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 43 讲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2018·高考江苏卷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 2 为陕西省沿 109°E
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 3 767 m,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 3 为太
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2
(1) 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 七月, 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24 ℃等温线沿晋
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3) 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解思路】
3
【尝试解答】 (1) 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 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
(3) 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垂直分异 ) 。
关中:平原 ( 盆地 ) 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 ( 森林草原 ) 。
(4) 陕南:农林结合 ( 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 。
关中:种植业为主 ( 旱作为主 ) 。陕北:农林牧结合
读北方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 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地形、
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主要
地形区
A 辽河平原、 B 松嫩平原、 C三江平原、 D华北平原和 E 黄土
高原
②气候
类型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度带
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 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
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
润地区
气象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
4
灾害
③河流: F 松花江、 G 汾河、 H 渭河、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
河。
④资源
林业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 水资源不足
矿产
资源
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 I 大庆油
田, J 辽河油田, K 胜利油田, L 中原油田
(2)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耕作类型 旱地农业
耕作制度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作物类型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
果
工业
工业分布
环渤海工业带 (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 、山西能源
基地
工业类型 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
(3) 突出环境问题
地区 问题
东北平原 黑土流失
华北平原 旱涝、风沙、盐碱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华北地区的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成因 防治措施
春旱
总降水量少;春季升温快、降水
少;春播需水量大
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
农业;打机井
夏涝
降水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水土流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
盐碱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
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
水位上升
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
运动,使土壤脱盐;改良土壤
春季
风沙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
烈;土地沙化严重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5
(202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 )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 是
我国发展节水农业、 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下图为我国黄
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 1~2 题。
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
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
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2.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解析: 第 1 题,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 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
较大, 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是枣林的休眠期, 同时也是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时期, 枣树
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 根系扎入土壤很深。 因此, 为了保持土壤水分, 可实施枣林覆盖技术,
促进休眠期枣林土壤水分向深处下渗、运移,从而保持土壤墒情。故 C正确。第 2 题,枣林
采用秸秆、地膜、石子覆盖于土壤表层,阻碍了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有效吸收与传导,
导致土壤升温较慢,故 D正确。
答案: 1.C 2.D
(2020·青岛模拟 ) 根据某适宜度指标, 将我国东北单季稻主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 通过
研究发现, 全球气候变暖使东北单季稻种植环境趋于平均和优化, 对单季稻生产总体表现为
正效应, 三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
宜度区域划分。据此回答 3~4 题。
6
3.划分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的主要指标是 (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4.推测 M区域单季稻生产适宜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市场
解析:第 3 题,读图可知,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南部种植单季稻适宜度较高,北部适宜
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因此,
可推知图中划分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的主要指标是热量。第 4 题,与周边地区相比, M区域
单季稻适宜度较高, 说明该区域热量条件较好。 结合图示和选项分析, 对热量影响较明显的
因素是地形。
答案: 3.B 4.A
南方地区
(2017·高考全国卷Ⅲ )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
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
回答 1~ 3 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7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3.D
读南方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 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地形、
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 以山地、 丘陵为主, 平原面
积小而分散
主要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A 江南丘陵、 B浙闽丘陵、 D南岭、四
川盆地、 E 云贵高原
②气候
类型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气象灾害 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
③河流: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 C澜沧江、 M汉江。
④资源
林业 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
8
樟树繁多
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
能源及矿
产资源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丰富
(2)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耕作类型 水田农业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作物类型 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 ( 重庆、成都、攀枝花
