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00 K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江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12月阶段性检测卷
地理(必修)
一、选择题。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10时,20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东十区)举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城市观众收看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A. 纽约——11月15日19:00 B. 伦敦——11月14日0:00
C. 北京——11月15日8:00 D. 开罗——11月14日8:00
2. 本次G20峰会开幕时
A.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C. 北极附近出现极现象 D. 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答案】1. C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时东十区区时为11月15日10时,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且越偏东地区区时越早,由图可知,纽约、伦敦、北京、开罗分别位于西五区、零时区、东八区、东二区,四地区时分别为11月14日20时、11月15日0时、11月15日8时、11月15日2时,因此C正确。
【2题详解】
本次G20峰会开幕时为11月15日,为北半球冬季,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和近日点之间比较接近近日点的位置,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北京时间201 7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耀斑发生在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
4. 有关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A. 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B.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D. 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对应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②层,B对。①层是光球层,主要活动类型是黑子,A错。③层是日冕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C错。④是日珥,不是太阳外部大气层,D错。
【4题详解】
超强太阳耀斑干扰地球电离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C对。有极地地区夜间会出现极光现象,A错。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无关,B错。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D错。
下表为“江阴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三天
面积(m2)
5
4.99
4.98
4.97
4.98
5. 以下四幅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B.
C. D.
6. 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则
A. 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B. 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 江阴地区白昼达一年内最小值 D. 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因为对于一定纬度、一定大小的朝南窗户,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射入室内的阳光面积越小,所以从表中数据分析,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第四天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又因为江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综合分析,该段时间是夏至日前后。在四幅光照图中,A图北极圈以北为极夜,表示冬至日;B图越向北夜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C图逆时针自传为北半球,北极圈以北为极昼,表示夏至日;D图晨昏线和经线重合,表示二分日。所以正确的是C图。
【6题详解】
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则江阴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是冬至日。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接近最快;南半球澳大利亚正值夏季小麦收获季节;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在东北风作用下呈逆时针旋转,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顺风顺水。所以ABD项错误。冬至日江阴地区白昼最短达一年内最小值,所以C项正确。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相关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8. 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造烟幕可以减少吸收①
B. 地面的直接热源来自于②
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于③
D. 四川盆地地区④较弱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图中①③增强。
【8题详解】
人造烟幕可以使大气浓度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A错误;地面的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B、C
错误;四川盆地云雾多,地形封闭,云雾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多,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D正确。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月气压与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风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1月、西北风 B. 7月、西北风
C. 1月、东南风 D. 7月、东南风
10. 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受地形的影响
D. 受沿海洋流的影响
【答案】9. A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说明陆地受热少,气流下沉,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可知,此时为1月份,亚洲东部的M地形成西北风。
【10题详解】
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冬夏季同纬度陆地和海洋上分别形成不同性质的气压中心,从而使M地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考点:季风环流
下图为某地区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实线所示),图中虚线为12小时后天气系统所在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甲地未12小时风向的变化是
A. 偏南风→西北风 B. 西南风→东南风
C. 东南风→东北风 D. 偏东风→偏北风
12. 甲地未12小时天气的变化是
A. 暖锋过境,出现降雨天气
B. 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
C. 气旋控制,天气转阴
D. 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冷锋的锋前,所以可知甲地未12小时将受冷锋影响,其风向的变化是由现在的偏南风变成西北风。
【1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地未12小时受冷锋控制,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倡导建设“海绵城市”。下图为城市部分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表现在( )
A. ①减少 B. ②增加
C. ③减少 D. ④增加
14.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 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 减轻城市内涝状况
C.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 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海绵城市”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对水循环的影响,表现在④地下径流增加,D对。①蒸发可能增加,A错。②是地表径流,减少,B错。③是下渗,增加,C错。
【14题详解】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状况,B对。不能减轻城市环境污染,A错。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无关,C错。绿地建设占用土地,可能加剧城市用地紧张,D错。
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甲洋流属于
A. 北半球暖流 B. 北半球寒流
C. 南半球暖流 D. 南半球寒流
16. 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B. 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
C. 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D. 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答案】15. A 16.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性质和洋流对环境的影响。从温度的分布判断南北半球,再从流向判断寒暖流。完成这个题目要明确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15题详解】
从温度上看北低 南高属于北半球,再从洋流的流向看从水温高的向水温低 的方向流,属于暖流,所以选择A。
【16题详解】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正确。是促进不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不是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A错;不会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B错;加大污染范围,减小污染程度,C错。
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冰壶石来自苏格兰西海岸Ailsa Craig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所属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A、① B. B、② C. C、④ D. D、⑤
