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9-10 发布

地理理卷·2018届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仲元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学科必修三模块试卷——理科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2.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3~4题。‎ ‎3.这句话显示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层次性 ‎4.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文 ‎5.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菜”的特点,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季节性 D.联系性 ‎6.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  )‎ 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 ‎7.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 A.酸雨 B.赤潮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8.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合理会导致(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次生盐渍化 D.风蚀严重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9~10题。‎ ‎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12.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 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 ‎13.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水能 ②风能 ③生物能 ④煤炭 ⑤石油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14~16题。‎ ‎14.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5.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6.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1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下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1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保护性开采,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 B.加大稀土资源开采规模 C.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 D.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下图中ab是美国田纳西河上某水文站先后两次测得降水后河流流量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时间 降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流量 a(第二年)‎ b(第一年)‎ ‎19.田纳西河流域内发生的地理事件最可能的是(  )‎ A.下游洪涝灾害增加 B.上游修建水库 C.水文站上游流域内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D.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20.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 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 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21~22题。‎ ‎2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①使长江上游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2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场 ‎25.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陡坡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读图完成26~28题。‎ ‎26.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7.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辽河平原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28.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 C.气候条件的制约 ‎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 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29~30题。‎ ‎29.该地区可能位于(  )‎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30.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31~32题。‎ 项目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劳动力(d/hm)‎ 粮食/耕地(kg/hm)‎ 粮食/劳动日(kg/d)‎ 全国平均 ‎199.5‎ ‎4 377‎ ‎21.94‎ 西北省份 ‎213.5‎ ‎2 833‎ ‎13.86‎ 西南省份 ‎312.3‎ ‎3 979‎ ‎12.69‎ 东南省份 ‎169.4‎ ‎5 665‎ ‎12.69‎ 东北和新疆 ‎119.4‎ ‎4 908‎ ‎42.25‎ ‎3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 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 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 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 劳动力廉价 ‎3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3.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据此回答第35题。‎ ‎35.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回南天”潮湿少风 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D. 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 ‎36.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好 B.矿产资源丰富 C.腹地范围广 D.毗邻香港澳门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37—38题。‎ ‎37.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38.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9~40题。‎ ‎39.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 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40.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是(  )‎ A.优惠的政策 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 C.广阔的市场 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 下图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1~42题。‎ ‎4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服务业和工业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是(  )‎ A.②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2.在Ⅳ阶段,其产业结构是(  )‎ 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43.天然气资源和水能资源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 B、都对大气无任何污染 C、都是可再生资源 D、主要分布地区相同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44~46题。‎ ‎44.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 (  )‎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45.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46.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下图是某区域能源调配图。读图,回答47~48题。‎ ‎47.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 A.火电    B.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C.水电 D.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48.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原因是(  )‎ A.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 B.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 C.越南距珠江三角洲近,运费低廉 D.晋煤综合开发利用,外运减少 产业转移是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必然结果,据此完成49~50题。‎ ‎49.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吸引的是 ( )‎ A.美国“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建电子组装厂 B.中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德国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日本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50.产业转移有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 A.产业结构相一致 B.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善环境质量 D.缓解就业压力 二、单项选择题II:‎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51~52题。‎ ‎5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5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53~54题。‎ ‎53.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 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55~56题。‎ ‎55.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水充足 ‎ 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 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56.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地价上升 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 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⑤珠江三角洲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衰落阶段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57~58题。‎ ‎57.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58.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南沙新区着力推进粤港澳产业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积极承接港澳产业转移,拓展港澳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港澳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引领大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据此,回答59~60题。‎ ‎59.南沙新区最应承接香港转移来的产业是 (  )。‎ A.石化工业 B.金融服务业 C.钢铁工业 D.纺织工业 ‎60.加强与港澳高技术服务业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联盟、研究开发外包、技术集成、产业创新集群等科技开发模式,是南沙新区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下列说法符合该目的的是(  ):‎ A.依托南沙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 ‎ 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B.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和形态,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完善城市治理结构,提 ‎ 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持续发展力 C.高标准建设交通、信息等功能性、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商业服务、‎ ‎ 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功能 D.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 和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1~62题。‎ ‎6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GIS B.乙是RS ‎ C.丙是RS D.甲是GPS ‎62.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B.运用GIS可以实时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 C.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63~64题。‎ ‎6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6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65.西气东输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有(  )‎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C.促进经济技术优势的发挥 D.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66.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 A.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B.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C.削减污水排放量 D.增加水能装机容量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图为“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读图分析回答67~68题。‎ ‎67.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中( )‎ A.广西水土配合协调好 B.河北水土配合协调差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68.影响图中各省市水土资源对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积温 C.地形 D.土壤 ‎69.下列关于我国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南沿海 ‎ B.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航运业发达 C.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 ‎ D.产业转移趋势主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70.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B.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广东仲元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学科必修三模块试卷——理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A A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A B C C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D A D D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A B D D C A B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D A D A C B C A B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C B A B B D B C B D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AB CD AC BD AC AB BD AC CD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