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2021-09-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烈面中学高一上期地理中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蓝月亮”应属于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 太阳 B. 地球 C. 行星 D. 恒星
3. “蓝月亮”上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是
A. 有适宜生命存在的大气 B. 与太阳距离适中
C. 所围绕的行星为其提供充足的热量 D. 有大量的固态水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蓝月亮”本身不会发光,说明不是恒星,B错。图示中它绕着行星运行,说明本身不是行星,是为卫星。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图示,它属于某一恒星系,不一定是太阳,A错;地球和行星都不发光,排除BC;它靠反射中心天体恒星的光,则光照来源于恒星,故选D。
【3题详解】
“蓝月亮”可能有生命,那么孕育生命条件与地球相似,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有大量的液态水,A对D错;与所在恒星系的恒星距离适中,可以提供合适充足的光热,BC错。故选A。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孕育生命的条件
【名师点睛】是否存在生命问题的判断: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存在生命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2.存在生命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
4.小王在今晚9点看到牛郎星,在明晚的什么时刻可以再次看到( )
A. 晚上9时 B. 晚上8时56分4秒
C. 晚上9时3分 56秒 D. 晚上9时56分4秒
【答案】B
【解析】
地球自转周期为一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小王在今晚9点看到牛郎星,则下次再看见的时间为21时+23时56分4秒=次日20时56分4秒。故选B。
5.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B.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C. 日本东京地震 D. 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磁暴”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极地区的极光是由于太阳活动形成的,A错;煤炭、石油资源是历史时期的生物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合成生物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B对;日本东京地震和地球的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C错;耀斑活动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太阳风活动引发“磁暴”现象,和太阳活动有关,而不是和太阳辐射有关,D错。故本题选择B。
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自身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②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
③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适宜的温度
⑥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详解】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三个自身条件。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2015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7个活动区,共发生过4次M级耀斑,最大的一次为M1.5级耀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2014—2015年是本次太阳活动的高峰年,那么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约是( )
A. 2000—2001年 B. 2003—2004年
C. 2009—2010年 D. 2013—2014年
8.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后,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威胁“天宫一号”在太空中的运行安全
④我国南极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此次太阳活动高峰年为2014-2015年,则上个高峰年约在2003-2004年,据此分析选B。
【8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发生磁暴、极光现象(极地附近),但不会在地球各地引发极光现象;我国南极长城站在极圈以外,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极昼现象,①④错。太阳活动强烈时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太阳活动所产生带电粒子流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进而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威胁“天宫一号”在太空中的运行安全,②③对。据此分析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9. 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 拜科努尔(46°N)
B. 肯尼迪(28°N)
C. 酒泉(40°N)
D. 库鲁(5°N)
10. 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自转线速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同步卫星的发射。结合选项分析库鲁(5°N)距赤道最近,在此地最有利于发射卫星,D选项正确。
【10题详解】
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相对于地球表面某点静止,角速度相同;物体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与转动半径呈正相关,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线速度较地面对应点要大。C选项正确。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12.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洼地或盆地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越往北,自转线速度越大,故应该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的数值可知,该地可能位于低纬度。故本题选择A。
【12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R、T在同一纬线上,但是自转线速度却是T大于R,说明R地地势低,T地地势高,故R地应该位于洼地或盆地。故本题选择D。
13.根据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河流中小岛发育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转偏向力对流水作用的影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左图显示,纬度向北递增,说明河流位于北半球,运动中的河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②岸附近河水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①岸附近河水流速缓慢,以沉积为主,最终可能小岛与①岸连接;右图显示,纬度向南递增,说明河流位于南半球,运动中的河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③岸附近河水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④岸附近河水流速缓慢,以沉积为主,最终可能小岛与④岸连接。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4.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时刻和日期的变化为( )
A. 时刻不变,日期减一天
B. 时刻不变,日期加一天
C. 日期不变,时刻减小
D. 日期不变,时刻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东西十二区分别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和东侧,所以东十二区日期要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当我们从东十二西区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加一天.但东西十二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所以东十二和西十二日期不同但钟点相同。所以选A。
15.125°E比120°E的地方一定
A. 地方时早 B. 区时早 C. 先看到日出 D. 地方时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东十二区是新一天开始最早的地方,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125°E比120°E的地方一定地方时早,A对,D错。两经线位于同一时区,区时相同,B错。由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不一定先看到日出,C错。
【考点定位】地方时,区时,昼长的季节变化。
16.如下图所示,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2时5分
C. 12月30日11时5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日界线的相关知识。
【详解】该船经过了5分钟的航行,因此时刻应该为12:05,C错误;180°经线与日界线并非完全重合,因此越过了180°经线,日期可能不变,则时间为12月30日12时5分,B正确;可能越过了180°经线的同时也自西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则为12月29日12时5分,A正确;可能越过了180°经线的同时也自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则为12月31日12时5分,D正确;故选C。
17.2014年巴西世界杯冠亚军决赛将于北京时间7月14日3:00开赛,决赛场地位于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西3区)的马拉卡纳大球场。请问开赛时里约的时间为
A. 20:00 B. 12:00 C. 16:00 D. 8: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区时计算。
