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 MB
  • 2021-09-10 发布

2019届二轮复习:第十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作业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1.[2016年全国Ⅰ卷,36(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第(1)题,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的影响小;而江苏、杭州地势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过干和过湿的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的生长。第(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冲击而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距离河流较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地方卷】‎ ‎  (2018年海南卷,8~9)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2~3题。 ‎ ‎2.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3.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  【解析】该题组的考点是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判断,考查考生根据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2题,“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与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荷兰在交通上与山东省相比无优势。第3题,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可拓展欧洲市场。中国与荷兰的距离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若要运到我国,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提高研发水平不是其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能增强国际影响。‎ ‎  【答案】2.A 3.B ‎   (2018年江苏卷,21~2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双选)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5.(双选)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 B.资金 C.地形 D.气候 ‎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考查考生根据图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区域认知能力。第4题,广西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将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西部、南部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进而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后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广西的消费市场由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对广西内部的产业转移影响较小。第5题,甘蔗属于亚热带作物,其种植区的形成多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有关。广西中南部地区平坦的地形、水热充足的气候使其成为甘蔗的集中种植区。广西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不高。‎ ‎  【答案】4.AC 5.CD ‎6.[2018年北京卷,36(4)]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判断,考查考生根据图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区域认知的能力。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政策、科技、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有机香蕉的成本较低;国家大力支持,提高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产量大;该国设有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科技投入较大,有机香蕉的产量大,品质优,竞争力强;全球化背景下有机农产品需求大,市场广阔;该地交通方式多样,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运输方便。‎ ‎  【答案】劳动力廉价且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技术投入多;环境污染小。‎ ‎7.[2015年北京卷,40(2)]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据此回答问题。‎ ‎  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甲地的主要农作物为棉花、小麦、水稻等,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可从灌溉水源、气候、光照、热量、温差、土壤等方面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乙地的主要农作物为棉花、水稻、小麦等,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从水源、气候、土壤、光照、热量等方面分析。‎ ‎【答案】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8.[2015年天津卷,1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据图中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 ‎ ‎【解析】本题依据高度表,判断地形类型、地势及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结合水系特征,分析古都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该区山前冲积扇为缓斜平原,排水良好,避免了盐碱化问题的产生;沿河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任意答两点即可)‎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地方卷】‎ ‎  (2015年重庆卷,6~7)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从宏观方面分析,该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稠密,众多的城市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微观方面分析,果树、蔬菜位于图中的③地区,该地区有一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大城市,也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2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图中①‎ 地区发展的是玉米种植;③地区发展的是果树、蔬菜;④地区是奶牛、肉牛为主的畜牧业;②地区既有畜牧业、也有玉米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 ‎【答案】1.C 2.B ‎3.[2013年江苏卷,27(3)、(4)]下图是我国30° 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 ‎ ‎(2)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理由是              。 ‎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种植历史、经验等方面分析。第(2)题,若回答不可行,分析拉萨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若回答可行,则提出拉萨河谷改善水热条件的可行措施。‎ ‎【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措施) ‎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农业区位因素 以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及变化,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突出对区域地理环境背景分析思路的整理,以及从图、文、表等素材中获取与题干相关的信息能力的培养 农业地域类型 以区域农业生产为载体,结合区域农业生产情况,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形成条件、原因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  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如棉花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地区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如冬小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春小麦分布于中温带和寒温带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降水量>800 mm为水田农业,400 mm~800 mm为旱作农业,200 mm~400 mm为畜牧业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25°,宜发展种植业;坡度>25°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植大豆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  【知识拓展】 气候还包含昼夜温差、生长期等因素。昼夜温差对作物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作物的品质,例如新疆瓜果特别甜。作物生长期越长,养分积累越多,品质越好,例如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口感好。‎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 ‎(续表)‎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良种 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冷藏和保 鲜技术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  【知识拓展】 土地价格和土地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乳肉、禽蛋、蔬菜、花卉等生产多分布于地价较高的城市郊区,粮食、水果等生产多分布于地价较低的地区。单位面积产值较低的农业适宜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如畜牧业。人均土地面积影响农业的生产规模,如东南亚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 ‎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拓展】 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  3.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 ‎  薰衣草无法耐炎热,且长期受涝会根烂而死,适宜生长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读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场 ‎2.薰衣草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耐旱、忌潮湿 B.喜酸、喜光、耐寒冷 C.喜温、喜湿、耐盐碱 D.