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 MB
- 2021-09-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
3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考点
1
大气热过程与逆温效应
【全国卷】
(
2017
年全国
Ⅰ
卷
,
9~10
)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
,
采用双层覆膜技术
(
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
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
12
月至次年
2
月
)
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
答案
解析
1.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2.
该地寒冷期
(
)
。
A.
最低气温高于
-16 ℃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B
C
【解析】第
1
题
,
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当地寒冷期
(12
月至次年
2
月
)
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双层覆膜有保温作用
,
膜内温度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枯雪年降水少
,
总体温度低
,
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
,
云层厚
,
温差小。第
2
题
,
此图反映的是日平均气温
,
不是当地的最低气温
,
膜内温度的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答案
解析
【地方卷】
(
2016
年北京卷
,
7
)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
℃
)
变化图。读图
,
回答第
3
题。
3.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由图可知
,7
月份一天中最高气温在
12 ℃
以上
,
最低气温在
8 ℃
以下
,
气温日较差最大。
C
答案
解析
(
2015
年浙江卷
,
9~10
)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
10
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
4~5
题。
4.
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
,
正确的是
(
)
。
A.
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
,
向上减小
B.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
,
后减弱
C.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
,
日出前消失
D.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
,
后半夜降速快
A
【解析】第
4
题
,
读图并根据图中曲线可知
,
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
,
向上减小
;
一天中日出前气温最低
,
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
,
后减弱
;
逆温现象一般在日落后出现
,
日出后逐渐消失
;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
,
后半夜降速慢。
答案
解析
(
2015
年浙江卷
,
9~10
)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
10
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
4~5
题。
5.
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
。
A.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
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C
【解析】第
5
题
,
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
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
以及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
答案
解析
【地方卷】
考点
2
热力环流
(
2014
年山东卷
,
8
)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
1
和
P
2
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
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第
1
题。
1.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B
【解析】高空等压面
P
2
南端向下倾斜
,
说明甲地近地面南部为高压
,
北部为低压
,
近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
,
如图所示
,
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
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是南风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北半球风向右偏
,
南风偏转成西南风。
答案
解析
(
2015
年四川卷
,
7~8
)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2~3
题。
2.
该城市可能位于
(
)
。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 N
附近大陆西岸
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 N
附近大陆东岸
3.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
。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D
A
【解析】第
2
题
,
读图可知
,
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
0 ℃
以下
,40° N
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气温与其比较吻合。而
40° N
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
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
,
冬季均温大于
0 ℃
。第
3
题
,
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
,
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
,
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
,
而郊区温度更低
,
更易形成降雪。
考点
3
等压线与风
【
地方
卷】
(
2018
年北京卷
,
6
)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
单位
:
百帕
),
读图
,
回答第
1
题。
1.
据图推断
(
)
。
A.
北京风速大
,
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
极地气温低
,
气压值最高
D.
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答案
解析
【解析】据图可知
,
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
,
风速小
;
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知甲地为低压中心
,
盛行上升气流
,
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
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判断极地并不是气压值最高的地方
;
由图中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知
,
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
故热带太平洋洋面没有形成台风。
B
答案
解析
(
2014
年天津卷
,
3
)
读图
,
回答第
2
题。
2.
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
,
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
。
A.
台北
B.
上海
C.
首尔
D.
北京
D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
由高压指向低压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北半球风向右偏
,
据此可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图示时段内台北风向始终为偏北风
;
首尔、上海风向始终为偏南风
;
北京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答案
解析
(
2016
年江苏卷
,
5
)
2016
年
1
月
24
日
,
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第
3
题。
3.
此时我国
(
)
。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D
【解析】读图可知
,
西南方有低压槽
;
北方大部分地区受高压脊控制
,
天气以干、冷为主
;
由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可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
;
北京、上海的风向都为西北风。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
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
常结合自然地理过程示意图或相关等值线
,
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逆温及自然要素变化的影响
;
该考点常结合等压线分布图
,
考查风向、风速及其变化
,
风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该部分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
因而
,
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应用是备考的基本方向
热力环流
等压线与风
考点
1
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现象
1.
