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67 KB
  • 2021-09-10 发布

高考地理复习第10讲:等级考冲刺专题:考前综合复习(教师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等级考冲刺专题:考前综合复习 考情分析 1、 本专题为考前综合复习专题,主要针对学生考前思路的梳理,重点是简答题部分,一些常考的答题思路要点要熟记于心。‎ 2、 选择题部分对于强制记忆的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行星风系、天气系统、世界气候分布、水循环环节和洋流示意图,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定义,文化等,易错点可以考前给学生整理分析一下。‎ 备考攻略 1、 三大类岩石特点 2、 洋流示意图 3、 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定义 考点剖析 ‎ ‎ 地理特征类答题思路分析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看题目的大小决定展开的程度。‎ 简述井岗山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 地处30N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地貌发育.‎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 松花江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有两个月的汛期,流经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对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 ‎1、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家产品、主要农业分布地区、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品率。‎ 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2、工业特点描述:工业地位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分布原料和市场的依赖程度等.记住下面几个模式就可模访出答案。‎ 如: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的特点?‎ 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和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1、 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 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 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5、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说明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即可。上海市分布在哪里?——上海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黄浦江畔两岸。‎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②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③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原因类分析 ‎1、分析气温的成因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因素。‎ 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2、分析某地气候中气温要素的成因 ‎(1)纬度(理想球面上同纬度气温相同,低纬高于高纬度);‎ ‎(2)下垫面(海陆,洋流,地形);‎ ‎(3)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结合,如地形 举例: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东部呈东西走向,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原因?‎ 答:东部呈东西走向的原因是纬度因素。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地形因素。‎ ‎3、分析气温年变化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 ‎(3)大气环流(风的性质和风向)‎ 举例:试析我国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 答: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气候,夏季太阳高度大,云层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大陆热得快,温度高,冬季大陆冷得快,温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严寒。‎ ‎4、分析某地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具体要由所在纬度和东西海岸决定。‎ ‎(2)下垫面:特别是地面物理性质,地势高低,迎风坡和洋流的作用。(下垫面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的性质影响降水的)降水(降雪降雾冻雨等)基本条件要求是气温降低,水汽量要多,再就是凝结核。而引起气温升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气流升降和水平运动。‎ ‎5、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① 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② 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③ 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举例:试析我国台湾东北降雨特多的原因?‎ 答:东南季风或东北季风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6、分析气压和风 ‎(1)同一高度和纬度1)气温高低和温差(季风的成因)‎ ‎(2)空气的垂直运动(有无大气到达)‎ ‎(3)不同纬度:由三圈环流决定,但差异大小受季节或温差制约(同一半球冬季强于夏季),(4)不同同高度:海拔高气压低,海拔低气压高,(注意从气压中分析风向、风强)‎ 举例:德国风力发电为何在冬季最好?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压高吗?北半球东非高原的东北信风冬季强还是夏季强?‎ 答:(1)冬季西风带南移,风力强盛。(2)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压高。(3)夏季。‎ ‎7、分析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 判断气候类型:以纬度或温度确定温度带;以经度或降水确定降水类型;从下垫面分析可能出现特殊情况。‎ 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地面状况(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因素.‎ 举例: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各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昆明气候有何特点?‎ 答: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地处热带,受东南信风影响,迎风坡降雨多,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地处迎风坡降雨少,是热带草原气候。‎ ‎8、分析我国沙尘暴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9、分析河流的流量变化(先确定补给方式)‎ ‎(1)降水多少和季节变化;(2)季节积雪和春季气温;(3)冰川和气温年变化;(4)、地下水,湖泊,沼泽等。‎ 举例:松花江流量变化有何特点?春汛为何由南向北推迟?‎ 答:(1)一年有春夏两次汛期。(2)南方纬度低,春雪融化早,北方纬度高,春雪融化晚。‎ ‎10、分析河流的凌汛条件:温带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较低纬向较高纬度流动的河段。‎ 举例:分析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 答:黄河上游,下游河段地处温带冬季河流要结冰,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河水,春季其上游解冻下游未解冻,易产生凌汛现象。‎ ‎11、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1.河流落差大;2.水量大。‎ 举例: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航运价值大小分析: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流速冰期含沙量。举例:黄河航运价值小的原因:河流航运量分析:航运价值腹地经济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举例:长江下游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2、分析洪涝灾害的原因 ?‎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14、分析有关地形地貌 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要点:1、是否在板块生长或是消亡边界;2、内力作用是否形成褶皱和断层;3、在哪个地理背景,主要是何种外力。‎ 举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怎么样形成的?‎ 答:板块挤压隆起抬升,地势高;雅鲁藏布江深刻侵蚀下切。‎ ‎15、分析有关地质灾害 ‎(1)板块(火山、地震、变质)或地质是否破碎(2)坡度(3)降雨(4)人为因素 举例:横断山区有哪些地质灾害?成因是什么?‎ 答:滑坡,泥石流。地处我国一二级阶梯过度地带,坡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夏季暴雨集中。‎ ‎16、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原因?‎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17、分析水能开发条件(筑坝)‎ ‎1、水量、水能丰富程度(取决于流量和流速);2、地形和地质条件;3、市场距离(效能的发挥)。‎ 举例:红水河水能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答:有利条件:水量大,落差大,距市场近。