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9.50 KB
  • 2021-09-14 发布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区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 年春高一(下)期末测试卷地理 地理测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华龙网)“这个育秧盘上要铺一层营养土,土中要掺匀壮秧剂,把稻种均匀的洒在秧盘上……”‎2019 年 3 月18 日,重庆市大足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人员一边仔细查看当地田间的育秧情况,一边指导着农户怎样进行水稻秧盘育种,下图(左)。(据黑龙江日报)‎2019 年 5 ‎月 8 日,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首站试验在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启动。12 支无人化的搅浆整地、插秧、施肥施药工作团队在 1 小时左右联合完成了 160 亩的无人作业任务,下图(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 ‎1. 黑龙江和重庆均能种植水稻的气候主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雨热同期 C. 土壤肥沃 D. 风力较大 ‎2. 材料中所述黑龙江建三江农场机械化作业生产的地理背景是 A. 劳动力素质高 B. 人口密度小 C. 市场容量大 D. 交通便捷度低 ‎3. 位于东北的黑龙江地区插秧时间比位于西南的重庆地区插秧时间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纬度 B. 水源 C. 海拔 D. 科技 ‎4. 材料中建三江农场和重庆大足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属于 A. 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 B. 水稻种植业 迁移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答案】1. B 2. B 3. A 4. C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区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 ‎【1题详解】‎ 黑龙江和重庆均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种植水稻都具有雨热同期的优点,B正确;黑龙江纬度较重庆高,热量条件不如重庆;土壤不属于气候条件;风力大小不是影响水稻能否种植的主要因素。‎ ‎【2题详解】‎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B正确;机械化程度受劳动力素质、市场容量、交通条件影响较小,即ACD错,所以选B。‎ ‎【3题详解】‎ 重庆位于南方,纬度低,春温回升早,育秧和插秧早,黑龙江位于东北,纬度高,春温回升晚,插秧时间晚,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A正确。‎ ‎【4题详解】‎ 建三江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属于商品谷物农业,重庆大足是传统的水稻种植业,C正确。‎ ‎2019年4月9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全球智慧研发平台暨全球研发中心”启用仪式。该中心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达43亿元,是一个集设计、试验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声振动、被动安全等12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全球数据中心。作为重庆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长安汽车已在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建立了“五国九地”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拥有近万人的研发团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长安汽车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重庆主城区,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 交通便利程度 B. 自然资源数量 C. 科技水平高低 D. 土地价格高低 ‎6. 长安设立研发中心的直接目的是 A. 打造自主品牌 B. 利用本土资源 C. 提升产品品质 D. 扩大生产规模 ‎7. 长安建立“五国九地”全球协同研发体系可以 A. 充分利用各地技术优势 B. 充分实现生产国际化 C. 充分占领世界各地市场 D. 促进国外技术水平提升 ‎8. 长安公司打造全球数据中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 A. 开发防撞良好汽车 B. 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C. 开发客货两运汽车 D. 开发轨道交通汽车 ‎【答案】5. A 6. C 7. A 8. B ‎【解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5题详解】‎ 重庆是山城,主城区交通便利,长安汽车生产基建在主城区便于成品车销售和外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A正确,重庆主城区在资源和地价方面没有优势,科技水平高低对生产基地选择影响不大,即BCD错,所以选A。‎ ‎【6题详解】‎ 设立研发中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最终形成知名品牌,打造自主品牌,C正确,A错;扩大生产规模不是直接目的,长安各地设立研发中心,不是为了利用本土资源,BD错,所以选C。‎ ‎7题详解】‎ 长安汽车在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分别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充分利用传统汽车大国的技术优势,进行整合,为长安系列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则可知长安建立“五国九地”全球协同研发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各地技术优势,即A正确。充分实现生产的国际化、充分占领世界各地市场和促进国外技术水平提升与建立“五国九地”全球协同研发体系联系不大,BCD错误,所以选A。‎ ‎【8题详解】‎ 人工智能属于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B正确,开发防撞良好汽车、开发客货两运汽车和开发轨道交通汽车不能充分体现人工智能的优势,ACD错,所以选B。‎ 独龙族在解放前人口只有 1700 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事原始的采集和轮荒耕作制度,解放后,该族人口达7000 人(2010 年数据),主要聚居在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的横断山区独龙江大峡谷内,峡谷内气候湿热,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解放前,该族人口数量较少,主要自然原因为 A. 