喜阴、喜湿、耐贫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法国葡萄主要分布于阿尔卑斯山山前的河谷平原地带,‎ 薰衣草主要分布于山脉背风地带的山间盆地,所以导致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2题,结合题干和上题分析可知,薰衣草具有喜光、耐旱、忌潮湿的生长习性。‎ ‎【答案】1.A 2.A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回答3~4 题。‎ ‎3.图中a、b、c、d四地中(  )。‎ A.a地种植青稞 B.b地种植花卉 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业 ‎4.图中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分别是(  )。‎ A.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 B.大牧场放牧业;雨热同期 C.乳畜业;市场广阔 D.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丰富 ‎【解析】第3题,d位于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果业;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a地地势平坦,可发展水稻种植;b地靠近公路,可以发展乳畜业,养殖奶牛;c地靠近城市和河流,水源充足,可发展花卉业。第4题,该地位于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3.D 4.D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 ‎①区位条件分析 ‎②生产经营特点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资金投入,兴修水利 ‎  (2)商品谷物农业 ‎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然 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  ②中国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区位条件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a.相似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 b.不同之处: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c.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  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和联系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点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点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点 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 方式 相同点 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点 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续表)‎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交通 条件 相同点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点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 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 原料 供应 相同点 牧草、饲料 不同点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区位 指向 不同点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 科学 技术 相同点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  4.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 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读图,回答5~7题。‎ ‎5. 该地区可能是(  )。‎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6. 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湖众多 B.丘陵广布 ‎ C.人口密度大 D.平原面积小 ‎7.该地区“双抢”期间须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 B.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 D.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  【解析】第5题,根据示意图判断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的“双抢”为7月份,此时气候炎热干燥,正值江淮流域的伏旱时期,对应选项判断能种植双季稻又有伏旱天气的只有江汉平原(根据热量条件判断,四地中只有江汉平原能生产双季稻)。第6题,江汉平原人口稠密,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足。第7题,晚稻生产主要在秋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气温逐渐降低,因此该地区“双抢”期间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  【答案】5.D 6.C 7.D ‎  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8~9题。‎ ‎8.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 A.印度恒河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9.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率高 D.市场适应性差 ‎【解析】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可能位于印度恒河平原。第9题,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丙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可能为大牧场放牧业,因此丙的市场适应性比乙差。‎ ‎【答案】8.A 9.D 方法一 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方法 ‎  1.商品率高低的分析方法 ‎①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一般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商品率高);②市场(市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的商品经营)等。‎ ‎2.机械化程度高低分析方法 ‎①地势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②地势起伏大,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2.该地区所在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基地之一,对该基地农产品商品率及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正确的是(  )。‎ A.商品率低;该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以肉蛋奶和果蔬为主 B.商品率高;该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的年产量高于我国其他地区 C.商品率高;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消费粮食较少 D.商品率低;国家政策硬性规定该地区每年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商品粮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人口密度较小且耕地大面积连片分布,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消费的粮食较少,而粮食总产量较大,故粮食的商品率较高。‎ ‎【答案】1.B 2.C 方法二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  判断某地属于何种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分两种情况:‎ ‎1.根据分布地区的地理位置判定 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其次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  2.根据区域内各种农业的生产特点判断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产值比例 商品率 生产规模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 种植业大 低 小 季风水田农业 牛或羊 畜牧业大 高 大 大牧场放牧业 玉米或小麦 种植业大 高 大 商品谷物农业 作物 和牲畜 种植业和畜 牧业并重 高 大 混合农业 热带经 济作物 种植业大 高 大 种植园农业 ‎  读某区域农业规划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热带迁移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4.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 A.不断积累财富,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既追求经济效益,又注重环境保护 C.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D.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解析】第3题,该区域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属于混合农业。第4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农业发展既注重发展经济,又兼顾环境效益,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有反季节瓜果蔬菜种植基地,说明农业科技含量较高。‎ ‎【答案】3.C 4.B ‎  近年来,青海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夏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每年夏季,大量反季节蔬菜由青海运往东部沿海地区。目前,为拓宽菜农的收入途径,该地也正尝试深冬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据此回答1~2题。‎ ‎1.青海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往东部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夏季(  )。‎ ‎                  ‎ A.蔬菜品质差 B.蔬菜价格高 C.不能种植喜凉蔬菜 D.蔬菜种类少 ‎2.制约青海发展深冬反季节蔬菜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 A.热量不足 B.光照差 C.降水少 D.多大风 ‎【解析】第1题,夏季,青海省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合喜凉蔬菜的种植,东部地区高温,热量丰富,适合喜热蔬菜的种植,但不能种植喜凉蔬菜,故青海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往东部;夏季,东部蔬菜种类多且种植规模大,蔬菜价格较低,品质优良。第2题,受地形的影响,冬季,青海省气温低,不适合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故热量不足是制约青海发展深冬反季节蔬菜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冬季多晴朗天气,光照强;降水少、多大风对反季节蔬菜种植影响不大。‎ ‎【答案】1.C 2.A ‎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4.