不利条件:地质复杂,生态脆弱。‎ ‎18、有关渔场的形成 ‎1、洋流(寒暖流,上升流)2、大陆架 3、河流入海口 4、温带海区 举例:我国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答:地处温带大陆架上,寒暖流交汇处 三、区位分析类的答题分析 ‎(一)农业区位分析 ‎1、分析有关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区位:气候(光、热量、降水、灾害气象),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区位:市场,交通,政策,人口及素质,技术,‎ 举例:酒泉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答:阳光充足,温差大;水资源缺乏。‎ ‎2、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3、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4、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5、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6、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二)工业区位分析 ‎1、分析有关工业类问题 ‎(1)工业常见的区位因素:资源(原料和动力),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偏好,惯性。‎ ‎(2)看环境和相对位置(固体废弃物和噪声不扰民,符合城市规划和布局)。‎ 举例:印度东部形成重工业基地的原因和分布有何特点?‎ 答:东部矿产丰富,交通便利,科技雄厚。市场广阔。接近资源产地。‎ 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参照德国鲁尔区)‎ 举例:分析东北工业区形成的原因,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如何改造?‎ 答:历史悠久,矿产丰富,交通便利,科技雄厚。市场广阔。接近煤铁资源产地。生产结构单一,出现衰落。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新兴工业,加强技术改造,改善环境。‎ ‎2、工业基地区位分析:‎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市场(腹地)、交通、农业经济基础(提供食品和原料)、环境(风向、河流)、资金、政策、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例如: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三)城市区位分析 ‎1、分析有关城市区位 ‎(1)自然区位:地形,气候,河流,形状;(2)资源城,交通城,政治文化城,宗教城,旅游城,军事城,科技城。‎ 举例:环渤海城市群带形成的原因?答: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临近海河,水源丰富;附近煤铁石油盐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便利,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资源丰富,科技发达。‎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长江、汉江汇合处,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四)交通建设区位因素 ‎1、交通建设的意义或区位因素(参照南昆铁路和南昆线路),‎ ‎(1)从网络建设自身需要考虑(完网络缩短运距,连接两个地区等);(2)从促进当地或沿线的经济发展考虑;(3)从政治需要考虑;(4)从自然因素是限制,能否克服考虑。‎ 分析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 铁路区位因素: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交流和联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线路长,经济效益高;新修线路短,成本低;稳定客货源(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自然条件好,施工难度低(地形平坦)‎ 举例: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分析南昆铁路建设意义;‎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过境口岸,‎ 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②有利于巩固国防,‎ ‎(五)分析港口的工区位因素 从水域条件(航行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城市依托考虑。‎ 举例:分析上海港建设区位因素。‎ 答:从水域条件(航行条件)长江入海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黄埔江深入陆地,为筑港提供广阔空间,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以上海城市依托。‎ 总之,自然景观自然现象形成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人文景观人为现象则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形成。自然灾害侧重自然,环境问题侧重人为的原因分析。影响的自然要素主要为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人为要素主要是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风俗历史、社会协作产业基础或基础设施等,把握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性与主导性细心组织答题要点。‎ 地理意义、影响、作用类的答题套路 ‎1.地理意义类:‎ 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 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 (地形、 气候、 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 经济、生态、政治(社会)和战略(国防) 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发展生物燃料的意义 案例 1:分析将玉米转化为车用酒精燃料的意义:‎ ‎ 缓解石油能源紧张状况; 减轻环境污染;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 ‎◆大力发展新能源意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③可再生能源,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经济可持续发展 ‎◆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意义: ① 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②调整了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③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④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利用。‎ ‎◆分析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生产的意义:‎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工业集聚意义: ‎ 有利: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 ‎◆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修建交通设施的意义 案例 1: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 经济意义:合理布局交通网;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③ 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案例 2:简述厄瓜多尔修建运河的地理意义:‎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大大缩短了美洲东海岸和西海岸的航行距离和时间,节约燃料,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巴拿马运河运力紧张的状况;改善厄瓜多尔经济落后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案例 2: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指出中巴铁路对两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道,增加石油运输稳定性与安全性,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提能港口货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区开发的意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分工与合作;提高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利于产业调整与产业升级。‎ ‎◆卫星城对老城区发展的意义: 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生态问题治理的意义( 经济、生态、社会 )‎ 案例 1:水土流失治理的意义: ‎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效益(经济、社会、环境)、作用类 ‎◆水库效益 案例 1:简述区域(武夷山)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 有利条件 : ① 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② 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 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环境效益 : ① 水电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② 解决农村能源不足,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保持水土;③ 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 案例 2:发展小水电的地理意义: ‎ 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农村能源短缺;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立体农业” “生态农业”等等的效益 案例 1: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 ‎① 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② 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③ 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某农产品综合产业链的作用(意义) :‎ 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 ‎◆生态农业园的好处?