【详解】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西3区与东8区相差11小时,在西边,比北京时间晚11小时。当北京时间7月14日3:00时,西3区的区时是16:00,C对。A、B、D错。
18.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
A. 6日8时 B. 6日20时
C. 7日8时 D. 7日20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表示的北极上空看到的光照图,这时候看到的地球是逆时针,阴影部分是7月6日,非阴影部分是7月7日。根据日界线东西两侧相差一天,且日界线的东侧要比西侧慢一天,可以判断日界线(180°)的地方时是12:00,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比日界线慢4个小时,是7月7日的8:00,故本题选择C。
19.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6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到达时的当地时间是:
A. 10月1日5时 B. 10月1日14时
C. 10月2日4时 D. 10月2日16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时间问题计算,飞机从上海起飞时间为东八区时间10月1日16时,飞行时间14小时,则到达目的地的东八区时间为2日6时,转化为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时间,较东八区晚16个小时,故当地时间为10月1日14时。故本题选择B。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 ①为地壳 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 D. ④为下地幔
21.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 ②圈层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①处为12km以上至50km,为大气圈中的平流层,故A错;②处的深度为33千米,即地壳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B错;从地面到深度为80千米处为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故③为软流层,C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以下的④外核,故D错。故本题选择C。
【21题详解】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圈层可知,①为(大气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A错;②层陆地地壳较海洋地壳厚,B对;③层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熔融状,但熔融并不代表他就是液态,熔融中含有一定固态杂志,所以横波能通过,C错;④层物质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D错。故本题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各圈层的特点,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各圈层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2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晨线的数字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沿地球自转方向,如果过分界线后进入昼半球,则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因此①、④为晨线,②、③为昏线。故C正确。
2017年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3. 两会期间,地球绕日运动速度
A. 加快 B. 变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
24. 此时太阳直射点
A. 北半球,向北运动 B. 南半球,向北运动
C. 北半球,向南运动 D. 南半球,向南运动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地球绕日公转1月初经过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经过远日点,速度最慢。据题干知,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接近7月初,因此速度越来越慢。故选B。
【24题详解】
据题干知,全国两会于3月2日~15日在北京召开,处于从冬至日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期间,则太阳直射点应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B。
25.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 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 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答案】D
【解析】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是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选择D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温度: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 气压:D>A>B>C
27.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 C. 净化和增湿 D. 减湿和减温
28.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6. A 27. C 28. B
【解析】
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26题详解】
地面冷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A正确;图示若为热力环流,则热上升,冷下沉,A处空气下沉,故判断A处气温较B处低,B项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误;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应为A>B>C>D,D项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若为城市热力环流,则B处空气上升,近地面温度高,判断为城市,则位于②处植树造林可以净化近地面由郊区流向城市的空气;且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湿地增加,故C项正确。故选C。
【28题详解】
图示表示山谷风,则③处空气上升,说明B处气温较A处高,则表示白天的山峰或晚上的谷地,②③正确。故选B。
29.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吸收作用 B. 大气反射作用 C. 大气散射作用 D. 大气折射作用
【答案】C
【解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及散射都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而反射则无选择性特征,大气分子及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微小的颗粒才能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大颗粒的尘埃只能反射,而太阳光中蓝光又最容易被散射,因此天空呈蔚蓝色,故C项正确。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3.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30.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气压差异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气的垂直运动形成了水平气压差,从而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根本原因;使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即为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A错B对。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只是对风向和风速产生影响,排除CD。故本题选择B。
31.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④<② D. ④>③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垂直气压中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③④大于①②;故A错、C错;根据“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规律可知,②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①等压面上凸故为高压,而近地面与高空相反,故③为低压,④为高压.故①>②、④>③,所以B错,D对。
【点睛】
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密度降低,故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同一高度上利用等压面的弯曲判断气压高低可利用“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规律。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 )
A. 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B. 丁对甲有补充作用
C. 甲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乙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3. 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答案】32. A 33. C
【解析】
试题分析:
【32题详解】
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A对。丁对甲没有补充作用,B错。甲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大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地面,C错。乙一部分被地面吸收,D错。
【33题详解】
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地面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吸收一部分。地面吸引的能量又通过地面辐射,射向大气 ,使大气增温。大气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 损失。C对。A、B、D 错。
【考点定位】大气的热力作用,地球表面受热过程。