地形崎岖 B. 气候干热 C. 水流湍急 D. 生物较少 ‎10. 解放前,独龙族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11. 导致独龙族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人口数量少 B. 交通不方便 C. 市场容量少 D. 科技水平低 ‎12. 独龙族轮荒耕作制度对独龙江地区的影响是 A. 极大破坏生态环境 B. 利于获取有机食品 C. 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 利于形成现代农业 ‎【答案】9. A 10. A 11. B 12. C ‎【解析】‎ 试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农业区位因素 ‎【9题详解】‎ 由材料“主要聚居在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的横断山区独龙江大峡谷内”可知,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与外界联系极为不便,是影响其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自然原因,A正确,该地气候是湿热不是干热,B错;水流湍急不是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C错,横断山区垂直地带性发育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D错,所以选A。‎ ‎【10题详解】‎ 由材料“独龙族在解放前人口只有 1700 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可知,解放前,独龙族属于原始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低下,人口再生产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缓慢,A正确。‎ ‎【11题详解】‎ 由材料“主要聚居在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的横断山区独龙江大峡谷内”可知,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水流湍急,对内和对外交通均不方便,限制了该地区经济发展,C正确。‎ ‎【12题详解】‎ 轮荒耕作制度可以让土地得到恢复,土壤肥力不会因为高强度的单一化生产而降低,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是极大破坏生态环境,即A错,C正确。对获取有机食品和形成现代农业,没有起到直接作用,BD错,所以选A。‎ 下图中规划建设的川藏铁路(成都-拉萨)全线 1742.39km,穿越横断山区,设计速度为 200km/h,部分路段限速160km/h,80 以上路段将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总投资约 2700 亿。2026 年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 48 小时减少到约13个小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3. 川藏铁路修建中 80%以桥隧为主,设计速度较低的主要自然背景应该是 A. 地形崎岖 B. 洪涝威胁 C. 台风危害 D. 沿河分布 ‎14. 成都—拉萨间已有川藏公路,却仍然要修建川藏铁路,该规划是基于 A. 与沿线河流组成综合交通网 B. 加大西藏种植业产品的外运 C. 提升西藏拉萨交通枢纽地位 D. 完善西藏与内地的联系途径 ‎15. 川藏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可以 A. 提高沿线城市行政等级 B. 降低沿线城市的知名度 C. 提高沿线城市人口容量 D. 缩小沿线城市辐射范围 ‎【答案】13. A 14. D 15. C ‎【解析】‎ 试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影响 ‎【13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川藏线主要穿越横断山区,桥梁和隧道较多是地形崎岖所致,桥梁用于穿越峡谷,隧道用于穿越山地,所以A正确;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受洪涝灾害影响小;该地位于我国西南,距海相对较远,不受台风影响;从图中看川藏线并没有沿河分布。‎ ‎【14题详解】‎ 由于川藏公路运输量有限,且公路受天气变化影响大,冬季积雪会影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受自然影响小,运量大,成都—拉萨间已有川藏公路,却仍然要修建川藏铁路,主要是为了完善西藏与内地的联系途径,减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D正确;沿线地区地势大,河流通航条件差;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产品外运较少;拉萨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交通不便,不是为了让其成为交通枢纽。‎ ‎【15题详解】‎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铁路修建可以增加沿线城市货运能力,提高城市的辐射能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C正确;不会提高沿线城市行政等级,可提高沿线城市的知名度、扩大沿线城市辐射范围。‎ 下图为 2008~2017 年重庆直辖市行政区内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和城镇化率的变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据图分析,关于重庆直辖市行政区内城镇人口的变动说法正确的是 A. 城镇人口数量减少 B.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C. 人口科技素质较高 D. 人口逆城市化明显 ‎17. 重庆直辖市行政区内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主要原因是 A. 政策引导 B. 经济发展 C. 文化碰撞 D. 生态恶化 ‎18.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积极影响表现为 A.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城市房价迅速提高 C. 农村生态环境转好 D. 农村房屋空置率高 ‎19. 过去的十年间,重庆户籍人口数量在增长,但是常住人口数量却保持稳定,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外来人口数量增加 B. 自然出生人口增加 C. 外出打工人口增加 D. 外出打工人口稳定 ‎【答案】16. B 17. B 18. C 19. C ‎【解析】‎ 试题考查城市化 ‎【16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重庆直辖市行政区内城镇人口数量在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在增加,B正确;人口素质从图中读不出来;重庆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后期阶段。