18. 有关图3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岩石
C. 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岩石 D. 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据材料,冰壶石来自一个花岗岩采石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岩石圈中,慢慢冷却凝结而形成,故A项正确。B表示喷出型岩浆岩;C表示沉积岩;D表示变质岩。所以BCD项错误。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有③和④沉积固结作用,故A项错误;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D岩石为变质岩,故B项错误;石油存在于沉积岩层中,C岩层为沉积岩,故C项正确;石灰岩经过⑤变质作用会形成变质岩,故D项错误。
读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9. 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A. 劳动力素质高 B. 产业结构成熟 C. 人均耕地面积大 D. 经济发达
20. A区域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工业化后期阶段 D.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表分析,A区域每万人大学生人数比B区域多,因此A区域的劳动力素质高,A错误;A区域产业结构为三、二、一,产业结构更优,B错误;通过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B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更大,C正确;A区域的GDP和城市化水平都高于B,说明A区域的经济更发达,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0题详解】
读表分析可知,A区域GDP高,而且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为三二一,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说明该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故答案选D。
读“某省及其四个区域2015年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省
4.9
49.3
45.8
甲
2.0
45.3
52.7
乙
8.7
55.9
35.4
丙
18.8
42.2
39.0
丁
16.3
41.7
42.0
21. 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该省最可能的产业转移方向是
A. 甲→丙 B. 乙→甲 C. 丙→丁 D. 丁→乙
22. 该省所处的发展阶段
A. 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 B. 区域内部发展差异较大
C. 人地关系基本处于协调 D. 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化主要动力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甲区域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乙区域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也较小;丙区域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支柱是第二产业;丁区域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当。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甲转向丙,因为甲的第三产业最发达,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需要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丙寻求劳动力、市场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2题详解】
由表中的四地产业结构特征可知,该地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故B项正确。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地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经济较为发达,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故A项错误。该地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处于工业化阶段,人地矛盾关系不协调。故C项错误。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才是推动城市化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该流域最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24. 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沙尘暴强度和频率降低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 河流流量增大
【答案】23. A 24. B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读图,该流域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水体面积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最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对。水体减少,水土流失不是主要问题,B错。不能体现地质灾害增多、地面沉降问题,C、D错。
【24题详解】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强度和频率增加,A错。水体减少,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B对。城镇面积增长幅度较大,C错。河流流量减少,D错。
【考点定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影响。
【名师点睛】利用图示中的信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耕地增加,水体面积减少,农业耗水量大,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程度。水体面积减少,林地、草地破坏,荒漠化加剧,气温日较差增大。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完成下列各题。
25. 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26. 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25. D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RS为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手段,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RS,A正确;GIS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查询、模拟、存储等;GPS
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BCD均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监测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及此时段当地风向等。故选D。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上游来水减少
B. 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 库区水污染加剧
D. 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8. 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水库库容变小
C. 水库清淤
D. 水库拦截率高
【答案】27. B 28. C
【解析】
试题分析:
【27题详解】
根据图例分析,水库的入库泥沙有波动,可能是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成效,不一定是上游来水少,A错。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泥沙越来越多,所以水库库容逐年减小,B对。不能判断库区水污染情况,C错。入库泥沙量是波动变化,D错。
【28题详解】
1997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水库清淤,C对。上游水土流失加剧是入库泥沙量增大的原因,A错。水库库容变小不是出库量剧增的原因,B错。水库拦截率高,泥沙沉积加快,与出库量剧增无关,D错。
考点:读图能力,水库的泥沙入库量与出库量变化的原因,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
油茶树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油茶树提炼的茶油是一种高档食用油,目前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1%。同时我国食用油缺口巨大。下图为我国油茶树分布和产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发展油茶产业会导致( )
A. 与粮棉争地,不利于保护耕地资源 B. 保持水土,促进山区综合开发
C. 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实现自给 D. 生产成本大,减少农民收入
30. 发展油茶产业的措施( )
A. 全面降价促销,打“价格战” B. 扩大种植面积,宜林山地全部种植油茶树
C. 对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化妆品美容等领域 D. 加强宣传与营销,全部销往海外国际市场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油茶树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发展油茶产业不会导致与粮棉争地,A错。有利于保持水土,促进山区综合开发,B对。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占市场的份额不到1%,不能实现自给,C错。生产成本大,市场需求量大,增加农民收入,D错。
【30题详解】
发展油茶产业的措施是对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化妆品美容等领域,C对。全面降价促销,打“价格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A错。扩大种植面积,宜林山地全部种植油茶树,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B错。国内市场广阔,不可能全部销往海外国际市场,D错。
二、判断题。
31.莫霍面是岩石圈和地幔两个圈层的分界面。
【答案】错误
【解析】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两个圈层的分界面。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说法错误。
32.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获得的地面辐射少。
考点:近地面大气的热源
