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1-09-11 发布

2020高中地理 第2单元单元分层突破同步学案 鲁教版必修1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地质构造 ‎②热力环流 ‎ ‎ ‎ ‎ ‎ ‎ 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与联系 - 6 -‎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相互关系 大气圈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厚度2 000~3 ‎000千米,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水圈 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 ‎ ‎1.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解析】 从地球圈层的分布可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分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答案】 (1)图略。 (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氮 氧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渗透 影响 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 ‎1.流水地貌及其形成 ‎(1)河流的沉积地貌 类型 位置 形成 特点 冲积扇 出山口 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泥沙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 - 6 -‎ 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沉积颗粒逐渐变细 冲积 平原 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水流减缓,河谷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土层深厚 三角洲 入海口 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大都呈三角形,河网密布 ‎(2)三角洲发育的影响因素 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规律,因此,河流含沙量、海洋潮流作用、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地势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发育。‎ ‎①丰富的泥沙来源。这主要取决于河流输沙量的大小。黄河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就为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②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成长。‎ ‎③海滨地区地势平坦,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于泥沙沉积,促进三角洲的发育。‎ ‎2.风成地貌及其形成 类型 分布 形成 特点 风蚀 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如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沙石磨蚀岩石,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上部粗大,近地面处细小,呈蘑菇状 风积 地貌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风中的沙粒受阻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如果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风中的黄土沉积下来,形成黄土地貌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褶皱山与断块山 类型 形成 图示 举例 褶皱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由褶皱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 - 6 -‎ 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断块山 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 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 B [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A错;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B对;河流入海口处,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C、D错。]‎ ‎3.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6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C [该地全年以偏北风特别是东北风为主,而沙山位于临湖西南一侧,且由松散沙粒组成,故沙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来自枯水期露出的湖滩。沙山上的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冬季风势力强且经过湖面时摩擦力较小,风力侵蚀作用强,形成垄槽相间的地形。]‎ ‎4.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A [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A项正确。]‎ ‎ ‎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举例 水量大小和水位 主要受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影响 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的变化越大;欧洲的河流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水源补 给类型 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如塔里木河等 汛期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 - 6 -‎ 外流河:汛期的长短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温度高的时间 凌汛 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有结冰现象;二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我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 结冰期 直接受气温影响:①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②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我国黑龙江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 含沙量 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等有关。一般而言,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强度小、表层土质坚硬的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小 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流速度快,加之地表植被稀少,冲刷力极强,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5.下面图甲示意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图乙示意图甲中河流上E、F两水文站的多年月平均流量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河流EF河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自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向西流 ‎ ‎(2)E水文站观测的河流流量有两个峰值,这两个峰值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下水补给、梅雨 B.梅雨、台风 ‎ C.季节性冰雪融水、季风降水 D.季节性冰雪融水、台风 ‎(1)C (2)B [第(1)题,由图可知,F水文站的流量曲线较平缓,应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由E流向F。第(2)题,从河流流量的两个峰值出现的时间推断其原因。]‎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