等) 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3) 环境问题: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2020·宜昌质检 )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坯房是用泥土做墙
的房子。做好墙脚后 ( 一般以石为墙脚 ) 把木做的模具置于上面,
将泥土倒入模具内人工分段分层夯实成墙。一般土坯房建筑会选
择黏土夯筑,内外各刷一层石灰水泥浆。近年来乡村地区主要采
用砖混结构的住房, 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大多成为危房, 逐渐被拆除。 右图是南方低山丘陵地
区以土坯房为主的聚落景观图。据此回答 1~3 题。
1.图中土坯房所在地区的典型特点是 ( )
A.地形平坦 B.湿润多雨
C.红壤肥沃 D.树木常青
2.土坯房外墙刷石灰水泥浆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寒保暖 B.反射阳光
C.减少侵蚀 D.驱蚊防虫
3.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保留比较多的地区 ( )
A.地质灾害较少 B.交通比较便利
C.降水破坏较少 D.多位于河流源头区
解析:第 1 题,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红壤广布,肥力低,故 A、C错误;
处于湿润地区, 降水量大,故 B 正确;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自然带中的“常绿”
并不是说树木都是常绿的,森林中也有较多的落叶树种, 故 D错误。第 2 题,土坯房的墙体
厚,隔热效果好,外墙刷石灰水泥浆不是为了防寒保暖和反射阳光,故 A、B 错误;石灰水
泥浆可以减少雨水对墙面的直接侵蚀, 保护墙面, 故 C正确; 涂石灰水泥浆对驱赶蚊虫并没
有明显作用, 故 D错。第 3 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保留较多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9
相对较低,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多位于山间河流源头区, B 错误、 D正确;我国南方地区降
水较多, 故而降水对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的破坏作用较大, C错误; 位于河流源头区,
加上降水多,往往地质灾害比较多,故 A错误。
答案: 1.B 2.C 3.D
(2020·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测试 ) 读某区域等值线图,且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
回答 4~ 5 题。
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
B.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 548 米
C.在 A、B、C三地中,选择 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
D.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
5.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 (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C.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第 4 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不适合种植苹
果等温带水果,故 A错误;甲处海拔在 200~250 米之间,乙处的深度在- 200~- 150 米之
间,故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在 350~450 米之间,故 B 错误; C 处为海湾,等深线密集,深
度较大,适合建设港口, C对;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架, D错误。故该题选 C。第 5 题,
由图中该季节的相同等盐度线较年平均等盐度线距河口海岸线较远, 说明该季节河流径流量
大,陆地淡水注入较多,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可推知该季节为夏季。
B选项和季节无关, C选项描述的是春季, D选项描述的是秋季, A 选项描述的是夏季, 故选
A。
答案: 4.C 5.A
10
西北地区
( 高考全国卷Ⅱ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 农田灌溉退水经
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 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 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 或西南高,东北低 ) 。理由:引水口在
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 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
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 降水少, 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
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4)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
11
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
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读西北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 自然地理特征
①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②地形: a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b 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③河流、湖泊:稀少,且多季节性河流。
④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丰富。
(2)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区位因素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但是降水不足,水
源有限
农业类型
及分布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
工业
分布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部门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3) 环境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1) 农作物品质优良的分析思路
①太阳辐射状况: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的大小: 昼夜温差大, 白天温度高, 光合作用强, 夜晚温度低, 呼吸作用弱,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该地植物生长期气温的高低:气温低,植物的生长周期长,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④环境状况: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化肥、农药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少,农作物品质
高。
12
(2) 区域特征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方法——以西北地区为例
(2020·西安高考模拟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籽瓜属于西瓜的一个变种,以取子为主。籽瓜浑身是宝,瓜肉可加工成籽瓜原汁罐头、
低糖籽瓜罐头等,瓜皮可做瓜条、米饯,籽就是畅销的大板瓜子。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
收取瓜籽为主,利用率仅为 5%左右,其汁、瓤、皮被倒掉。近年来,靖远县把黑瓜籽作为
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 大力推广砂田覆膜、 滴灌等技术, 使靖远黑
瓜籽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11 年,靖远县建立了国内首家籽瓜全利用生产线。下图为
靖远县位置示意图。
(1) 简述靖远县种植籽瓜的有利条件。
(2) 分析靖远县大力推广砂田覆膜、滴灌等技术的原因。
(3) 说出靖远县建立籽瓜全利用生产线产生的综合效益。
解析: (1)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根据图中经
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半年晴天多, 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
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临近黄河干支流,有灌溉水源;
籽瓜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 (2) 根据该地
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蒸发旺盛, 覆膜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早春夜
晚气温低, 覆膜可减轻低温冻害对籽瓜种植的影响; 该地春季多风沙, 覆膜可减轻春季风沙
天气,保持土壤肥力。靖远县所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较为
13
短缺, 推广滴灌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降低单位面积耕地的用水量, 降低用水成本。 (3)
根据材料可知籽瓜浑身是宝, 瓜肉可加工成籽瓜原汁罐头、 低糖籽瓜罐头等, 瓜皮可做瓜条、
米饯,籽就是畅销的大板瓜子。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收取瓜籽为主,利用率非常低,收
入少, 因此建立籽瓜全利用生产线可以带动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 延长籽瓜产业链, 提
