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50 KB
  • 2021-09-11 发布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 地理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全卷包括两大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将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清楚。‎ 选择题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综合题用黑色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进入预定轨道后的北斗导航卫星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2. 卫星发射时,纽约所在时区(西五区)的区时是 A. ‎11月5日8:45 B. ‎11月5日6:45‎ C. ‎11月6日8:45 D. ‎11月6日6:45‎ ‎3. 在火箭发射后的一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B.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南半球昼长变短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发射升空后的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公转,组成地球-卫星天体系统。属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A、B、D属于。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不属于河外星系,选C。‎ ‎【2题详解】‎ 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是‎11月5日19时45分,西5区比东8区晚13小时,纽约(西五区)当地时间是‎11月5日6:45,B对。A、C、D错。故选B。‎ ‎【3题详解】‎ 在火箭发射后的一周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A对;南半球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错;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南半球昼长变长,D错。故选A。‎ 王老师‎2019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 5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9小时 ‎5.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1月1日起飞,‎12月31日降落)的原因是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注明,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本次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15,到达时旧金山时间是‎12月31日19:20,旧金山与北京时间相差16个时区,此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11:20,飞行时长约11小时,B对。A、C、D错。‎ ‎【5题详解】‎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日期时间差异,D对。飞行方向、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不是两地日期差异的根本原因,A、B、C错。‎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6. 该地位于 A. 0°——23°26′N之间 B. 0°——23°26′S之间 C.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D.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7. 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 太阳直射赤道 D.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答案】6. B 7.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6题详解】‎ 该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最小,说明位于南半球,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故B正确。‎ ‎【7题详解】‎ 结合上题结论,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从图中看出P点正午太阳高度在两次极大值之间,且最小,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正确,故选D。‎ 上海市(约310N)业主李某在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 月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 材料“ 月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下面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9.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 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 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C.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答案】8. D 9. C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8题详解】‎ 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那一天为冬至日,‎12月22日,此日楼房影长最长,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北京的纬度比上海高,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物影更长,故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 侵入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11. 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D. 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答案】10. C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材料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提供了答案信息, 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呈波状弯曲进一步说明成层的特点,故C正确。‎ ‎【11题详解】‎ 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而成,故先有沉积作用;沉积岩在形成时岩层一般是水平,现“呈波状弯曲”,说明因地壳运动受挤压而弯曲变形;大峡谷是地壳隆起流水侵蚀下切而成。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河流地貌的发育。‎ 当地时间‎2016年7月26日,日本樱岛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下左图为樱岛火山爆发的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樱岛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形成乙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 D. 重熔再生 ‎【答案】12. A 1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循环,意在考查学生地质循环图表的联系图的判读,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只要掌握岩石圈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正确作答。‎ ‎【12题详解】‎ 樱岛火山喷发的物质为来自软流层的岩浆,岩浆来源于软流层。对应右图可知,甲为软流层物质喷发冷凝形成的,故选A。‎ ‎【13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乙是侵入型岩浆岩,为岩浆冷却凝固而成,C正确,其余选项都不是岩浆成为岩浆岩的地质作用,可排除。故选C。‎ 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5. 结合河谷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 B. 山区河流的侧蚀作用强,下蚀作用弱 C. 山区河谷横剖面多呈“U”形 D. 平原河谷横剖面多成“V”形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甲图为河流的曲流图,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沉积岸;乙图中T岸为侵蚀岸,说明为凹岸,P岸有泥沙的沉积,说明为沉积岸。结合左图分析,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为甲图中的①③,故C项正确。‎ ‎【15题详解】‎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A对;山区多在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侧蚀作用弱,B错;山区河谷横剖面多呈“V”形,C错;平原河谷横剖面多成“U”形,D错。故选A。‎ 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图3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中间层 B. 极光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 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 D.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平流层 ‎17. 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答案】16. C 17. B ‎【解析】‎ 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结合图示中的各大气层海拔高度,“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热层。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拔越高,距热源越远,吸收热量越少,气温越低。‎ ‎【16题详解】‎ 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结合图示中的各大气层海拔高度,“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热层,A错误。极光是太阳活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磁场碰撞产生的现象,不是太阳活动的标志,B错误。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C正确。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的对流层,D错误。