“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水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 ‎5.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  【解析】第3题,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不断提高茶园土壤的含氮水平;绿肥含有很高的有机质,翻埋之后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南方降水多,大气湿度大,不必通过种植绿肥植物增加空气湿度;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不会增加土壤温度,减轻冻害需要在周围种植防护林;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与提高茶叶品质关系不大。第4题,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开沟”的主要目的是排水,既不能防冻、防风,也不能预防高温,选项中与水相关的只有水涝灾害。第5题,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引黄灌区常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减轻地表土壤盐碱化;绿肥植物并不高大,起不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引黄灌区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根据材料判断绿肥植物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方面。‎ ‎  【答案】3.B 4.A 5.D ‎  图甲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示意图,图乙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7.若该地农业发展到阶段Ⅲ,其农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大农场生产 B.专业化生产 C.精耕细作 D.高度机械化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农产品以乳产品和蔬菜为主,因此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第7题,阶段Ⅲ面向的是国际市场,因此专业化生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6.B 7.B ‎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9.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10.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解析】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可知,a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高温多雨,因此可判断其为水稻种植业;b分布地区的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大陆性气候区,因此判断其为商品谷物农业;c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的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判断其为乳畜业,其分布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 ‎【答案】8.A 9.C 10.A ‎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读图,回答1~2题。‎ ‎1.“蓄水菜棚”主要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2.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解析】第1题,考查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图示“蓄水菜棚”通过覆盖塑料薄膜,阻断了棚内大气和棚外大气的空气流通,减少了热交换,增加了棚内的热量,地面蒸发掉的水分被塑料薄膜收集,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所以说“蓄水菜棚”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热量和水源两个条件。第2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蓄水菜棚”通过覆盖塑料薄膜,阻断了棚内和棚外大气的空气流通,减少了热交换,增加了棚内热量,地面蒸发掉的水分被塑料薄膜收集,可以作为灌溉水源,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答案】1.B 2.B ‎  “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还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等)”。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下图中“都市农业”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基地 B.①禽蛋蔬菜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农庄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基地 ③休闲农庄 ‎4.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解析】第3题,农业文化园要与“文化”密切结合,应布局在接近消费人群的市内。休闲农庄偏重休闲,应布局在近郊。禽蛋蔬菜基地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占地面积较大,故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远郊都市农业圈内。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农业文化园应接近消费人群,禽蛋蔬菜基地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远郊,故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答案】3.A 4.C ‎  采摘节是乡村地区依据某一独特的农产品举行的一种集田园风光、趣味活动、休闲娱乐等系列的精彩活动。读山东省某地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同地区生产的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果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  )。‎ A.科技投入多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6.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该地欲建一个农家饭店,最佳的选址地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5题,同一生产地区的光热条件、水源条件是相同的;交通因素不会影响樱桃的品质,故造成大樱桃早熟、果大、色艳的主导因素是科技。第6题,丙地接近樱桃采摘区和垂钓区,游客集中,最适合布局农家饭店。‎ ‎【答案】5.A 6.C ‎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读图,回答7~9题。‎ ‎7.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 C.养分状况 D.透气状况 ‎8.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 ‎①节水、节肥 ②减少投入 ③减少病虫害 ④提高产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 A.极地寒冷地区 B.人口密集的小岛 C.青藏高寒地区 D.人烟稀少的沙漠 ‎  【解析】第7题,相对于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的水培,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况;气雾栽培的光照、热量条件与水培相似;水培的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养分比气雾栽培还要丰富。第8题,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气雾栽培将雾化后的营养液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表面,且栽培装置是密闭的,可减少浪费,有节水、节肥的优势;营养液雾化设备及其使用会增加投入;栽培装置是密闭的,减少了植物的病虫滋生与传播感染,减少病虫害;‎ 气雾栽培可加快植物生长速度,提高作物产量。第9题,气雾栽培方式能节水、节肥,提高作物产量。人口密集的小岛,水资源需求量大,地表水短缺,因此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最适宜推广此技术;极地寒冷地区、青藏高寒地区、人烟稀少的沙漠虽然水资源少,但人口稀少,水资源需求量小,供需矛盾小。‎ ‎  【答案】7.D 8.D 9.B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野生木耳寄生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也可以用阔叶树类的椴木和木屑人工栽培,生长需散光、湿润和温暖。木耳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冠”“素中之荤”“中餐中的黑色瑰宝”。‎ 东宁县境内山多林密,地形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征,森林覆盖率高达85.2%,森林资源总蓄积量可达1153万立方米。东宁县素有“全国黑木耳第一县”之称,年干品总产量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近年来,东宁县大力实施“科技强菌”战略,通过推动黑木耳深加工、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实现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 ‎(1)简析东宁县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东宁县栽培黑木耳的有利条件。‎ ‎(3)东宁县的黑木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请分析其原因。‎ ‎(4)简述东宁县实施“科技强菌”战略对黑木耳产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东宁县地形、气候及病虫害的特点等分析东宁县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第(2)题,根据黑木耳的生长习性,东宁县林区自然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及市场、交通和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从东宁县黑木耳的质量、规模、价格及知名度等方面说明其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第(4)题,从提高黑木耳的品质及经济和社会角度说明实施“科技强菌”战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东宁县以山地为主,且山地面积广大;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气候较温和,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纬度较高,病虫害少。‎ ‎(2)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林间光照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环境质量优良;营养价值高,消费市场广阔;铁路运输便利,便于产品外运;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3)地处偏远地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环境污染少,黑木耳品质好;规模效益明显,生产成本较低,具有价格优势;品牌知名度高。‎ ‎(4)提高了黑木耳的品质;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黑木耳的附加值;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