于植物生长,为孵化后的蝗虫生长和存活提供充足的食
物;蝗虫的迁徙主要受风向影响。冬季,风带南移,图示地区以东北风
为主,所以蝗灾会由阿拉伯半岛迁徙到非洲;夏季东北信风越过赤道
偏转为西南风,受西南风影响,蝗虫会向东影响到南亚地区。第(2)题,
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接壤地区为青藏高原,为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蝗虫很难越过;我国为农业大国,为保证粮食安全,蝗虫监测预警技术
和防治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应对措施有效。第(3)题,印度河下游两
岸地区近些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地下水到达地表,高温蒸发后,地
表积盐,形成土地盐碱化(荒漠化);通过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
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蒸发导致的地表盐分集聚;另外一方面,通过井渠
可以排除盐碱水,减少盐分来源。第(4)题,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
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
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
数量;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保证粮食数量,立足粮食
自给;加强粮食储备与管理,预防粮食短缺情况的出现;发展粮食精深
加工与转化,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
蝗灾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减少粮食损失。
答案:(1)当地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2
分)2018 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次热带风暴带来丰富降水,有
利于植物生长,为孵化后的蝗虫生长和存活提供充足的食物;(2 分)蝗
虫的迁徙主要受风向影响。冬季,图示地区以东北风为主,所以蝗灾会
由阿拉伯半岛迁徙到非洲;夏季受西南风影响,蝗虫会向东影响到南
亚地区。(4 分)
(2)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接壤地区为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蝗虫很难越
过;我国蝗虫监测预警技术和防治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4 分)
(3)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荒漠化)。(2 分)具体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减少蒸发导致的地表盐分集聚;通过井渠可以排除盐碱水。(4 分)
(4)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的种
植面积,立足粮食自给;加强粮食储备与管理;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
化,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强蝗灾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答案合理均可,任答 4 点得 6 分)
18.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江汉盆地中间地势低,四周地势高,为内
流盆地,径流从四周带入大量盐分到盆地中;根据材料,该时期地势东
高西低,所以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江汉盆地内,降水稀少;该地地处
30°N 附近,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盐分不断积累,且盆地
形成时间久远,盐分积累较多,形成较厚的盐层。第(2)题,根据材料,
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
挤压作用,地壳抬升,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状况。第(3)题,读图可知,
古川江的流向发生了两个变化,一由西南转向东北,二向东切穿巫山,
进而向东流;根据题干知识,西南地区受板块挤压作用,地壳抬升,所
以古川江流向由西南转向东北,根据材料新生代时期季风增强,所以
降水量增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的同时东部地区地壳陷落,使巫山与
江汉盆地落差加大,河水的下切溯源侵蚀作用增强,最终将巫山切断,
袭夺了古川江,使古川江向东流。第(4)题,如果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
唯一的钛磁铁矿,那么江汉盆地中的钛磁矿物沉积物只能从甲地来,
其形成的过程应该是矿物经流水侵蚀以后,沿着川江向东北,后向东
流入江汉平原,所以应该是发生在古长江贯通以后。
答案:(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距海较远,四周高山环绕,水汽难以到
达,降水较少;地处中低纬度,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流域降水量小于蒸
发量;江汉盆地是内流盆地,径流不断从四周带来盐分进入湖盆;内流
盆地形成时间长,盐分积累多。(4 分)
(2)受板块碰撞影响,西部地壳强烈隆起;(2 分)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
展变薄,使得东部高原、高地陷落。(2 分)
(3)(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古川江最
终由向西南流改为向东北流;(2 分)青藏高原隆起使东部季风环流加
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或答地下喀斯
特发育);(2 分)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高差增大,
河流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使得古川江东
流。(2 分)
(4)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的钛磁铁矿,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
积物只能来自甲地;(2 分)该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当古长江贯通后,
钛磁铁矿碎屑才被古长江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2 分)
19.解析:第(1)题,图中的数值表示海底的年龄,年龄小的位置为大洋
中脊海岭,调查区的年龄较大,远离大洋中脊海岭,应为洋盆所在地,
地形特点表现在深度大和坡度小两方面。第(2)题,在大洋深处有海水
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海流所产生的能
量,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广阔空间所提供的空间资源等海洋
资源。第(3)题,开发资源是人类的重要活动,深海环境,淡水缺乏,海
水中盐分对开采工具的腐蚀性强,海面气象多变对开采工具的危害大
等都是开采资源时所面临的困难。
答案:(1)类型:洋盆。(1 分)地形特点:深度大;坡度平缓。(2 分)
(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每点 1 分,共 3 分)
(3)深度大;距大陆远;淡水资源短缺;海水腐蚀性强;海上气象多变。
(任答四点得 4 分)
20.解析:保护琵琶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应结合材料信息从规
划、植被、湿地、水污染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治理效率,
统筹规划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应制定综合治理计划;材料信息表明,自
然林及次生林域、人工林域、河畔林域等是琵琶湖流域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加强琵琶湖流域森林建设,提高森林对当地流域的调节作用;
当地河流为琵琶湖提供水源,应开展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保证河流来
水的数量和质量;材料信息表明,湖岸带及内湖地区的芦苇群落在体
现乡土风景、保护生态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应修建内湖重建工程,恢复
和保护芦苇群落;琵琶湖流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集,人为排放废水
量大,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应构建完善的污染源控制系统。
答案:制定综合治理计划;加强琵琶湖流域森林建设;开展河流综合治
理工程;修建内湖重建工程,恢复和保护芦苇群落;构建完善的污染源
控制系统等。(10 分)
相关文档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测2021-09-1022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测2021-09-1021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测2021-09-1023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测2021-09-1023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测2021-09-0921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化学模拟测2021-07-0931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化学模拟测2021-07-0930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化学模拟测2021-07-0928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化学模拟测2021-07-0833页
- 2021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化学模拟测2021-07-08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