‎ ‎【17题详解】‎ 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拔越高,距热源越远,吸收热量越少,气温越低,B对。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不是大气主要热源,A、D错。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不是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C错。‎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19.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 C. D. ‎ ‎【答案】18. B 19. A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塑料薄膜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塑料大棚阻碍长波辐射,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故A正确;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塑料大棚通风,调节空气湿度、土壤的水分和气体成份。‎ ‎【19题详解】‎ 由于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一旦大棚的门打开,里面的热空气从上面流出,外面的冷空气从下面流进,形成如图A的空气流动模式,故本题选A。‎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1. 为了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应选择啥时段完成拍摄 A. 6时至18时 B. 8时至16时 C. 16时至次日8时 D. 18时至次日6时 ‎【答案】20. D 21. B ‎【解析】‎ 考点:热力环流应用 ‎【20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温度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④点温度高于①点温度,是四地温度最高点。故选D。‎ ‎【21题详解】‎ 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8时到16时之间。故选B。‎ 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温室内、外的气温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天时完全相同 B. 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C. 晴天时相差不大 D. 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23. 温室内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 晴天 B. 多云 C. 阴天 D. 无法确定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阴天时室内、外气温并不相同,温室外温度较高,A错;不论晴天、阴天还是多云,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B正确;晴天时,温室内的温度要远远大于温室外的,相差很大,C错;阴天时温差小,晴天时温差大,D错。选B正确。‎ ‎【23题详解】‎ 图示可以看出,阴天时温室内气温变化幅度最小,晴天最大。选C正确。‎ 下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 图示表示的节气和半球是 A. 夏至日北半球 B. 夏至日南半球 C. 冬至日北半球 D. 冬至日南半球 ‎25. 图中b气压带的成因及气流运动情况是 A. 热力因素 气流下沉 B. 热力因素 气流上升 C. 动力因素 气流上升 D. 动力因素 气流下沉 ‎26. 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24. A 25. D 26. C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是北半球,排除BD;图中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符合条件的只有A。‎ ‎【25题详解】‎ 图中的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是动力因素,气流下沉,符合条件的只有D。‎ ‎【26题详解】‎ 图中的a是东北信风,风向是东北风,故答案选C。‎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7. 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雨从成因分析属于哪一种降雨类型 A. 锋面雨 B. 地形雨 C. 对流雨 D. 台风雨 ‎【答案】27. D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但是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④的水温在0摄氏度以上,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所以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④时期,D正确。‎ ‎【28题详解】‎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所以这种过程涉及到与冷暖气团的相遇相似。所以A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2018年11月7日8:00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 甲地风向与乙地相同 C. 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D. 甲地温度比乙地低 ‎30. ‎11月4日至6日,北京持续雾霾天气,7日雾霾逐渐消散的主要原因 A. 冷空气南下 B. 降温幅度大 C. 降水量大 D. 昼夜温差大 ‎【答案】29. D 30. A ‎【解析】‎ 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29题详解】‎ 甲地等压线较乙地密集,甲地风力大于乙地,A错误;甲地吹东北风,乙地吹西北风,,B错误;读图可知,甲地气压>1025hp,1020hp<乙地气压< 1022.5hp,故甲地气压大于乙地,C错误;甲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乙地位于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所以甲地温度比乙地低,D正确。故选D。‎ ‎【30题详解】‎ 读7日8:00等压线分布图可知,由于冷空气南下,北京将有冷锋过境,会出现刮风、降水天气,使雾霾逐渐消散,故选A。‎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1.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 a减弱 B. b增强 C. c增强 D. d减弱 ‎32.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 年径流量增大 B. 流速加快 C. 丰水期水位上升 D. 枯水期水位上升 ‎【答案】31. C 32. D ‎【解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1题详解】‎ a是蒸发、b是地表径流、c是下渗、d是地下径流。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的下渗增强,图中表示下渗的是c,故C正确。‎ ‎【32题详解】‎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就是通过低沟收集雨水,通过植被增加下渗,最终减少雨涝现象,C错。同时枯水期,下渗的水能流入城市河流,枯水期河流水位上升,D正确;修建植被浅沟,通过减少地表径流,河流年径流量减小,A错;流速减慢,B错。故选D。‎ 如图示意某海域洋流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3. 对图中②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 北半球信风带 B. 南半球信风带 C. 北半球西风带 D. 南半球西风带 ‎34. 关于图中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 B. 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 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气候类型东西跨度宽广 D. ④洋流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答案】33. B 34. A ‎【解析】‎ 试题分析:‎ ‎【33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得出是太平洋,由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所以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A错。南半球信风带影响形成的风海流是南赤道暖流,是图中的②洋流,B錯。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得出是太平洋,由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所以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C错。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得出是太平洋,由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所以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故洋流④是西风漂流.西风漂流是受中纬西风影响而形成的风海流,方向是自西向东,可以绕地球一圈,D对。故选D。‎ ‎【34题详解】‎ ‎①洋流为秘鲁寒流,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A错。②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与洋流没有关系,B错。受③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其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C对。洋流④为西风漂流,与北海渔场形成无关,D错。故选C。‎ ‎【考点定位】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某考察小组绘制的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5. 考察小组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变化 B. ③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筑水电站 C. 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 ⑤处径流量比⑥处变化大 ‎36. 该考察区域可能是 A. 黄土高原 B. 山东半岛 C. 东南丘陵 D. 地中海沿岸 ‎【答案】35. C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读图,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是地势的变化形成,A错误。③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坡度陡,蓄水量小,不适宜修筑水电站,B错误。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是山麓冲积扇,C正确。⑤处径流量受湖泊调节作用,比⑥处变化小,D错误。‎ ‎【36题详解】‎ 根据指向标,该考察区域位于大陆东岸,不可能是地中海沿岸,D错。山麓地带植被是落叶林,位于温带地区,不是闽南丘陵,C错。从黄土高原流入海洋的河流只有黄河,图示河流形态不是黄河,A错。可能是山东半岛,B对。‎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37. 