【名师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效应。结合图示箭头与所学知识,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补大地,说明了各因素间的热量 补给关系。
34.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等压面的判读,热力环流。
【详解】根据等压面的分布规律,“凸高压高”,且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地势越高气压越低,故气压甲>乙>②>①,可知环流应由甲→乙→②→①→甲。故选B。
读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 ①极地高气压带 B.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C. ③东南信风带 D. ④副极地低气压带
36.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近地面共有6个气压带、6个风带
B. 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C.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 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相同
【答案】35. C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根据图示三圈环流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判断,①②为副极地低压带;③为南半球低纬的东南信风带。④表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故选C。
【36题详解】
全球共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A错误;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B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比副极地低气压带高,C错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D错误。故选B。
37.放飞气球是节日里的一种庆祝形式,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A. 赤道地区 B. 副热带地区
C. 副极地地区 D. 极地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上升最快,即上升气流最明显,由于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故上升气流明显。故选A。
38.亚洲高压强盛时
A. 正值我国的夏季 B. 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 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 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欧大陆上盛行亚洲高压时,说明同纬度地区,亚欧大陆的气温较海洋低,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A项错误;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大陆上昼长夜短,B项错误;印度一带,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C项错误;此时太平洋上受阿留申低压控制,D正确。
39.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中纬西风,该气压带是( )
A.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C. 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 D. 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气压带是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或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故选B。如下图所示:
40.由于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
【详解】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排除BD,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极地东风和西风相遇形成的,排除C,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地处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气压带,故选A。
41.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N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D. ②是盛行西风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60°附近形成极锋,是由低纬的暖湿气流和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形成的,暖气流位于锋面的上方,可以判断甲点位于30°N附近,A对;乙点位于90°N附近,B错;①是暖性气流,C错;②为极地东风,D错。故本题选择A。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42. 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43. 在气压带①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
【答案】42. A 43. B
【解析】
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点。
【42题详解】
地球上的水平气压带有7个:两个极地高压带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两个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两个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故图中④为副极地低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为赤道的气压带,则图中③处位于赤道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A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气压带①为赤道低压,受赤道低压控制,因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多对流雨,故气压带①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4.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判断,难度一般。
【详解】读图可知,甲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C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45.分析下图所示的四幅降水量气温月份平均图,指出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图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排除B、C;②地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气候,故选D.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分析该表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单位:气温°降水mm)
地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A
气温
24
24
26
28
29
28
27
27
27
27
27
25
26
降水
3
3
3
3
30
465
617
351
267
56
10
3
1793
B
气温
-13
-10
3.4
4.4
9.3
13.5
19.5
20.1
16.4
9.4
-1
-11
4.2
降水
10.5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739
C
气温
3.1
3.8
7.2
10.3
14
17.1
19
18.5
15.9
11.1
6.8
4.1
10.9
降水
54
43
32
38
52
50
55
62
51
49
50
49
585
46. 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47. 表中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48. 表中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B.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 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D.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答案】46. C 47. A 48. D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成因和分布规律分析。
【46题详解】
根据表格资料,A地区终年高温,夏季降水量尤其丰富,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
【47题详解】
图示B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8题详解】
图示C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分布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基本方法,难度一般。
49.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台风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洋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亚季风从成因上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夏季陆地温度较高形成低压,故夏季风从副热带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冬季陆地寒冷形成高压,故冬季风从高纬大陆吹向海洋(偏北风),冬季风力较强。成因主要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C。
50.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两侧风带内的风向背离该气压带,说明该气压带是高压带,从而能够排除A选项和B选项.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的风向是向南北两侧分流的,而极地高气压带附近的风向只流向一侧,故C选项也不合题意.故选:D。
二、综合题
5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比较A、B、D角速度_____,线速度_____。