33.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普遍规律。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这句话明显是错误,根据岩层的褶皱运动来说,都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比如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昆仑山脉等许许多多高大年轻的山脉都是这种情况。而对一些古老的褶皱山系来说,由于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背斜容易剥蚀,向斜不易剥蚀,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所以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不是普遍规律。
考点:背斜容易剥蚀,向斜不易剥蚀,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型题目,只要知道不能以个别代表一般的道理就很容易做出正确回答。
34.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低压系统。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低压系统。
考点:台风
35.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洋流,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正确
【解析】
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是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说法正确。
36.山区河流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水能、水运、旅游等方面。
【答案】错误
【解析】
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但不利于水运。
37.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答案】错误
【解析】
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即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不能表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说法错误。
38.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方向具有多样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考点:城市转型升级
39.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会缓解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调入区的经济发展,对调出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不大,题目说法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南水北调的影响
40.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
【答案】正确
【解析】
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是区域整体性表现。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是区域差异性表现。说法正确。
三、综合题。
41.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②地气候是在甲气压带和___________交替控制形成。
(2)在图中左侧画出风向。
(3)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 (季节)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 。
(4)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地在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 __。
【答案】(1)西风带
(2)
(3)冬 副热带高气压带
(4)温和多雨(湿润)
(5)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压带分布,考查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详解】(1)②地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在甲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2)根据三圈环流的风带特征,自赤道向北依次是东北信风、盛行西风(西南风)、极地东风(东北风),赤道向南依次是东南信风、盛行西风(西北风)。(3)从图中气压带位置判断,因其整体南移,所以反映的是北半球冬季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4)图中①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其特点是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5)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所以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成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在内蒙古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上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近年来,某乳品企业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1) 影响“奶牛带”上的乳品加工企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影响该乳品企业在上海等地建立加工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许多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图中甲地区尤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导致草原超载严重;由于 造成大范围的植被破坏。
(3)宁东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项目之一,简述该工程对电力输出地的影响是?
【答案】(1)原料 市场 (2)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3)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的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内蒙古建立乳品加工企业,是接近原料产地布局。在上海等大城市建,则是接近市场。
(2)甲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当地土地沙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牧、过垦,导致植被破坏。
(3)该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的一部分。可结合资源跨区域调配来分析,如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的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资源跨区域调配
43.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和年平均气温(单位:℃)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 的趋势。
(2)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 主要粮食作物有 ,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D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目前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
,为保护该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有 。
【答案】(1)递减(1分)
(2)商品谷物农业(1分) 小麦(或玉米、水稻)(1分) 人少地多,耕地广布(1分);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政策支持(任答1点得1分)
(3)湿地破坏(或湿地萎缩、湿地减少)(1分)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退化的湿地;加大执法力度(任答2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趋势。
(2)B地区为松嫩平原,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政策支持等。
(3)D位于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随着该地人口增多和湿地开垦,使得该地湿地面积逐渐减小。为保护该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退化的湿地;加大执法力度等。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区域生态问题
44.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域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
(1)图示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
(2)包头市被誉为“草原钢城”,其发展钢铁生产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而 缺乏则是的主要制约因素。
(3)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势平坦、_______和_____。
(4)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试简析产业转移对内蒙古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种类多(1分) 储量大(1分)
(2)煤、铁矿产资源丰富(1分) 水资源 (1分)
(3)夏季光热充足(1分) 有灌溉水源(1分)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任答2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中信息不难看出,该地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等特点。
(2)包头市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因此该市发展钢铁生产的主导区位条件是煤、铁矿产资源丰富。因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源不足是该地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河套平原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有黄河及其支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4)作为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产业转移对内蒙古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分析。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