大气受热能量来源
(
1
)
根本来源
:
太阳辐射
(
A
)
。
(
2
)
直接来源
:
地面
(
B
)
。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受热过程
具体说明
地理意义
环节
1:“
太阳暖大地
”
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
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地面增温
→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环节
2:“
大地暖大气
”
地面被加热
,
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
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
,
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
大气增温
→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环节
3:“
大气还大地
”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
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
,
称为大气逆辐射
,
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
热量返还地面
→
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
大气的热力作用
(
1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
吸收作用
:
具有选择性
,
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
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
②
反射作用
:
没有选择性
,
与云层厚度有关。
③
散射作用
:
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
(
2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4.
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
,
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
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
称为逆温。
(
1
)
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
2
)
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
,
它使能见度降低
,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
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
,
空气垂直对流受阻
,
会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
,
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
,
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
,
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
,
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
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回答
1~2
题。
1.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
,
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
。
A.③
变小
B.②
变小
C.①
变大
D.④
变大
2.
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
A.①
变大
,
②
变大
B.②
变大
,
③
变小
C.⑤
变大
,
④
变大
D.②
变大
,
④
变小
A
D
答案
解析
【解析】第
1
题
,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
,
再结合图示可知
,①
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②
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
表示地面辐射
,④
表示大气逆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
,
空气稀薄
,
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
同时大气逆辐射弱
,
因此温度相对较低。故
A
项正确。第
2
题
,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
,
被大气层削弱的太阳辐射少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气温高
,
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
气温低。
地冰花也称
“
霜柱
”
,
它从泥土里慢慢长出来
,
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
,
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
,
像金针菇一样
,
景色十分喜人。读图
,
回答
3~4
题。
3.
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
。
A.
土质疏松
,
孔隙大
B.
土质松散
,
含水量较大
C.
温度高
,
水汽含量少
D.
温度低
,
水汽含量少
4.
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
。
A.
持续低温降水
B.
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
地表温度高于
0 ℃ D.
晴朗而风静的夜晚
【解析】第
3
题
,
地冰花是从泥土里慢慢长出来的
,
故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冰花是气温在
0 ℃
以下时
,
土壤中的水汽凝结成的
,
因此土壤的含水量较大。第
4
题
,
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风静的夜晚
,
因为此时地面降温快
,
无风
,
水汽易凝结成冰花。
B
D
答案
解析
考点
2
热力环流
突破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2.
两个方向
垂直方向
与冷热差异有关
,
热上升
,
冷下沉
水平方向
与气压差异有关
,
从高压流向低压
3.
三个关系
(
1
)
温差关系
(
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
。
(
2
)
风压关系
:
水平方向上
,
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
如上图中
M
、
N
处风向所示
)
。
(
3
)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
受热地
(
乙地
):
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
冷却地
(
甲地
):
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特别提醒】
要注意一些规律适用的前提。如
“
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
”
,
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
“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
,
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4.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
1
)
海陆风
①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
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
,
夏季气温低
,
空气较湿润
,
是避暑的好地方。
(
2
)
山谷风
①
成因分析
——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
,
气流上升
,
气压低
,
暖空气沿山坡上升
,
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
,
气流下沉
,
气压高
,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
,
形成山风
②
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
,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
大气稳定
,
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
,
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
3
)
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
成因分析
——“
城市热岛
”
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
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
,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知识拓展】
城市
“
五岛
”
效应
受热力环流影响
,
城市气候往往具有
“
五岛
”
效应
:
热岛
——
市区气温经常比郊区高
;
混浊岛
——
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
,
能见度低
;
干岛
——
白天市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
;
湿岛
——
夜晚市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
;
雨岛
——
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辐合上升
,
有利于对流雨的形成。
答案
解析
湖陆风包括湖风
(
出湖风
)
和陆风
(
进湖风
),
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
,
回答
5~6
题。
5.
该日
,
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分别是
(
)
。
A.
陆风转湖风
,
8
时
30
分
~9
时
30
分
B.
陆风转湖风
,
10~11
时
C.
湖风转陆风
,
12~13
时
D.
湖风转陆风
,
13~14
时
6.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
。
A.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B.
湖陆的湿度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面积差异
B
A
【解析】第
5
题
,
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
,
若陆地气温高
,
湖泊气温低
,
则陆地为低压区
,
湖泊为高压区
,
风由湖泊吹向陆地
,
即湖风
,
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
,
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
;
相反则为陆风
,
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
10~11
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
,
依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第
6
题
,
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差异
,
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
,
即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考点
3
等压线与风
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
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
(
北半球
)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知识拓展】
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
风力大小
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
水平气压
梯度力大小
等压线稠密
,
气压梯度大
,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风力大
;
反之风力小
摩擦力大小
地势平坦开阔
,
风力大
;
海面上风力大
地势起
伏大小
高原起伏和缓
,
风力大
;
山谷口
,
狭管效应
,
风力大
,
地形
(
河谷
)
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答案
解析
读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
(
单位
:
hPa
)
分布图
,
回答第
7
题。
7.