‎ 答案: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餐饮、 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沼气能源,植被破坏少;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某一地理要素对某一地理要素的作用 案例 1: 地中海对沿岸气候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 ‎ 地中海面积大;冬季时海面气温比周围大陆的气温高,导致本区低空形成局部低压,对大西洋来的气流有吸引作用;并且使冷暖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地中海地区以温和多雨为特征。夏季地中海气温比周围陆地低,气压比较高,使副热带高压得以加强,地中海地区有稳定的下沉气流,形成晴朗干燥天气。‎ ‎3.地理影响类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说明影响”的设问结构: ( 甲 )对( 乙 )有哪些影响。“说明影响”分析的模式:从“概念的内涵”切入,再展开分析,如说明对湖泊的影响从湖泊的概念:湖泊面积、湖泊水量、湖泊水位、湖泊含盐量、湖泊水质、湖泊生态环境、湖泊功能等来说明。分析影响时,注意影响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对输入地的影响,也有对输出地的影响,有对经济的影响,有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对社会的影响,复习时要注意区分,注意提高回答问题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副高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 案例 1: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加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案例 1:简述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西南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 ‎ ‎① 地跨三大阶梯, 地势起伏大;②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冻土;③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向排列、山高水深;④ 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⑤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崎岖⑥ 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与泥石流。‎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案例 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a. 对西部地区: 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中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 对东部地区: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推动东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备注】可以加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案例 2:简述 “引江济淮 "工程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 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 对城市:改善水质、保障供水;调节气候;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案例 3: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 答案:积极意义 / 对调入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满足生活用水,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 对调出区的影响 ( 以东线工程为例 )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倒灌,河口盐度升高,水质下降。②长江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③调水对江淮沿线地 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④东线工程范围内,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⑤长江下游及输水沿经地区,工业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资源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案例 1: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 ‎ ‎① 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 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 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 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 并拉动相关产业④ 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案例 2: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明 ( 南方某地 ) 开山采石会导致的不良后果:‎ ‎① 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下水减少; ② 遇暴雨易导致泥石流或山体滑坡;③ 河流含沙量增加,容易引发水灾; ④ 采石场噪声和粉尘污染严重。‎ ‎◆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生态问题等)‎ 水库: ① 淹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② 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不足→水土流失;③ 下游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④ 河口三角洲后退,海岸线后退(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 ;⑤ 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⑥ 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水库地震。‎ 道路建设(铁路、公路) :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环境污染 案例 1:丽江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建立以水电产业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基地。结合区域相关知识分析水电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自然环境脆弱,易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该地旅游资源丰富,易破坏旅游资源等 案例 2:尼泊尔(山区)加大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改变局部小气候;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改变地表形态;改变水域空间分布;改变不同河段流水侵蚀和堆积状况;影响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 ‎◆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①、(北方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 (南方暴雨山区)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③、‎ ‎ (河流中下游洪涝区)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④、 (人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 旱涝灾害频繁 . ‎ 案例 1:温带季风气候 (黄淮海平原) 发展棉花种植的影响: ‎ 有利条件: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 天气晴朗, 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③ 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 ④ 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 不利条件: 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案例 2:孟加拉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答案:① 雨季降水集中(暴雨) ,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 ,形成旱灾。‎ ‎◆工业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 案例 1: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域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正面影响: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交通、治安、住房等)加剧。