‎ ‎【17题详解】‎ 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化,经济因素是城镇化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B正确。‎ ‎【18题详解】‎ 城镇化水平提高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农村劳动力外流,开发力度减弱,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好转,C正确;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房价迅速提高、农村房屋空置率高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不利影响。‎ ‎【19题详解】‎ 户籍人口增加,但是常住人口数量却保持稳定,原因增加的人口数与为外出务工人数相当,说明外出务工人数增加,C正确。‎ 金属冶炼是重要的工业部门,其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图 5 是我国某地“铜产业链”发展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铜矿作为有色金属之一,其冶炼工业布局指向类型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 ‎21. 该地“铜产业链”发展模式可以直接促进该地 A. 铜矿开采规模缩小 B. 铜产业附加值提高 C. 铜产业品质的提升 D. 各企业运费的增加 ‎22. 实施图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 A. 实现环境的完全无害 B.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C. 使铜成为可再生资源 D. 减少对铜矿过度依赖 ‎【答案】20. C 21. B 22. B ‎【解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方向 ‎20题详解】‎ 铜矿作为有色金属之一,铜矿金属冶炼需要大量的电能,所以铜矿冶炼工业布局指向类型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C正确。‎ ‎【21题详解】‎ 从图中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产业链的延长,产品深加工后附加值增加,B正确;铜矿开采规模、铜产业品质、各企业运费从图中看不出来,ACD错,所以选B。‎ ‎【22题详解】‎ 该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利用率提高,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不能使铜成为可再生资源,B正确,C错误;生产过程中会有污染物的排放,不可能实现环境完全无害,也不可能让矿产资源变为可再生资源,AD错误,所以选B。‎ ‎2018 年 9 月‎ 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下图是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农民丰收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4. 地球位于①时段时,北京(40° N)‎ A. 白昼长度在变短 B. 日出时间在延后 C. 正午日影在变长 D. 正午太阳在变高 ‎25. 地球位于②时段时,重庆(30°N)‎ A. 昼夜平分 B. 昼长夜短 C. 昼短夜长 D. 出现极昼 ‎26. 冬至时节,下列说法正确是 A. 重庆地区树木落叶 B. 北京地区春意盎然 C. 海南越冬人口拥挤 D. 东北地区积雪融化 ‎【答案】23. C 24. D 25. B 26. C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公转意义 ‎【23题详解】‎ 由材料“‎9 月 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可知,丰收节时地球位于秋分位置,C正确。‎ ‎【24题详解】‎ 图中①时段为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从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北京白昼长度在变长、日出时间在提前、正午日影在变短、正午太阳在变高,D正确。‎ ‎【25题详解】‎ 图中②时段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从北回归线向南向赤道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重庆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重庆不会出现极昼,B正确。‎ ‎【26题详解】‎ 冬至时节,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冬季;重庆地区为常绿阔叶林;海南地处热带,越冬旅游人口数量多,C正确;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海拔:m)。‎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据图推测,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28. 甲、乙两地之间相对高度为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29. 关于图中丙、丁两地的说法合理的是 A. 丙坡度大于丁 B. 丙地海拔高于丁 C. 丙地光照强于丁 D. 两地比例尺不同 ‎30. 关于 M、N、P、Q 四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 位于 N 的东方 B. P 位于 M 的北方 C. Q 位于 M 的东南方 D. P 位于 N 的西北方 ‎【答案】27. B 28. A 29. A 30. C ‎【解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27题详解】‎ 据图判断等高距为100米,按照等高线递变规律,甲地位于500米等高线的外围,且是低于500米的,即可以判断甲为400米,B正确。‎ ‎【28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甲地海拔为400米,乙地海拔为7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 300米,A正确。‎ ‎【29题详解】‎ 图中丙地等高线密,坡度较大,A正确;丙地海拔为400—500,丁地海拔为500—600,丙地低;丙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光照弱于阳坡的丁;两地位于同一地图,内部空间跨度不大,可以忽略维度不同导致的不同,因此比例尺相同。‎ ‎【30题详解】‎ 同一纬线上表示东西,左西右东;同一经线上表示南北,上北下南;M 位于 N 的正西方、P 位于 M 的南方、 Q 位于 M 的东南方,C正确;P 位于 N 的西南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文字和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平原较少,气候具有独特性,历史过程中其农业生产也经历过一些变化。‎ 时 段 古 代 现 代 作物种类 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 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 花卉、蔬菜、水果等 ‎“时鲜业”‎ ‎(1)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指出其对沿岸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良其不利自然条件?