此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N
海域风浪大于
M
海域
B.P
地吹偏北风
C.Q
地吹东南风
D.K
地多为阴雨天气
B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由图可知
,N
处较
M
处等压线稀疏
,
风力弱
,N
海域的风浪小于
M
海域
;P
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
,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
吹偏北风
;Q
地吹西南风
;K
地受高压脊控制
,
多为晴朗天气。
29
方法一
等压面的判读方法
【判读关键】
温压关系是判读气流垂直运动和气压高低的依据
,
而风压关系是确定水平气流的关键。
1.
判断气压高低
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
:
(
1
)
气压垂直递减。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
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上升气压降低
,
如下图
,
在空气柱
L
1
中
,
P
A'
>P
A
,
P
D
>P
D'
;
在
L
2
中
,
P
B
>P
B'
,
P
C'
>P
C
。
(
2
)
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
P
D'
=P
C'
、
P
A'
=P
B'
。综上分析可知
:
P
B
>P
A
>P
D
>P
C
。
30
2.
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
,
凹向低处的为低压
,
可形象记忆为
“
高凸低凹
”
。另外
,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1
3.
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
1
)
判断陆地与海洋
(
湖泊
):
夏季
,
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
(
湖泊
)
。冬季
,
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
(
湖泊
)
、上凸者为陆地。
(
2
)
判断裸地与绿地
:
裸地类似陆地
,
绿地类似海洋。
(
3
)
判断城区与郊区
: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
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
,
多阴雨天气
,
气温日较差较小
,
如上图中
A
地
;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者
,
多晴朗天气
,
气温日较差较大
,
如上图中
B
地。
答案
解析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
“
风塔
”
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
(
左下图
),
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
,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
右下图
)
。据此回答
1~2
题。
1.“
风塔
”
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
(
)
。
A.
室内空气流出
B.
采光
C.
室内热量散发
D.
室外空气流入
2.
有关室内空气流动状况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
A.
从四周流向水池
B.
从水池流向四周
C.
中央为上升气流
D.
四周为下沉气流
D
B
【解析】第
1
题
,
由材料可知
,
伊朗古城的
“
风塔
”
位于热带沙漠地区
,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
水的比热容较大
,
使周围气温降低
,
空气收缩下沉
,
高层空气由四周流向塔中心
,
则
“
风塔
”
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第
2
题
,
由上题可知
,
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
,
气压增高
,
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
,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
,
故
B
项正确。
33
方法一
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读
1.
根据等压线图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第一步
,
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
,
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
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
由高压指向低压
,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
,
画出风向。确定南、北半球后
,
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
,
画出实线箭头
,
即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
(
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
。
第三步
,
说出风向。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向
,
如画出的风向箭头为东北指向西南
,
即东北风。
34
2.
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
,
风杆
(
长线段
)
上绘有风尾
(
短线段
)
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
,
一横表示风力二级
,
最多三横
,
就是六级
,
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
,
例如
“ ”
就表示北风四级。
“
风向玫瑰图
”
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
,
折线上不同点的方位即该地区的风向
,
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和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35
3.
根据
“
左右手
”
法则判断风向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
“
左右手
”
法则
,
北半球用右手
,
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
:
伸出右
(
左
)
手
,
手心向上
,
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拇指指向就是风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
;
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所示。
36
4.
风力大小判定
(
1
)
同一等压线图上
,
等压线密集
,
风力大
;
等压线稀疏
,
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
2
)
不同等压线图上
,
若比例尺相同
,
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
,
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B
处风力大于
A
处。
(
3
)
不同等压线图中
,
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
,
比例尺越大
,
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C
处风力大于
D
处。
37
3.
下图为某年
4
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读图
,
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
,
并说明理由。
【答案】
甲地风力大于乙地风力。理由
:
甲地附近等压线密集
,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或乙地附近等压线稀疏
,
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
。
【解析】甲、乙两地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
,
其中甲地附近等压线密集
,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风力较大。
答案
解析
延时符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