‎ ‎◆交通建设对农业、工业、城市、商业等的影响 案例1:从城市化角度说明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 1:下面是某省利用外资构成和承接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读材料可知,该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最多的两个国家是 _和_________;简述该省吸引外资的优势区位条件。 (12 分)‎ (2) 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转移对该省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12 分)‎ ‎(3)该省政府表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简述其重要意义?(8分)‎ 答案:(1)韩国 日本 条件: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两国;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腹地广阔;④海陆交通便利;⑤制造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备;⑥科技教育发达等。(任答四条即可( 12分)‎ ‎(2)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促进工业化进程,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12分)‎ ‎(3)①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②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③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8分)‎ 案例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比较甲、乙两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差异。 (6 分)‎ (2) A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 B湖泊产生什么影响 ?(10 分 ) ‎ (3) 图示 A河流所在省区近年来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简述产业转入对该省发展的影响。‎ (2) 简述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1)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地大;服务职能种类比乙地城市多; 服务等级比乙地城市高 (2)水土流失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湖床抬升,湖水变浅,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质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和水质下降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与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 4)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众多,水量大,富水能;酸性红壤广布。‎ ‎◆人口迁移的影响: ‎ A. 对迁入地影响: ① 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 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 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 B. 对迁出地影响: ① 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 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 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 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 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 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 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 不利影响: ① 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 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 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城市风,产生热岛雨岛效益;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城区河流径流变化大,因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是脆弱的生态系统;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B.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用地比重下降, 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乡村景观转变为城镇景观; 人口规模增大, 人口密集, 非农业人口多;经济开放程度高;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逐渐完善) ;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素质高;地域联系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量高新技术人才;加快城市化速度,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4、原因分析、条件评价类 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角度评价××区位条件”“结合××因素评价××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对××的影响”“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分析”等。‎ ‎➤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 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等;‎ ‎➤ 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②要从多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 ‎③注意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除此之外,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措施类题目分析 ‎1、传统工业区整治的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传统工业,调整工业布局;消除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现代化交通形式;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2、治理洪涝措施:‎ 上游:修建水库,加强植树造林;‎ 中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截弯取直、加固提高大堤;‎ 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学习抗洪抢险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 ‎3、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减少水污染,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农作物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旱作作物;发展节水型工业的发展;‎ 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谈化;收集雨水;适当开挖地下水;‎ ‎4、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加强植树造林;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放牧;生态移民;退耕还牧还草,适当种植人工草地;‎ ‎5、治理土地盐碱化措施:‎ 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加强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工程;加强生物措施治理;‎ ‎6、防治滑坡、泥石流措施:‎ 加固陡坡;加强植树造林;防止过度开垦,防止人类不合理的开矿等活动。‎ ‎7、防治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措施:‎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解决农村用能问题,开发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能源。‎ ‎8、全球变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水田、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加强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适应气候的变化: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品种;技术(节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和政策手段(公众参与、经济手段) ;‎ ‎9、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 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积极开发水能资源,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适当进口能源;‎ 节流:加强节约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考虑把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 ‎10、城市病治理:‎ 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对城市的各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 ‎1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