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籽瓜利用率,减少浪费;改善环境质量等。
答案: (1) 夏半年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
病虫害少;临近黄河干支流,有灌溉水源;籽瓜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旺
盛;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
(2) 覆膜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轻低温冻害对籽瓜种植的影响;可减轻春季风
沙天气,保持土壤肥力。
滴灌技术: 靖远县所处地区气候干旱, 水资源较为短缺, 推广滴灌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降低单位面积耕地的用水量,降低用水成本。
(3) 带动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籽瓜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农民收入;提高籽瓜利用率,减少浪费;改善环境质量等。
青藏地区
(2018·高考北京卷 )2018 年 4 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下图, 回答 1~
3 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 )
A.日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 )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14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D 3.B
读青藏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 自然地理特征
①气候
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特征 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②地形: a 祁连山、 h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 b 巴颜喀拉山、 c 唐古拉山、冈
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③河流、湖泊
河流 d 金沙江、 e 怒江、 f 澜沧江、 g 雅鲁藏布江
湖泊 多内流湖,如 i 青海湖
15
④资源: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2)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区位因素 日照时间长,但热量不足
农业类型
及分布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 青稞、
小麦、豌豆 )
工业
分布 西宁、拉萨、林芝
部门 毛纺织、皮革、毛毯
(3) 环境问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1) 有利条件: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
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
草甸草原, 是良好的牧场; 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
经营的可能性。
(2) 不利条件:①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
寒作物和放牧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②绝大部分地区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
(2020·太原模拟 ) 青海省地形差异显著, 东北部由阿尔金山、 祁连山等数列平行山脉和
谷地组成, 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 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藏高原。
每年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 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 初始日期越迟; 降雪
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下图示意 1962-2012 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
终止日期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 1~3 题。
16
1.四地中,雪季最长的是 ( )
A.五道梁 B.冷湖 C.贵德 D.格尔木
2.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
3.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大部分地区 ( )
A.降雪初始日期提前 B.降雪终止日期提前
C.雪季延长 D.积雪厚度增加
解析: 第 1 题,由“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
线数值越大, 终止日期越早”, 可知降雪初始、 终止日期数值越小, 雪季越长; 图示四地中,
五道梁降雪初始、终止日期数值均最小, 说明该地雪季最长。 第 2 题,图示冷湖位于青海省
西北部, 结合“东北部由阿尔金山、 祁连山等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 西北部为柴达木盆
地”可判断,冷湖因地势低、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而气温较高,则雪季最短。第 3 题,受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温会有所升高, 则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降雪初始日期推后、 降雪终止
日期提前, 故雪季变短。 因雪季变短而降雪量减少、气温升高而融化量增加,则积雪厚度会
有所减小。
答案: 1.A 2.A 3.B
一、选择题
(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 ) 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
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 ( 小型蓄水池 ) 中, 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近年来, 我
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 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
电井分布情况。据此回答 1~3 题。
17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
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长流,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 1 题,干旱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区,交通线必然沿人口、城市
分布。 图示涝坝 “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则涝坝所在地为人口主要分布区;
据此可判断交通线走向为东北—西南。第 2 题,“四季长流”说明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而地
下水补给具有稳定性,降水、高山冰雪融水都不具有全年稳定性, 故 D正确。灌区建设调蓄
工程的目的是保证夏季农田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对冬季水源作用很小。 第 3 题,②处的机电
井位于涝坝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 随着机电井的大量抽水, 会使位于其下游的②处涝坝
中的水量明显减少。
答案: 1.B 2.D 3.B
(2020·常德调研 )2017 年 4 月 1 日,“在南海边画一个圈”的历史画面正式重演,中
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通知,将雄县、容城、安新这三座紧邻京津的县城纳入统一规划,成立
雄安国家级新区。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对比表,回答 4~6 题。
地区名称 成立时间
GDP
( 亿元 )
区域优势 产业发展规划
深圳经济
特区
1980 年 8 月 19 492
对接香港、珠三
角
高新技术产业、
高端制造业
浦东新区 1993 年 1 月 8 732
怀抱太平洋,长
三角
国际金融中心、
现代服务业
雄安新区 2017 年 4 月 200 京津冀腹地
高端高新产业、
创新产业
4. 与北京和天津相比,雄安新区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
A.技术发达 B.交通便利
18
C.劳动力充足 D.地价较低
5.为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雄安新区首先需要改善的是 ( )
A.基础设施 B.劳动力素质
C.科技水平 D.社会治安
6.雄安新区与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相比,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
不同问题是 ( )
A.产业基础薄弱 B.环境污染严重
C.缺乏政策支持 D.矿产资源缺乏
解析: 第 4 题,雄安新区邻近京津地区, 是由过去的三个县区合并而成,交通和技术条
件不如京津地区,故 A、B 错;雄安新区离京津地区近,劳动力的空间移动成本低,并且京
津地区人口总量更大, 所以雄安新区不具备劳动力数量优势, 故 C错;雄安新区由县区合并
而成,地价低于京津地区,故 D正确。第 5 题,雄安新区由县区合并而成,基础设施较差,
首先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来吸引产业的迁入, 故 A 正确; 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不是短期能够
改善的,而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很好,不会成为产业迁入的制约条件,故 B、C、D错误。第 6
题,雄县、 容城、 安新三座县城当前的产业基础好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经济特区, 三区都
