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3.55 K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考点 18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热度 ★★☆☆☆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及用途
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 岩石 用途
侵
入
岩[来源:]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
入地壳上部,岩层冷却凝固
而形成岩石[来源:,网]
矿物结晶
颗粒较大
花岗岩[来源:ZXXK]岩
[来源:ZXXK]
浆
岩
喷
出
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
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
凝而形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
小,有的有流纹或
气孔构造
玄武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
观的建筑材料;多
种金属矿是工业
生产的原料
沉积岩
裸露的岩石,在风吹、雨打、
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
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
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
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紧固
结作用形成沉积岩
具有层理构造,含
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
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
料和化工原料;煤、
石油是当前世界
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岩石,在压力和
温度作用下,其矿物成分和
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形成变质岩
片理构造
大理岩、板岩、
石英岩、片麻
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
料;铁矿石是钢铁
工业的重要原料
2.地壳物质循环
2
考向 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巧妙掌握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
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3.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作用,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4.万变不离其宗,变式再多,本质不变
地壳物质循环的多种变式图解
各变式中号码代表的意义:①冷却凝固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③变
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
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
4
1.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答案】1.D 2.A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 1—3 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a—变质作用 B.b—风化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d—侵蚀作用
3.经过 d 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 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2018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云南省的冲市 ,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
5
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
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A.为图中的 B 类岩石 B.为图中的 C 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 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5.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2018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干热岩是温度大于 200℃、埋深 3—10 千来的
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
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图。据此完成 6—8 题。
6.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 B.②、丙 C.③、沉积岩 D.④、甲
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
8.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 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 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 25 亿年前形成。
6
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 9—10 题。
9.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 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完成 11—12 题。
11.构成左图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右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12.形成左图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①沉积作用 ②固结成岩 ③地壳运动 ④变质作用 ⑤侵蚀作用 ⑥冷凝作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⑥④③⑤ D.①②⑤③
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3—14
题。
7
13.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A.a—③ B.b—② C.c—④ D.d—①
14.图中 b 到 d 的过程
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
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015 年上海卷)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
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 2—3 题 。
2.某山体由岩浆岩组 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8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
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014 年上海卷)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题。
4.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 ,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考点冲关
【答案】1.C 2.C 3.C
3.经过 d 过程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其典型特征是多气孔构造。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矿
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美观的是花岗岩(侵入岩)的特点。故选 C。
【答案】4.B 5.B
【解析】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
D 是沉积岩;A 能够形成 B、C,说明 B 是侵入地壳上部形成的花岗岩,C 是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A 是岩浆,变质岩高温熔化形成岩浆,E 是变质岩。为图中的 C 类岩石。故选 B。
5.玄武岩有气孔,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B 对、A 错;
岩石孔隙中蓄有水分,不会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C 错;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D 错。故选 B。
【答案】6.A 7.C 8.B
【解析】6.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面,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丙是变
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经①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乙岩浆岩。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
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①、乙。故选 A。
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C 对。
9
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高海拔的高原不是主要成因,A 错;地壳的厚度较厚,B 错;玄武岩是喷出岩,
不是干热岩的形成条件,D 错。故选 C。
8.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位于板块
消亡边界,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B 对、A 错;三角洲附近的浅海、高纬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
C、D 错。故选 B。
【解析】9.B 10.B
【答案】9.波浪岩是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中①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③为变质岩、④为沉积
岩。故选 B。
10.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图中花岗岩现在出露 地表,则必然经过了地壳抬升、风化剥蚀过程。
故选 B。
【答案】11.C 12.B
【答案】13.A 14.B
【解析】13.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读图根据各物质之
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 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A 对;b 为风化物,②为高温融化,B 错;c 为沉积岩,④
为沉积作用,C 错;d 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D 错。故选 A。
14.读图可知,b 到 d 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是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
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B 对。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A 错;物质来自于地表及地壳内部,C 错;外
力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D 错。故选 B。
直通高考
【答案】1.AD
【解析】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指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
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
形成的。故选 AD。~网
【答案】2.D 3.D
【解析】2.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
10
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故 选 D。
3.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
性较软,质地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故选 D。
【答案】4.D
【解析】4.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形成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板岩是变质岩,分别
有片理和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 层薄层粉砂质软弱
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弱,易被风化剥蚀,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较低,经
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