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X方向热量增加 B. 沿X方向降水增加 C. 沿Y方向热量增加 D. 沿Y方向降水增加 ‎38. 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 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 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 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 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答案】37. D 38. A ‎【解析】‎ ‎【37题详解】‎ 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 ‎【38题详解】‎ 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39.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0. 下列关于滑坡、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中 B. 山地丘陵区是滑坡的多发区 C. 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能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不会诱发滑坡、泥石流 D. 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会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答案】39. C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图中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应具备以下特征:起伏的地形,集中的暴雨,破碎的地表等,①④正确,故选C。‎ ‎【40题详解】‎ 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山区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会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故ABD正确;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易诱发滑坡、泥石流,故C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只能选C。‎ 第Ⅱ卷(综合题)‎ ‎41.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正值北半球_____(填节气);‎ ‎(2)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太阳直射点即将向_____移动;‎ ‎(3)该日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_____;‎ ‎(4)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_____(东或西)偏移;‎ ‎(5)图中 A 点正值_____(填“日出”或“日落”),此时,A 点地方时为_____时,该日 A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6)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时,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时。‎ ‎【答案】 (1). 夏至日 (2). (23°26′N,0°) (3). 南 (4). 66°34′ (5). 西 (6). 日出 (7). 2:00 (8). 昼长夜短 (9). 20:00 (10). 12:00‎ ‎【解析】‎ ‎【详解】(1)图中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正值北半球夏至。‎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的经度是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故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23°26′N,0°)。夏至日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纬线,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3)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该日C地(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6°34′。‎ ‎(4)B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向右偏。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西偏移;‎ ‎(5)图中 A 点处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此时,A 点地方时为2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该日 A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6)由于0°经线上是12时,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两地时差8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国际标准时间即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 ‎42.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 B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 ;‎ ‎(2)右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分布规律是 ,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A、B、C、D、E、F中的__________;左图所示季节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受气压带E和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4)下图中用来表示D风带的是( )‎ A.1 B.‎3 C.4 D.5‎ 若某气候全年受 B气压带风带影响,则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南风 ‎(2)地中海气候 30°—40°大陆西岸 B、C 夏 炎热干燥 ‎(3)B (4)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解析】‎ ‎【详解】(1)左图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风带是盛行西风,B的风向是西南风。‎ ‎(2)右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的B和C;左图所示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炎热干燥。‎ ‎(3)受气压带E赤道低压带和风带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选B。‎ ‎(4)本题的关键是能判断出三圈环流对应的纬度。由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强,三圈环流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故图中的1和2组成高纬环流,3和4组成中纬环流,4和5和6组成低纬环流,故5是东北信风,与D风带相同。全年受 B气压带(盛行西风)影响,则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 但 ‎2017 年 10 月27日至28日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空气扩散条件较差,有轻度到中度霾,京津冀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 表示______;②表示 ,其方向与 相反。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2)图中⑤ 表示_____作用,受其影响强烈时,白天气温_____(高、低)一些;‎ ‎(3)京津冀地区十月“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4)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17年10月,华北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结合所学知识,雾霾笼罩时大气能见度变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双选)‎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昼夜温差变小 E.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答案】 (1). (到达地面)太阳辐射 (2). 大气逆辐射 (3). 地面(或地面辐射) (4). 反射(削弱)作用 (5). 低 (6). 京津冀地区多晴朗天气,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 (7). C、D ‎【解析】‎ ‎【详解】(1)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2)图中⑤ 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强时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少,气温更低。‎ ‎(3)京津冀地区多晴朗天气,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 ‎(4)雾霾出现时空气流动速度较慢,A错误;雾霾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C正确,白天气温因此降低,夜晚雾霾会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晚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雾霾无法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E错误。‎ ‎44.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 ‎【答案】 (1). 背斜 (2). 向斜 (3).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4). 外力沉积 (5). 挤压变形—岩层断裂错位—断层发育 (6). 甲 (7). 背斜部位,岩层上拱,安全稳固,利于排水 (8). 甲 (9). 石油密度比水小,常储藏于背斜顶部 (10). 乙 ‎【解析】‎ ‎【详解】(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岩层上拱是背斜,乙岩层下凹,是向斜。‎ ‎(2‎ ‎)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岩层发生了断裂和位移,出现了断层,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挤压变形—岩层断裂错位—断层发。‎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地,原因是背斜部位,岩层上拱,安全稳固,利于排水;钻探石油应该选择甲地,原因石油密度比水小,常储藏于背斜顶部;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向斜乙地,原因是向斜岩层下凹,容易储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