有国家政策支持,深圳和浦东当地矿产资源缺乏,故 A、C、D错误;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会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故选 B。
答案: 4.D 5.A 6.B
(2020·辽源模拟 ) 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温带沙漠地区,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
沙。下图为 2014 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 4-11 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
回答 7~ 9 题。
7.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相对来说,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风速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9.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 ( )
A.属常绿阔叶林
19
B.根系发达
C.不耐盐碱
D.为地带性植被
解析:第 7 题,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多大风,更容易出现风沙天气。图中也显
示春季风速大于夏季和秋季;相较于春季,冬季地表较为湿润,沙尘较少,风沙天气较少。
第 8 题,读图可知, 夏季胡杨蒸腾速率大于春季和秋季, 但夏季风速小于春秋季节,说明气
温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大。胡杨生长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壤季节变化不大,
故降水和土壤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第 9 题,胡杨生长于温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
夏热冬冷,为落叶乔木;为了获取水分,干旱地区的植物普遍根系发达,耐盐碱;胡杨生长
在荒漠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为非地带性植被。
答案: 7.A 8.B 9.B
(2020·永州模拟 )2018 年 9 月 5 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首期成
果在拉萨发布。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两条山脉部分地区冰川面积近 50 年变化曲线。读图
回答 10~11 题。
10.据图可知 ( )
A.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持续下降
B.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面积更大
C.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快
D.冰川面积变化与气温和大气环流变化有关
11.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 ( )
A.河流径流量迅速减少
B.高原固态水储量增加
20
C.出现新型的冰崩灾害
D.高原生态系统更为稳定
解析: 第 10 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形态,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波动下降,
A错。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百分率更大, 不表示退缩面积更大,
B错。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慢, C错。冰川面积变化与气温和大气环流变化有关,
D 对。第 11 题,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多,短期内河
流径流量迅速增大, A 错。高原固态水储量减少, B 错。冰川融化增多,出现新型的冰崩灾
害, C对。高原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更不稳定, D错。
答案: 10.D 11.C
二、非选择题
12.(2020·泰安质检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柳州市柳江区位于桂中盆地东南部, 地势西部高,东部次高, 中部低平。 柳江
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 通过品种改良, 柳江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双季莲藕产地, 双季莲藕种
植总面积 5.5 万亩 (1 亩≈ 666.67 m2) ,柳江莲藕远销海内外,还带动了竹筐包装、观光旅游
等产业发展。莲藕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
材料二 下图为莲藕的生长环境示意图。
(1) 简述当地莲藕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 从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角度分析柳州莲藕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 在一次台风来临前, 当地的农业气象部门提醒藕农在田里灌满水, 来防止大风灾害,
结合材料二解释其原理。
(4) 为当地莲藕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 (1) 根据莲藕“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的生长习性,结合柳州市的
气候、地形、水源等分析其生长的自然条件即可。 (2) 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扩
大了莲藕销售市场,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品种改良促进了该地莲藕迅速发展。 (3) 从莲藕的生
长环境示意图可知其叶片较高, 而“泥”“水”是保证其生长的主要条件, 灌水可防止荷叶
杆被大风折断。 (4) 主要从加大技术投入、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保护生态等方面回答。
答案: (1) 夏长炎热、冬短不寒 ( 无霜期长 ) ;雨量充沛 ( 水源充足 ) ;光照充足;盆地地
形,风力较弱。
21
(2) 交通运输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品种改良,产量提高 (种植技术的提高 ) ;市场对
莲藕的需求量增大。
(3) 莲藕的叶片较高,大风易导致莲叶杆折断,田里灌满水可以增加叶片摆动的阻力,
减小立叶的摆动幅度,从而降低大风灾害。
(4) 加大技术投入,培育良种;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保护生
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
13.( 2020·九江调研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较干旱, 却呈现出了湖沼众多、 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 这里曾经非常低洼,
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 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 受过度开垦
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 利用松花江、嫩
江、洮儿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对区域内湿地、湖沼、水库进行补水。
(1) 分析吉林西部湖沼众多的成因。
(2) 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 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 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 (1) 根据材料可知,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
一部分。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该地纬度较高,地下冻
土发育,表层土质黏重,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
泊得以保存。 (2) 结合当地环境主要从流量及季节变化、流速、汛期、凌汛、结冰期等方面
回答。 (3)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湖沼水盐分
含量高,难以利用。 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 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
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灌溉水源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4) 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
区域内湖泊水位上升, 水域面积扩大。 湿地面积增加会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 改善局地小
气候,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22
答案: (1) 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地下冻土发育,
表层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
(2) 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流速较缓。
(3)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湖沼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大部分河流为
季节性河流,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
(4) 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周边
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