‎ ‎(3)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展“时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 ‎【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不利影响:夏季干热,农田缺水;冬季暴雨,水灾。‎ ‎(2)措施:平整土地,提高耕作便利性;保持水土;兴修水利,提高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施用肥料,提高土地肥力等。‎ ‎(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气候适宜 ‎【解析】‎ ‎【分析】‎ 该题以地中海沿岸地区农业发展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雨热不同期,夏季高温少雨,农田缺水;冬季降水多,易出现洪灾。‎ ‎(2)由材料“地中海沿岸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平原较少”可知,古代发展农田种植提供粮食,应平整土地,提高耕作便利性,提高土壤肥力等;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应兴修水利,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3)“时鲜业”的产品主是是花卉、蔬菜等,需面向市场,且不耐储存,发展的条件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先进;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2.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工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读我国辽宁省南部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辽宁南部发展了钢铁、机械、造船、石化等工业,请分析辽宁发展这些产业的优势条件。‎ ‎(2)经过近百年时间发展,辽宁南部工业发展可能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3)针对这些环境问题,辽宁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其危害?‎ ‎【答案】(1)条件:煤铁资源丰富,发展钢铁和机械工业;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化学工业;靠近优良港口(临海),发展造船工业;铁路线通过,陆路交通便利;临海,水运交通便利;有工业基础。‎ ‎(2)问题:环境污染、矿产枯竭、占用土地、植被破坏等。‎ ‎(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少污染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植被破坏,做好土地和植被恢复工作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发展问题和治理措施。‎ ‎【详解】(1)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从资源、交通、工业基础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辽宁南部煤炭、铁矿资源丰富,可发展钢铁和机械工业;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发展化学工业;沿海,靠近优良港口,可发展造船工业;有多条铁路线,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材料中有可辽宁南部以重化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对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会造成矿产资源枯竭;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会造成植被破坏等。‎ ‎(3)根据上题的结论,辽宁南部工业发展会面临环境污染、矿产枯竭、占用土地、植被破坏等问题,针对这些环境问题,传统工业区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需从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方面来回答。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复垦面积;做好土地和植被恢复工作,减少植被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 4 米,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常住人口总数为 2423.78万人,总面积 6340.5 平方千米。‎ 下图是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分区图,浦西为上海传统中心城区, 浦东为近 30 年发展的新区。‎ ‎(1)上海发展为中国最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各提出一个有利条件)。‎ ‎(2)上海外来人口主要以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迁入为主, 请分析其原因。‎ ‎(3)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上海市新型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发展建议。‎ ‎【答案】(1)条件: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通江达海,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工农业发达。‎ ‎(2)原因:距离上海近;交通方便;语言相通;有迁移传统。‎ ‎(3)建议: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保护原有的山、水、田、湖等系统;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城镇发展以组团式发展为主等。‎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详解】(1)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从图中看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人文方面可从交通、工农业人发展等方面分析,上海位于沿海地区,可发展河海联运,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从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上海经济发达,从图中看江苏、浙江、安徽距离上海近,交通方便,语言和文化相通,且有迁移的传统。‎ ‎(3)新型城市化为生态城市,可从环境和交通等方面来分析,首先发展应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保护原有的山、水、田、湖等系统;另外也应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城镇发展以组团式发展为主等。‎

相关文档