(2)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A点的地方时是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
(3)某物体从A点向B点再到C点做水平运动,那么该物体先向_____偏,后向_____偏。
(4)在A点随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时间长大致为_____小时,叫_____日。
【答案】 (1). 角速度A=B=D, (2). 线速度B>A>D (3). 23°26′S,60°W (4). 10:00 (5). 18:00 (6). 右(西) (7). 左(东) (8). 24 (9). 一个太阳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晨昏线的判读、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点。
【详解】(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只有两种情况:两个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地方角速度相同,所以角速度A=B=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点位于赤道上,A点纬度次之,D点为纬度最高,所以线速度B>A>D。
(2)读图可知,图中经线被分成6份,每份相差30°,由图0°经线可判断出 C 点的经线位置是60°W;再根据C点处于南回归线23°26′S上,得出C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60°W)。而C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6点,则A为10点,A位于0°经线上,地方时为10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则为18点。
(3)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中从A点向B点的水平运动是向右偏,B点再到C点做水平运动是向左偏。
(4)在A点随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是一个昼夜的周期,天文学上表示时间的单位,即地球同一经线相临两次面向太阳所用的时间,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
52.根据下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一些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B_____、E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_向____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和_____之间(填名称),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
【答案】 (1). 水星 (2). 木星 (3). 西 (4). 东 (5). 同一平面 (6). 火星 (7). 木星 (8). 太阳系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
【详解】(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B水星、E木星。
(2)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图中所示的是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点睛】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且其他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下,绕太阳公转。
53.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气压带A是_____ C是_____ E是_____ G是_____
(2)图中风带B是_____ D是_____ F是_____
(3)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_____(多或少)。
【答案】 (1). 赤道低气压带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4). 极地高气压带 (5). 东北信风 (6). 盛行西风 (7). 极地东风 (8). 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圈环流的知识点。
【详解】(1)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图中A在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C在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在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在90度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位于北半球,0-30°之间(AC之间)也就是B的近地面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右偏是东北风。30-60°之间(CE之间)也就是D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右偏是西南风。60°--90°之间( EG )也就是F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
(3)在图中气压带E也就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和风带D和盛行西风控制下,多降水。
【点睛】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
54.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
【答案】(1)高、低
(2)高
(3)顺
(4)夜晚、西北
(5)南
【解析】
试题分析:
(1)C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下方,其气压高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D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上方,其气压低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因此C点气压比D点气压高;地面气压变化规律和高空相反,因此A点气压低于B点。
(2)A点气压低于B点,说明A点受热多,温度高。
(3)A点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B点受热少,气流压缩下沉,高空气流由C到D,近地面气流由B到A,因此,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4)夜晚,陆地散热速度快,气流下沉,海洋散热慢,气流上升。此时A处气压低于B处,风从B吹向A,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5)高空中C点气压高于D点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自东向西,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转,并最终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形成南风。
考点:热力环流
55.读“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
(1)①为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气候,分布规律是________。
(2)②为________气候,分布在________两侧,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③为________气候,________地区面积最广、最典型,气候特点为_______。
【答案】(1)南 温带海洋性 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2)热带雨林 赤道 全年高温多雨
(3)地中海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基本规律和分布特征。难度一般。
【详解】(1)图示①地7月气温较1月低,故判断为南半球,终年温和多雨,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分布在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2)②终年高温多雨,判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
(3)图示③气候类型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最典型分布地区为地中海沿岸,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56.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B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
(3)D地7月盛行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
(4)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风,D点盛行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为主要特征。
【答案】 (1).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 阿留申低压 (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副极地低气压带 (5). 西南风 (6).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7). 西北风 (8). 东北 (9). 寒冷干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详解】(1)图示A表示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B表示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
(2)亚洲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亚洲高压切断了该纬度的低压带,为副极地低压带。
(3)D地为印度半岛,7月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成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4)读图可知,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影响,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则C处盛行西北风。D为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我国冬季则大部分地区寒冷少雨干燥。
【点睛】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北半球海路相间分布,气压块状分布,形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成带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